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2016-12-23 13:34袁媛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6年12期
关键词:初中历史自主学习培养

袁媛

摘 要:历史课的自主学习要具备一定的阅读、记忆、理解、分析、归纳、概括和运用的能力。我们要高度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给学生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和机会。并指导他们学会自主学习。放心让学生,在游泳中学会游泳,由,要我学,为,我要学,为此。在实际的教学中作了一些尝试。

关键词:初中历史;自主学习;培养

一、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构成要素

1.学习历史的动机。

学习动机,又称为学习动力,其主要用来指推动学生开展学习的内在原因,包括学习需要、对学习必要性与重要性的认识,以及学习兴趣、爱好及信念等。就初中学生学习历史的动机而言,其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目标意识,认为学习历史是必要的,其是与某个目标挂钩的,如中考,有明显的暂时性、阶段性特点;第二类是价值意识,认为学习历史是与个人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相关的,可以从中借鉴或者启发;第三类是个人兴趣,如喜欢历史内容的丰富性等。上述三类历史学习动机共同支配着初中学生参与历史课程学习。

2.学习历史的方法。

学习历史需要有强烈的动机、有明确的目标,也是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的前提,但真正的自主学习还需要有科学学习方法的支持。科学的学习方法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构成要素。较高的自主学习能力,通常伴随着科学的学习方法。如课前,合理安排历史学习时间、科学制定历史学习计划表,很好完成教材阅读、资料查阅等活动。课中,能很好地找出重点、难点及确定关键问题,同时能够大胆质疑、发现与分析问题等。课后,则能很好地独立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预习,及时整理、反思、复习学过的内容等等。

3.学习历史的效能。

学生的历史学习效能,受到多种主客观因素影响,如先天资质、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人格特点、健康状况和学习环境等。除上述因素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即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常情况下,自主学习能力高的学生,学习成绩提高较快,也就较容易获得较高的学习效能。但自主学习能力与学习效能之间不是一种直接因果关系,因为自主学习能力与学习成绩之间不是一种简单因果关系,学习成绩同时还受到学习动机、学习方法、学习目标等诸多因素的共同影响,这也就导致学生的学习效能也同时受到学生学习动机、学习方法和学习目标等的影响。

二、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

1.学法指导。

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自主获取和探究知识。我注重强调“发现知识”,并非“输入知识”,注重学生自学能力与综合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学法指导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指导学生预习,指导学生学会阅读理解,归纳教材,明确本课时重难点和基本框架;第二层次:指导学生学会整理比较,提炼知识,建构知识体系,并根据所学知识,提出与生活紧密相联的实际问题,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形成知识相关的能力点;第三层次:指导学生学会通过查询书籍、上网搜集、实地考查以及访问调查等方式获取信息,创造性地提出见解或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如在学习有关新中国外交成就方面的知识时,教师可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的前提下就新中国从50至70年代外交全景进行信息的搜集与提取。但互联网上资料浩瀚,显然在短时间内无法学完。这时教师要先教给学生阅读方法,主要是教会学生“粗读、细读、精读”网上资料。“粗读”就是浏览材料,抓住章节子目,知其大意;“细读”就是对材料要逐字逐句地读,掌握时间、人物、地点等历史基础知识;“精读”就是对历史背景、影响等重点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归纳成要点。通过阅读思考,将网上资料的内容问题化,答案内容要点化,要点内容条理化。学生的自主学习并不排斥教师的精心讲析,更不是教师对学生撒手不管、放任自流。在自主学习活动中,教师要给以讲解、点拨,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知识天地和广阔的想象空间。

2.问题探究。

问题探究即给学生相互讨论、合作探究的机会,归还学生的话语权,还给学生提出问题和质疑的空间。分为提出问题和问题我解决。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前提条件。学生提出问题和质疑的能力,最能帮助教师了解学情,发现学生的发展空间,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学生通过读书自学和作业当堂清完成作业的自测,一定会发现许多新问题,新看法,需要发表和质疑。在引导学生学习提出问题和质疑的初期,需要教师调控的是,课堂上出现的学生“想到什么就说什么”“肤浅…..深奥”一起来的现象。因此,应提醒学生一定要围绕学习目标提出自己的问题,对于学生提出的简单问题,可随机指名回答,一方面提高学生听课的注意力,另一方面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在掌握了一定的质疑方法后,再指导学生将问题分层次解决。解决步骤是先在小组内质疑解决,小组内解决不了的,再通过全体学生探究解决。对于部分学生而言,作业中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也可作为学生提出问题的范围!引导学生逐步学会深层次质疑,提出问题还能发现和发掘出学生的生成性问题,如在学习“夏商西周的社会与国家”一课时,有学生提出“当时的平民可以做卿大夫吗?”这一问题就是生成性问题的具体体现。问题是教师预设的,其目的一是用预设问题为学生自主提出问题提供范例,引导学生学习提出问题,逐渐向学生自主生成问题——提出问题发展。二是可作为问题探究或对本节学习中对学生自学的补充;三是通过解决预设问题,巩固自学成果,逐渐从提出问题到,我的问题我解决。从自主提出问题向自主解决问题飞跃。

教学过程是学生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是学生主体活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学”创造条件让学生充分参与学习活动。发挥学生自主能动性,使学生“能学”要注意学生的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使学生“会学”同时还要促使学生成功,使学生“还想学”只有这样,学生的自身素质才能得以提高,才能让学生获取主动的发展。

猜你喜欢
初中历史自主学习培养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