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内涵建设实践与深化

2016-12-21 08:42广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6年8期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大学生教育

姬 广 凯

(东华大学 教务处,上海 201620)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内涵建设实践与深化

姬 广 凯

(东华大学 教务处,上海 201620)

创新创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热点,是深化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迫切要求,是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层次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精神,论文对东华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运行和管理机制进行了探讨。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实施全员参与、多元成才的策略,提出了创新创业教育的顶层制度设计,把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计划,统筹教育资源,实行校企产业协同联动,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并就如何优化创新创业教育管理,打造核心课程,加强师资团队,推进众创空间等方面进行了思考。

创新创业教育; 实践能力; 创新能力; 人才培养

0 引 言

创新创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近年理论和实践双热点,其源于美国,后遍及许多国家[1]。1989年国际教育会议上将专业教育、职业教育和创业教育称为21世纪教育的三张通行证[2]。1998年英国政府针对18~25岁的在校大学生开设创业项目。2007年教育部、财政部启动的“质量工程”中设立“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专项,支持大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3];从2012年起,在“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中增加创业训练、创业实践类项目,国家大学生创新计划的内涵得到丰富。2015年10月,中央十八届五中全会把创新置于影响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我国正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以应对建设创新型国家,增强我国竞争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缓解就业压力等需求。

2010年4月,教育部办公厅、科技部办公厅出台了《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认定办法(试行)》;2010年5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为高校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提供了政策支持和指导。

2014年9月,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李克强总理首次在公开场合发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2015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被写进了《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在李克强总理大力倡导下,国务院2015年先后发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9号)[4]《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5]。国家对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高度提升。

2015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制度、科技、文化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引领发展。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促进就业创业,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创业扶持政策,加强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支持”[6]。

而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要求,是促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全面深化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深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改革,增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促进学生创业就业,是高等教育不容回避的历史课题。现结合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介绍我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方面所做的努力和探索。

1 创新创业教育的顶层制度设计与实践

1.1 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

从提升全体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创业能力的视角出发,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东华大学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开展了创新创业教育,其并非是针对少数精英化学生的教育专利,学校一直把培养和造就“基础宽厚、富有创新创业精神、能够参与社会发展、应对未来挑战的人才”的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

2010年,学校建立创新创业教育中心,加强顶层设计,统筹校内外创新创业教育资源,普及创新创业知识,将其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将创新创业教育内化到教与学的全过程;依托科创、学科竞赛、实验室开放等平台,启发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孕育创新创业精神,提升创新创业能力[7];加强校企合作,整合社会资源,拓展校外实践基地、开设创业孵化基地,提升学生创业实践能力;同时建立创新创业保障机制,构建创新创业校园文化生态,引领创新创业教育可持续发展。

1.2 把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专业培养计划

学校根据国家战略发展要求,积极进行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完全学分制人才培养体系,从2003年开始学校采取学分制培养,实行按学科大类招生、分流培养、弹性学制,为学生休学创业提供制度保障。制定了“东华大学关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办法”,实验室全天候面向全体学生开放,加强学生动手实践环节[8]。从2015级学生开始,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通识教育必修学分纳入专业培养计划,学生在毕业前须获得2个创新创业教育学分。创新创业教育的2个学分获得途径如下之一:①参加各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且验收结题;②参加学科竞赛或课外学术科技活动;③在学术期刊上发表科技论文;④取得授权专利(含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或外观专利);⑤通过国家公布的各类职业资格考试;⑥参加学院认可的科学研究工作;⑦修读创新创业类课程;⑧自主创业;⑨教务处认定的其它创新创业活动。

1.3 成立校级创新创业教育领导小组

学校成立校级创新创业教育领导小组,统筹创新创业教育资源,校长任组长,分管教学、学生工作、科研和产业的校领导任副组长,教务处负责人担任领导小组秘书长,学生就业服务中心负责人担任领导小组副秘书长,研究生部、学生处、团委、科研处、基建后勤处、东华镜月资产经营有限公司等部门负责人担任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负责统筹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全面领导和指导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研究解决学校创新创业教育中的重大问题,部署重要任务,督促检查相关工作落实情况。

教务处、就业服务中心、团委、镜月资产中心组成协作组,分别负责创新计划、创业训练、创业实践、创业竞赛和项目孵化。东华大学在建设创业教育课程的同时,重视创新创业师资队伍的建设,依托管理学院上海市创业人才培养基地,已逐步建立起一支以专任教师为核心,有实践经验的管理者、经营者、创业者为辅助的多层次、特色化的创新创业教育的专兼职导师队伍。注重实践型创业师资队伍建设,推动校内外导师联动,提升创业指导与服务能力[9]。

1.4 完善“12345”式的创业教育体系

学校创业人才培养贯彻多元成才的育人方针,采用“课内与课外、课程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兼顾学生们的不同需求,形成了“12345”式的创业教育体系,该教育体系既实现了学生全体覆盖,又突出特色,提高部分有创业意愿学生的创业能力,提升他们在创业理念和道德、创业机会发现与挖掘、创业团队组建和成长等方面的实战能力。

(1) 一个核心。以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为核心。

(2) 两种取向。分别是播种型和收获型。播种型指在学生心中播下创业的种子,重在创业启蒙,不问收获;收获型则针对具有强烈创业意愿和能力的学生,指导和鼓励其单独或者组队开办企业,指向明确。

(3) 形成了内容各有侧重的三层次培训体系。分别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性创业课程、面向有创业意向学生的专业性培训,面向创业学生的创业实践实训。

(4) 树立四个结合教育理念,营造创新创业校园文化。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与实践教育相结合、与生涯教育相结合、与素质教育相结合。[10]

(5) 打造五大平台助推学生创业行动。分别是知识引领平台、能力提升平台、朋辈学习平台、创业实训平台、创业实战平台。

2 深化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方案

2.1 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

总结数学类、物理和外语等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加快推进各学院、各学科专业建设核心课程体系。整合精化专业课程,建设系统性好、集成度高、挑战性强的核心课程,激发学生专业学习兴趣。把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入专业课教育[11],加强相关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充分发挥专业课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提升学生专业素养和创新创业水准。

2.2 允许学生保留学籍休学创业

设置面向全体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必修学分,将学生开展创新实验、发表论文、参与课题研究、获得专利和自主创业等情况折算为学分。设立创新创业类单项奖学金,表彰在创新创业方面取得成绩的学生。为休学创业的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培养和修读计划。在实施完全学分制的基础上,允许学生自主调整学业进程、保留学籍休学创业。

2.3 强化创新创业实训实践,推进众创空间建设

发挥工程创新训练中心、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科技园等作用,形成有效满足学生创新创业需求、具有专业化服务能力的开放式众创空间。总结推广创客空间、创业咖啡、创新工场等新型孵化模式,充分利用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技企业孵化器、小企业创业基地、大学科技园和高校、科研院所的有利条件,发挥行业领军企业、创业投资机构、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的主力军作用,构建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空间[12]。发挥政策集成和协同效应,实现创新与创业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孵化与投资相结合,为广大创新创业者提供良好的工作空间、网络空间、社交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4]。

建立上海市大学生文化创意创业孵化基地。完善各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扩大覆盖面,加强项目指导,促进项目成果落地转化。支持举办各类科技创新、创意设计、创业计划等专题竞赛,鼓励创建创新创业类学生社团,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论坛、创业精英俱乐部等实践活动。

2.4 提高创新创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

发挥教师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作用。配齐配强创新创业教育与创业指导教师队伍,积极从社会各界聘请科学家、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专家学者等担任兼职导师,建立专兼职结合的高素质师资队伍。在教师岗前培训、课程轮训、骨干研修过程中,增加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的内容模块。支持教师带领学生创新创业。

3 成 效

东华大学作为国家、上海市“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首批立项学校,已经获得教育部和上海市项目1 338项,累计资助金额1 338万元,直接受益学生4 600余人,近5年来本科学生发表论文216篇,授权专利数65项。获批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61项,资助总额1 162万。连续八届参加全国大学生创新论坛,两获创新年会“我最喜欢的项目”称号。承办了上海市第二届大学生创新论坛。累计获得各级创业计划竞赛奖71项,其中国际级奖项2项。“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5项、银奖8项,铜奖15项。学生创业初具规模,2014年自主创业学生比例在沪上高校中名列前茅。2009年毕业研究生丁建勋拥有多项专利,招聘员工达251人,获时任国务委员刘延东同志、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教育部袁贵仁部长、上海市市长韩正等的充分肯定,成为新时期大学生以创业促就业的典范。

4 结 语

东华大学将落实国家“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国家战略和“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部署,积极推进创新计划、创业训练、创业实践、创业竞赛和项目孵化,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把知识的传授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与学生的创新、创意、创造力的培养相结合。加强高校与产业园区、企业的互动,持续提升创新创业教育水平。

[1] 李世佼.大学生创新创业体系的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9):119-121.

[2] 童晓玲.研究型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2:1-5.

[3]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EB/OL].教高[2007]1号.http://www.gov.cn/zwgk/2007-01/31/content_513448.htm

[4] 国务院.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9号)/[EB/OL].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3/11/content_9519.htm

[5] 国务院.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EB/OL].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5/13/content_9740.htm

[6]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EB/OL].http://www.gov.cn/xinwen/2015-10/29/content_2955802.htm

[7] 王晓东,朱 华,张 亮. 加强试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促进实验教学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34(1):150-153.

[8] 景志红,孙 敏,凌宝萍,等.实施开放实验,培养学生综合、创新能力[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34(2):151-154.

[9] 朱高峰.自主创新中的若干问题[J].中国工程教育研究,2010(6):1-5.

[10] 单德伟,唐善梅. “双院制多元立交式”实践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6,35(3):165-168.

[11] 陈万强.创新校“区”合作机制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水平[J].中国高等教育,2012(8):13-15.

[12] 鄢志丹,王宇红,廖明燕.基于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的创新实验室建设[J].实验科学,2013,16(4):98-100.

The Exploration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for University Students

JIGuang-kai

(Office of Academic Affairs, Donghua University, Shanghai 201620, China)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s a hot topic for both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tudies in higher education, it requires to optimize the education mode, and is an important mode to promote better employment for university graduates. With the guideline of "Opinions of the General Office of the State Council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Deepening Education Reform o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in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2015) issued by The State Council, Donghua University explores an integrated way to implement "Innovation &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nd successfully inspire and promote students’ ability i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The following actions are adopted: to learn from other universities, adopting a strategy of "total involvement and diverse development for students", to put forward a top-design policy, taking the "Innovation &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to the curriculum, to coordinate various available resources, enhancing cooperation with enterprises. The author also discusses how to offer better service to "Innovation &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better core curriculum, better faculty, and better creation space for everyone.

Innovation &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practical ability; innovative ability; talent training

2015-12-01

姬广凯(1977-),男,山东临沂人,博士在读,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创新创业教育、高校教学改革项目建设。

Tel.:13916154578; E-mail: jiguangkai@dhu.edu.cn

G 40.012

A

1006-7167(2016)08-0200-03

猜你喜欢
创新创业教育大学生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大学生之歌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影响因素及路径探索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