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劲
8小时外,徜徉在我们的学校和乐园
◎王劲
在繁闹的万达广场消费购物;或是在衡山路的咖啡厅同友人促膝谈心;又或是约上三五小友去上海歌城纵情高歌……这是摩登上海人现在的休闲选择。而在50年前,工人文化宫才是大家闲暇之余文化娱乐的好去处。
在物资匮乏的年代,职工下班后并没有太多的休闲场所。作为“工人的学校和乐园”的工人文化宫,便成为许多人在8小时外,放松身心、陶冶情操、汲取文化养分的主要阵地。不少人还在此厚积薄发,走上了一条专业的艺术道路。
如今,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城市发展,工人文化宫不断推陈出新、与时俱进,推出了各类文化菜单,让申城的职工文化生活更加多姿多彩。
上海市工人文化宫主任侯伟康一直不忘1950年市宫成立之时,时任上海市市长的陈毅对工人文化宫的题词——“工人的学校和乐园”。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不仅市宫、东宫、西宫“三宫”,包括各区县乃至企业的工人俱乐部,都曾是当时的风尚之地。据《上海工运志》记载,上世纪60年代初,市、局(产业)、区县共有工人文化宫、俱乐部20余个,占地总面积20万平方米;工厂、企业中建立工人俱乐部、车间俱乐部1000余个。
在工人文化宫活动的常客名单中,包括了乒乓球国手徐寅生、说唱演员黄永生、工人作家毛炳甫等许多名人。那里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文艺骨干,他们不但下基层为群众宣传演出,还多次代表上海职工为国家领导人表演节目。
侯伟康回忆:“当时,各行各业的人都聚集到工人文化宫来参加学习小组。”如今年过八旬的工人作家王鸿勋表示,除了参加过沪东工人文化宫举办的写作班之外,还参加过赛歌、赛画、猜谜等活动。
从识字扫盲到职工书法展
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约5.5亿人口,文盲比例高达80%。1952年5月24日,我国开展大规模扫盲运动。而在上海,据档案材料显示,全市职工队伍中的文盲、半文盲占比七成五,总数逾70万人。为此,上海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有组织、有计划地开设业余识字班、互助学习小组。
当时,从市总工会到各基层单位工会,相继开办了大约500个识字班,为了动员不识字的工人参加学习,不少工厂还开展文化诉苦活动。当时中纺三厂的识字“小先生”曾编排活报剧《不识字的苦》,演出越剧《夫妻识字》。扫盲运动在上海的各个企业、工厂开展得有声有色。
在识字扫盲运动的基础上,职工书法活动逐步开展起来。1953年,邮电工人书法学习小组成立,著名职工书法家任政就是成员之一。在历届上海或全国的职工美术展览会上,职工书法作品基本上都是展览会的组成部分。1961年,市工人文化宫举办首期职工书法学习班。1984年10月,上海市职工书法爱好者协会成立,有团体会员120个,个人会员450人。
全市独家的大锣鼓艺术协会
“工人大锣鼓是杨浦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果回溯历史,这其实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杨浦区职工文化活动的蓬勃开展密不可分。”
在上世纪80年代初,企业新办的职工俱乐部如雨后春笋般在上海市各区、县纷纷建立。而在杨浦区,尤其是工厂林立的杨树浦区域,工人俱乐部开展得更是火热。沪东工人文化宫原副主任张国伟回忆:“当时的厂方、厂党委都大力支持职工俱乐部建设,把厂里最好的场地、设施都给了职工俱乐部办活动。杨树浦发电厂、国棉十七厂等企业的职工俱乐部甚至都配置了卡拉OK、健身房等设施,即使在今天看来也毫不落伍。”
由于职工对工人俱乐部的热情高涨,为了达到基层企业俱乐部之间的联动,上海各区县开始成立俱乐部工作协会。而杨浦区俱乐部工作协会是最早成立的。
“当时杨浦区很多企业都有自己的职工锣鼓队。为此,我们还特别成立过全市唯一一家职工大锣鼓艺术协会,从此工人大锣鼓就成了我们杨浦职工的特色活动。”张国伟介绍说。1997年,沪东工人文化宫组织了主题为“上海工人喜迎香港回归”的上海市大锣鼓比赛,全市精选了26支职工队伍,在上海展览中心的广场上举行。这被当时上海市政府列入上海迎接香港回归的12大重要活动之一。
《于无声处》剧照
1976年后,随着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兴起,一场思想解放运动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先声。正在此时,工人文化宫的工人创作队伍为沉寂的文坛注入了新的生命力。由上海市工人文化宫业余话剧创作班青年工人宗福先编剧、市宫业余话剧团演出的话剧《于无声处》,如“戏剧舞台上的一声惊雷”,率先突破思想桎梏,在全国产生了广泛和深远的影响。
1978年9月23日,《于无声处》在底层剧场首次上演。这场演出在没有任何宣传的情况下,由观众口耳相传,迅速传遍上海。到11月共演出29场,观众1.2万人次。1978年11月7日,中央电视台破天荒地向全国试播了《于无声处》,这是我国第一次在上海向全国试播的文艺节目。一时间,上海市工人文化宫业余话剧团的《于无声处》轰动全国,各地选排、移植的剧团达到300多个。
文化宫培养出大作家
《于无声处》让原本只是上海热处理厂的普通工人宗福先,一夜之间成为当时上海闻名的剧作家。“《于无声处》改变了我一生。从最实际的角度讲,它让我一夜之间成了作家。”宗福先曾在接受采访时说道。
1973年,宗福先进入上海市工人文化宫业余小戏创作训练班学习话剧剧本创作。当时戏剧班的老师是曲信先,他是中国话剧奠基人熊佛西的亲授弟子。在《〈于无声处〉三十年》一书中,宗福先曾这样回忆那段学习岁月:他(曲信先)讲课特别生动又特别实用。每次上课都会要求我们交作业,或者一个故事,或者一个片段,或者一个提纲甚至一个独幕剧的剧本,他的讲课就从点评我们的作业开始。他还会把自己的同学余秋雨、荣广润等请到工人文化宫为我们上课。
在曲信先的带领下,宗福先与其同门师兄弟贺国甫、汪天云、贾鸿源、马中骏、史美俊等逐渐形成了市宫话剧创作群体。“那一段刻苦的、快乐的学习日子,在我的记忆中是永远不会磨灭的,它把我领进了话剧创作的神圣殿堂。”
开办学习小组培养工人作家,是当时上海工人文化宫的一道独特风景。当时的工人文化宫为许多有创作欲望和创作才能的产业工人提供了成长平台。与宗福先一样,在思想解放的年代,通过创作改变命运的,还有很多人:照相馆洗照片的贺国甫,染化厂钳工汪天云,电扇厂翻砂工史美俊,印刷工贾鸿源,修马路的城建工马中骏等。而“说真话,反映人民愿望”几乎是他们一以贯之的创作理念,贺国甫的《大桥》、贾鸿源的《大潮汐》、《中国制造》都曾获得过全国“五个一工程奖”。
写作班带动职工“读书热”
在当时,市宫以及东、西二宫都开办了各类写作班,如有诗歌组、小说组、评论组等。“那个时候,并不是所有文学爱好者都能加入学习组的。”沪东工人文化宫原副主任张国伟告诉笔者,“要加入学习组大都需要通过考试,或者公开发表过作品的职工。”
工人作家王鸿勋,就是其中幸运的一位。1960年,在上海市自行车三厂担任工会主席的王鸿勋,在《劳动报》头版发表了《穿新鞋有感》一文引起了很大反响。由此,热衷杂文写作的他,加入到了沪东工人文化宫评论组之中。如今,年到耄耋的王老仍然精神矍铄,对当时评论组的情形记忆犹新:“来给我们上课的是当时的名作家戴厚英。她讲课总是很耐心,比如主人公如何刻画,反面例子又该怎么写,她都会用实例分析说明。这段时间的学习对我之后的写作影响很大。”
而同样从沪东写作班走出来的工人诗人奚保丽,曾在上海冶金设备总厂负责厂图书馆的管理工作。“当时厂里工人喜欢阅读的人很多,所以常常会有人来借书。”奚保丽表示,“每次我从写作班回来,厂里喜欢诗歌的职工大家都会聚在一起,互相交流学习心得。”
去年10月,由于原功能设施不能满足人们的文化生活需求,围绕着综合交通枢纽等设施整体开发,始建于1960年的西宫将被重新改造成市级综合文化休闲活动中心,上海市工人文化宫也将搬迁至此。
西宫拆建的消息一经传出,立刻牵动了整个上海人的神经。赵传喜是上海机床厂的退休工人。“在改革开放以前,西宫就有了影剧场、图书馆、游泳池、溜冰场等设施。那时大家都没有什么娱乐,西宫就成了我们工人的乐园。”
与西宫类似,越来越多的工人文化宫已今不如昔。互联网时代的冲击,以及上海城市的飞速发展,各类国际顶尖的演出、展览越来越多地汇聚于此,网上娱乐、学习成了新的生活习惯。但这并不意味工人文化宫的前途式微。在新形势下,上海各级工人文化宫的文化服务模式正在悄然发生转变。
文化菜单聚焦基层
群团改革以后,建设新时期“工人的学校和乐园”,成为上海市工人文化宫繁荣群众文艺、推进改革创新的目标和任务。上海市工人文化宫主任侯伟康表示,目前,市宫面向基层推出了职工文化服务菜单。按照职责与功能,对现有服务项目和资源进行梳理、整合,为基层和不同对象提供可自主选择的文化服务菜单。“现阶段我们推出的服务菜单有200多个项目,在市宫的网站上就可以看到。”
从2014年起,市宫结合新媒体运用,推出“公益乐学”、“爱乐空间”、“品味上海”和“戏苑新风”等公益性品牌项目。据了解,“公益乐学”项目主要分现场版、企业定制版、剧场版三种模式。目前已开设了包括茶艺、古筝、礼仪在内的50门课程。“比如现场版一门课人数在20-30人左右,项目的主要目的就是希望利用碎片化时间来为职工提供服务。”目前,项目已通过微信公众号吸引用户7000多人。
“通过对这些新项目的探索和尝试,我们希望能够探索出一条工会文化活动服务职工的新模式,从而更有效地聚焦基层职工需求,实现职工思想参与、行动参与的良好氛围。”侯伟康说道。
“以文养文”服务职工
进入21世纪后,东宫曾探索过一条以公益性文化事业为主,辅之以文化产业运作“以文养文”的新路子。“事实上,作为工人文化宫来说,其本身资源是非常有限的,但我们服务的对象——职工却是无穷尽的。因此,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从有限中去孕育无限。”沪东工人文化宫原副主任张国伟说道。
2001年改建后的新东宫先后归并了原来的剧场科、基层科、宣传科、文艺科等9个科室,创新成立文化活动部,张国伟正是当时这个新成立大部室的主要负责人。文化活动部的主要任务就是策划符合时代潮流、职工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然而,一切并非一帆风顺。“在部门成立之初,40名部员均未有过群文及文化产业运作经验。经过3年的培养与引导,如今的他们已经成为一支准专业水准的文化运作团队,确保文化宫事业的发展和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与实施。”
在文化活动部成立之后,新东宫先后创立并开设了“新东宫广场周周演”、“农民工星期天剧场”、“杨浦百名职工艺术人才培训”、“新东宫文创中心”等多项公益性品牌项目。其中,“新东宫广场周周演”项目被上海市总工会评为“上海市五一文化奖”和“上海市十佳职工文化品牌”;“杨浦百名职工艺术人才培训”活动,激发了一批80、90后职工的文艺热情,学摄影、学写作、练书法、学朗诵、练唱歌、习舞蹈。沉寂多年的文化宫阵地又焕发了新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