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达通
(广东省水文局梅州水文分局,广东 梅州 514070)
梅州市降水特性分析
黎达通
(广东省水文局梅州水文分局,广东 梅州 514070)
阐述了梅州市区域概况及降雨来源,选取了市内具有代表性的、系列较长的12个降水量站点资料,分析了梅州市降水的地区分布、年际变化和年内分配特征。结果表明:梅州市降水地区分布相差较小,降水年际变化频繁急剧,年内分配不均。
梅州市;降水;分析
梅州市位于广东省东北部,东北邻福建省的武平、上杭、永定等,西北接江西省,西面连广东省河源市,西南和南面与汕尾市揭阳市相接,东南与赣州市相连。全境地理坐标位于东经115°19 ′~116°56′,北纬23°23′~24°56′之间。全市土地面积为15 843.6 km2,最大的盆地是兴宁盆地。梅州地处武夷山脉以南,全市85%左右的面积为海拔500 m以下的丘陵山地。
梅州市降水站点分布见图1。
选取其中12个站为代表站,代表站信息见表1。
表1 梅州市降水量代表站一览
梅州市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是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气候区的过渡地带;又因地处低纬临近南海受太平洋和山地的特定地形影响,形成了夏长冬短、气温高、光照时间充足,但同时又气流闭塞冷热相差悬殊、雨量充足且相对集中的天气。这种天气有利于生态农业等的发展,同样的这种气候也容易形成旱涝、冻害和强对流天气,以上几种也是梅州市主要的灾害性天气。
梅州市降雨主要原因是锋面雨、热带气旋雨和对流雨。历年的3月下旬至6月,南北方冷暖气流交汇,于岭南形成锋面雨,前汛期降水则是由静止锋低槽暴雨形成,此时降雨多为时间长雨量大且波及范围较为广泛。5月下旬到7月上旬,此时南北温差不大,锋面发生移动,此时梅州市属于锋前暖区,常见的锋前暖区雨有2种:一种是脊后槽前暴雨,该种情况主要是受北方或江南低槽向南移动的影响。另一种则是低槽暴雨,这主要是由云贵高原低槽东伸或是长江流域低槽南移引起风向发生改变所导致。而在7月到10月期间则主要是后汛期降雨,常为热带气旋所引发的降雨,其中尤以太平洋和南海2个热带气旋的影响最为显著,一年发生3~4次。最后一种情况则是由于对流,对流一般发生在盛夏时节,所谓对流即冷热气流发生交互,所以对流发生的条件较为复杂,盛夏时节地面空气热对流较为旺盛,此时若碰上合适的地形——有较强冷对流的地形,2种气流发生交互碰撞就会产生对流雨,它的特点就是雨量大但是时间短,因条件苛刻所以范围也小,上述情况为梅州市雨水的主要来源。
图1 梅州市降水量站点分布示意
根据选取的代表站多年平均降水量统计结果分析,全市最小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 409.1 mm、最大多年平均降水量1 654.0 mm外,其余各站多在1 400~1 600 mm之间,全市多年平均降水量1 529.9 mm。降水量地区分布特点为:①地域分布相差较小,分布规律较好;②总体趋势由南至北降雨递减;③山地降水大于盆地。
从梅州市2014年降水量等值线图可知越往北降雨量越小,并且山地降雨量大于盆地,暴雨中心为丰顺县的贵人村、高基坪一带,雨量低值区则主要集中在兴宁、梅县、蕉岭县盆地下游,如图2所示。
图2 梅州市21014年降水量等值线示意
4.1 降水量的年际变化
4.1.1 年际变化频繁、急剧
年降水量变差系数Cv值是反映降水量多年变化的重要指标。分析梅州市12个代表站及面上平均降水量的Cv值,如表2所示。
从表2及梅州市1945—2014年年平均降水量趋势(见图3所示)看,梅州市降雨量年际变化频繁、急剧,枯水年和丰水年变化周期不规律。年降水量与多年平均降水量变幅在10%以内的占统计年份的54.3%,变幅在10%~20%之间的占统计年份的27.1%,变幅大于20%占统计年份的27.1%。
表2 梅州市降水量代表站Cv值
图3 梅州市1945—2014年年平均降水量趋势示意
4.1.2 年降水量总体趋势上升
对梅州市1945—2014年降雨量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回归曲线为y=0.5098x+515.69,回归公式中x为年份,y为年降雨量,可以看出梅州市的年降雨量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图3中另外一条较粗曲线为5年平均滑动趋势线,年降雨量也是变化显著,但总体上仍是上升趋势。
4.1.3 年际降水量极值比、极差较大
梅州市年平均降水量最大年份为1983年的2 296.8 mm,最小年份为1991年的978.4 mm,极值比达2.35,极差为1 318.4 mm。具体到11个代表站,从表3可以看出,降水量极值比均较大,极值比最大为平远站,达3.2,最小为三河坝站的2.3,其余站点多在2.6~2.9之间。降水量极差最大为平远站,达1 817.1 mm,是该站多年平均降水量的114.7%;极差最小为合水站的1 271.8 mm,占该站多年平均降水量的89.1%;其余站点极差多在1 300~1 700 mm左右。
表3 梅州市代表站降水量年际变化统计
4.2 降水量的年内分配
4.2.1 汛期比例
梅州市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降水量年内分布不均匀,干湿季节明显,一年中降水主要集中在3~9月,此时段多年平均降水量变幅在1 169.2~1 419.2 mm之间,占全年降水总量的83.0%~86.3%,其中4~6月前汛期,以南北冷暖气团交汇的锋面雨为主,俗称“龙舟水”;7~10月为后汛期,多为台风雨,由热带气旋或辐合带等热带天气系统引起,一般前汛期降水量较大,后汛期降水量要少些。梅州市各代表站多年平均降水量年内分配情况见表4。
表4 梅州市代表站多年平均降水量年内分配
4.2.2 月间差异
梅州市降水量分布基本呈双峰型,一般6月份为主雨峰,8月份为次雨峰。各月面平均降水量分配见图4所示。
图4 梅州市年内各月降水量分配示意
一年之中一般以6月份降水量最多,各代表站多年月平均值介于213.2~280.8 mm之间,占年降水量的15.1%~17.6%。12个代表站中所有站点6月份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比例最高;降水量次多的月份为5月,5月份各代表站多年月平均值介于204.2~264.8 mm之间,占年降水量的13.8%~16.2%;其余8月及4月降水量较多。最小月降水出现在12月,各站月多年平均值介于29.8~39.9 mm之间,仅占年降水量的1.9%~2.5%。
利用梅州市12 个代表站的多年降水量资料,分析了该地区近60 a降水的空间和时间分布特征,得出以下结论:
1) 降水量地区分布总体趋势由南往北逐渐减小;地域分布相差较小,分布规律较好;山地降水多于盆地。
2) 年际变化频繁且急剧;年降水量总体趋势上升;年际降水量极值比、极差大。
3) 降水年内分配不均匀,多年平均汛期降水量变幅在1 169.2~1 419.2 mm之间,占全年降水总量的83.0%~86.3%。各月降水量分布总体从3月逐渐增大,6月为高峰期;然后减小,8月为第二个峰值,之后逐渐减小,12月份最小。
降水是梅州市地表水的主要来源,梅州市水资源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降水量的多少和分布特点,故掌握梅州市的降水特性,对梅州市防汛抗旱、水资源开发利用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 汤海燕.广东省近40年来气候变化初探[J].广东气象,2003,25(1):37-38.
[2] 李江南.广东前汛期和后汛期降水的气候特征[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41(3):91-98.
[3] 蒋国兴.广西贺州市近半个世纪气温变化的多时间尺度分析[J].广西气象,2005,26(1):12-14.
[4] 李明志.中国气候变化现状及前景分析[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16-20.
(本文责任编辑 马克俊)
Analysis of Precipitation Characteristics in Meizhou City
LI Datong
(Bureau of Hydrology of Meizhou, Guangdong Province, Meizhou 514070, China)
The overview of Meizhou City and its sources of moisture are expounded. The data of 12 representative precipitation stations with longer series in Meizhou City are chosen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gional distribution, inter annual variation and annual distribution of the precipitation a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is a small distribution variance; inter annual variation is frequent and sharp and annual distribution is uneven in the precipitation in Meizhou City.
Meizhou, Precipitation, Analysis
2016-06-12;
2016-07-01
黎达通(1989),男,本科,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水文测验、分析及水资源评价工作。
P426.6
B
1008-0112(2016)08-0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