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胜林 曹世林 沈晓维 谢渭根 陈军良
绍兴市区中学生情绪障碍与生命早期应激相关性研究
梁胜林 曹世林 沈晓维 谢渭根 陈军良
目的 调查绍兴市区中学生生命早期应激及情绪障碍的发生情况,并探讨两者的相关性。方法 对绍兴市区6所中学的518例初中生和468例高中生以生命早期应激问卷(ELSQ)调查生命早期应激发生情况;根据有无生命早期应激及其数量,共分成6组:初中生高应激组(应激数量≥3个,75例)、低应激组(应激数量1~2个,279例)、对照组(无应激,164例)和高中生高应激组(应激数量≥3个,92例)、低应激组(应激数量1~2个,260例)、对照组(无应激,116例),以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分别评定各组的情绪障碍情况。结果 绍兴市中学生焦虑、抑郁症状等情绪障碍的发生率分别为16.73%和31.54%,初中生的抑郁症状发生率高于高中生,而高中生的焦虑症状发生率高于初中生;绍兴中学生生命早期应激发生率为71.60%,以家庭暴力、遭受欺凌、与父母分离及家庭冲突发生率最高;初中生经历自己患重大疾病、遭受欺凌、情感虐待或忽视、家庭暴力、家庭灾祸等应激事件容易出现焦虑、抑郁,而高中生在经历家庭冲突、与父母分离、家庭暴力、遭受欺凌、亲人死亡、情感虐待或忽视及家庭成员重大疾病等应激事件时更易出现焦虑、抑郁;生命早期应激与中学生情绪障碍的发生有相关性,特别是抑郁情绪与ELS数量更有显著相关性。结论 高达2/3以上的青少年存在生命早期应激,生命早期应激与中学生焦虑、抑郁密切相关,生命早期应激可能是导致中学生出现情绪障碍的重要影响因素。
中学生 情绪障碍 生命早期应激
青少年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其特定的年龄段及学习 压力,存在着特定的心理和社会行为问题[1]。有调查报道青少年焦虑、抑郁情绪问题的发生率为28.3%,女性高于男性[2]。生命早期应激(early life stress,ELS)是指人类在成年(≤18岁)前遭遇的各种负面生活事件,按发生时间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发生在出生前的应激,即在母亲妊娠期间所经历的躯体虐待和精神刺激[3];第二类为发生在出生后的应激,如儿童早年经历的父母丧失、父母离异,或经历性、身体上的虐待及情感上的忽视等[4]。目前国内外有较多研究发现ELS是青少年及成年后出现多种精神疾病的重要影响因素[5-8],但尚无关于其对处于不同年龄段青少年心理影响的研究,因此笔者以本市部分中学的初中生和高中生(分别为少年期和青年初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焦虑、抑郁情绪及ELS情况调查,为青少年心理社会干预提供科学依据,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1 对象 选取2010年9至11月绍兴市区6所中学(初中、高中各3所),采用简单随机方法抽取18个班级(3所初中共68个班级,3所高中共78个班级,每所中学每个年级各抽取1个班级)的初中生和高中生,共纳入学生1 002例,其中初中生530例,占52.9%,高中生472例,占47.1%。排除标准:目前无重大脑器质、躯体疾病史及药物或物质依赖史。对1 002例研究对象进行量表评定,其中16例不符合要求被删除,原因为量表作假(均选4或1等)、量表未完成或未做,其中初中生12例,高中生4例,脱落率1.6%;最终有效完成量表986例,男453例,女533例,年龄13~19岁;其中初中生518例,男247例,女271例,年龄13~16岁,平均(14.5±0.7)岁;高中生468例,男206例,女262例,年龄15~19岁,平均(17.1±0.8)岁。初、高中生的性别、年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本研究已通过本院伦理委员会伦理审批,学生家长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调查青少年ELS发生情况 采用生命早期应激问卷(ELSQ)[9],调查初中生和高中生的ELS史,然后根据有无ELS史及数量分6组,即初中生高应激组(应激数量≥3个)、低应激组(应激数量1~2个)和对照组(无应激),高中生高应激组(应激数量≥3个)、低应激组(应激数量1~2个)和对照组(无应激)。ELSQ主要依据国外RONALD A.COHEN等编制的生命早期应激问卷翻译改编而成,该问卷共有14个问题,包括父母或亲人的丧失、父母离异、情感虐待或忽视、躯体虐待及性虐待等多种应激方式,主要调查有无ELS事件的发生、发生的时间及对受试者心理影响的严重程度。本研究通过计算Cronbach α系数来评定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34,表明此问卷有较高的内在一致性。
1.2.2 调查各组目前的情绪状况 通过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10],分析各组目前的抑郁和焦虑状况,SDS>51分存在抑郁,SAS>50分存在焦虑[10]。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各组间ELS发生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分析焦虑、抑郁与ELS的相关性。
2.1 中学生焦虑抑郁状况 中学生焦虑症状的发生率为16.73%(165/986),其中初中生为13.32%(69/518),高中生为20.51%(96/468);抑郁症状的发生率为31.54%(311/986),其中初中生为34.56%(179/518),高中生为28.21%(132/468)。初中生的抑郁症状发生率高于高中生,而高中生的焦虑症状发生率明显高于初中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48、9.13,均P<0.05)。
2.2 ELS发生情况 调查对象中无ELS者为280例,占28.40%,存在ELS者为706例,ELS总发生率为71.60%;低应激者539例,发生率为54.66%,其中初中生279例(53.86%),高中生260例(55.56%);高应激者167例,发生率为16.94%,其中初中生75例(14.48%),高中生92例(19.65%)。ELS各事件发生率方面,亲人死亡(44.93%)、家庭成员重大疾病(16.02%)、自己重大疾病(15.72%)、与父母分离(13.39%)及家庭冲突(12.88%)发生率较高;初、高中学生间ELS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χ2=1.85,P=0.396)。
2.3 初中生焦虑、抑郁组与无焦虑、无抑郁组ELS各应激事件发生率的比较 见表1、2。
由表1、2可见,经历自己患重大疾病、遭受欺凌、情感虐待或忽视、家庭暴力、家庭灾祸等应激事件的初中生容易出现焦虑、抑郁,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经历其他ELS事件的初中生出现焦虑、抑郁与对照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
2.4 高中生焦虑、抑郁组与无焦虑、无抑郁组ELS各应激事件发生率的比较 见表3、4。
由表3、4可见,经历家庭冲突、与父母分离、家庭成员重大疾病、遭受欺凌、情感虐待或忽视、家庭暴力及家庭灾祸等应激事件的高中生更易出现焦虑、抑郁,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经历其他ELS事件的高中生出现焦虑、抑郁与对照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
2.5 初、高中学生各组间焦虑、抑郁发生率的比较 见表5、6。
表1 初中生无焦虑组和焦虑组ELS各应激事件发生率比较[例(%)]
表2 初中生无抑郁组和抑郁组ELS各应激事件发生率比较[例(%)]
表3 高中生无焦虑组和焦虑组ELS各应激事件发生率比较[例(%)]
表4 高中生无抑郁组和焦虑组ELS各应激事件发生率比较[例(%)]
表5 初中组各组间焦虑抑郁发生率比较[例(%)]
表6 高中组各组间焦虑抑郁发生率比较[例(%)]
由表5、6可见,初中生高应激组、低应激组和对照组3组间焦虑、抑郁的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 16.41、10.99,均P<0.05);而高中生高应激组、低应激组和对照组3组间抑郁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64.87,P<0.001),但焦虑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2,P>0.05)。
2.6 中学生焦虑、抑郁与ELS的相关性 见表7、8。
表7 中学生焦虑的logistic回归分析
表8 中学生抑郁的logistic回归分析
由表7、8可见,中学生焦虑情绪与年龄、性别无明显相关,而与ELS数量有相关(P<0.05),中学生抑郁情绪与ELS数量更有显著相关性(P<0.001)。
青少年时期是生理和心理急剧发生变化的关键时期,也是心理冲突和精神卫生问题的高发阶段。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青少年所面临的心理社会适应问题越来越多,其心理冲突和心理危机也日趋增加。国内研究表明,儿童青少年的心理问题患病率为10%~30%[11];也有报道青少年学生焦虑、抑郁情绪的发生率为28.3%,其中焦虑检出率为7%~16%,青少年抑郁症的终身患病率接近于成年人的15%~30%[2],而本研究发现,我市中学生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的发生率分别为16.73%和31.54%,与国内其他研究结论基本一致。
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因素主要包括遗传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及青少年自身因素等[12]。目前国内外已有较多研究发现,ELS可影响青少年的情绪[8]。本研究显示青少年ELS总体发生率为71.60%,未发生ELS者仅为28.4%,此结果与Cohen等[9]报道结果相似;ELS各事件发生率方面,以亲人死亡、家庭成员重大疾病、自己重大疾病、与父母分离及家庭冲突发生率最高。本研究表明,ELS数量与中学生焦虑、抑郁情绪发生有明显相关性。同时在不同年龄阶段,ELS对青少年不良情绪发生存在部分差异,ELS对初中生的焦虑、抑郁情绪的发生均有明显影响,对高中生抑郁情绪的发生有明显影响,而对焦虑情绪影响不明显,其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明确。本研究发现,不同的应激事件对中学生焦虑、抑郁症状的发生存在差异,但不论是初中生还是高中生,经历遭受欺凌、情感虐待或忽视及家庭暴力等应激事件更容易导致焦虑、抑郁症状的发生。因此在家庭早期教育中,应注意方式方法,避免和减少应激事件,从而提高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
本研究采用的SAS、SDS作为心理卫生调查中了解焦虑、抑郁症状常用工具之一,具有信度和效度较高,简便易行等特点,且不受年龄和性别影响[10]。王芳芳[13]对SAS在1 032例中学生中的Spearman-Brown系数为0.696,间隔1个月重测系数为0.777。刘贤臣[14]对这两种量表在560例大学生测试的内部一致性为0.862,Spearman-Brown系数为0.853,间隔3周重测系数为0.77782。而ELSQ是根据国外文献自编而成,如果能结合已在国内做过信效度研究的ELS量表,如中南大学湘雅二院精神卫生研究所引进的儿童期虐待问卷(CTQ-SF),结果将更加有说服性。同时本研究暂未对男女学生进行对比研究,也未对有抑郁或焦虑症状学生进行心理干预,这些将是本课题组将来研究的内容。
[1] 陈坚,王玲.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研究进展[J].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5):2293-2294.
[2] 顾文谊,龚雪惠,张伟宏.中学生焦虑、抑郁情绪调查[J].临床医学杂志, 2009,19(6):415.
[3] Hulshoff Pol H E,Hoek H W,Susser E,et al.Prenatal exposure to famine and brain morphology in schizophrenia[J].Am J Psychiatry,2000,157(7):1170-1172.
[4] Katri Raikkonen,Marius Lahti,Kati Heinonen,et al.Risk of severe mental disorders in sdults separated temporarily from their parents in childhood:The Helsinki birth cohort study[J].Journal of Psychiatric Research,2011,45(3):332-338.
[5] 何全敏,潘润德,孟宪璋.童年虐待和创伤经历与社交焦虑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16(1):40-42.
[6] 徐汉明,李少文.精神分裂症患者童年性虐待情况的调查[J].医学与社会,2003,16(3):48-49.
[7] 张天宏,肖泽萍,王兰兰.人格障碍倾向者的童年创伤经历研究[J].上海精神医学,2007,19(2):101-105.
[8] 凌宇,杨娟,钟斌,等.童年创伤经历与自尊对青少年抑郁的影响[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9,17(1):54-56.
[9] Cohen R A,PaulR H,Stroud L,et al.Early life stress and adult emotion experience: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J].Int J Psychiatry Med,2006,36(1):35-52.
[10] 张作记.行为医学量表手册[M].北京: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05: 213-223.
[11] 杨宏飞.我国中小学生健康研究回顾[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15 (4):289-290.
[12] 杨楹,翟静.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问题的影响因素及干预情况的研究进展[J].山东精学,2005,18(4):282-285.
[13] 王芳芳.焦虑自评量表在中学生中的测试[J].中国学校卫生,1994,15 (3):202-204.
[14] 刘贤臣,唐茂芹,陈琨.SDS和CES-D对大学生抑郁症状评定结果的比较[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5,9(1):19-20.
Correlation of emotional disorders with early life stress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Shaoxing city
LIANG Shenglin,CAO Shilin,SHEN Xiaowei,et al.Department of Psychiatry,the Seventh People’s Hospital of Shaoxin,Shaoxin 312000,China
【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orrelationof emotional disorders with early life stress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shaoxing city. Methods Early life stress questionnaire(ELSQ)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early life stress in 518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nd 468 senior high schoolstudents.The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emotion disorders. Among 518 junior high schoolstudents,75 were in high stress group(ELSQ score≥3),279 in low stress group(ELSQ score 1-2) and 164 in controlgroup(ELSQ score=0);among 468 senior high schoolstudents,92 in high stress group,260 in low stress group and 116 in control group.Results According to 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the incidence of emotional disorders was 16.73% and 31.54%in junior and senior high schoolstudents,respectively.Students in junior high school had more depressive symptoms, while students in senior high school suffered more anxiety disorder.Totally,706(71.6%)students experienced early life stress,the highest incidence of which was family violence,bullying,separation from their parents and family conflict.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who experienced stressful events,such as suffering from major diseases,bullying,emotional abuse or neglect,domestic violence and family disaster,were prone to anxiety and depression.While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who experienced stressful events,such as family conflict,separation from parents,major disease of family members,be bullied,emotional abuse or neglect, domestic violence and family disaster were more vulnerable to anxiety and depression.Early life stress was correlated with the onset ofmood disorders in high schoolstudents,depression had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ith the quantity ofELS. Conclusion Early life stress is experienced by two-thirds ofhigh schoolstudents,which is closely related to anxiety and depression.
Middle schoolstudents Emotionaldisorders Early life stress
2015-08-24)
(本文编辑:严玮雯)
绍兴市科技计划项目(2009A33019)
312000 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精神科
梁胜林,E-mail:lsl-20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