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性思维在中国传统文化下的双重作用空间

2016-12-21 03:20眭国荣
文化学刊 2016年3期
关键词:批判性传统思维

王 琪 眭国荣

(南京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 211816)



【文化视点】

批判性思维在中国传统文化下的双重作用空间

王 琪 眭国荣

(南京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 211816)

在“以文教化”的本义下,中国的传统文化对教育影响深远。继中国四大发明之后,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并未达到另一个高峰,反而走了下坡路。对比国外的批判性思维方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批判性思维的空间,以及阻碍批判性思维发展的因素。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征程中,利用传统文化对批判性思维有利方面来促进教育发展。

批判性思维;传统文化;教育

在古代中国,文化一词是“文”与“化”合成而来的。“文”的本义是指各色交错的纹理;“化”的本义是改易、生成、造化。“文”与“化”并联使用,是将“人文”(人伦社会规律)与“化成天下”(社会造化)紧密联系,将“以文教化”的思想融入社会各方面。在“以文教化”的本义下,中国的传统文化对教育影响深远,科技发展也得益于“以文教化”的社会作用。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儒释道的结合体,其核心便是儒家文化。儒家先贤提出的各种观点,对后来思维模式的形成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面对现今世界科学中心的一次次转移,以及对诺贝尔自然科学获奖者的关注,还有李约瑟博士提出的“为什么现代科学的勃兴发生在欧洲而不发生在东亚的文明中”的难题,人们很容易联系到,是否因为国人批判性思维的缺失,导致中国科学技术在继“四大发明”辉煌之后,逐渐落后于其他欧美国家地区。那么,在“以文教化”的传统文化背景下,批判性思维有怎样的作用空间?

一、批判性思维的内涵和特征

批判性思维的第一个模型是“苏格拉底方法”或“助产术”(苏格拉底所倡导的一种探究性质疑)。通过苏格拉底提问(或反驳、辩证法),人们被要求澄清他们思考或研究的目的和他们的意思,区分相干和不相干的信息,然后检验其可靠性和来源,质疑他们自己和他人所言包含的假设,按照合作的精神,从不同的视角进行推理,探查他们自己和他人所思考东西的后果或含义,整理他们知道或以为知道的理由和证据,对他们面前的证据和理由保持高度敏感。通过提问,揭示习以为常、理所当然的信念背后的假设所包含的不一致性,以探求新的可能答案。[1]

哈佛大学前校长德雷克·博克在《回归大学之道:对美国大学本科教育的反思与展望》一书中提到:“批判性思维能力——提出相关问题、认识并定义问题、分辨各方观点、寻找并使用相关证据、最终做出严谨、合理的判断——是有效利用信息和知识的不可或缺的手段,批判性思维既可以服务于实用性目的,也可以是纯思维性的。”其实,一直以来,人们对批判性思维一直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或者说是没达成共识。人们运用批判性思维这一术语时,往往较为随意,但基本上都理解了别人的观点和想法,能有效提出自己的问题,表达自己的观点。美国的教育中一直强调批判性思维位于通识教育的重要位置。美国教育的批判性思维培养也是推动科学中心向美国转移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中国传统文化对批判性思维的张力空间

(一)儒家文化中“质疑”精神把握住批判性思维的特点

科技创新的批判性思维不是现代社会才存在的,从儒家文化中我们就可以寻觅到它的踪迹。习近平主席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时便引用了“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中庸》)一句,建议向儒家学者学习,读书时要懂得“存疑”“质疑”,要善于思考。这种“质疑”精神恰巧是抓住批判性思维提出问题、保持敏感的特点。另外,孟子在他的文章中也强调学习上要把握住批判性思维,随时抱有怀疑的态度。他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这两位儒学大学者都认同批判性思维在读书过程中的重要性,后来的继承者更应如此。如陆九渊继续提倡这种批判性思维的“怀疑精神”,他认为“小疑则小进,大疑就大进”。如果不坚持“存疑”,就很难将知识真正把握在自己手中,进而也不能准确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如此,批判性思维在中国传统文化下是存在张力空间的。

(二)传统文化中刻苦求学精神与批判性思维紧密联系

在中国传统文化下,科技创新的批判性思维存在合理的张力空间得益于刻苦认真的求学精神。有人认为,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与智力的开发有联系。但批判性思维是在掌握充分证据的前提下保持敏感而开展的,而充分掌握证据断然离不开刻苦认真的学习精神。就像《中庸》中所说:“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苟能如此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我们所知道的一些刻苦求学的典故,如“闻鸡起舞”“悬梁刺股”等,不计其数,便是践行这一精神的实例。一个人即使他真的是比一般人要聪明很多,如果没有勤奋刻苦的精神,也很难开发出他的批判性思维。所以说,这种刻苦求学的精神也为中国的批判性思维提供了一定的张力空间。

(三)整体性思维方式为批判性思维提供必要存在的基础

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还具有一个优秀的思维方式:整体性思维。这种整体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对立统一。表面上来说,整体性思维把握的是事物的普遍性,而批判性思维把握的是事物的特殊性。往深层次研究,只有把握事物的全局观念,才能做出严谨的判断和有效的“质疑”。所以说,整体性思维方式为批判性思维方式提供了一定必要存在的基础。比如,儒家思想中的“天人合一”就是整体性思维方式的体现,这种整体性思维也包含在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就中国汉字中的象形字来说,大都与自然界中的各种事物有密切联系。再如,中医的各种理论,无不包含了整体性思维。著名物理学家普利高说:“西方经典科学强调的是‘实体’(如原子、分子、基本粒子、生物分子等),注重把对象分解为各种要素来研究。中国的传统自然哲学强调其‘关系’,注意研究整体的协调和协作。”而且他认为,他的耗散结构理论不同于西方传统信念,更与中国着重研究整体性的传统思维方法相符合。[2]这样的整体性思维方式运用到科学文化的学习中,可以让学生看到万物运动的整体性,形成一种全局观念,从而更好地认识问题,提出不同寻常的观点。显然,这种整体性思维方式带来的全局观念如果能很好地在高校得到培养和发展,将会出现一批批的创新人才,从而助推创新型国家的建设。

三、中国传统文化对批判性思维的阻碍空间

(一)继承态思维方式占据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

从思维取向的视角分析,继承态思维方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也占有重要地位。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中表现最为明显。“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虽然是尊重历史,继承周王朝的礼乐文化,但缺乏创新、因循守旧的思想占领上风。一直以来都是这样多继承态,少创新、批判的思维,影响的不仅是中国社会文化方面,科技方面也在其中。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专制思想,到近代洋务运动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种治本不治标的改革运动,都对中国人批判性思维的发展具有抵制作用。无怪乎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得不到很好发展,从而使得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的工业革命潮流。

(二)功利性目的阻碍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从学习的目的视角分析,色彩鲜明的功利意识不管对古代的能人志士,还是现代受教育的群体,都产生了重要影响。《论语》中提到“学而优则仕”,意思是学习之余还有余力或闲暇就去做官。古代那些学者大部分都是为了书中的黄金屋,通过封建色彩严重的科举考试,踏上成功的道路。而当代中国的教育制度仍然没能脱离这样的本质。中国学生从初中开始就关注学科的选择,以就业取向为目的,放弃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而且现阶段的高考制度,反映出来只是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以至于现在的大学生在校期间,能有自己创造性科研成果的人少之又少,每年的毕业设计中,题目与往年的毕业设计题目重复率也在逐年增加。显然,中国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待进一步提高。

中国古代的技术科学已发展到很高的水平,如东汉张衡发明制造出来的地震仪,是世界上最早可以监测地震发生的仪器。再如宋代苏颂的水运仪象台,是天文观测技术的一个高峰。但中国传统实验是“志在实用”并“止于实用”,很大程度上就是批判性思维没有有利的发挥张力空间。

四、和谐社会要发挥批判性思维的合理张力空间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一统性和多元性。[3]这种一统性和多元性融合起来就是传统文化的协调性,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和”的思想特性。所以,必须在现代社会下,协调好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科技的关系,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中充分建立好培养批判性思维的张力空间。随着中国与各国往来逐渐频繁,外来文化也慢慢在中国社会上流行起来。在学习先进的外国科技文化的基础上,不忘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充分发挥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的教育作用,形成“中西合璧”这一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中国新时代文化。

对社会来说,一方面,要把握住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科技发展有利的民族文化特色。当然,不要一味继承传统文化,不能有“复古主义”倾向。可以把传统文化中的“质疑”精神、整体性思维方式充分融入到现代教育体制中。把握“以文教化”的本义,根据社会科技发展的物质条件,丰富传统文化中批判性思维的内容。另一方面,现阶段中国高考教育制度的改革措施和内容对培养青年一代的批判性思维要做到行之有效,要真正让学生脱离题海战术,不要以“学而优则仕”为最终学习目的。尤其是现在中国正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主力队伍是青年一代。在掌握住科技知识的同时,要懂得怎样发挥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而且,目前世界合作的加强,使各种国外文化和思想不断涌入中国。青年一代应懂得把传统文化和国外的优秀文化思想结合起来,创新出符合社会潮流和民族特征的文化和思想。只有这样,批判性思维才能在中国的社会文化下得到一定的发展空间。

当然,我们应运用哲学的态度对待“批判性思维”。诚然,中国创新型国家的建设离不开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和发展。但哲学要求凡事讲求尺度。批判性思维的发展必须讲求在坚持真理的基础上,在讲求中国社会发展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过度批判,过度脱离社会实际,只会阻碍现代中国科技进步的进程。

[1]武宏志.批判性思维:语义辨析与概念网络[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6-17.

[2]彭旭,胡弼成.略论传统儒家文化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2,(3):65-68.

[3]宋健.中国传统文化和谐思想及其现实意义[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11):154-157.

【责任编辑:刘亚男】

汉 白虎纹1

B804

A

1673-7725(2016)03-0022-04

2015-12-05

王琪(1992-),女,江苏盐城人,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批判性传统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探讨樋口一叶作品中的批判性——以《青梅竹马》为例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老传统当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