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祝青 齐 军
21世纪以来我国城乡学校布局调整研究*
——基于2001—2014年CNKI论文
潘祝青 齐 军
自 2001年始,全国各地大力推进新一轮的学校布局调整,旨在提高办学效率,促进教育公平,但在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大量问题,相关研究主题丰富、方法多样,但也存在缺陷。本文通过对中国知网期刊库(CNKI)2001—2014年收录的有关学校布局调整的期刊论文的相关因素进行计量分析,揭示 21世纪以来城乡学校布局调整的相关研究现状以及存在问题。分析发现:刊文数量逐年递增但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研究力量集中但需加强研究团队建设,研究主题多样化但存在一定偏向性,研究方法多样化但缺乏比较研究与质性研究。
学校布局调整;现状审视;统计分析
学校布局调整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分布状况,从教育资源整合和优化以及提高教育质量的角度出发,对学校进行地理空间上的布局调整,以缩小经济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教育发展的差距,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最终实现教育质量和效益的良性发展。[1]它既是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变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01年启动的新一轮学校布局调整契合了国家推动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战略[2],主要形式有撤点并校、学校合并、学校撤并等。经过十余年的探索,我国学校布局调整政策逐渐完善,但在政策实施过程中还存在较多问题,国内研究者就此开展了积极探讨和深入研究。本文通过对2001—2014年CNKI数据库期刊相关论文的计量分析,对我国城乡学校布局调整的研究状况进行审视,分析存在的问题并给予综合评价。
(一)数据获取
本文通过CNKI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获取数据。为了保证获取数据的全面性和合理性,笔者以所有学科领域为查询范围,在检索条件中选择篇名,在检索词栏中分别输入“学校布局调整”“学校撤并”“学校合并”“撤点并校”,年限范围选择 2001—2014年,共检索到文献 320篇;剔除卷首语、通知、新闻报道、会议纪要、笔谈、高校和中专院校合并等文献后,得到有效期刊论文256篇。
(二)研究方法
运用计量分析法对检索到的 256篇文献进行分析研究,将有效期刊论文的篇名、作者、期刊名、发表期数、被引频次、作者单位、作者所在省份、研究主题、关键词、研究方法等项目进行统计分析,探讨新世纪以来城乡学校布局调整的相关研究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一)发表年份分析
通过对抽样文献的数量与发表年份之间的统计(详见表1)分析发现,2001-2014年,相关期刊年均刊载有关学校布局调整的论文为18.3篇。2012-2014年,年论文发表数量明显增多,三年内共发表相关论文141篇,而2001-2011年的11年间发表的论文总数为115篇。2012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对盲目撤点并校起到遏制作用。这一政策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在所掀起的讨论热潮中,学校布局调整也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吸引着更多的研究者参与其中,从而在2013年迎来了研究的最高峰。
表1 2001-2014年学校布局调整相关论文发表年份
(二)作者情况分析
1.作者构成
相关研究文献中,以个人独立研究为主,独立作者文献共计159篇,占文章总数的62%,总体上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合作研究较少,合作文章总计97篇,占总样本的37.9%;合作中,2人合作是主要形式,论文数占总样本的29.7%;以课题组形式进行学校布局调整相关研究的只有一组,小组成员为6人。
表2 2001-2014年学校布局调整相关论文作者人数及发文篇数
合作率与合作度是分析作者合作情况的两个重要指标。合作率是指特定时间内某种期刊发表的合作论文数与论文总数的比值。[3]从表3可知,学校布局调整的相关问题研究合作率呈现不稳定现象,合作率最高的为2005年的66.67%,共有文章3篇,其中合作论文2篇;合作率最低的是2001-2003年,三年间没有相关合著文章。合作度是指特定时间内某种期刊发表论文的篇均作者数,即作者人数与文章篇数的比值。[3]剔除1篇以课题组形式发表的论文,255篇文章作者总数为374人,合作度最高的为2004年和2005年的1.67,合作度的发展趋势也具有不稳定的特点。
表3 2001-2014年学校局调整相关论文合作率与合作度
2.作者工作单位及所在区域
从事城乡学校布局调查相关问题研究的研究者数量众多,涉及较多工作单位。其中,在高校从事教育研究工作的研究者所占比例较高。由表4可见,作者单位为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的学校布局调整相关问题的研究最多,论文数为36篇,占样本总数的14.1%;东北师范大学位列第二,发文作者分布在该校各二级机构中,其中农村教育研究所发表论文数为8篇,教育学部为2篇;西南大学教育学部位列第三,为12篇。除表中所列的作者单位外,还有许多机构中的研究者发表论文数量均为 1篇,如河北大学教育学院、西安市教育局、上海市北虹初级中学等。涉及学校布局调整问题的研究机构非常多,除去机构独自发表的论文外,合作的论文中有同一机构中几个作者的合作,也有来自几个不同机构的研究者的合作。
表4 2001-2014年学校布局调整相关论文作者工作单位
发表相关论文的研究者所在地域分布较为广泛,涉及18个省、2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据统计,发表相关论文的研究者人数最多的省份为湖北省,有51人,占总数的13.46%。这一数据与占作者总数比例最多的工作单位一致。其次是北京市,有30人。位列第三的陕西省为19人。四个直辖市的人数之和占总样本的14.25%。有2篇论文由中国研究者与外国研究者合作完成,国家为澳大利亚和荷兰。表 5数据分析了发表相关论文的研究者人数在10人以上的情况,主要包括9个省市。
表5 2001-2014年学校布局调整相关论文作者所在地区
(三)刊载期刊分析
论文所刊载的期刊一方面能够反映论文所属的学科性质,另一方面能够体现论文的学术性和被认可度。样本数据中,有 118种期刊发表过 1篇以上有关学校布局调整的论文,代表期刊有:《教育研究》、《教育发展研究》、《教学与管理》等。表 6数据显示,刊载相关论文数量最多的期刊是《教育发展研究》为14篇;占论文总篇数的5.47%,其次是《教学与管理》,再次是《教育理论与实践》和《教育学术月刊》。除表6所列数据外,统计发现,有23种期刊各发表了2篇有关学校布局调整的论文,总数为46篇;在256个样本数据中,37篇论文发表在CSSCI来源期刊上(教育类),占比为14.45%。
表6 2001-2014年学校布局调整相关论文刊载期刊
(四)被引频次分析
分析论文被引频次,可以发现相关研究成果的继承性、可靠性和从事研究的严密性。[4]表7数据呈现了相关文献被引频次排名前十的情况。在样本文献中,被引用频次最多的是由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范先佐教授撰写的《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原因、动力及方式选择》一文,总被引178次;被引频次超过100次的论文有3篇;引用次数为0的论文数有110篇,占文献总数的39.06%;被引频次较多的论文多来自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表7 2001-2014年学校布局调整相关论文被引频次
(五)研究主题分析
表8 2001-2014年学校布局调整相关论文的研究主题
为了更合理地归纳每篇论文的研究主题,本文采用了内容分析法,即在对抽样论文进行全文阅读的基础上,识别并归纳出研究主题,对于一篇论文有多个主题的情况,再根据核心主题进行归纳。论文主题大致可分为:有关学校布局调整的背景、原因、动因;学校布局调整的发展现状;学校布局调整中存在的问题、困难与困惑;学校布局调整的影响、利弊;针对学校布局调整造成的影响提出的对策、措施与建议;学校布局调整带来的启示;学校布局调整中的教育公平;学校布局调整下的文化保护与重建等。如表 8所示,针对各种问题提出的对策、措施和建议类的论文为114篇,占文献总数的44.53%;提出问题、困难与困惑主题的论文为102篇,占39.84%;分析学校布局调整影响与利弊的论文为42篇,占16.41%。
(六)关键词分析
关键词是作者自行从文章中摘出的能够反映文章基本内容的词汇,表达文献的主题概念,反映文献的核心内容。通过关键词分析可以看出期刊的内在规律,有利于对期刊、作者及科研成果进行科学评价,同时揭示中小学校布局调整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动向。[4]由于关键词是作者自行从文章中摘出来的,不同作者对同一概念有不同的表达方式,所以,对样本文献的关键词统计分类较多。
剔除29篇没有关键词的文献,整理出相关文献的关键词共计842个,出现频次不少于3次的关键词共计33个,如表9所示。分析关键词发现,样本文献中出现和农村相关的关键词有:农村、农村中小学、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农村学校、农村学校合并、农村小学、农村文化、乡村教育;以布局调整及其具体形式为关键词的有:布局调整、布局、中小学布局调整、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学校布局调整、调整、农村学校合并、学校合并、学校撤并、撤并、撤点并校等,其中布局调整出现频次为99,占关键词总频次的11.76%;此外,出现频次较多的关键词还有: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各出现77次和60次。本文称上述三个词其为核心关键词,除此之外,中小学、对策、问题、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等出现的频次也较高。
表9 2001-2014年学校布局调整相关论文关键词出现频次
(七)研究方法分析
研究方法是从事研究的计划、策略、手段、工具、步骤以及过程的总和,是研究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以及程序和准则的集合。[5]本文通过分析每篇论文作者的研究思路、论文所明确使用的研究方法、方式、手段和工具等判断样本文献中每篇论文所用研究方法,具体参考了李方的《现代教育研究方法》和裴娣娜的《教育研究方法导论》中对研究方法的分类标准,以及马尔科姆·泰特、钟秉林等人对研究方法的分类。另外,对于单篇文献中使用两种以上研究方法的情况,本文只判断论文所使用的主要研究方法。如表10所示,笔者将 256篇抽样文献的研究方法分十类,其中调查研究法又分为访谈、问卷调查、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三种具体形式。使用频率最高的是历史研究法,涉及文献为121篇,占总数的47.27%;运用调查研究法的论文共有76篇,以问卷为工具的24篇,以访谈提纲为工具的有30篇,问卷和访谈提纲相结合的有22篇。
表10 2001-2014年学校布局调整相关论文研究方法
21世纪以来的新一轮学校布局调整工作正在改变着我国的城乡教育格局,这一过程及其带来的变化正在引起我国各界人士的关注,相关领域也成为教育研究重点探讨的对象。虽然,研究者十余年的努力已经解决了一些重要的理论问题,产生了一大批研究成果,也对学校布局调整工作中所出现的新问题进行了回应,但是,整体上来看,相关领域的研究仍存在较多问题。
(一)刊文数量逐年递增,但论文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且刊载期刊质量参差不齐
通过对21世纪以来的相关文献分析发现,论文发表数量由起初的每年几篇到后来的每年几十篇,研究的方向呈现出多维度的态势,反映了学校布局调整问题由进入大众视野发展到被研究者广泛关注,相关研究也得到进一步开展。尤其在2012年9月,由于各地盲目进行学校布局调整,国务院及时对各地出现的不良势头进行遏制,相关论文的发表量更是迅速增加。然而,在数量逐年递增的情况下,论文质量并未有较大提高,主要反映在刊载期刊的质量上,在《教育研究》、《教育发展研究》等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量占论文总数的比例较低。从一定程度上讲,学术影响力较高的学术期刊对文章的选择和刊载倾向是引领学术研究的一面旗帜。[6]因此,一方面,研究者应专注于论文质量的提高,使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发表到重要的学术期刊上,提高学校布局调整相关研究的学术影响力;另一方面,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学术期刊可以通过拟定选题指南、增设专栏、邀请知名专家撰稿等方式,积极引领研究的方向,凝聚研究的力量。
(二)研究力量较集中,但需要继续加强研究团队建设
参与学校布局调整问题讨论的研究人员主要集中于高等院校,尤其是来自高师院校教育学院的专家学者较多,而来自中小学校、地区教育研究机构、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研究者较少。事实上,相较而言,后者对学校布局调整的了解更全面、感受更深刻,应该也必须成为我国学校布局调整相关问题研究的生力军。为更全面的研究学校布局调整发展的现状和未来趋势,相关问题应引起更多学科领域的研究者、一线教师和政策实施部门的重视,不仅仅是从教育学、教育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应从多学科视角、实际教学和政策执行等角度探析学校布局调整中更多细小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取得的成效。以期刊论文合作为基本表征的科学合作是形成智力互补关系、整合研究能力的需要,是交流学术思想、强化学术团队整体性的需要,也是各个学科或学术领域形成科学学派的需要。然而,从发表论文的作者构成看,研究者更偏向于独立研究,开展合作研究的较少。因此,加强研究团队建设,强化合作研究的力度将是我国学校布局调整相关问题研究未来努力的方向。研究者应利用相关研究成果,跨单位、跨地区、跨学科领域寻找合作对象,以便进行多种多样的学术讨论和交流,更深层次地开展科研工作。
(三)研究主题呈现多元化,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偏向性
总体来看,相关研究主题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但研究者多是从宏观政策的角度去考虑政策执行的背景、原因以及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等,较少关注微观层面,例如受教育者的个人情感、家庭环境、社区文化氛围等。另外,重复介绍和泛泛而论的“研究”不少,仅有少数研究者关注学校布局调整中的教育公平、教育均衡发展、文化保护与重建等重要论题。学校布局调整不仅是教育资源整合的过程,也是一个政策认知、利益博弈和全面把控的过程。在后续研究中,研究者更应该科学、深入的理解我国学校布局调整政策,积极关注学校布局调整的微观层面,并以此为基,开展学校布局调整的全景式审思研究。
(四)研究方法多样,亟需加强比较研究和定性研究的应用
已有研究表明,当前我国学校布局调整研究涉及的研究方法较为多样,历史研究法和调查研究法处于主导地位,比较研究法的使用率较低,缺乏国内、国外的比较和国内各地区间的比较,很难全面深刻地揭示和把握学校布局调整的发展现状和规律。此外,调查研究法中多以调查问卷来收集资料。由于问卷自身的限制,大多只能采集表面的信息和数据,这些信息侧重呈现学校布局调整的结果,而无法全面地反映学校布局调整的过程,需要访谈等定性研究方法的补充。在后续研究中,研究者需要加强比较研究和定性研究的应用,更多关注国外学校布局调整相关问题的研究,将之与中国的具体情况相比较,借鉴经验;关注国内各地区间学校布局调整情况的比较,获得更多信息,而不只是以一个地区的情况推及全国;应注重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拓展研究视角,采用更多的研究方法。学校布局调整的科学发展和实践改革都迫切需要我们拓展研究视野,整合研究方法,为优化我国城乡学校布局调整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1] 谢君君. 关于我国中小学布局调整的研究述评[J]. 教学与管理,2014(9):23-27.
[2] 张红华. 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问题及反思[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3):3-5.
[3] 李明忠. 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的现实审视与发展思路——基于《高等教育研究》2001-2010年的载文分析[J]. 高等教育研究,2013(3):42-43.
[4] 涂涛. 从《电化教育研究》载文分析透视近年教育技术发展趋势[J]. 电化教育研究,2009(2):37-44.
[5] 任宝贵,陈晓端.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博士论文研究方法运用的现状与趋势——基于对2000-2008年期间218篇学位论文的分析[J]. 教育研究与实验,2010(3):51-56.
[6] 陈翠荣,林巧文,胡成玉. 中国教师教育比较研究的回顾与前瞻——基于2000-2011年CNKI数据库期刊论文的计量分析[J]. 高教发展与评估,2013(4):103-109+123.
The Research on Our Country’s Urban and Rural School Layout Adjustment in 21st Century——Based on Published Literature CNKI between 2001 and 2014
PAN Zhuqing & QI Jun
Across the country has promoted a new round of school layout adjustment since 2001, aiming to improve teaching efficiency and promote the education fair. But in the process of practicing the policy, there were still some problems. Many researchers had made researches on relevant issues in different content and methods, however, there were defects. In this paper, the researcher made a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hesis from the China hownet periodical library between 2001 and 2014 on school layout adjustment to reveal related research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in 21st century.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the number of related thesis increased year by year but the quality remained to be further improved, the power was concentrated but it should strengthen the team construction, research subject was various but there wasalso a certain preference, methods was diverse but it was lack of comparative research and qualitative research.
the school layout adjustment; survey of present situation; quantitative analysis
G642.0
A
2095-6762(2016)05-0029-07
(责任编辑 于小艳)
2016-06-27
潘祝青,江南大学田家炳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江苏无锡,214122);齐军,曲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山东曲阜,273165)
* 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青年项目“社会资本视角下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与教育获得的一致性研究”(项目编号:EHA15039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