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阿平教授学术简介

2016-12-21 03:20
文化学刊 2016年3期
关键词:满语满族黑龙江省



赵阿平教授学术简介

赵阿平,女,满族,中共党员,黑龙江省哈尔滨人。1982年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历史系,1986—1988年师从黑龙江省满语研究所刘景宪研究员研修满语。现任黑龙江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满族语言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省级重点学科带头人。历任黑龙江省满语研究所所长、黑龙江大学满族语言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满语研究》主编。兼任国际通古斯语言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评审组专家、全国语言文字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中国阿尔泰语学会副会长、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民族语言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民俗语言学会副会长、日本天理大学、韩国高丽大学高访学者、台湾中央大学荣誉教授、沈阳故宫博物院清前史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黑龙江省满—通古斯语学会会长、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黑龙江省政协第九届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第十一届、十二届人大代表、黑龙江省人大民族侨务外事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人大常委会立法咨询专家等职。

赵阿平教授30多年来在满语、满学、文化语言学、民族学等学术领域进行了富有创见的学术研究,系国内外知名满语、满学、民族学专家。理论功底坚实深厚,田野调查系统深入,学术研究独有建树,成果丰硕。不断开拓创新,推进学科发展。创建满族语言文化研究中心,组建学术梯队,培养专业人才,拓展了满语、满学研究深入发展的新路。在学科建设、教学科研、主办学术期刊、学术交流等各方面成绩显著,贡献突出。于20世纪90年代初开创了满族语言与历史文化研究新方向,将满语研究与历史学、文化学、民族学、人类学、考古学等相关学科密切结合,拓展了该学科的深化研究。

赵阿平教授坚持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理论与应用相结合、跨学科相结合,不断向科研系统化、科学化、深入化发展。坚持深入研究,广泛交流,丰硕成果,使黑龙江省满语研究所、黑大满族语言文化研究中心、《满语研究》期刊居于国际满族语言文化研究前列,成为该学科研究的重要阵地。

满族语言文化研究是国内外学术界非常关注的重点抢救学科,极具民族特色与国际交流优势。在持续发展的研究中,一代人有一代的责任。赵阿平教授认为学科带头人不但要“承上”,更要“启下”,不能重复前人的工作,要创新、要深化,否则学科就无法发展。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她将满语研究与历史学、文化学、人类学、考古学等相关学科结合起来,开创了该学科研究的新方向,拓宽了科研的路子。在她倡导下,在黑龙江大学校党委的大力支持与全面考虑筹划下,黑龙江省满语研究所于1999年整建制迁入黑大,并组建成立了满族语言文化研究中心。于2000年获批“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满语)”硕士学位点,2005年开始招收培养满族语文与历史文化本科生;2007年设博士生培养方向开始招生,2010年设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满通古斯语族)博士学位点,拥有博士学位授予权,面向国内外招生。系黑龙江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学科、重点研究基地。

赵阿平教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濒危语言——满语、赫哲语共时研究》(重点)、《满语词汇语义研究》等3项、国际合作项目6项、省级社科基金项目多项;主要代表著作《满族语言与历史文化》《满语研究通论》《黑龙江现代满语研究》《濒危语言——满语、赫哲语共时研究》等,主编《满—通古斯语言文化研究文库》丛书14部。学术论文120多篇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发表,获省级以上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19项。这些科研课题的突破性成果,不但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赞誉,同时也为拓宽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奠定了基础,拓展了空间。她主持与参加了国内外一系列学术研讨会,多次应邀赴日本、韩国、英国、俄罗斯等国进行学术研究、讲学、交流考察等。国内外诸多著名专家认为她的科研成果开拓了满语、满学研究领域的新境界,达到了新高度,构筑了新平台,对民族语言学及相关学科的研究也具有重要学术价值。

赵阿平教授主编的《满语研究》期刊为目前世界上惟一的专门研究满—通古斯语言文化学术期刊,系国际学术交流期刊、中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全国高校人文社科优秀学报、第二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第一届北方优秀期刊、获首届黑龙江省出版精品工程奖、黑龙江省一级期刊。共获省级一、二等奖及优秀奖30项。该刊展示了国内外满—通古斯语言、文化及相关语言文化研究的最新成果,发行于日、美、俄、韩等近20个国家和香港、台湾地区,在国内外学术界及社会产生重大影响,成为国际满—通古斯语言文化研究的中心阵地。

赵阿平教授不仅在国内培养了一批博士、硕士研究生及中青年骨干人才,组建了较强的学术队伍,形成了群体优势,而且还指导培养了前来求教留学的日本、美国、英国博士研究生。目前,她带领教学、研究团队继续探索,在本研究领域进一步向科学化、高深化、国际化方向发展,努力挖掘历史文化宝藏,弘扬民族文化精髓,完成历史重任,开创新的未来。

主要学术成果简介《满族语言与历史文化》

该专著系赵阿平教授主持的日本文部科学省、学术振兴会资助项目,于2006年由民族出版社出版,获黑龙江省社科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

该专著运用文化语言学理论方法,对满族语言与历史文化的关系进行了系统探讨研究,提出语言与文化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任何民族语言都负荷着该民族深厚的文化内涵,表现出民族文化的特征。满族的自然生态环境、物质生活方式、社会关系、宗教信仰、价值观念、思维习惯、文化交往无不渗透于语言之中,满族语言尤其是语义系统充分反映了满族历史文化的丰富内涵及其特征。该专著突破了以往满族语言、历史、文化研究的隔离状态,不仅具有理论性、应用性,而且具有跨学科性和交叉性。在占有大量丰富田野调查与文献资料基础上,将满语文研究与历史学、民族学、文化人类学等相关学科结合,同时将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对满族语言与历史文化的关系及其特征进行综合研究。该成果受到学界肯定与重视,认为其对学科建设具有重要贡献,在理论上有新的突破,填补了学科领域研究的空白,为满学研究深入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同时为相关学科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濒危语言—满语、赫哲语共时研究》

该专著系赵阿平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13年由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运用社会语言学、结构语言学、比较语言学的理论方法,主要对满语、赫哲语现存地区黑龙江省富裕县三家子村、黑河、佳木斯市、同江市、饶河镇、抚远县等地区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田野调查,收集语音、语义、词汇、语法的语言材料与比较研究资料。在充分占有丰富田野调查资料和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参阅国内外有关的文献资料与研究成果,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对濒危满语和赫哲语的现状进行全面、系统的科学分析和理论探讨。同时对满语、赫哲语发生变化的社会背景进行考察分析,进而对满语和赫哲语进行比较研究,揭示满语和赫哲语的濒危原因及其濒危过程中存在的差异与联系,为进一步揭示和认识语言濒危原因的一般规律提供依据。

《满语研究通论》

该专著作者刘景宪、赵阿平,系黑龙江省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997年由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出版,43万字,获中国民族图书三等奖,黑龙江省高校社科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黑龙江省社科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

该书运用现代语言学理论,在占有古今中外大量文献资料与田野考察资料的基础上,从描写语言学、结构语言学的角度对满语书面语的语音、词法、句法进行了科学、系统、全面的分析论述。全书共分三章,第一章,语音和字母;第二章,词法;第三章,句法。其中对满语音节的结构形式、复合元音的产生、元音和谐律、语法附加成分及其意义、动词:“时”“态”“式”的表现形式、助词的应用、句子成分的复杂化等问题,进行了科学的分析与阐述,提出新观点50处,解决了存在的疑难问题,填补了以往研究中在这些方面的不足,使满语语法理论研究趋于完善。同时为阿尔泰语系的比较研究提供了新的论据。该书具有内容全面系统、结构合理严谨、选材丰富扎实、举例充分恰当、观点鲜明独到的特点。

该成果对满语研究学科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对于指导满语文教学、研究、满文档案翻译、研究以及民族语言学研究都具有重要价值与意义,成为满语教学、研究、翻译及清史、满族史研究的必备之书,在国内外学术界受到高度重视与评价。韩国汉城大学权在一教授《满语口语研究》引用本书部分内容,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系、香港科技大学、意大利威尼斯大学、德国波恩大学、日本北海道大学、韩国汉城大学、黑龙江大学等使用本书为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教材、参考书。

主要代表性成果

1.专著《满族语言与历史文化》,民族出版社,2006。

2.专著《满语研究通论》(合作),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1997。

3.专著《黑龙江现代满语研究》(合作),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2。

4.专著《濒危语言—满语、赫哲语共时研究》(合作),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5.主编《满-通古斯语言文化研究文库》丛书,第一套11部,民族出版社,2006—2008。第二套3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2015.

6.《论满语词汇的特点》,《满语研究》 1990(1)。

7.《满语同义词的辨析与运用》,《满语研究》 1991(1)。

8.《满语多义词与同音词的辨别与运用》,《满语研究》1991(2)。

9.《满汉谚语语义辨析》,《满语研究》1992(1)。

10.《关于满语名词复数的研究》,《民族语文》1993(4)。

11.《试论满语语义与文化》,《民族语文》 1993(5)。

12.《论满语特有词语的翻译》,《语言与翻译》1994(2)

13.《满语教学与研究中的文化因素问题》,《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1994(4)

14.《满—通古斯语言与萨满文化论略》,《民族语文》 1996(3)

15.《On the Cultural Aspects in the Studies and Teaching of Manchu language》,《SAKSAHA》(美国、英国、法国、瑞典合办),2003.8

16.《满语、赫哲语的使用变化过程及濒危原因》,《中国社会语言学》2005(1)

17.《On the Research and Research Development of Manchu-Tungusic Language and Culture in China》,《SAKSAHA》2005. 9

18.《Reasons for Endangerment of Manchu and Hezhe Languages》,

《Macrolinguistics》(The Learned Press,USA)2008(2)

19.《满文文献词语与社会制度文化》,《东亚文献研究》(韩国)2008(3)。

20.《中国满学研究新探索》,《SAKSAHA》2007.10。

21.《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十五”研究状况与“十一五”发展趋势——黑龙江省民族问题研究调研报告》,《满语研究》2006(1)

22.《满语文献保护开发与历史文化综合研究》,《满族研究》2008(4)。

23.《满语、赫哲语濒危原因再探》《ALTAI HAKPO》2009(6)。

24.《Teaching Modes for Manchu Languge and Culture》,《Macrolinguistics》2009(3)。

25.《肃慎—女真族系形成发展研究与民族学》,《满族研究》2010(2)。

26.《满族语言与萨满文化》,《西北民族研究》2010(4)。

27.《满语情态动词语义研究》,《乾池人文學》(韩国), 2012(7)。

28.《<红楼梦>与满族语言文化研究》,《乾池人文學》(韩国) 2013.12。

29.《满语词汇语义研究》,《西北民族研究》2015(1)。

30.《满通古斯语言族语言文化研究新发展》,《中国社会科学报》A05,2014.8.8。

汉宫

猜你喜欢
满语满族黑龙江省
传承满族文化 助力乡村振兴
满语角
满语角
满语角
满语角
黑龙江省节能监测中心
新宾满族歌舞音乐创作及时空表述
黑龙江省土壤污染防治实施方案
辽宁满族民间故事的教育作用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