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新生态下的大学英语教学社会化功能

2016-12-21 12:54乔青水
青春岁月 2016年20期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

【摘要】新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提出要建设多层次、多元化教学目标体系,提高学生对跨文化交际的认识,跨文化交际意识和人文化目标的实现需要把“语言基础知识”和“思辨能力”结合起来,这就体现在大学英语教学的功能上来。以大学英语内容为依托结合思辨能力培养的语言教学模式可以有效的促进人文交际目标的实现。此外,人文化目标的实现要求教师要对大学英语教学功能有新的思考,大学英语教师应该从语言的社会化功能来对大学英语进行教学改革。

【关键词】教学新生态;大学英语教学;社会化功能

一、教学新生态下教师的思辨意识

教育教学新生态离不开优质的教学资源和师资,教师要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课堂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结合的自主学习途径及丰富的自主学习资源,促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关于大学英语教学与学生的社会化功能是社会学和大学英语教学的结合,从社会学意义上讲,人的社会化是指人接受社会文化的过程,即指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从文化角度看,人的社会化是文化延续和传递的过程,个人社会化的实质是社会文化的内化。大学英语教师应采用“新的意识”即“思辨意识”来试图进行教学决策。在思辨意识的影响下,英语教师的认知思维对英语教学的决策起非常重要的作用,把教师的行为和认知思维融合在一起,贯穿于整个英语教学的动态过程中,从而有意识地将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融入到教学前的准备和计划活动中。从教育的社会化角度来说,如何把外语语言学习与学生的社会化发展很好的结合起来值得我们探讨和研究,在传递语言知识和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和目的上提供可借鉴的新的教学模式。对语言文化与交际的了解,提升教师和学生的人文知识,拓宽国际视野锻造“以学习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新生态。

二、技能英语向思辨英语的转变

国内英语界学者长期以来偏重对英语技能教学的研究,对学生语言知识的传播与思辨能力的训练相结合关注不多。不过,关于提高大学生文化素养的教育、媒介素养的教育方面时有关注,多为探讨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如何通过提高思辨、质疑、评估、创新和表达能力来培养高素质人才,让他们具有国际交往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例如,从外语教学中能够批判性地学习美国SIOP模式对学生批判性思辨能力的培养和研究;以及“英语教学思辨能力发展研究”,分析探讨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影响。

自新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制定之后,是新时期普通高等学校进行大学英语建设,开展大学英语课程评价的依据,同时引起了广大高校对大学英语教育人文性的关注。人文性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学生思辨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因此,探索大学英语课程在“新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下”所能发挥的实用和社会性,以及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蕴含的思想性。这样做的目的在于探讨大学英语这门课程如何在“新教育生态”中体现外语教学的功能和作用,通过传播外语知识来提高学生文化素养,达到认知社会人生,培养思辨能力及创新和表述能力之目的。

三、大学英语社会化功能的实现

在新教学生态下的大学英语教学与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是大学英语社会化功能的体现,特别是在英语教学中教师的思辨活动如何作用与教学课堂,从而实现以发展学生独立思考的批判阅读能力为目标的思维型英语教学课堂。在课程意识方面,重点研究大学英语教学与学生国际意识的培养,特别是通过阅读英语文章引导学生认知中国和国际社会文化特点,解决学生如何能够实现跨文化交流的问题。在对个体的需求方面,主要研究大学英语教学与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的引导,如通过对不同国家和社会层面的就业报道文章来引导学生如何应对职业危机。

大学英语课程所表现出“新教学功能”的社会化功能,这种功能在教学观念、课程意识、课堂教学等方面都有别于其他大学英语课堂所产生的教学效果。但是大学英语教学的“新功能”并非放弃了语言技能的学习,而是我们采用了“融合创新”的方法,即在语言技能知识传播的基础上,采用以思辨意识为核心的课堂教学行为去实现人文化目标。大学英语课程涵盖广泛的文化信息,不仅给予学生语言知识的学习,而且潜移默化的让学生具有了独立评判和思考的能力。大学英语课程能够把语言知识传播和培养批判性思辨意识和好的集合在一起,达到新的教学功能和效果。

四、结束语

如何使大学英语课程在信息技术化时代,以“新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为指导,在“教学新生态”环境下,去传递语言知识和文化,以及对构建学生思辨意识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做出有益贡献。大学英语课程要做到的是:一个是来自教师在教育领域的社会意识;另一个是教师决策手段的灵活性和流动性。一是本文从“新教学生态”概念出发,把大学英语教学放在当今信息化技术和新媒体中予以认识和评价;二是以“新教学生态”为基点,把教师的思辨意识融入到教学决策中,通过传播语言知识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从而体现出实践性和创新性;三是探析如何实现外语学习与学生社会化发展的良性结合,即探讨外语教学如何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国际意识及未来职业发展的引导。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作者简介】

乔青水(1971—),女,汉族,河北张家口人,硕士研究生学历,单位:河北建筑工程学院,主要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猜你喜欢
大学英语教学
浅谈语言知识与技能教学中存在困难
翻转课堂在艺术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
研究性学习模式下的大学英语教学
信息化背景下微课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讨
翻转课堂在民办高校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多模态隐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认知构建
关于大学英语教学应用互动式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思考
转型时期的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特征和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