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彩霞
[摘 要]农村留守儿童能接触到的阅读资源少之又少,加上自主阅读意识比较薄弱。因此,教师应结合留守儿童的心理特征,制定出能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教学方案,从而培养他们自主阅读的习惯。
[关键词]农村小学 留守儿童 自主阅读习惯 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36-012
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自主阅读习惯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更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关键。因此,教师要重视农村留守儿童自主阅读习惯的培养,从而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健全个性心理的发展。下面,我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培养农村留守儿童自主阅读的习惯。
一、正确引导农村留守儿童,培养每天阅读的习惯
“读万卷书,如行万里路。”由此可见,读书对一个人的重要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很多农民进城打工,留下自己的子女在家,变成了留守儿童。农村留守儿童本来就缺少父母的关心,在学习上也没有人在身边进行及时的监督和引导。虽说读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但在农村留守儿童看来,读好书、多读书对他们来说是件遥远的事情。一方面是农村小学没有丰富的阅读资源可供农村留守儿童进行阅读,另一方面是他们的自主阅读意识薄弱。这样一来,教师的指导对于农村留守儿童自主阅读习惯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教师不仅要充分利用现有的阅读材料,还要注重引导留守儿童养成自主阅读的良好习惯。
读书习惯不是一两天就可以养成的,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一旦形成了将会变成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终身受益。阅读是一个由浅到深的过程,教师可以指导留守儿童先对有助于自己解决生字词问题的文章进行阅读,等生词量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再阅读难度稍微大点的文章。为了培养留守儿童每天阅读的习惯,教师可以小组的形式组织他们进行自主阅读,小组成员每天都要把自己阅读的好词好句摘抄下来,并写成收获类的短话交给小组长。经过大家讨论,选出最好的,在班上给其他同学展示出来,并以积分制来记录分数,对于表现好的学生进行适当的奖励,这样不仅能激发留守儿童的阅读兴趣,还能培养他们自主阅读的习惯。
二、以故事的方式激发留守儿童的阅读兴趣
很多留守儿童不喜欢进行阅读的原因,很多是因为觉得阅读的文章内容较为枯燥,缺少趣味性。由于农村留守儿童年龄小、阅读理解能力弱等特点,这就要求教师选取最合适他们的阅读方式来激发他们的兴趣,例如小孩子最喜欢的故事形式。教师在培养留守儿童自主阅读习惯之前,可以先对他们进行一些基本特点的了解。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的关爱,大部分的生活条件也比较差,对外界接触都有或多或少的排斥。因此,教师要想顺利培养留守儿童的自主阅读习惯,要先软化他们心房的防备,给予他们足够的温暖。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积极与留守儿童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让他们能打从心底爱上老师,把老师当作自己的亲人。有了这个情感基础,他们更加愿意跟随教师的脚步来进行自主阅读,愿意接受教师的帮助,听从教师的安排,才能慢慢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
另外,考虑到留守儿童的语言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教师可以每天给他们讲一个故事,让他们在听故事的过程中积累部分词汇,当词汇量达到一定程度时,教师可以把“听故事”变成“读故事”,引导留守儿童积极进行自主阅读,把自己读到的好文章进行大声朗诵,分享给其他同学,再由“读故事”变成“讲故事”,每天都把自己阅读的内容以讲故事的方式讲给同桌听。久而久之,自己的语文表达能力得到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更强,增强自己的阅读自信心,从而培养自主阅读的习惯。
三、给农村留守儿童提供更好的阅读环境和资源
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有很多留守儿童不是不喜欢阅读,而是所处的学习环境无法提供好的阅读资源,自己的家庭经济条件也不允许自行购买书籍进行阅读。即使留守儿童阅读欲望很强烈,但是能进行阅读的资源却非常有限,想从阅读中获取更多的知识也是件难事。教师应该想尽一切可行的办法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好的阅读环境和资源,例如,联系社会上的热心人士进行书籍的捐赠,或在网络上发起旧书籍的捐赠活动,呼吁更多的社会人士把更多书籍捐给留守儿童,为留守儿童的教育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同时,可以跟学校进行沟通,建立少儿阅读图书馆,设立免费的图书借阅服务,让图书资源能够得到最大的流通,若能设立流通的图书服务站,就能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阅读资源困难的问题。除了校内的图书馆,教师还可以积极进行村庄的挨家挨户拜访,寻求热心村民的帮助,把村内的书籍资源聚集起来,建立一个农家书屋,免费提供给村里的孩子进行阅读。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积极开展阅读比赛或征文比赛,让学生在进行自主阅读的过程中学会思考,而不是一遍过之后就忘得一干二净,毫无收获。
总而言之,只有让农村留守儿童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才能不断获取更多的知识,提升自己的文化水平。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激发留守儿童自主阅读的兴趣,为他们提供丰富的阅读素材,促使他们养成自主阅读的良好习惯。
(特约编辑 木 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