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苏霞 刘春丽 倪立群
●病例报告
Lemierre综合征1例分析
赵苏霞 刘春丽 倪立群
患者男,26岁;非洲马里人。因咽痛、发热伴右颈部疼痛7d前来马里医院就诊(笔者当时在马里医院援非)。患者7d前突感咽痛,吞咽时明显,伴发热(体温不详),张口受限,曾就诊私人诊所,静脉滴注抗生素(具体不详),咽痛逐渐加重,3d前右面颊部及颈部肿痛,颈部活动受限,口腔有脓痰吐出,球结膜黄染。体检:体温38.9℃,扶入诊室,心肺听诊尚可,右侧面颊部肿胀,张口1指,右侧咽峡部隆起,表面见2cm长纵行组织破溃伤口,内容干酪样黄白色物,腔隙深,无异味。右颈部红肿,条索状隆起,触痛明显。颈部增强CT可见横断面示右颈内静脉局限性充盈缺损(图1)。冠状位重建示颅底至颈部间隙广泛积气(图2)。血常规检查示白细胞:31.8×109/L,淋巴细胞百分比: 89.0%,红细胞:1.25×1012/L,血红蛋白:35g/L。初步诊断:右扁桃体周围脓肿破溃,并发右侧头颈部间隙感染,右颈内静脉栓塞,重度贫血,败血症。给予青霉素480万U,2次/d,甲硝唑0.2g,2次/d,静脉滴注地塞米松10m g/d,同时0.9%氯化钠溶液漱口,每日庆大霉素注射液16万U+20m l0.9%氯化钠溶液行咽部脓腔清洗。患者仍有发热,疼痛未能缓解,入院第5天时X线胸片示右肺中下野斑片影,肺门影增大增浓(图3)。遂改静脉滴注青霉素400万U,3次/d。患者一般状况渐差,入院第8天时肺部CT显示肺部和胸壁下脓肿形成(图4)。临床诊断:Lem i erre综合征。当晚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图1 颈部横断面增强CT的影像学所见,右侧颈内静脉出现局限性充盈缺损
图2 颈部冠状位CT重建的影像学所见。右颈部软组织肿胀,颅底至胸廓入口结构不清,软组织内大量积气
图3 X线胸片。右肺中下野中内带见斑片影,右肺门增大增浓,右侧水平叶间裂增厚,左肺未见异常
图4 胸部CT平扫(A:肺窗,右胸大片混杂密度影,可见多个气泡,前源紧贴胸壁,内缘与纵隔分界不清,临近前纵隔处可见少量积气。B:纵隔窗,亦可见大片混杂密度影,后方可见囊样影,与右肺门分界不清,其内可见气液面)
讨论Lem i erre综合征又称咽峡后脓毒症或人坏死杆菌病,是一种继发于急性口咽部感染的、具有潜在性致命危险的疾病。Lem i erre综合征在我国大陆地区发病较少,目前仅查阅到2008年广州军区总院何慕芝等[1]与2013年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董一慧等[2]的报道。本病病死率高,随着广谱抗生素的普及,其病死率已由90%显著下降至6%~20%[3]。典型的Lem i erre综合征好发于10~35岁青壮年,常继发于口咽部的急性感染,病原菌多为坏死梭菌,约占81.7%,黄选兆[4]报道患者的血液及化脓灶中能够培养出香肠型似杆菌。坏死梭菌为严格厌氧、革兰染色阴性杆菌,可导致口咽、胃肠道及泌尿生殖器官的感染,其中心环节为血管栓塞及组织坏死。发病机制为在口咽部感染的基础上,通过患者受损伤的黏膜屏障,经组织间隙局部蔓延,或循淋巴循环、扁桃体静脉系统侵入颈内静脉,形成感染性栓塞性颈内静脉炎;致病菌或菌栓进入血液形成脓毒败血症;通过循环系统播散形成转移性脓肿及多部位感染。另外,由于解剖结构、重力、呼吸及胸腔负压等因素的作用,感染还可直接通过组织间隙,下行播散发生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及深部组织感染,最常见肺部脓毒性栓塞、脓胸、纵隔脓肿、化脓性心包炎等,此类损害约占79.8%。细菌毒力强、菌量大,若诊断治疗不及时,还可发展为感染性休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而危及患者生命。
Lem i erre综合征诊断通常采用Si nave标准:(1)口咽原发感染;(2)脓毒败血症;(3)感染性栓塞性颈内静脉炎的临床或影像学表现;(4)至少一处远端化脓灶。治疗宜选用覆盖厌氧菌的抗生素,推荐使用加入酶抑制剂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早期、足量、联合应用,疗程要长,坏死梭菌对喹喏酮、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天然耐药,对大环内酯、四环素类敏感性差,应避免使用。对于深部组织脓肿,宜切开引流治疗。本例患者具有急性口咽感染、感染性栓塞性颈静脉炎,肺部脓肿,脓毒血症等典型临床表现,符合Lem i erre综合征诊断。但由于种种原因,诊疗未获成功,其原因如下:首先该病在我国大陆地区发病率低,导致我们未能在第一时间明确诊断。其次,马里医院条件有限,分泌物及血培养及用于鉴别诊断的如H IV等检查未能进行,加之患者因经济能力较差导致发病后未能及时就诊,医院亦无广谱高效的抗生素,导致患者在发病2周后死亡,非常令人惋惜。
[1]何慕芝,蔡闯,池丽庄,等 Lemierre综合征1例及文献复习[J].解放军医学杂志,2008, 33:910-911.
[2]董一慧,王海艳.儿童Lemierre综合征1例报道[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3,27(8):830.
[3]何慕芝,蔡闯,池丽庄.Lemierre综合征[J].国际呼吸杂志,2009,29(11):688-689.
[4]黄选兆.实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33.
(本文编辑:杨丽)
《浙江医学》“病例讨论”栏目征稿
根据广大读者的建议,本刊自2010年第7期起开辟“病例讨论”栏目,论文结构分为“病例摘要”和“讨论”两部分,以期通过对疑难、复杂或罕见病例的介绍和讨论,交流临床工作经验,帮助广大临床医师掌握科学的临床思维方式,提高各专科和多学科的综合分析判断能力,进而提高医疗水平。现特向广大临床医师征集相关病例,具体要求如下。
1病例选择(1)疑难病例,特别是涉及多学科、多领域的疑难病例;(2)诊断明确,但病情危重和(或)治疗棘手的病例;(3)临床较罕见的病例。以上病例均需最终获得明确诊断或成功治疗,且临床资料齐全,并能提供实验室、影像学和(或)病理确诊依据。
2写作格式和要求(1)病历摘要:分段叙述患者的简要病史(包括主诉、现病史、既往史等)、入院后体检情况、辅助检查结果、入院后治疗方案及病情变化等内容;(2)讨论:分段记录各级或各科或各院医师对该病例的特点、诊断、鉴别诊断、进一步辅助检查和治疗方案等方面的分析,若为罕见病,则需介绍目前国内外关于该病诊治方面的最新进展;(3)列出相关的国内外主要参考文献;(4)全文字数在3 000字左右。
3投稿注意事项 投稿时请务必在稿件末页留下第一作者手机号码和电子邮箱地址,同时附上单位证明(证明该病例所有资料属实,无一稿两投,无涉及保密等情况)。
本刊编辑部
2015-08-10)
312030 绍兴市中心医院耳鼻咽喉科
赵苏霞,E-m ai l:565420176@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