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玉东
【关键词】 数学教学;教学情境;创设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
22—0109—01
情境创设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策略,通过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可以把知识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具体,从而实现教学知识性与趣味性的统一。《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由此可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知识背景,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形成生动、活泼、高效的课堂教学环境,促进学生潜能的发挥和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一、创设生活情境,唤起学习兴趣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且能够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实践证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适时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就会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一种亲近感,拉近与数学的距离,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强烈愿望。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适时创设生活情境。
例如,教学“小小图书馆”一课时,笔者利用多媒体出示学生们专心致志阅读的照片,然后可爱的卡通娃娃挥动着手臂向学生们打招呼:“嗨,大家好!我是二(2)班的轩轩同学,这节课谁表现最好我就和谁交朋友。”看到这个可爱的小朋友,听到他动人的声音,学生们情绪高涨,“哇,快看,照片上的我读书多认真!”……他们兴致勃勃地在照片中找寻着认真阅读的自己,并对学校图书数量方面的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创设故事情境,激起学习欲望
在教学中,通过创设故事情境完成教学内容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方法,因此,笔者常把书上的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编成一个个小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启迪学生的思维,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如,在教学“认识时间”时,在学生认识了整时和半时后,为了让学生明白珍惜时间及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笔者设计了下面的故事情境:
笔者出示钟面拨时间,让学生边认时间边听故事:
早上7:00,小狗说:“该起床了!”小猪说:“我再睡会吧!”
早上8:00,小狗说:“该上学了!”小猪说:“我再玩会吧!”
下午5:00,小狗说:“该做作业了!”小猪说:“我再玩会吧!”
晚上8:00,小狗说:“该去睡觉了!”小猪哭着说:“我的作业还没完成呢!”
听完故事后,笔者问学生们:“听了他们俩的故事,你喜欢谁?为什么?”学生们充分发表着自己的看法。然后笔者乘势总结:我们要像小狗一样学会合理安排时间,才能在相同的时间里做更多的事情。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制订一个简单的时间安排表吧!这个情境中,笔者将学生认识的时间贯穿于故事中,通过最后的比较,学生马上就认识到了:珍惜时间是一种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三、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合理地创设问题情境,可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使学生积极思考,产生探究的欲望。
例如,在教学“数一数”时,一幅生动美丽的校园图展现在学生们面前,学生们马上被画面中的人物形象、色彩及热闹场面吸引住了。这时笔者不急于把问题提出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是给一定的时间,让他们随意看自己想要看的,还可以说说图上有什么。当学生的好奇心得到满足后,笔者再提出问题:“这里还有许多数学知识呢!图上画的是什么?各有什么?你们找一找吧!”把学生的兴趣引到教学中,让他们带着问题去观察,这时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所提的问题上,自觉地按笔者的要求进行观察。实践证明,这样教学,不仅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还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有效提高了学习效率。
四、创设活动情境,激活应用氛围
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在课堂上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学习主体的身份积极参加丰富生动的学习活动,完完全全地投入到学习的过程去,从而获得对数学知识和经验的理性认识和情感体验。
如,教学“生日”一课时,要求学生先统计出全班学生分别在什么季节过生日,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统计出本组学生的生日分别在什么季节,之后再让各小组汇报统计结果,全班学生在练习本上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记录,最后根据全班在每个季节过生日的学生的数据制作出条形统计图,并根据条形统计图发现其中隐含的数学问题。一节课下来,学生发言积极,讨论热烈,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编辑:谢颖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