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林
摘 要:在农村中学中学生物理成绩两极分化现象较为明显。要优化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物理课感兴趣进而发展到对物理这一学科感兴趣,这是我们中学物理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关键词:创设情境 自主学习 引领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2-0132-01
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创设物理情境,有利于物理教和学行为方式的转变,已经成为实践物理的重要内容。随着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由教物理向教学生学物理转变,由侧重知识传授向侧重学生发展转变,由侧重教师“教”向侧重学生“学”转变,由侧重结果向侧重过程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
精心创设物理情境,不仅有利于直接提高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进行的、快乐的事,而且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锻炼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其学习能力。
1 创设课堂情境,使学生乐学
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创设情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加深印象,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能唤醒全体学生的认知系统,拓展思维,促进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例如:在《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一课中,笔者让学生带来了各种剪刀,铁锤,起子,钳子等简单机械让学生动手操作,仔细观察,概括出杠杆的概念。这样可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景中学习,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起求知欲,为以后的学习做铺垫。这样伴随着一个又一个新奇、学生可以亲自参与的、真实可感的、有趣的物理情境,学生整堂课都怀着极大的兴趣投入学习,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2 创设开放情境,培养学生探究学习能力
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是强烈的,学生主动发展的潜能是巨大的,这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需要,也是学生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它要求教师强烈的学生意识,把学习的权利和探索的时空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已选择学习的方式,设计活动方案,安排学习程序,通过观察、操作、猜测、思考、讨论、验证等多种活动,在研学中获取知识,同时,形成自己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刻苦钻研精神。如:在教学《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笔者创设了开放的物理情景,给出的实验器材有:铁架台、直角夹、50g的钩码(十个)、细绳、杠杆、弹簧测力计。而将实验探究的时空留给学生,有的学生在做实验中得出了“F1L1=F2L2”等错误结论,而产生了困惑,也就有了解决问题的欲望,有的同学用弹簧测力计做实验,有了创新的快乐,有的同学没有先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上平衡,有的同学在杠杆两端不同地方挂钩码也能调节杠杆平衡,让学生通过自主尝试、实验、交流,科学探究出问题的解决方式,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感性知,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3 引领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授课过程以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起主体作用为主线,以教与学为重点,贯穿整个课堂,让学生变被动接受和管理为主动参与,实行导向、导航、导演、引导、指导、辅导,领着学生走向知识,而不是领着知识走向学生,激发学生创造的潜能,而不是单纯品尝前人创造的成果。
首先,注意引入方式,启发式、实物式、对比式,或是兼而有之。讲述中善于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从学生的立场和角度考虑问题。如在讲蒸发时,首先将一块湿布在黑板一侧抹一下,然后对同学们讲,一会儿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干了。”同学们异口同声,继而引出蒸发。
其次,注重和实际相结合。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学生都易接受,也易理解,关键是要分析清楚。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循序渐进,不能好高骛远。问与答是反馈知识最直接的检测措施。答对者,统计数,达到一定次数时,奖励他们一道题,或一个小小的礼物。在初二的物理教学中,有很大部分的内容是演示实验。教师在做演示实验中可以多给予中下生上讲台协助实验的机会。比如在讲《汽化和液化》这一节内容时,笔者让一个学习成绩较差的同学来做“观察塑料袋的变化”这个实验,一开始同学们对他不信任,认为他不可能把实验做好,那个学生有点窘迫,笔者鼓励他:“你试一下,你肯定行。”那位同学树立了信心,把实验做的非常好,同学们对这位学生的印象也得到了改变,而且就因为这个简单的实验,他慢慢树立了学习物理的信心,成绩也逐步得到了提高。最后,作业要精,按层次布置作业,作业中基础题要占大部分,少量的拓宽题,中下生可以自由选择。在批改作业时,可以用A、B、C、D四个等级进行评分,还可以适当用文字评述学生作业的情况,比如作业做得好的有哪些方面,哪些方面需要改进,这样的作业批改更加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讲评作业和试卷时,要充分挖掘中下生的闪光点,给予适当的精神鼓励,甚至是适当的物质奖励。
4 创设递进情境,使学生善学
良好的学习方法,是学好知识的前提和保证,并能达到“事半功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身示范,明确要求,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学习方法。如教学“怎样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呢?”时,教师要组织学生讨论从何想起?怎么想?怎么做的?让学生从讨论中领悟方法,进行学法交流,比一比谁的方法好,让学生之间取长补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以学生为本,处处为学生着想,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热情高涨地自己举手、动脑、动口,学习知识,巩固知识,拓展知识,学生才能不断独立,不断自主学习新知,也只有让学生积极参与,才能不断提高课堂效率。
总之,只要教师充分相信学生、尊重学生,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前提,以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为重点,以促进学生智能提高为核心,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操作、观察、思考、质疑、讨论、学习、评价等,就能使学生逐步形成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素质,从而更加主动的学习,主动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