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明成就多项第一
——记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上海市金山区亭林医院骨科主任戚珊红

2016-12-23 03:56
上海工运 2016年11期
关键词:交锁断指髓内

◎记者王海雯

“一种”发明成就多项第一
——记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上海市金山区亭林医院骨科主任戚珊红

◎记者王海雯

人物简介

戚珊红,上海市金山区亭林医院骨科主任。在患者心里,因精湛医术,他最值得托付;在同事眼中,因天天出勤,他被赞为“365超人”。他,敢为人先,凭借断指再植术等创“亭医”历史上的多项第一。他,热衷创新,多项发明解决骨科领域的重大难题。

2009年戚珊红荣获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2012年获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创先争优先进个人,多次获得金山区卫生系统优秀学科带头人等。发明专利包括2006年的“一种交锁髓内钉远端瞄准微调装置”、2009年的“一种锁孔和锁钉杆过渡配合的交锁髓内钉”、2015年的“一种交锁髓内钉瞄准定位杆皮质骨固定装置”。

作为亭林医院的骨科主任,戚珊红最常被患者与家属尊称“戚主任”,但事实上他更喜欢别人称他“戚医生”,因为这才是毕生最热爱的职业与事业。当然,偶尔有人唤作他是“戚大夫”时,更让戚珊红有种特别的荣誉感。

戚大夫的一日行事历

多年的行医经历,已熟稔地练就了戚珊红一套完全以医院为中心的生物钟。无论春秋冬夏,每日6点半必能醒来,而短短30分钟后,披上白大褂的他已能在医院问候大家“早安”了。首先是例行查房,昨日动完手术的患者自是其探访重点。秉性温和如他,面对患者与家属的提问与要求,口头禅总是“好的、好的”。同时戚珊红也不忘兼顾效率,用时半小时后,他回到办公室,开始安排当日工作,并再次明确负责手术的方案与要点。事实上,此时医院规定的8点半上班时间才刚刚到点而已。

除了周二的全天门诊之外,戚珊红平均每天都要完成3台难度大、强度高的手术。虽然,忙碌的工作不会令他想起自己第一次拿起手术刀的20多年前,但若不经意地被人唤起尘封的记忆,没有紧张与不安,有的只是“很开心啊,终于能上手术台动刀了。”这份自信,从未改变,这份热忱,更从未冷淡,“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是很幸运的。”

全部的手术一般会在下午2点结束。稍事休息,戚珊红将进行必要的信息记录。待毕,再立即前往病房检查患者的术后情况。如果一切顺利,理论上戚珊红还是可以在下午4点半准时下班的。但更多的时候,患者后续医疗的不可测情况会令他的放松时刻被不断延后,更不用说当突发事故伤害时,戚珊红又需重新折回手术室,在柔和的无影灯下,忠诚地履行着自己的救人使命。

午饭往往是在两台手术间患者上麻药的半小时里草草解决的,睡梦中被叫醒、赶忙奔赴医院救治伤员也是常有的事情,更要不得不忍受手术中必要的X光线照射、健康直接受影响,一个人真的会爱上这种周而复始的工作吗?

“一开始当然不适应啊,但人都会慢慢适应的,适应了就好了。当然,我们做医生的,总要讲点奉献精神嘛。”没有高谈阔论、拒绝煽情,坦然的一字一句,是戚珊红的心里话。

断指再植成功病例的缔造者

或许鲜为人知,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上海的各行各业曾创造过多个中国乃至世界的第一。这其中,最令戚珊红关注的,是1963年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成功完成的世界第一例断指再植手术。自打那以后,这项医疗技术在我国不断发展进步。过去的10多年间,从六院进修习得这门技术的戚珊红,也在亭林医院缔造了数起断指再植成功的病例。事实上,手术的难度依然如常人理解的那样,是在不可能中创造奇迹。

2006年8月的一天,临近下班时分,戚珊红接待了一位几小时前刚被工厂机器截断大拇指的患者。事发伊始,他即被家人送往市区三甲医院,但主治医生认为伤势过重,基本保指无望,便为其左手伤口做了残端修补术。

“乡里人总有一种要保全全身的想法,所以他们来医院,是希望讨要一些福尔马林,好把这个断指一直保存着。”戚珊红回忆道。当然,作为医生的责任心,他还是仔细地看了看患者的伤口。的确,手指因机器旋转撕脱损坏严重,之前的残端修补术也进一步破坏了伤口的血管神经组织,且断指在五六个小时没有采取低温保存措施下变得僵硬而苍白,暴露在外的肌腱已干燥发硬。“但我觉得还是可以试一试,把断指再接回去。”笑言彼时年富力强,戚珊红在征得患者的同意后,立即展开手术。

断指再植手术中,最复杂的是将1根不到1毫米的动脉,以及2根更为细腻的静脉无缝对接,这已让人有种“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不可思议。更何况,在这起病例中,被截断分开的两者,已因前置的残端修补术,不再如同纸张撕破立即黏合的这般直接,手术的难度陡然增加。从下午5点开始,冷静细致的戚珊红试图在显微镜下一点一滴地创造奇迹。整整7个小时后,家人才等来了尚在“熟睡”中的患者。

在医学界,每一例断指再植,确切地都应称为试断指再植,从来不保证百分百的成功率,但如果不去努力一把,就一定只剩0%的绝对事实。对于患者来讲,医生的勇气与信念,是极其莫大的激励,原本的绝望,转瞬变为希望。戚珊红清晰地记得,1天后,患者的断指红润了,3天后即有了感觉,一周后断指可以轻微活动,两周后已正式“归队”,再度与身体完美融合。如果断指可以说话,那句质朴的“回家的感觉真好!”自是最恰如其分的了。

医治人生中的最后一次骨折

位于人体大腿最上端的髋部,是老年人最易发骨折的部位。当发生这种被俗称为人生中的最后一次骨折时,家人碍于传统观念,往往会选择诸如吃药、牵引躺卧的保守治疗方法。但由戚珊红带领的亭林医院骨科团队,很早前就提出了一个全然不同的医疗理念:“老人家年纪越大,越需要动手术。因为如果他们长期躺卧在床,最容易造成肺部感染,反而会有生命危险,这样的死亡病例在我们医院不是一个两个了。”

诚然,如此的理念,就对医生的手术要求提出了更高挑战:手术时长一定要短,介入伤口一定要小,出血量一定要少,保证老人在第二天即能下床活动。功夫不负有心人,过去的10多年里,从最初65岁以上的老年人即采取保守治疗,逐步地,骨科团队不断突破这一年龄“天花板”。而就在去年,医术精湛又胆大心细的戚珊红更成功完成了一位105岁老人的髋部骨折手术,再创亭林医院的一项新纪录。手术中,他仅仅用时60多分钟,采用闭合复位髓内钉的微创手术方式,在老人右腿上打了3个直径2厘米的小洞完成固定,出血量只有30毫升。阿婆第二天即能坐床边活动右腿。两周后,她顺利出院。此事一经新闻报道,轰动了整个金山地区。

创新发明喊出中国人的声音

今年11月,戚珊红要忙里偷“闲”,参加在京召开的中华医学会第十八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一届COA国际学术大会。会上,一众国内外大咖将从全国海选的20个骨科创新设计中优选出TOP10。这其中,就有戚珊红于2015年发明的“一种交锁髓内钉瞄准定位杆皮质骨固定装置”。他的创新,使“亭医”在业内让人刮目相看。

年少时深受木匠舅舅的影响,戚珊红也很喜欢拿着刨子、锯子等倒腾点新式玩样儿,及至工作后,便将爱好运用在了医学的发明创新上。每隔几年,他的发明都能获得专利。百花齐放不是戚珊红创新的方向,他的一股韧劲全用在一处目标上,孜孜不倦、精进无涯。

“假设现在有一个杆子和钉子,如果要把钉子插入杆子中,只需选择一个尺寸相配的电钻打上洞,就能实现了。”戚珊红帮助记者一步步建立具象的概念,“简单说,髓内钉是一种固定折断骨头的方法,将一根医用杆插入骨髓腔内,同时在外部插入钉子予以固定。理论上,若把刚才的那根杆子插入骨髓腔内,再用这把电钻在骨头上打一个洞,插入钉子就能固定了,对不对?但在实际手术中,要让杆孔与骨头打孔在绝对的一直线上,以致钉子可以无缝对接插入是相当困难的。所以一般的做法,都会将髓内钉的钉子做得细一些,这样就可以增加顺利插入的概率”。

为了尽可能地缩小误差,红外线、X光或磁力导航等,是目前国际主流使用的方法。但无论使上怎样的“高精尖”设备,都无法根本解决这一骨科领域的世界级难题。甚至,这在总部设于瑞士达沃斯的AO国际内固定研究学会的权威人士看来,孔大钉细的误差是可以被接纳的。

但远在几万里之外的中国上海金山亭林医院的戚珊红就是不能容忍哪怕只是些微的误差。理由很简单:因为不能最牢固地固定骨头,术后效果将大打折扣。不唯上、只唯真。10多年前,他便开始着手攻克。天道酬勤,2006年设计的“一种交锁髓内钉远端瞄准微调装置”已能做到基本无缝对接,为了让精准度不断提高,2009年又发明“一种锁孔和锁钉杆过渡配合的交锁髓内钉”,以及今年入选骨科年会创新设计20强的“一种交锁髓内钉瞄准定位杆皮质骨固定装置”。

“现在此项专利的知晓率还很低,所以希望借由国际型会议,让我的理念及发明得到更多人的关注。装置简单易操作,无需耗费高昂的制造成本,更能为患者带来福音。”戚珊红自信在不久的未来,它是可以带来变革的。

“365超人”的世界很大

80后大抵都背过这样一句英文吧,翻译出来是:我的爸爸是一名医生,我的妈妈是一位老师。但殊不知在现实生活里,医生与护士的相配率或许更高些。戚珊红与太太就是如此的一对伉俪。他们相识于亭林医院,多年的“你主刀来,我护理”,在院内传为佳话。说起两人的宝贝儿子,如今也正到了“恰同学少年”的风华年纪。得益于父亲的遗传,儿子从小喜欢动手创造点什么,更让戚珊红开心的是,不强迫,绝对的甘心乐意,“他也立志要成为一名医生,而且是外科方向”。行动力即说明了一切,儿子现是中国医科大学的一名大一新生。

熟悉戚珊红的人都知道,他一日的生活半径很小。结婚前是住在医院的职工宿舍,而现在的住家步行至医院也就不到10分钟的时间。人称“365超人”的他,工作日之外必坚持每天早晨到医院,因为心里牵挂着昨日动完手术的患者,这是多年的习惯,更是融于骨子里的责任感。即便在家,也更多是埋头于书房查阅资料,精进着他的创新发明。一头并不合乎他年纪的花白头发,总也没时间去打理打理。好在,现下正流行这般的大叔头,无需刻意,它即成为戚珊红的另一个鲜明标志。

或许有人会问他,“世界这么大,为什么不出去看看呢?”可是,戚珊红的世界真的小吗?对于一个醉心于所热爱事业的人来说,高山、洋海的地理世界已无法吸引他的注目。而在那个无远弗届的精神世界里,他心系的每一位患者,他希冀攀登的每一座医术高峰,足已令其舍身忘我、孜孜不倦。但更重要的是,他热爱的世界正撑起了更多人的生命世界,让他们可以继续耕耘、继续收获。“这就是做医生的人,最大的成就感。”儒雅的戚珊红,微微一笑,真诚而自然。

猜你喜欢
交锁断指髓内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并发症的影响
Multiloc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高原地区交锁髓内钉配合高压氧治疗闭合性胫骨干骨折48例
单纯吻合指动脉在末节断指再植术中的应用
交锁髓内钉联合钢板在胫骨近端斜形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有限扩髓静态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开放性骨折
断指再植十年进展
多节段断指再植术后护理
断指再植127例临床分析
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