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
声名鹊起的火腿和村庄
很久很久以前,一个放羊人发现自己的羊群总爱往诺邓山谷里的竹林中跑,他尾随羊群来到竹林,看见羊儿争相舔食泉水边白花花的东西。原来那股泉水含卤,羊儿舔食的“白花花”的东西,就是自然析出的卤盐结晶。
后来,诺邓人通过打井开采盐巴,据说从汉武帝时就开始了。
如今诺邓人用水管抽取井中的卤水,将卤水熬制成盐。井盐含钾,有利于健康,而且品味清淡,是制作火腿最好的原料。
将新鲜火腿置于案板上,把边角和多余的皮肉去除,加工成一只圆润饱满、卖相上乘的火腿,喷上酒,将自制的诺邓盐均匀地撒在火腿上,并用手反复揉搓,让盐分充分渗透到火腿的各个角落。
随后,这些火腿被放置于家中通风处。诺邓海拔1800米,随着季节的变幻,空气变得温润或干燥,自然生成的霉菌伴随着火腿的整个深度发酵过程。
通常在3年之后,火腿飘香了,美味生成了。
在中国,浙江金华火腿名扬天下。不过他们的专家来到诺邓品尝过诺邓火腿过后,这些见多识广的专家也不得不承认诺邓火腿更胜一筹。
诺邓是一个依山而居的白族村庄,火腿让他们扬名,所以走进村庄,你在村民家的屋檐下或过道里,冷不防就会和一只只圆润性感的陈年火腿相遇,并且可以买走它们。
让人惊叹的是,诺邓不止有火腿,还有传承千年的历史文化。
诺邓盐井自汉朝开采以来,至今已历二千多年。在那片沙石铺就的山路间,是100多座依山构建、古朴典雅的古代民居院落,不仅有玉皇阁、文庙、武庙、龙王庙、棂星门等多处明清庙宇建筑,也有盐局、盐课提举司等官方管理机构,不仅有洞经、花灯音乐演出场所,也有保存完好的清朝乾隆间进士黄绍魁旧居。
正是有了如此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才使得越来越多的人走进了诺邓。他们当中,既有到此一游的观光者,也有拍摄婚纱照的俊男美女;既有背包客,也有老外。
远方的客人如何留下来?
云龙的天池拥有秀丽的湖光山色,天池的四周是繁茂的高山森林草甸,而在县城郊外,“S”型的太极图地貌奇观更是让人流连,这些主要的旅游资源,都在诺邓镇的辖区内。
比起云龙县的其他乡镇,诺邓已有先天的优势。
但旅游开发的前景仍然任重而道远。
就在杨利民父子示范开发的天池村林果场,某一年的梨花盛开时节,诺邓镇党委政府在数千亩的梨花丛中举办了一届梨花节,诺邓镇镇长李进驷有些遗憾地说:“游人蜂拥而来,可是由于没有吃、住、玩等其他载体,游人在灿烂的梨花丛中照过几张照片后就走了,我们也只能眼睁睁看着他们走。”
如何让远方的客人留下来,是诺邓镇党委政府需要考虑的问题,也是镇总工会需要考虑的问题。
诺邓村和火腿一起出名以后,村上涌现了30多家农家乐,这些农家乐的硬件设施可以说各有千秋,但由于“软件”条件参差不齐,从业人员的服务很不规范,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旅游业的发展。
这是工会的机会。
2014年8月12日,云龙县总工会和诺邓镇总工会结合“云岭职工人才工程”与县旅游管委会联合举办了为期7天的旅游管理技能培训。培训对象主要是诺邓村的服务业从业人员,共有40人。工会从大理州技师学院请来了老师,培训内容涉及客房、迎宾礼仪、中式烹调、餐饮的服务与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等。对于诺邓村那些从事农家乐的新手而言,这无疑是一次全方位、高规格的培训。参与此次培训的太极农家乐负责人杨树芬说:“以前还以为把饭菜煮好了,端上桌子就可以了,听了老师的培训,才知道服务并不是简单的一回事,有很多讲究。”
8月18日,40名参训人员通过技能培训和职业资格等级鉴定,在诺邓村会议室举行了结业典礼。
可以肯定的是,这些人会把培训课上学到的一招一式,慢慢应用于日常的接待服务之中。
诺邓镇是县城所在的中心城镇,辖区内宾馆、酒店的服务水平,代表了云龙的形象。为了规范服务礼仪,提高员工的服务水平和核心竞争力,2015年5月,县总工会联合诺邓镇总工会在玉龙湾大酒店举办了为期5天的客房服务员、餐厅服务员、茶艺师技能培训班,来自诺邓镇和部分茶厂员工共计60多人参加了培训。
诺邓火腿出名以后,究竟能否走出云龙?走出云南、走向世界呢?
在世界范围内,西班牙火腿驰名天下。曾经,有人把西班牙火腿和诺邓火腿放在一起组织100个专家进行评比,结果,诺邓火腿得了52票,西班牙火腿48票,我们的火腿还稍占上风。
可是,就售价而言,西班牙火腿一万多元一只,诺邓火腿只及它的十分之一。
而且在云龙,尽管每年诺邓火腿的产量是8万只,但并没有在产值上取得支柱性的优势。对于诺邓镇的相关机构和管理者来说,如何将这只“腿”做大做强,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沘江边“痛并快乐着”
蜿蜒曲折的沘江,从云龙县城边流过。诺邓镇政府所在地,就在沘江边上。这幢办公楼的旁边,有一处新搭建的活动场所,楼上健身器材、乒乓球桌和茶室一应俱全,这就是诺邓镇总工会的职工活动室。镇人大主席、总工会主席杨华波向记者介绍说:“工会原来没有活动室,这是新搭建出来的,花了60万,主要是镇政府的支持,上级工会也有补助。”
条件的改善,意味着更好的服务职工的基础。除了开展唱红歌、拔河等活动,诺邓镇总工会协助党委、政府努力改善民生,服务于民。
学校是地方的希望和未来,对那些教学出众的老师,诺邓镇在2015年给予每位老师500—1000元的奖励;一位职工的孩子考入下关一中,同样得到镇上的奖励。
其实,在节假日慰问困难职工,对杨华波来说是最为轻松的事。尽管一次慰问也许解决不了根本问题,但总可以帮人暂渡难关。乡镇干部的难处,其实还有很多。
对每一位乡镇干部而言,支农是他们时时肩负的责任。诺邓镇的每个村,都有一个镇领导班子成员挂钩,每个村有一个工作组,由挂钩领导率队。田间地头的纠纷,乃至两口子吵架,都需要工作组进行调解。
脱贫致富,仿佛永远是乡村的终极目标。诺邓镇下辖的村委会,天池村因为有了杨利民梨园的带动,走在致富的最前列。可是其他村,没有麦地湾梨,前些年种下的干果又卖不起价,脱贫致富的担子肯定沉重一些。
在李进驷看来,诺邓镇的山区可以种植林果、包谷、水稻、蔬菜和中药材,比县城郊外的坝区还好一些。那些坝区由于征地,一些人成为失地农民,缺少了发展的空间。在诺邓镇,曾经有一位姓张的妇女由于一个拆迁项目涉及到她的土地被征用,一气之下往自己身上泼了汽油,最终被劝解。另有两次,她来到镇政府工作人员的沙发上睡着不走。
让李进驷他们感慨的是,在一些村上,老人去世时,前来帮忙的主体都是四五十岁的人,年轻人外出打工都难得见上一面了;而在另一个村,光棍越来越多……
面对事无巨细的乡镇上的工作,李进驷和杨华波说自己“痛并快乐着”。时间长了,来一场球赛,将压力暂时地缓解一下。他们曾经自嘲地说:“不被骂就是最大的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