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演科举制,宋朝,利弊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6)21-0053-05
当下历史核心素养正成为中学历史教学界热议的话题,对于中学一线教师来说,如何在日常的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显得尤为重要。以科举制为例,科举制是继世卿世禄制、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之后的一种新的选官制度。这一制度创始于隋朝,形成于唐朝,中经宋、辽、金、元、明,一直延续到清末,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1300年。在这段漫长的历史时期,科举制对我国传统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生活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然而,现行的教材在体例的编排上却人为地将其割裂,分布于不同的章节中。鉴于此,我们有必要遵循历史本身发展的逻辑,对教材进行整合、重构,使学生既能从宏观上理解科举制发展的脉络,又能从微观上具体地认识某一时期科举制的具体情况,形成对科举制的辩证的认识,最终提升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一、以时间为序,制作大事年表
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它要求学生能够利用历史年表、历史地图等方式对相关史事加以描述。科举制的内容零散地分散在不同的章节中,因此有必要以时间为序,对科举制产生、发展、演变进程中的历史大事进行整合。
通过下表的整合,不难发现科举制演变的一些规律特征:第一,从选才方式与选才原则来看,科举制度以考试为核心,分科设目,面向社会,公开考试,公平竞争,择优录取,逐级选拔人才,具有大规模教育考试的特征。第二,从科举考试的试卷来看,经历了从全国统一试卷到南北分卷的变化,兼顾到地域平衡。第三,就其发展轨迹与功能变迁而言,科举制度经历了创立、发展、鼎盛与衰亡的历史进程,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点。
二、微观设计,深化认识
历史学习既要“通”,又要“透”。深刻认识某一个特定历史阶段的历史事件有助于形成对历史全局认识和理解。从上述大事年表不难看出,宋朝是科举程式和规范确立的关键时期。深刻认识宋朝的科举制有利于理解科举制的精神内涵。
教师讲述:王十朋(1112~1171年),浙江乐清人,宋高宗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进士第一名即状元,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他的祖上世代为农,开荒种地,到了他这一代,生活依旧贫困。王十朋在给朋友的书信中曾自言:
材料1:吾贫,好作文,苦于无书可阅;好写字,苦于无纸可书。
——(南宋)王十朋:《王十朋全集·文集》
材料2:无功懒仕犹堪酒,故向东皋事田亩。自惭耕稼非老农,岁入何曾给糊口?
——(南宋)王十朋:《王十朋全集·诗集》
教师设问:王十朋的生活状况如何?王十朋有何爱好?(生活困苦、无法解决温饱。读书写字。)
教师讲述:然而王十朋博闻强记,天资聪慧,是一颗值得培养的好苗子。因此他的父亲生前作出了这样的安排:王十朋攻读诗书,力争走科举入仕之路;王十朋的弟弟从事农耕。那么,在当时,农家子弟出身的王十朋能不能参加科举考试?能不能考中?
材料3:以为王者无外,天下一家,故不问东西南北之人,尽聚诸路贡士,混合为一,而惟才是择。
——(北宋)欧阳修:《欧阳修全集》
材料4:取士不问家世。
——(南宋)郑樵:《通志》
教师设问:宋朝科举考试有没有家庭身世的限制?(没有)
教师讲述:王十朋虽然出身农家,但是可以参加科举考试。这与宋朝的社会环境有很大的关系。
材料5:宋太祖赵匡胤出身军校,并无士族传统。他为了巩固皇权,恰恰需要的是扩大统治基础,既要防止武人擅权,也不允许再有势家大族操纵朝政的局面出现。加之,他深深懂得重用文人士大夫、“宰相须用读书人”的道理。因此,对唐以来带有严重察举制残余的科举制度,有必要也有可能进行改革。
——何忠礼:《贫富无定势:
宋代科举制度下的社会流动》
教师设问:宋朝为什么会允许读书人自由报考?(巩固皇权,扩大统治基础的需要。)
教师讲述:宋朝科举制彻底取消门第限制,无论士、农、工、商,只要被认为是稍具文墨的优秀子弟,皆允许应举入仕。不仅如此,为了让考生有一个更加公平竞争的环境,宋朝改革了唐朝科举制中的某些弊端。
材料6:诏礼部贡举人,自今朝臣不得更发公荐,违者重置其罪。
——(南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7:故事,举人秋赋纳公卷。今既糊名、誊录,则公卷但录题目,以防重复,不复观其素业,请罢去。
——(清)徐松:《宋会要辑稿·选举》
教师设问:
(1)宋朝科举考试中废除了什么制度?(公荐、公卷。)
(2)实行什么新的制度?(糊名、誊录。)
(3)这些措施有何益处?(维护科举考试的公平、公正。)
教师讲述:唐朝的公荐和公卷,虽然也有某些真才实学之士通过举荐而科举及第,但更为势家子弟垄断科举大开方便之门,实际上就是“走后门”,其弊不言自明。宋朝庆历元年(1041年)之后,既禁公荐,又罢公卷,“一切以程文为去留”。这对于公平竞争、择优录用是有一定积极作用的。封弥、誊录制度在防止考校作弊中起了关键作用。正因为如此,封弥、誊录成为元、明、清三朝的不易之制。
继续讲述:正是在这样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中,贫苦农家子弟出身的王十朋不断应举,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春,王十朋终于通过省试,在最后的殿试中被录取为进士当无疑问,但要金榜题名第一,却非常困难。因为那些能参加殿试的奏名进士,都是千中取一挑选出来的人才,无论诗赋、经义、策论都十分娴熟。王十朋之所以能考取第一名,当与他的殿试策文受到高宗的欣赏有很大关系。进士及第授官后,他为政廉洁,爱抚百姓,对外力主抗金,收复中原失地,终成一代名臣。科举考试不愧是一种公平的选举制度。科举考试的公平性,当然不仅仅是对王十朋一人而言。
材料8:宋仁宗朝号称贤相的李迪、王曾、张知白、杜衍四人,皆出身贫苦,尤其杜衍,是一个遗腹子,“其母改适河阳钱氏”,“乃诣河阳归其母,继父不之容,往来孟、洛间,贫甚,佣书以自资”,他年轻时生活之窘迫可以想见。
而那些或被掩盖了下层平民出身的官员,或在历史上默默无闻、其低下出身不被后人所知的官员,在两宋四万三千名左右的进士中(尚不包括特奏名进士),何啻数千乃至近万!
——何忠礼:《贫富无定势:
宋代科举制度下的社会流动》
教师设问:
(1)举例说出宋朝贫苦出身的进士有哪些人物?(李迪、王曾、张知白、杜衍等。)
(2)这些人物说明了什么问题?(贫苦出身的进士人数之多。)
教师讲述:宋代的科举制度确实给像王十朋那样的穷苦知识分子打开了入仕之门,所谓“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一在民间广为流传的谚语,听起来似乎有点夸张,其实在当时确已有了此种可能。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王十朋之所以能成为一个杰出的历史人物,个人的才干和努力固不待言,但在很大程度上还得益于宋朝科举制。如果没有这一不论门第高低、不讲财富多少、“一切以程文为去留”的取士制度,他到老很可能仍旧是一领白衣,一个默默无闻的穷书生,最后免不了贫贱潦倒终生。宋朝科举制为王十朋跻身仕途创造了条件,入仕后又为他施展才干、实现抱负搭建了一个平台。
设计意图:宋朝是我国科举制发展与完善的一个重要时期,较之唐朝,宋朝科举制在维护考试的公平竞争等方面,逐渐走向完备、成熟。王十朋是宋朝时期参加科举应试的一个具体的代表人物,以王十朋夺魁为视角,使学生全面认识宋朝科举制。
三、多角度比较,辩证认识
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与能力。它要求学生面对历史问题,能够以全面、客观、辩证、发展的眼光加以看待和评判。科举制是中国古代一项重要的政治、教育、文化和社会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可能再也找不出其他一种制度曾经如此深刻地影响过知识分子的思维方式、人生际遇和生活态度了。明末以来尤其是1905年废科举以来,对科举制负面的批评要多于正面的评价,康有为甚至认为清末割地赔款都是八股之过。在现代一般人的思维定势中,许多人对科举的认识遵行这样的逻辑:因为科举制很坏,所以才会被废除;因为科举制被废,所以科举制肯定很坏。这实际上是一种错觉和偏见。因此,在科举制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纠正这种片面的认识。
教师讲述:明末以来士人对科举制进行了不同的评判。
材料9:顾炎武对科举制的抨击主要还是针对八股文,而黄宗羲则主要是批判科举考试内容过于狭隘,尤其是看到科举制基本上不涉及自然科学等“绝学”而主张多途取士。
——刘希伟:《科举制的历史合理性
与合法性》
教师设问:顾炎武和黄宗羲对科举制进行了怎样的批判?(八股文和科举考试内容的狭隘。)
教师讲述:八股文,是一种标准化的考试文体,与现实毫不相关,因此给人们留下了科举考试完全脱离实际的印象。其实,脱离实际的只是八股文,并不是整个科举考试脱离实际。
材料10:而道光二十年“恩科桂月”(1840年9月)刊刻的《新策琼林》,所录的时务策题则为:“七省海郡、江浙源流、外洋备考、舟师御敌、团练乡勇、火功制度、海道罗针、平海综要。”
——刘海峰:《为科举正名》
教师设问:道光二十年时务策的内容是什么?(海战、海防方面的知识)
教师讲述:事实上,在1000多年的中国科举史上,不管哪个朝代,策问与对策都是重要的考试题型。特别是时务策,主要是与国计民生有关的内容。到科举制废止前夕,在1902~1904年的乡会试中,第二场考各国政治、艺学策五道,都是关于当时内政外交的重要问题,许多策问甚至直接以西学为内容。
继续讲述:在清末内忧外患的时代背景中,在科举制度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废止科举是历史的必然。但是,不能因为科举制被废了就将其说得一无是处,就将各种罪责都归结到科举制的头上。当对中国的官场腐败、科技落后、割地赔款无法找出更好的解释的时候,诿罪于科举制是一种常见的思路,但却是一种简单化的做法。
材料11:日本学者原胜郎在20世纪初便对此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人曰中国衰微之根源乃科举也,呜呼!科举果其罪乎?”……考试科目的问题只是细枝末节,真正的问题在于中国的锁国政策。若是中国自主地开放门户,维持公平的人才录用制度,也就是说,中国如果时刻地保持与世界同步,注重人才选拔之公正性的话,那么考试科目这一问题自然也就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改进。
——刘海峰:《终结盲目批判科举的时代》
教师设问:
(1)原胜郎认为中国衰落的根源是科举制吗?(不是。)
(2)当时中国真正的问题是什么?(闭关锁国政策。)
教师讲述:如果将中国的衰败归结于科举制度,那么没有科举考试的中国或许早在数个世纪之前就走上穷途末路。所以,不能将中国近代的落后怪罪于科举制。科举制废除后,原来强烈抨击科举制的梁启超态度也发生了转变。
材料12:夫科举,非恶制也。所恶乎畴昔之科举者,徒以其所试之科不足致用耳。昔美国用选举官吏之制,不胜其弊,及一八九三年,始改用此种试验,美人颂为政治上一新纪元。而德国、日本行之大效,抑更章章也。世界万国中行此法最早者莫如我,此法实我先民千年前之一大发明也。自此法行而我国贵族寒门之阶级永消灭,自此法行,我国民不待劝而竞于学,此法之造于我国也大矣。人方拾吾之唾余以自夸耀,我乃惩末流之弊,因噎以废食,其不智抑甚矣。吾故悍然曰:复科举便!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教师设问:
(1)梁启超怎样总体评价科举制?(科举制不是恶制。)
(2)梁启超认为科举制有哪些利弊?(利:被欧美等国借鉴学习,削弱士族势力,读书风气盛行,提供底层上升渠道;弊:考试内容不符合实际。)
(3)梁启超提出怎样的主张?(恢复科举制。)
教师讲述:另一位在科举废后不久却称赞科举的伟人是孙中山。他说中国的考试制度,就是世界中最古最好的制度。孙中山对中国社会和讲究人情与关系的民族性有相当深刻的了解,后来在看到民国建立以后各路军阀拥兵自重、强权决定官员选任的状况之后,一再对科举制作出赞美的评价。梁启超和孙中山都是在游历东西洋国家作过比较之后才发出此论的。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正如法国史学家托克维尔在其《旧制度与大革命》一书中有句名言:“我开始研究旧社会时对教士充满偏见,我结束这一研究时对他们充满敬意。”这句名言同样适合于科举制。
设计意图:科举考试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其利弊和影响是重大而复杂的。经过长期的宣传和批判,许多学生对科举先入为主的坏印象已根深蒂固,这是不符合历史实际的,因此提出全面、客观、辩证地认识科举制,并非一味为科举制唱赞歌,而是为了还科举制的本来的历史面目,提升学生历史解释的素养。
四、升华认识,形成历史价值观
历史价值观是对历史的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辩证统一,是从对历史真实和历史意义的追求中凝练出来的价值取向。它要求学生能够通过历史学习增强对家乡、民族、祖国的认同感,以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在科举制教学中,要使学生系统全面地学习分散在不同章节中的科举制有关内容,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认识科举制的文化内核和价值。
为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价值观,教师设置以下教学活动:
材料13:科举制的实质,就是一种开放报名、公平竞争、择优录取的考试制度。……否定科举至多只能否定其不符时代需要的考试内容,而不能否定科举制的合理内核。
——刘海峰:《终结盲目批判科举的时代》
材料14:在西方社会倡导“自由、平等、博爱”的启蒙时期,科举制体现出的“机会均等”原则曾使许多人大为惊叹,使伏尔泰、孟德斯鸠、狄德罗、卢梭等一代哲人心悦诚服,法国重农主义经济学家奎奈还曾直接主张欧洲引进中国的科举考试制度。
——刘海峰:《科举制对西方考试制度
影响新探》
教师设问:
(1)科举制的合理内核是什么?(公平竞争、机会均等、择优录取。)
(2)科举制对西方历史有何重要影响?(被欧洲启蒙思想家借鉴。)
设计意图:科举考试制度虽然产生于等级森严的中国传统社会,但其所创设的公平竞争机制及其彰显的平等精神,不仅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和科举文化的精华所在,也有超越时代、地域的特性,对西方文明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可以说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通过这一环节的设问,学生能够感受到科举制的独特魅力,增强对国家、民族、文化的认同,由此进一步形成开放的文明意识,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健全人格。
综上所述,在科举制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以时空为序,提供精当的史料,合理设置问题,在历史理解和历史解释的基础上,形成正确的历史价值观,从而使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真正得以提升。
【作者简介】张克州,中学一级教师,江苏省昆山市第二中学历史教师,主要从事中学历史教学与研究。
【责任编辑:李婷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