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二鹏,陈梦琳,夏中颖,马慧淼,王淑萌,程志强
(1.北京中医药大学,中日友好临床医学院,北京 100029;2.中日友好医院 病理科;3.中西医结合肿瘤内科,北京 100029)
患者男性,64 岁,2014年5月体检时发现右肺下叶占位性病变。2014年6月3日行PET-CT 示:右肺周围型肺癌,右肺门及纵隔多发淋巴结转移灶,右肺中叶结节(右肺下叶占位约6.6cm×5.7cm,SUVmax20.7; 右肺中叶结节1.5cm×1.3cm,SUVmax1.7)。肿瘤标志物提示:NSE 23ng/ml(正常值<16.3ng/ml),其余无明显异常。2014年6月17日在我科行CT 引导下肺部肿物氩氦刀冷冻消融 (图1 见封三)并取活检。病理回报:(右肺)神经内分泌癌(图2 见封三),免疫组化示:CD56(+),Syn(+),CyA(+),TTF-1(+),Ki-67(约90%+)。诊断为右肺小细胞肺癌(广泛期/ⅢB 期,cT3N2M0)。于2014年6月23日起行EC 方案化疗(依托泊苷100mg d1~5, 卡铂400mg d1,q21d)。1 个周期后CT示肺部肿物及纵隔淋巴结减小,但出现Ⅱ级骨髓抑制(白细胞2.12×109/L),遂将卡铂改为顺铂(40mg d1~3),又行EP 方案化疗6 个周期。2014年12月19日行PET-CT 示:右肺下叶肿瘤缩小, SUV 值降低,右肺中叶结节无明显变化 (右肺下叶肿瘤约2.9cm×2.1cm,SUVmax2.3)。患者于2015年1月~12月每3 个月复查胸部CT,2016年1月~2018月6月每半年复查胸部CT, 结果提示右肺下叶逐渐减小,后成云絮状物,其疗效均评价为完全缓解(CR);而右肺中叶病灶大小变化不明显。2018月12月5日,患者复查CT 示右肺中叶病灶较前增大(约2.5cm×2.1cm,图3见封三)。遂行右肺肿物穿刺,病理回报示:腺癌(图4 见封三),EGFR 21 外显子突变, 免疫组化示:CEA (+),CK7(+),TTF-1(+),NapsinA(+),Ki-67(10%+)。结合以前病史诊断:多原发肺癌即右肺小细胞肺癌(广泛期/cT3N2M0,ⅢB 期)合并右肺腺癌(cT1NxM0,分期不明)。患者于2018年12月29日在局麻下行第2 次胸部肿物氩氦刀冷冻消融术。2019年1月行第1 周期DP 方案(多西他赛140mg d1,卡铂500mg d1,q21d)后,患者出现Ⅱ级骨髓抑制(血小板55×109/L),遂后行埃克替尼(125mg tid)联合3 个周期培美曲塞(1g d1,q21d)及贝伐珠单抗(500mg d1,q21d)方案治疗,右肺中叶病灶评价稳定。此后患者以埃克替尼单药靶向治疗,末次复查日期为2019年11月5日(图5见封三),CT 示右肺中叶病灶较前减小(约1.7cm×1.0cm)。患者首次就诊至今,一直服用中药维持治疗,已超过5年。
讨论广泛期小细胞肺癌的中位生存期约8~10 个月,该患者为广泛期小细胞肺癌合并原发性肺腺癌即多原发肺癌(multiple primary lung cancer,MPLC),其预后较单纯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更差, 但经内科治疗联合冷冻消融后,该患者目前已经存活5年,明显高于文献报道。关于MPLC 有研究[1]认为,若多层螺旋CT 发现肺癌征象样占位伴有磨玻璃样结节时,应首先考虑为MPLC,但确诊仍依靠病理检测。治疗方面,积极的手术切除是治疗MPLC 最有效的方法[2],对于失去手术机会的晚期患者应采用化疗或放疗。该患者治疗方案的不同之处在于,内科治疗基础上联合疼痛反应小、示踪性佳的冷冻微创治疗。
患者于2014年先被诊断为广泛期小细胞肺癌, 由于病灶较大,内科治疗难以达到较佳的局部控制效果,故以EC/EP 化疗配合冷冻消融术,此后右肺下叶手术病灶达到CR。因SUVmax 值未见明显升高,右肺中叶NSCLC 病灶当时被误认为肺内良性结节,在未行针对性治疗的情况下稳定了4年,考虑与EC/EP 化疗方案中铂类药物的作用、Ki-67 低表达及患者长期服用中药有关。鉴于初次联合治疗的效果,在右肺中叶病灶确诊为腺癌后,该患者再次接受了冷冻消融联合内科治疗,亦获效良好。Feng 等[3]发现,埃克替尼联合化疗治疗晚期NSCLC 较单纯化疗能显示出更好的无病生存期。故在多西他赛联合卡铂方案化疗1 个周期出现骨髓抑制后,改行埃克替尼联合3 个周期培美曲塞及贝伐珠单抗治疗,目前疗效评价SD。对失去外科手术机会的MPLC 或小细胞肺癌患者,传统的内科治疗联合冷冻消融和中药或许更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