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哲义 费悠悠(北京市国家税务局第二直属税务分局 北京 100061)
北京国税局实现总部经济税收风险统一应对
侯哲义 费悠悠(北京市国家税务局第二直属税务分局 北京 100061)
总部经济是促进北京产业升级、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引擎。截至2015年底,共有268家境外跨国公司在京设立总部。其中,世界500强集团在京设立的总部企业将近50家。然而,承担了大量的市场营销职能和中国区的战略发展职能,并对集团利润做出巨大贡献的企业总部,在利润划分时,却只被认定为普通分销商或服务提供商,仅取得微薄的回报,扭曲了价值创造过程的完整展现,直接导致我国税收利益受损。2016年以来,北京市国税局立足于总部企业多、跨境税源集中的特点,深入研究和探索总部经济特点,采取多项举措,实现了总部经济风险的统一应对。
2016年以来,国际税改进入成果转化和实践的后BEPS时代,国地税征管体制改革也已进入实施阶段。在此背景下,国家税务总局实施国际税收管理专业机构改革,有效整合国际税务司和北京市国家税务局第二直属税务分局(以下简称第二直属分局)的征管资源,建立统筹协调的运行机制。
(一)增加第二直属分局职能
国家税务总局设立了反避税三处,和第二直属税务分局合署办公,第二直属分局在原有专业从事北京国税反避税职能的基础上,增加了组织实施全国联查、草拟跨地区单边预约定价安排方案、双多边预约定价及相互协商案件谈判方案、开展税收分析以及协助做好税收协定工作等职责。
(二)抓住国际税收管理专业机构改革的有利契机,塑造北京市国际税收特别是反避税工作的“北京品牌”
借助“反避税三处”工作平台,更多地参与国际税改工作,努力争取在国际税改中加入中国元素,以此促进北京市国税局提升税收管理水平;借助北京总部企业多的优势,加强与国外同行和跨国公司的交流沟通,充分借鉴国际经验和做法,从全球价值链的角度审视企业职能定位和税收贡献,全国联动,统一推进,促进企业转型升级。
(三)把握机遇,提高站位,初步提出“六个一”工作目标
“六个一”分别是:一个升级版,打造管理机制更完善、调查领域更广泛、服务理念更先进的反避税工作升级版;一个大格局,形成北京统筹、全国联动、国地税协作的反避税一体化工作格局;一个综合平台,搭建一个征管信息与第三方数据、宏观分析与风险预警相结合的跨境税源综合信息平台;一个风控体系,建立对总部经济、价值链分析、成本节约、市场溢价、金融市场等复杂涉税事项的反避税风险统一应对体系;一个“大反避税”模式,探索协定滥用、股权转让、资本弱化、受控外国企业等反避税案件的创新应用推广模式;一支专业团队,组建一支基础知识扎实、专业特长突出、综合素质过硬,能够在国际上发出中国声音、制定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的反避税团队。
做好总部经济的风险应对,首先必须夯实反避税管理基础,保证关联申报和同期资料的合规性,并通过同期资料了解总部企业的经营情况,在管理环节进行初步的风险识别。为此,北京国税局进行了积极探索,为同期资料审核制定了统一的“北京模板”,得到了广泛的肯定和赞扬。
(一)积极制定同期资料审核“北京模板”,确保同期资料审核统一规范
针对同期资料审核缺乏标准化工作要求、审核尺度宽严不一、审核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第二直属分局对近年来同期资料审核工作进行了总结,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多次与中介机构座谈、向基层税务机关征求意见,制定出《同期资料合规性评价》、《同期资料合规性评估要点》、《同期资料合规性评估总结》和《同期资料审核风险提示》四张表格作为工作模板,分别从同期资料基础信息的完整性、整体质量、审核要点及风险提示等方面提出了标准化审核意见。实现了审核方法的规范化、审核内容的细化、审核结果的量化、审核工作量的简化。
(二)积极开展审核前的培训工作,确保审核质量
2016年7月,第二直属分局分两期对全市参与审核的200余人进行了反避税基础管理培训,向各区局参与审核的人员详细介绍审核模板的填制方法,并重点讲解如何通过同期资料分析总部企业的研发和营销等关键职能,以及如何发现避税疑点并对企业进行风险提示。
(三)在全市范围内平均分配同期资料审核户数,保证各分局工作量的均衡
指导和鼓励各区局成立专门的审核小组,依照审核模板集中讨论、共同分析,在发挥“管户多、基础强的大型区局”工作优势的同时,让一些“管户少、基础弱的小型区局和地区局”也能够了解和掌握同期资料审核要点,提高其参与反避税工作的水平,在全市范围内逐步建立一支专业化的反避税基础管理团队,为总部企业的风险统一应对提供人才保障。
北京市国税局以总部企业为抓手,以价值链分析为核心,形成了反避税工作“北京思路”。在此思路指引下,2016年1-7月,市国税局反避税工作累计补缴入库税款及利息21.57亿元,是去年全年反避税入库税款及利息的两倍。
(一)建立总部企业信息库
根据国地税征管体制改革的具体要求,北京市国税局计划在跨境税源风险监控系统中加入总部经济反避税调查信息资料库模块,并编写了系统开发需求。信息资料库的信息根据来源不同分为取自系统的信息和案头分析信息两部分,预期可以实现总部企业关联交易和利润水平的动态监控,以及相关资料的存储、整理和查询功能,为总部经济风险应对提供强大的数据支撑。
(二)主动发起多省联查
北京市国税局通过调查,发现某农机集团设立在北京的“中国投”公司存在避税疑点,且问题主要存在于“中国投”公司与该集团在华其他子公司之间。就此该局发起多省联动,统一调查。通过与各地税务机关充分交流,系统地了解了该集团在中国的整体运营情况,明确了各子公司在价值链中的定位,为集团在中国整体的转让定价调整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以逆向调整方式解决“中国投”转让定价问题
在对某工程机械集团“中国投”企业的转让定价调查案件中,调查人员选择将被调查企业的外省市境内关联交易方作为可比性分析的测试对象,逆向调整被调查企业营业利润,解决了存在较强营销功能的北京“中国投”销售企业查找可比对象困难,营销功能不易量化的难题,也为其他涉及“中国投”案件中各成员企业的功能定位及调整方式提供了借鉴。
(四)建立市场溢价量化模型
为了进一步实践国家税务总局提出的“市场溢价”理念,北京市国税局依托知名汽车企业总部的地域优势,组建专项团队,大胆创新,通过三个步骤探索建立市场溢价的量化模型。一是走访行业协会和多家企业,了解汽车市场运营情况;二是深入分析进口汽车产生国别价格差异的原因;三是以逆向思维量化非市场因素产生的价差,成功地解决了特殊市场因素难以量化的难点,计算出了市场溢价的理论值,弥补了市场溢价实践上的空白。
总部经济风险统一应对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作。北京市国税局将继续树立好“北京品牌”的形象,开发好“北京模板”功能,发挥好“北京思路”的优势,辐射和带动全国反避税工作,提升总部经济整体风险应对水平,更好地服务经济发展,维护我国经济利益。
责任编辑:周 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