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视域下的高职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

2016-12-23 01:45:52丁晓磊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高职生价值观核心

丁晓磊

(南京科技职业学院 学生工作处,江苏 南京 210048)



中国梦视域下的高职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

丁晓磊

(南京科技职业学院 学生工作处,江苏 南京 210048)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实现“两个一百年”的目标,凝练提出了“中国梦”的伟大目标,规划了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美好愿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进程中承担了内核驱动的作用。中国梦与社会主义价值观有机成为一体,将这两个方面融合起来分别与高职生的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实践能力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找准个人梦与中国梦的契合点,让高职生真切感受并积极参与中国梦的伟大实践,在逐梦之旅中受教育、长才干,成为祖国栋梁。

中国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高职教育

中国梦是13亿中国人的梦想凝聚,是全体中国人的共同愿望和宏伟愿景。中国梦不仅有机地把国家、民族和个人的命运连接在一起,而且在更高的层次、更广的领域、更大的平台上,成为凝聚人心、寻求共识的最大公约数。高职生作为社会生产及各行各业的业务骨干,更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生力军,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加强对高职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领高职生共建共享中国梦,让高职生真切感受并积极参与中国梦的伟大实践,在逐梦之旅中受教育、长才干,成为祖国栋梁。

1 基于中国梦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当前高职院校中的教育现状

中国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大范畴,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上应贯穿于整个高职教育,因为思想决定实践,高职生毕业后作为社会经济生产中间力量更应该具备坚定的思想基础。然而事实上重实践操作,轻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成为当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普遍现象,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1 学校层面上对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力度不够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学制一般是3年,在这3年中大都采取“2+1”模式,即2年在校学习理论和一定量的实践,第3年到企业参加顶岗实习,也就是说学生真正在学校的时间一般只有2年。由于时间紧,课程和实践教学任务重,大多学校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还主要依赖于传统的“两课”。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新时期党的重要理论大多存在于学校面上的口号宣传和思想理论课的附带内容,未能较好的融入整个高职教育,对学生价值观和职业能力培养未能发挥应有的引领作用。

1.2 学生层面上对基于中国梦视阈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接受力不强

课题组在高职院随机找了100名学生进行调查,问其什么是中国梦,仅不到10%同学谈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其他同学都只能谈自己的梦想。当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几乎没有一人能够正确说出党的十八大概括的“三个倡导”。当问及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否讲过这些内容时,50%左右被调查同学又表示听过,但记不住。当问及是否愿意学习、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筑中国梦时,80%左右被调查同学表示没想过,似乎不太现实。

以上现象与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不无关系,学生喜欢某一门课往往由这门课“是否有用”决定,从高职学生的角度来看,很多学生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与专业离得较远或者说脱离现实,显得“毫无用处”,因此缺乏兴趣认同和接受能力。

2 存在问题的原因剖析

2.1 宏观层面上, 缺乏教育与教学同样重要导向,思想政治教育重视不够

高职院校迫于学制、就业、生源紧缩等现实压力,往往过度重视学生的技能培养,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将学生的业务能力培养放在突出位置是解决短期人才培养的有效做法。从长远来看,培养一名优秀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还应使其具备先进的理想信念和更高的价值追求,显然这一点当前高职院校并没有做得很好,究其原因还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视不够,缺乏导向性。

2.2 中观层面上,重业务教育,轻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责任意识不强,方法单一

以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流的新兴思想政治教育,之所以没有取得良好成效,还由于在教师、教育、教学层面上的认识不够、方法单一,缺乏主动教育意识和行之有效的举措。当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依赖思想理论课程和少量的社会实践教育,缺乏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具体举措,同时思想政治教育课形式过于单一,方法未能与时俱进。

2.3 微观层面上,未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自主性不强,全员育人力度不够

思想政治教育之所以在高职院校“不受学生欢迎”,在微观层面上主要体现在由于学生个体的认识不够、理解不够、缺乏兴趣,导致其自主性不强,学习被动,效率低下,究其原因还是思想教育者未能有效激发学生兴趣,触及其灵魂。微观层面上还体现在高职院校的教职员工个体缺乏全员育人意识,或者全员育人力度不够。

3 引领高职生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建共享中国梦

高职院校培养素质全面的高技能技术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只有以中国梦为引领,不断加强高职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通过丰富教育内容、扩充教育途径、增强学习兴趣等科学有效举措引领高职生坚定信念、锤炼品格、练就本领、勇于创造,在社会经济生产过程中发挥自身价值共建共享中国梦。

3.1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坚定高职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了社会主义道路的本质要求、总体布局和价值目标。教师对“中国梦”的讲解要深入浅出。用中国梦坚定高职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要从中国梦的科学定位、中国梦的价值目标和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三个方面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和身边具体事情开展。

第一,中国梦定位科学,可以实现。中国梦强国梦、是富民梦,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的观点大部分高职生是认同的,但也有一部分高职生对此表示怀疑,或根本没有思考过。这就需要高职院校通过介绍中国梦的科学定位增强学生的信念,通过对中国近代发展史的总结,通过对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在改革开放以后所取得的突出成就,以及在国际环境中影响力的与日俱增,来告诉学生中国梦定位是科学的,是能够实现的。

第二,中国梦是国家梦更是人民梦。要通过分析具体目标(比如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让学生感受到中国梦价值目标的具体化,要让学生感受到中国梦不是空洞无味、遥不可及,中国梦就在身边,就在衣食住行上;要通过分析中国梦的目标构成和实现过程让学生感受到每一名中国人都是中国梦的参与者、实践者和共享者,都需要具备主体责任意识。国强富强、民族振兴受惠的是每一名中国人,要积极调动高职生的主体责任意识。

第三,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是资本主义道路,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的社会主义道路。当今社会,资本主义思潮严重冲击着当代青年学生价值观。要让高职生坚定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就要通过中国近代史、通过改革开放成就、通过老百姓衣食住行不断改善的总结,通过与西方国家比较、通过对国际形势分析等途径,让学生自己去感受社会主义道路的优越性,让学生明白只有社会主义国家才会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中国只有坚定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中国梦。

3.2 加强社会实践教育,增强高职生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

高职院校在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引导高职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筑共享中国梦的同时,还要加强对学生的社会实践教育,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感受真实、体会责任,不断提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力。

社会实践是个综合性的概念,除了在课堂以外,通过学生自己参与的一切社会行为感知均可称为社会实践。比如学生在校园内组织文化活动、学生到社会上参与志愿者活动、学生参加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学生在校内校外的一切生活和学习过程均属于社会实践范畴,这些社会实践给学生带来的真实体会和感悟是书本和课堂上不能够完成的。

在社会实践过程中,要给学生充分信任,给他们想象的空间,在把握总方向的情况下多让学生自己设计、自己主导、自己参与,不断激发学生自主创新意识,当然也需要教师在适当的时候给予点拨,升华社会实践效果。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提前感受到社会发展存在的不足,思考如何弥补这些不足,对今后走上工作岗位以后能尽快投入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国梦的伟大使命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3.3 创新教育教学途径,提高学生接纳能力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要紧密结合时代特征不断创新教育教学途径,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才能够不断提升教育效果。除了传统的课堂教学,学校还应该扩大教育途径,充分利用好移动网络这个时代发展产物,把握好舆论导向,在安定团结的前提下,大力做好正面思想引领工作,进而多渠道、全方位地做好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引领高职生共建共享中国梦。

一是要加强校园移动网络建设,为学生提供便捷获取信息渠道。校园移动网络建设是开展新媒体教育的先决条件,学校首先要顺应时代需求,努力建设好校园移动网络。其次要从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和服务型等方面来完善校园网的服务体系,同时辅以严格管理,为学生营造绿色、健康的网络环境。

二是要发挥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工具作用,扩大教育阵地。为能全面掌握移动网络思想教育的主导权,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学校必须积极研究基于移动网络的思想教育模式,建设好大学生思想教育微信、微博,准确把握青年学生关注热点和思想脉搏,借助微信、微博这个时代武器占领思想教育新阵地,从根本上掌握移动网络教育的主动权,不断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推波助澜。

三是要建立移动网络教育团队,提高教育内容质量及成效。移动网络的教育教学与传统的课堂教育不同,教育者不仅要把教育内容提炼成适合网络传播的内容形式,更要根据移动网络特点或图文并茂,或声影结合,或卡通视频,或真实人物演绎。总之,形式一定要多样化,要让被教育者在愉快、轻松的环境下接受教育,在润物细无声中实现教育效果,达到教育目的。

3.4 提高全员教育工作者素养,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首先要提高包括后勤职工、专业教师在内的全体教育工作者的综合理论素养。全体教育工作者在理论及文化传播过程中都扮演着先行者和示范者的角色,他们的理论素养、政治觉悟和思想道德的现实表现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认知,如果在这个层面上出现了偏差,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建共享中国梦更是无从谈起。然而,教师并不是天生的马克思主义者,也不是天生的道德和人格典范,这就需要教师在不断的教育教学实践中,通过学习和总结提升自身素养,提高育人本领,成为真正的理论知识传播者和示范者。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一言一行如春风化雨般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筑中国梦的伟大历史进程中,教师应身先士卒,率先垂范,不仅要做理论的巨人,更要做实践的巨人,决不能在课堂上一个样,在生活中另一个样。除此之外,教师还应不断总结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扩充教学途径,不断提高教学时效性和实效性。

3.5 激发学生自我教育,努力做到知行统一

加强高职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共建共享中国梦,不仅是理论的灌输,更需要学生深刻理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要通过各种有效措施,提升学生自我教育,参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动性,进而提高教育效果。

一是要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原则,促进“被动”教育与 “主动”教育相结合。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内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目的不仅是让学生在理论上知晓,更要在实践中能够以思想理论作为行为实践的指导。

学生在学校的教育大多是被动教育,教师教学生学。但对学生而言,要实现观念上的转变,将理论变为实践,必须是先接受理论教育,而后才能将理论变为实践。能将理论变为实践是一种理想状态,也是理论教育的目的,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说明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取得了成效。但现实的情况是,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教育是学校的强制要求,这就体现为表面上被动接受,而内心却不一定接受。但伴随着被动教育的逐渐积累,加上学校从上到下,方方面面的身体力行、言传身教,使得学生观念上逐渐转变,认识逐渐加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会逐渐变得有生命力,学生的观念也会逐渐从被动变为主动,达到知行统一。

二是要坚持尊重学生个性发展,促进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大多数高职院校的生源同普通本科院校生源相同,来自全国各地。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在一个学校里受教育、长才干,如果用千篇一律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目标考量,对学生来说显然是不公平的,更不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助力学生特色发展。

学生在学校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逐步形成与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和党的要求相一致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普遍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也要尊重特殊性,培养不同特点学生结合自身优势创造性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虽然这种普遍性和特殊性在内涵和指向上有所不同,但都共同存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因此二者是相互统一、相辅相成的。坚持这种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是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体现,培养学生更加健康个性发展,最为重要的是能够让学生对教育内容更加易于接受、理解和实践。

三是要坚持灵活运用教育方法,促进硬性与非硬性的教育方式相结合。众所周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像法律有强制执行的条件,价值观是根植于人们思想、道德、价值取向和情感意志当中的,在教育过程中既要作为硬性考核标准也要通过其他途径引导学生主动接受。

通过加强对社会舆论监督与评价来进行非硬性的强制,在社会层面上积极营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流文化,让那些暂时还不是很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消极倾向逐渐被主流价值观所感染。因此,学校除了要做好硬性的教育以外,还要通过积极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营造积极健康的非硬性的教育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 习近平.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奋勇前进:在参观“复兴之路”展展览时的讲话[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3(1):卷首语.

[2] 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J].中国人大,2013(6):6-8.

[3]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1-32.

[4] 孙颖,杨燕.在幸福体验中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思考[J].学术论坛,2011(6):36-40.

[5] 骆郁廷,史姗姗.中国梦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课题[J].思想教育研究,2013(9):38-44.

[6] 傅李琦,周书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的关系探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7):71-73.

责任编辑 王红岩

Research on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educ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hina dream

DINGXiaolei

(Department of Students Affairs, Nanjing Polytechnic Institute, Nanjing 210048, China)

Since the Eighteen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 calls for achieving the goal of “China dream”, which shows a detailed plan to achieve national prosperity and rejuvenation, the well-being of people. Socialist core value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realization of “China dream” in the great process. The dream and the socialist value are one unity. The combination of them and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patriotism education, ideal and belief education, practical ability education, identify the junction of personal dream and the China dream, which helps the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participate actively in the great practice of the China dream, in the pursuit of a dream trip in education, talents become the pillars of the nation.

Chinese dream; core socialist value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2016-04-26

项目来源:2015年南京科技职业学院党建思政研究课题项目(NJCC-2015-DJYB-10)

丁晓磊(1984— ),男,江苏宿迁人,硕士,研究方向: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

10.13750/j.cnki.issn.1671-7880.2016.06.025

G 641

A

1671-7880(2016)06-0093-04

猜你喜欢
高职生价值观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军事文摘(2022年14期)2022-08-26 08:16:40
近观天和核心舱
军事文摘(2022年14期)2022-08-26 08:16:22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军事文摘(2022年12期)2022-07-13 03:12:18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三年制高职生与五年制高职生学习力比较研究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学习月刊(2015年9期)2015-07-09 05:33:44
基于自律的当代高职生自我教育探析
要为高职生打造更多的“学习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