浅谈美育在实践中的重要性

2016-12-27 12:28申琦
科教导刊 2016年20期
关键词:美育

申琦

摘要 我国的教育一直倡导对学生进行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培养,社会、学校及家庭教育通常通过德育、智育、体育等不同培养教育方式以及这些教育方式之间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作用共同促使我们形成真、善、美全面完善的人格。像体育、智育和德育等教育方式出现的背景一样,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我们对美的需求越来越多,也产生了对享受美和创造关的更高级需求,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美育应运而生。

关键词 美育 审美素质 自我完善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6.07.006

所谓美育,相关教育书籍中将其定义为美感教育。其主要任务及目的是使更多的人们具有良好的审美素质——通过提升认识、体验、感受美的能力,进而提高我们欣赏以及创造美的能力,更好的进行美丑善恶的区分、辨别与理解活动。因此,美育不仅是审美的教育,还给予我们以情操上的教育以及心灵美上的教育;不但能提升我们的审美素养,甚至还能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的情感、趣味、气质、胸襟;美育激励着我们的精神,也温润着我们的心灵。美育引导我们按照正确的规律去认识世界、完善自我。

美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早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国家就对全面改进美育教学活动作出了重要部署,并对加强学校美育也明确提出了相关要求。

1 实践中美育的重要意义

成功的美育可以较好的、适时的激发我们的审美想象活动,让审美鉴赏活动变得更加有意义。从艺术鉴赏者角度出发,作为美的欣赏者,来自生活中的我们也都有自己对美的独到见解,这些独到见解,又是在经历了种种的生活实践与认知后而得到的。后天得到美育程度的不同,对事物美的见解也会有所不同。无论是面对动态艺术形式还是静态的欣赏活动,我们对美的鉴赏结果都是在经历了美育之后,根据接受的不同的美育程度而做出的认知判断。从艺术创作者角度而言,所有的艺术创作者都有自己的成长经历与对生活的特殊理解,也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创作手法,那么他们对美的表现程度往往与其接受的美育程度是成正比的。有了一定的美育基础,才会有较高的审美素质,进而创造出最为接近理想的艺术作品。

成功的美育可以很好的帮助我们在艺术活动过程中,逐渐提升学生的审美素质,建立健全良好的审美心理,进而影响学生的思维逻辑、表达方式,提升学生感受美、表达美的能力,并将这种良好的状态渗透在社会各种关系中,可以很好的提升学生的人生趣味和理想境界。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良好的审美素质关系到他们各种审美关系的形成,美育对提升高校学生的审美素质也因此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2美育在实践中的发展现状

美育的含义有狭义以及广义之分。狭义的美育通常指专门的“艺术教育”——通过美感及审美的培养来实现,也可以认为是一种“形式化美育”。而广义的美育则更加强调其在各个学科间的渗透性,追求良好的审美境界与趣味的形成,也就是一种“实质性美育”。而“实质性美育”追求美育的精神实质:人生的美学趣味和教育的审美境界。强调美育对诗意人生的促进功能已成为现代美育的核心。

近年来,通过有关各部门的一起努力,各地学校的美育都在原有基础上取得了较大进展,这对全面提升学生的素养及全面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总体上看,美育仍然是我们整体教育中的一个薄弱环节。

在我们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会出现以下的不足:(1)对美育的教育观转变不彻底:大多数情况下,虽然教育者已经从应试教育观转变到素质教育观,但对于到底如何进行美育,似乎仍表现出一定的茫然。譬如将美育的开展错误的局限在学生艺术技能的学习与训练之上,这显然没有实现美育的真正意义。(2)美育在实践环节中的滞后:在教育工作者深刻认识了美育的价值、地位与作用基础上,具体到实践环节还是会因为缺少相应的教育计划、课程建设及评估体系等相关教育规范而显现的滞后。也就是如果美育工作没有实质性的列入学校学年教育教学计划,那么美育的工作展开就得不到实际的保障。

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美育的重要意义没有被我们认识之前,美育在教育实践中的命运是被忽略的。而如今,正值我国教育展开全面反思的大好时机,我们要好好反思实践中美育的状况,以及探讨如何使美育现状获得根本性的改变。

3美育在实践中需要注意的原则

实践中美育对审美素质的培养不单单是要提升艺术作品的欣赏能力,更多的是强调对所有美好事物所表现出来的鉴赏能力。在这个过程中美育会激发人们的想象力、创造力,面对美好的事物,在抓住审美对象的外观形象后,接下来的审美活动就需要创造力、想象力的参与进而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更具有深度和广度的艺术作品形象。经过长期的美育,我们的创造力及表达方式会逐渐提升,美国著名的美术教育家罗恩菲德就表示,经过艺术教育的人,比没有接受过相关教育的人更能深入细致的完成对事物本质的观察与捕捉。

探讨美育的方式,首先我们需要明白的是艺术教育只是美育众多途径中的一种,并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我国古老的教育模式中,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就包含了美育的多种内容及与多种艺术形式的相互渗透。孔子等教育大家认为艺术是人的情感欲望的直接流露和表现,它能通过适当的途径,把人的情感欲望引向礼义(引用《论审美教育与普通艺术教育》)。一直到今天,各个国家对本校的美育空前重视,浓郁的人文色彩被试图引入高等教育的各个环节,普遍认为美育方式的探讨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3.1美育与科学密不可分

曾经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学者就这样表述,“科学与艺术就像是一个硬币的正反两面,他们共同创在了一个完整的硬币”。这个比喻很好的诠释了科学与艺术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也提醒我们需要在教育中摆正人们的认知,所谓美育并不是相关专业人士才需要进行的,其他学科及专业的人们都需要进行这样的教育,科学与艺术是不可分割的,高校要不断提升素质教育的地位,加强科学与艺术的结合。

3.2实践中深化美育教学改革

在高校教育中学科细分日益严重的情况下,学生对学科知识之间的互动在逐渐减少,知识与社会实践之间也在慢慢脱离。大学生易出现知识构架特征、逻辑方式与社会现状各种不适应的现象。高校毕业生就会因为认知构成不全面而难以迎合社会的需求。

因此高校应该逐步加强对美育的重视。在课程设置、氛围营造等方面尽可能的让学生们接受美育的熏陶,使认知、思维、态度都得到补充与改善,培养出对社会有更强适应力的人才。高校教师要通过各种方式的教育教学,有意识的向学生传输一定的审美观念,通过美育帮其建立正确的审美理想,让学生在不断被引导的情况下,使自己的思维逻辑、创造能力、认知能力都得到充分的挖掘与正确的培养。实践中注重各年级美育相互衔接、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相结合、普及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促进、学校美育和社会家庭美育相联系,在这样的过程中不断的提升学生自我精神价值。

3.3注重校园文化环境的育人作用

各省市相关部门应该积极配合各级各类学校的工作,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电视、网络、宣传栏等,营造富有美感、充满朝气的校园文化环境。注重校园环境的建设其目的是要以美感人,以景育人。让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形中通过校园文化景观逐渐浸润师生内心深处。

除了优质的校园景观建设之外,还要紧密配合校园举办相关活动,活动中无形的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于师生心问,有助于激发年轻人的文化危机意识、提升民族文化责任感。

3.4提高师资整体素质

要保障学生的美誉质量,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就十分有必要。譬如,学校应鼓励有专业特色的教师成立工作室,进而发挥艺术学科工作室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美育师资队伍均衡发展。鼓励教师多参与美育课程的建设与教学改革等相关教学活动中,支持教师去更好的平台进行培训与提升,并支持不同专业的教师们进行跨学科的合作。

3.5确保美育实践环节的落实

学校各部门要紧密结合,确保美育在教学活动中的有效开展。有效开展包括教育目标、教育内容、课程设置、教材教法、教育管理及评估体系等方面的建立和确定。这个过程一定要依据不同时代的审美意识及其理论形态,借助特定的审美媒介作用于受教育者。确保每个环节的落实,才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较为完善的个性心理结构,对于培养学生们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以及对艺术和生活的创造力都有着非常大的提升作用。当代艺术教育新课程标准认为,普通艺术教育的存在是以最终实施审美教育为根本目的的,普通艺术教育终极是要立足于完整人格发展的。注重学生情绪体验和逻辑思维相结合,使学生在感受美和享受美的过程中,焕发高尚的情感,加深他们对生活的认识。

4结语

我们要生存于社会之中,就注定不可以作为孤立的个体存在,我们需要与社会各个环节发生必要的冲突,我们是具有各种社会关系的个体。个人的发展不但要努力适应社会的外部条件,同时社会的现状也在制约着或者促进着个人的发展进步。所以,我们个人的身心发展既要以社会的全面发展和高度完善为条件,又要以进一步推动和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为目的。

我们按照美的规律对周围的环境进行认知与创造,同时,美好的事物也是人类创造实践的果实。在审美实践活动中,我们不断的发现美好的事物并且试图创造美好的事物,同时也在不断的完善自我。

猜你喜欢
美育
德润童心 雅美育人
浅谈美育对特殊儿童的影响
校外小记者项目的美育课程研究
广西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美育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回顾青年学者们的思考
新时代我国美育研究的进展与使命
挖掘绘本美育功能 培养幼儿审美能力
试论文学美育中的审美评价能力——兼论“多元解读”和“多元有界”
“研教”转向“研幼”的三个着力点——以基于本土资源的幼儿美育课程构建为例
美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