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膜原论治类风湿关节炎

2016-12-23 22:29刘蔚翔施雨邱明山陈进春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16年11期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

刘蔚翔++施雨++邱明山++陈进春

【摘 要】 从膜原与类风湿关节炎之间的联系入手,通过两者各自的特点及其之间的关联,进一步阐述膜原在类风湿关节炎治疗中的治疗理论及其临床应用。

【关键词】 关节炎,类风湿;膜原;论治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属中医学“痹证”范畴,痰瘀互结、伏邪蕴积膜原,是其主要病机之一。膜原概念早于《黄帝内经》就有所论述,后经历代医家发挥与完善而成体系,其理论对痹证的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 RA的特点

RA是一种以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属结缔组织病。基本病理改变为慢性滑膜炎和血管翳,以关节滑膜慢性炎症、关节的进行性破坏为特征。临床表现为关节疼痛、肿胀甚至畸形,多数患者累及上肢近端指间关节,常导致畸形,同时可造成心、肺、肾等多脏器、多系统损害。

2 膜原的特点

膜原概念首见于《内经》,《素问·举痛论》曰:“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灵枢·岁露》曰:“至其内搏于五脏,横连募原。”膜原又称募原。自膜原概念出现以来,历代医家都对它进行了论述、解释和补充。白锋[1]指出,膜原一为“三焦”的辅助装置,参与人体体液循环与气化功能;二为机体防御病邪之藩篱,认为膜原跟淋巴器官与网状内皮系统相接近。苏云放[2]认为,膜原是邪气侵入人体时,所经过的体内所有间隙内的功能层和特定结构,如一个网状通透性屏藩,为三焦通行元气。

3 膜原与RA的联系

3.1 从病位上 痹证的发病部位如《灵枢·周痹》所言:“内不在脏,外未发于表,亦为半表半里之地。”RA病变主要累及关节、滑膜,外不在表,内不在脏,亦属“半表半里”之地,与膜原部位之“非表非里”相合,此其一也。《诸病源候论》云:“其伤于四时之气,皆能为病……即病者,为伤寒;不即病者,其寒毒藏于肌骨中,至春变为温病。”提示痹证邪伏于分肉、肉骨之间,亦为经筋膜原之所,正如《灵枢·周痹》言:“风寒湿气,客于外分肉之间,迫切而为沫,沫得寒则聚,聚则排分肉而分裂也,分裂则痛,痛则神归之,神归之则热,热则痛解,痛解则厥,厥则他痹发,发则如是。”此为其二。陆柳丹等[3]认为,膜原包含了现代医学的肌肉附着处、韧带、滑囊、滑膜、关节面、心包膜、心脏瓣膜、肺间质等解剖位置,这些均为RA的病变累及部位,此其三也。

3.1.1 免疫系统 聂红明[4]指出,膜原相当于人体中的免疫屏障系统。高嘉骏等[5]认为,膜原有广义、狭义之分,狭义膜原是表里气机通行的中心位置,是疾病发展至某一阶段的部位所在,其所提出的狭义膜原概念正类似免疫反应的场所。RA属免疫性疾病,与免疫系统息息相关。

3.1.2 筋膜、经筋 筋膜是指人体皮下纤维结缔组织。吴金鹏[6]指出,中医经筋、膜原皆属一个由筋膜组织构成的独立的功能系统。胡荣昕[7]认为,广义膜原指筋膜所分布之处。RA以疼痛为主症,其病变部位多累及筋膜、经筋(滑膜炎),因免疫紊乱导致局部炎症反应而发疼痛。

3.1.3 结缔组织 聂红明[8]认为,膜原即解剖学中关节膜(包括滑膜)、腹膜、胸膜、大小网膜、肠系膜、淋巴系统等结缔组织。张京安等[9]也同意膜原即是体内固有结缔组织和淋巴组织。邵学

鸿[10]从膜原的部位、形态、分布范围,及其与肠胃的关系相吻合的角度入手,认为膜原是腹腔内的结缔组织,而RA亦属结缔组织病。

3.1.4 周身空隙之处 高嘉骏等[11]指出,广义膜原是人体内相互联系的一个膜状组织系统,该系统广泛分布于脏腑、分肉、躯体、胸腹、腠理之间,与其空隙之处。江顺奎[12]认为,膜原涵盖了膈间、肠胃、脏腑脂膜之夹层,皮肉之间及皮里膜外之空隙处,而RA亦常累及心包膜、心脏瓣膜、肺间质等机体空隙之处。

3.2 从病因病机上

3.2.1 伏邪发病 “伏邪”的概念最早见于《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曰:“冬伤于寒,春必温病。”《灵枢·五变》亦云:“百疾之始期,必生于风雨寒暑,循毫毛而入腠理,或复还,或停留。”是言其外感风、雨、寒、暑之气,停留于体内,待时而发的病机特点。邪伏膜原之说首见于吴又可《温疫论》,曰:“邪自口鼻而入,所客内不在脏腑,外不在经络,舍于伏脊之内,去表不远,附近于胃,乃表里之分界,是为半表半里,即内经所谓横连募原是也。”同时亦云:“此邪不在表,汗之徒伤表气,热亦不减;又不可下,此邪不在里,下之徒伤胃气,其渴愈甚。”说明了膜原伏邪发病的病理基础。

而《内经》中对于痹证的病机阐述,也包含了伏邪发病,如《灵枢·贼风》载:“伤于湿气,藏于血脉之中,分肉之间,久留而不去。若有所堕坠,恶血在内而不去。卒然喜怒不节,饮食不适,寒温不时,腠理闭而不通。其开而遇风寒,则血气凝结,与故邪相袭,则为寒痹。”RA亦属中医“痹”之概念,伏邪发病是其不可忽略的病机之一。侯雷

等[13]指出,RA的病因病机为本虚标实,邪伏筋骨关节肌肉、日久痰瘀痹阻经络是发病的重要因素。

3.2.2 湿热 对膜原理论阐发、应用以吴又可和薛生白为代表,根据两者治疗膜原病证的治法与湿热证治法大致相同,薛氏的“湿邪归于膜原”及吴又可《瘟疫论》中有关膜原位置的论述——“附近于胃”,即可将膜原病证看成是中焦脾胃湿热证的一个特殊证型。湿热秽浊之邪从口鼻而入,直趋中道,可归于膜原。而湿热痰浊停著肌肉经络,则见手足沉重,肢体疼痛,成为RA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14]。

3.2.3 痰浊 《难经·六十六难》云:“三焦者,元气之别使也。”《素问·灵兰秘典论》说:“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说明三焦是人体正常津液运行的通道,津液运行失常则为痰浊。清代医家薛生白提出“膜原为三焦之门户”,由此观之,痰浊是膜原系统中甚为关键的病理产物。陈进春

等[15]指出,RA属“筋痹”范畴,痰浊伏邪为本病的基本病因,也是本病的关键,因“痰浊伏邪”,留滞于筋膜骨节之间(即膜原)为患,从而形成其他部位如皮下小结、淋巴结肿大及皮肤、神经病变等痰阻之象。其所强调的化痰湿、祛浊气则始终贯穿治疗RA始终,也是从膜原角度入手的理论依据所在。

3.3 从治法上 采用宣发膜原法,《温疫论》中的“达原饮”是吴又可创造性地运用宣发膜原法治疗温病伏邪所创。现代不少学者提出该法亦可用于痹证所伏之邪的治疗,认为通过内服中药、外以经筋刀解络、佐以熏蒸等序贯治疗,宣发膜原,引顽、伏之邪从膜原而出,则痹证得解[16]。

4 从膜原角度看待RA

综上所述,对RA的认识从病因上:痹证乃伏邪致病。病位上:邪在膜原,是属半表半里之地。主要病理因素:据《灵枢·贼风》“此皆尝有所伤于湿气”,结合临床RA缠绵难愈之特点,认为痹证膜原所伏之邪当以痰湿之邪为主,夹以他邪。在治疗上当从膜原入手。RA缠绵难愈,其性与痰湿相从,痰湿浊气胶着、凝滞膜原,非宣发无以根除,湿浊不去,余邪留恋,他邪复固,必为难治。故用方首选通达膜原、表里分消的达原饮。如《瘟疫论》所言:“此邪不在经,汗之徒伤表气,……又不可下,此邪不在里,下之徒伤胃气,……宜达原饮。”

5 医家在治疗RA临床实践中对膜原理论的运用

贾红伟等[17]研究表明,宣发膜原方(达原饮加减)能够减轻病理损伤,改善滑膜细胞,调节细胞因子,达到治疗RA的目的。张莉等[18]指出,RA之痹与风寒湿三气杂感之痹不同,RA与膜原密切相关,故临床上以达原饮加味组方治疗RA,每获良效。除了用药物治疗RA,韦嵩等[19]通过对经筋——膜原系统的研究,用经筋膜原理论指导下的中医微创疗法治疗RA。他根据《灵枢·九针十二原》中提出的“大针”泻关节之水、“长针”锋利身薄的特点,创立了“经筋刀”“针刀镜”两种疗法治疗各类痹证,包括RA中关节损伤,疗效满意。

6 小 结

根据膜原与RA病位、病机及治法上的共性,从膜原入手解释RA的病理机制,以及通过诸多医家运用膜原理论治疗RA取得佳效上可以看出,从膜原论治RA不仅从理论上得以阐述,更从疗效上得到证实。RA的治疗作为一个世界性难题,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医家在探寻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从膜原入手治疗RA亦是一种新的切入点与突破口。

7 参考文献

[1] 白锋.温病学方论与临床[M].上海: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1988:109.

[2] 苏云放.膜原的系统复杂性研究[J].中医研究,2008,21(6):120-124.

[3] 陆柳丹,韦嵩.从伏邪致痹理论探讨宣发膜原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机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5,30(2):365-368.

[4] 聂红明.膜原的实质及其与三焦的关系探讨[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2,26(6):10-11.

[5] 高嘉骏,王洪图.膜原部位初探[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8(5):14-16.

[6] 吴金鹏.中医“经筋”及“膜原”实质的筋膜理论探讨[J].北京中医,2007,26(5):283-285.

[7] 胡荣昕.膜原学说之思索[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6,13(12):83-84.

[8] 聂红明.膜原的实质及其与三焦的关系探讨[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26(6):10-11.

[9] 张京安,马宇舟.膜原在哮喘发病中作用的探讨[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0,6(3):7-9.

[10] 邵学鸿.膜原的实质及其病汪浅探[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8,14(3):139-140.

[11] 高嘉骏,王洪图.膜原部位初探[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8(5):14-16.

[12] 江顺奎.《内经》“募原”探微[J].中医药通报,2006,5(5):22-25.

[13] 侯雷,马武开.类风湿关节炎中医病因病机的研究评述[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3,2(3):63-66.

[14] 朱介宾,周晓平.论邪伏膜原证的病机实质[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2(2):72-74.

[15] 陈进春,黄伟铭,杨木贵.从痰论治类风湿关节炎

67例[J].辽宁中医杂志,1999,26(8):366.

[16] 张成,韦嵩.顽痹膜原论治[J].中国中医急症,2013,22(1):12-13,49.

[17] 贾红伟,鞠大宏,吴萍,等.宣发膜原法治疗痹证的理论探讨[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1,8(7):1-2.

[18] 张莉,于云华,安军.达原饮治疗急性类风湿性关节炎[J].新疆中医药,2006,24(1):62.

[19] 韦嵩,刘小平,陈志煌.应用经筋膜原理论治疗类风湿关节炎[J].现代中医临床,2014,21(1):11-14.

收稿日期:2016-03-19;修回日期:2016-04-30

猜你喜欢
类风湿关节炎
整体护理在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中的应用
非布司他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
类风湿关节炎致病原因或与肠道菌群有关
类风湿因子阳性是得了类风湿关节炎吗
关节肿胀僵硬,警惕类风湿关节炎
跑步易患关节炎
不穿秋裤就会得关节炎?你会犯这个常识错误么
藻类能治关节炎
类风湿因子需要转阴吗
类风湿因子阳性就是类风湿关节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