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 柳
学校有幸请到了浙江省数学特级教师范新林老师,为我们带来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练习》一课。范老师朴实无华,课如其人。他用5个练习串起了整节课,通过抽象地拼、补、放等一系列空间想象活动,层层深入,带领着六(2)班的学生们进行着“头脑风暴式”的练习,沟通了长方体和正方体基本特征与计算方法之间的联系、量的变与不变的联系,从而进一步提升了学生动态思考与直观推理的能力。让我们一同回味其中的一段练习……
【案例回放】
(课件出示12根长短不一的小棒)
……
师:嗯,很好,这些都是长方体的重要特征,我们都知道,长方体有12条棱,范老师现在给你12根小棒,利用这12根小棒能搭出一个长方体吗?要求不能折断,搭得成吗?
生:不能。
师:说出你的理由。
生:因为长方体它相对的棱长度相等,这里每根小棒的长度都不相等。
师:嗯,这12根小棒至少要达到什么样的程度,至少要什么样的要求?好,你说。
……
(课件出示表格)
师:既然如此,范老师给你们3组小棒,第一组:12厘米有4根,10厘米有4根,3厘米有4根,一共几根?
生:12根。
师:第二组:12厘米6根,10厘米6根。第三组:10厘米4根,6厘米8根。第四组:6厘米12根。想一想,看一看,这几组小棒中有不能搭成长方体的吗?想一想你的理由,想好了都可以说一说。
……
师:既然如此我们把这组(第二组)去掉,这(剩余的)3组都是能搭成功的。那么我们想一想:能够搭成的这一些长方体,它的形状是怎么样的?请你闭上眼睛想一想它们的形状能不能在你的脑子里面呈现出来,第一组是怎么样的,第二组和第三组在你脑子里面又是怎么样的?
……(学生们思考中)
生:因为第一组虽然它每组都是4根,可以搭成一个长方体,但是它每个4根的长度不一样。
师:所以搭出来的长方体就是很一般很普通的长方体,我知道,她肯定是看到4、4、4,认为都是4根,被这个4迷惑掉了。那还有第三组,(又有同学举手)那你说。
生:我认为第三组10厘米是4根,6厘米是8根,搭成的是有4个面是相等的,2个面是正方形的一个(长方体)。
师:她的描述你们能不能想象出来?
生:能!
师:既然同学们的脑子里面已经有了这样的长方体,范老师把你们脑子里的长方体统统给拆了,拆成了这样,那你现在还能够看出来吗?
(课件出示平面拆分图)
师:你觉得第一组对应的长方体拆开来的应该是哪一号?第三组是哪一号?第一组是哪一号?我们请没有发过言的(同学)把手举高一点,我们请最后一位男同学。
……
师:好的,那么最后一个肯定就是,很明显大家都明白这是一个正方体。我们刚才看到的12根小棒的长度,看到了它的长度也就能想象出它的形状,也就知道了它的形状和大小。它的形状想象得出来,其实它的大小也就决定了。所以我们就说:棱长知道了,这些长方体的特征也就明白了。所以我们觉得这个棱长是很重要的,有了棱长就有了特征,特征知道了形状和大小也逐渐都知道了。
【赏析】
范老师花了近10分钟的时间复习了长(正)方体的特征,他的设计完全超乎我们一线老师的设想。如果把这段练习比作一道菜,那真是越品越有滋味。
打破常规的设计——“料”还是那个“料”
一线教师在复习长(正)方体棱长与面时,往往就是设计一些常规的练习,即计算棱长总和,计算长、宽、高中的某一条,或是算相对面、某个面的面积之类的题。这就是范老师所说的我们进入了“雷区”——炒冷饭。而范老师则跳过雷区,打破常规,通过4次小练习,做出了美味可口的“扬州炒饭”。
第1次,范老师抛出“长短不一的12根小棒能否搭成一个长方体框架”的问题,他把长方体进行了解体,试图让学生重构造,而重构造的过程正是学生沟通长方体特征的重要一步。
第2次,范老师在学生认定小棒长短规格要求之后,以表格形式出示了四组小棒,让学生通过想一想、看一看等活动,判断出能否搭成长方体。这次练习紧扣第1次的练习,既是巩固与内化的过程,更是引导着学生由直观到想象,由形象到抽象。
第3次,范老师见机行事,在学生正确判断之后,马上补问道:“想一想搭成的长方体的形状是怎样的?”这对学生的空间想象更是提高了要求,不但要想到怎么搭,而且还要把搭成的形状用语言进行描述。
第4次,范老师余音未了,把学生们头脑中的长方体或正方体拆了,解构了长方体,通过寻找对应的平面拆分图,再次建构。
如果用一个“生物链”来表示范老师独具匠心的设计,可以这样:
建构 沟通 想象 抽象解构,真是绝妙!
灵动跳跃的思维——“生”还是那些“生”
短短10分钟,最得意的莫过于我们的学生了。试想如果是在平时的课堂内复习长(正)方体的特征,那该是多么乏味的一件事啊!而此时,不管是任何一个学生,根本没有时间用来“乏味”,每一次小练习的出现,只会刺激他们的脑神经,“逼”着去思考。
第1次,很突然地看到了12根长短不一的小棒,甚至有些怀疑老师为什么会出这样的习题,但是在能否搭成长方体的高要求标准下,大家毅然选择了“不能”——思维起跳了!
第2次,4组小棒的呈现,着实有些费眼神,在不动手摆弄的前提下,大脑还是作出了最快速的判断:同一长度的小棒没有达到4根,不能搭——思维腾空了!
第3次,大脑依旧得不到空闲,搭成了还得细致地去想,正确地去描述,那种浮现在眼前的感觉很好——思维穿越了!
第4次,立体图形居然以平面拆分图的形式展现在眼前,平面、立体互换互通——思维超越了!
【我的思索】
我该好好对待练习课了!以前总是把练习课的地位放于新授课之后,认为学生多做一些习题,必会提高练习质量。听了范老师的课之后觉悟了:练习的设计不仅仅是为质量过关而准备,更是为了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即思维力的培养,这才是核心问题。
我该好好设计练习课了!练习的设计光有梯度其实还是肤浅。从范老师的课堂上我看到的不但是层层深入的设计,而且更重要的是看到了他对练习本质的理解。我们如何去选材编题,如何把知识的本质属性融在巧妙的练习中,不浪费,不多余,恰到好处。
我该好好演绎练习课了!有了精心的设计还不够,关键还要提升自己练习课上的演绎能力。如何抛问题,如何抓学生的质疑兴趣点,如何追问,如何让学生的思维更广,都有待自我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