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

2016-12-23 17:05徐明燕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6年15期
关键词:情感教育初中历史意识

徐明燕

摘要:初中历史教学不应该仅仅让学生知道那段历史的来龙去脉,更应该在教授已知事实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情感教育。唯有如此,我们的历史教学才算完整。本文从树立情感教育意识、挖掘教材人文情感内涵、创设情境、善于运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和借助多媒体辅助教育五个方面进行论述,试图为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进行有效的情感教育尽绵薄之力。

关键词:初中历史;情感教育;意识;情境;语言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8-0050

毋庸讳言,在应试教育指挥棒的指向下,初中历史教育受到认知目标模式的影响,学科内容被抽去精神和情感,只剩下干瘪瘪的条条框框,在很大程度上变成机械枯燥的应试能力训练。许多学生对历史课的看法是:“喜欢历史,但不喜欢历史课,尤其恐惧历史考试。”历史教学中“重知轻情”,只要求学生掌握正确的历史概念、历史体系的完整性、历史知识宽度和历史理论深度的状况特别严重。特别是茂名市从今年开始中考只考客观题,没有主观题,导致不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传授应试技巧而忽视对学生进行应有的情感教育。这就使得历史学科中所蕴涵的博大精深、丰富淳厚的人文精神资源没有真正进入学生的精神世界——人文精神底蕴的流失已成为历史教育不可否认的现实。为了改变这个“重知轻情”的教学窘状,我们历史教师要多花心思、多下苦功,去找寻一种能让传授历史知识和情感教育有机结合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模式。笔者才拙,但也愿为历史教学尽心尽力,在此提出几点不成熟的建议。

一、观念先行,教师树立情感教育意识

教师树立情感教育意识是进行有效情感教育的前提。这就需要教师深入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只有教师自己被某种情感所打动,才有可能用这种情感打动学生。教育心理学认为:人的情感与认识过程是紧密联系的,任何认知过程都伴随一定的情感,可见情感是一种很强的内在动力。历史是一门极具思想与内涵的学科,对于历史教育教学来说,教师的感情投入较之其他学科更多也更为重要。历史学科的知识和社会功能特点,也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树立情感教育意识,这是讲好历史课、实现历史教学目标、提高历史教学质量的必备条件。

著名历史哲学家克罗齐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对于历史上的人与事,由于时代不同,立场观点不同,情感意志不同,价值观念不同,判断真善美、假丑恶的标准必然不同。历史必须反映时代精神,为现实服务。要完成这项任务,教师自身要先对历史人物和事件有感、动情,进而提高自己以情感人、以情动人的能力。换言之,在历史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应是每一名合格教师必备的素质和能力,假如教师在教学时把自己完全置于历史之外,只是用平淡冷漠的语言做“纯客观”的讲述,试问学生又如何能受到应有的情感教育呢?

二、深入钻研,挖掘教材丰富的人文情感内涵

翻开历史画卷,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悠悠五千年的光辉历史和灿烂文明以及屹立不倒的巍巍中华魂。祖先给我们留下的人文情感财富不胜枚举——优良的传统、美好的道德修养、高尚的品格情操,在初中历史课本中俯拾皆是。在这里,有精忠报国、捐躯济危的爱国情怀;有富贵不淫、威武不屈的气节操守;有自强不息、锲而不舍的积极人生;有格物致知、知行合一的求实精神;有温良恭俭、推己及人的人间大爱;有厚德载物、谦下若水的博大胸襟;有民贵君轻、政在养民的民本思想;有允公允能、以德帅才的用人标准;有清正廉洁、克勤克俭的为官之道;还有如临如履、朽索驭马的忧患意识……

有如此丰富的教材资源,教师要做的就是深入钻研教材,充分利用教材丰富的人文精神资源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情感教育。例如,笔者在讲《鸦片战争》一课时,让学生观看了一段林则徐虎门销烟的视频。看完后,他们禁不住发出了惊呼:“太长中国人志气了!”这时,笔者抓住这一有利时机,适时进行情感教育,让学生知道什么是爱国心,又应该如何去爱国,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实践证明,通过对历史教材人文精神的挖掘,拉近历史与现实生活的距离,能有效地把历史学科中蕴含的人文情感潜移默化地在学生心中培植。

三、创设情境,让学生置身于历史事件中接受情感教育

心理学指出,人的感情包括情绪、情感、情操三个层次。学生从对丰富生动的历史感知中产生的情感是不稳定的,必须发展成与人的社会需要相联系的、深厚的、坚实的高级情感才成为一种稳定的情感,并能进一步升华成为情操。促使情感实现发展升华的最好途径就是在情感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

创设问题情境,就是教师在讲授过程中把问题巧妙地隐含在富有启发性的具体情境中,让学生在听讲的同时,有思考、分析和研究问题的空间,让学生在思索中求理解、在消化中求巩固、在发展思维中实现认识上的飞跃和感情激发,逐步得到升华——从情绪到情感,最后再上升到情操和意志。

例如,给学生讲八国联军侵华这段历史时,笔者先让学生观看有关八国联军侵略时的录像资料,并展示了因此而流落到海外的一些国宝文物的图片。影片放完以后,同学们都很激动。笔者问大家,看了影片以后有什么感想,我们又应该怎样对待这些曾经在侵华历史上犯下滔天罪行的国家呢?有的学生喊:“抢回国宝,烧他们国家的首都!”很显然,学生心底的爱国情感被激发了,但从回答中可知,他们的认识水平还停留在“以牙还牙”的简单复仇层面上,让学生理性掌控自己的情感,做正确的选择,是我们历史教师的责任。为了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情感,笔者顺着学生的思路创设情境:如果你们现在带着先进的武器,进入了那些曾经入侵中国的国家,攻入了他们的首都,没有人可以阻挡你们,你会做什么?

同学们很激昂地喊出了自己的选择:“我要把所有属于中国的东西都拿回来!”“我要把他们博物馆里的文物都拿光!然后一把火烧了博物馆!”“我要杀光他们的官兵,让他们尝尝被侵略的痛苦!”

等同学们喊完,笔者说:“好,你们要做的事情都做到了,等大家离开的时候,你们身后的城市变成了一片火海,男女老少在火海中惨叫,无数的人倒在你们的枪口下了。有人把你们的行为拍了下来,他的后代长大后再给他们看,他们看后的反应和现在你们的情绪一样,或许不久以后,战争和悲剧又一次重演了,那么大家觉得自己今天的做法正确吗?”

同学们陷入了沉思。不一会儿有人说:“那我们跟日本鬼子有什么区别?”很多同学附和着。

于是,笔者趁机引导他们讨论并得出结论:一是发扬和平友好传统,用和平的方式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二是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建设更加强大的国家,才能最终避免历史悲剧的重演。由此,通过设置具体的历史情境,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同时增强了他们的国际意识和忧患意识,让他们以开阔的视野、开放的心态看待世界。

四、倾注情感,让学生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中接受情感教育

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情感教育,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倾注自己的真情实感,并以饱满的情感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表达教学内容中的情感。这时,教师就是一名相声演员,学生就是听众。相信没有哪位听众喜欢听毫无感情、声音毫无起伏的相声。

教师的讲述力求声情并茂、神态感人。因为,教师富有魅力的讲述,能勾画人类社会发展的绚丽画面,能再现历史人物的音容笑貌和嘉言懿行。它不仅能拨动学生思想情感的琴弦,使之受到陶冶,产生共鸣,得到升华,还能激发他们奋发进取。例如,讲古今中外仁人志士时绘声绘色,用铿锵激昂的声调加以赞颂;讲出卖国家主权、民族利益的历史罪人时则义愤填膺、深恶痛绝;讲强敌压境、当权者腐败无能,不作抵抗时痛心疾首、拍案而起。而当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用赞赏的口吻讲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实事求是学风和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为家”的公而忘私精神;用同情崇拜的语气讲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忧国忧民的崇高情怀;用铿锵激昂的基调讲孟子“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民族气节……必能使师生情感交融,共鸣迭起。

另外,教师在课堂上还要注意自己的身体语言,要能做到调控自己的神态、表情、姿势、手势以配合教学语言,让语言在培养学生情感中发挥最大作用。

五、借助多媒体,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情感教育

初中生多以形象思维为主,喜欢直观的听觉、视觉冲击。针对这个特点,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教学,对于培养他们应有的情感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教学中,教师借助课件投影,播放录音、录像和视频带等多种手段,让呆板的文字变成鲜活、生动、具体的历史,让学生产生亲身经历当时事件的感受。对初中学生来说,影视、图片资料远比文字更具吸引力。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不仅能让历史课堂更加生动具体,还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新能力。

如在讲述奴隶贸易时,笔者播放了美国电视剧《根》中男主人公被掠为黑奴的片段,并配以低沉煽情的语言。看到屏幕上黑人青年被铁链锁住后拼命挣扎和呐喊的场面,全班学生的情绪被感染了,几个女孩子甚至哭了。这个情感教育效果,有时只靠语言是很难达到的。依靠多媒体的帮助,能有效地增强学生与历史的“亲近感”,调动学生主动体验历史的情感,达到预设的情感教育目标。

当然,在初中历史课堂中进行有效的情感教育,方法还有很多,正所谓“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我们教师只要有这一意识,并能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实际,找寻恰当的教育方式,一定能让学生既学到历史学科知识,又受到应有的情感教育。

猜你喜欢
情感教育初中历史意识
如何培养孩子的节约意识
例谈概率统计备考的五个意识
初一学生符号意识的培养应从“理解”入手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对策探讨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