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远珍
【摘 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算等方面的感悟。良好的数感的建立能使学生会用数学知识理解和解释现实问题,并有意识地将现实问题与数建立起联系,有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数感;体验;活动;综合运用
数感是一种主动地、自觉地理解数和运用数的意识。《数学课程标准》(讨论稿)第一次明确地把数感作为小学生数学学习的目标提了出来,这对每个小学数学教师来说,如何理解数感,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建立数感,是值得研究和思考的问题。
一、结合生活实际,指导学生建立数感
小学生的生活经历中处处充满着与数相关的活动,因此,在认数的过程中,我有意识地根据所学数的内容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去寻找数、感知数,让他们感到数就在身边,而且每天都离不开数。如在教学认识数时,开展了“寻找我们身边的数”的活动,学生积极发言:“早晨要看手表几点起床;打电话要看电话号码;进教室要看几楼几班……我们每天不和数打交道就不行”。再如教学多位数的读法和写法时,让学生说说自己身边的数、生活中用到的数。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说出了自己的学号、生日、身高、体重;汽车和摩托车牌的号码、自己家的电话号码;到菜市场买菜,各种菜的价格;到商场购物要看商品的标价付钱,这些标价、购物的钱款都是有具体意义的数。这些数据都来自于生活实际,学生很容易理解、接受,也能够使学生在生活中体会数的含义,建立良好的数感。
二、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发展数感
注重动手操作的数学课堂将成为学生探索的乐园、创新的摇篮。数感的培养和发展,离不开动手操作如:组织学生摆学具,用学具摆出十几的数时,请学生思考:“怎么摆就能一下子看出圆片的个数?”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有的学生一字儿排开;有的2个2个为一堆进行计数;有的5个5个摆;还有的先把十个小圆片放一起,再把剩下的放在另一边。通过学生的讨论,比较得出最佳策略(方法四),接着教师让学生思考:“你可以怎样表示15这个数呢?”有刚才的操作比较活动作基础,学生模糊感受到15即为10个加5个。基于这样的认识,学生用各种形式表示15个这个数:有的用10个圆再加5个圆;有的用10朵花加5朵花;有的用10根小棒加5根小棒;有的还采用了点子图来表示……这些丰富多彩的作品都在向学生传递同一个信息:这些图案我们都可以用“15”这个数学符合表示,从而达到“15”本质意义的感悟与把握。
三、利用图形教学,来促进学生数感的形成
对于小学生来说,进行数学学习时,十分喜欢图形的学习,这将会给学生一个十分直观的感受,并且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但是图形问题也是学生十分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尤其是对于图形的周长、面积以及表面积等内容的学习,学生很容易将各种公式记混,影响自身的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中,一定要对学生进行引导,引导学生进行看图学习,并且分析出不同图形之间的大小,让学生进行亲自动手测量,之后进行交流,从而来分析出各个图形之间的大小以及关系。这样学生之间相互讨论相互交流,最终对知识有一个全面的理解与认识。丰富学生自身的数学素养,从而来促进学生数感的形成。
四、在解决问题中升华学生数感
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说过:从学生生活经验中举出的例子,将有助于他们把所学习的概念跟日常生活中十分熟悉的事物之间建立起联系来。只有当学生把所学知识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内化知识。因此,培养学生的数感还要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和理解现实问题,有意识地将现实问题与数量关系建立起联系。要使学生学会从现实情境中提出问题,从一个复杂的情境中提出问题,选择恰当的方法解决问题,并对运算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这就需要具备一定的数感,同时也使已具备的数感得到了强化。例如,在一节实践活动课《节约用水》中,教师创设情境:现在的水资源越来越紧缺,那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浪费水的现象?以一个没关紧的水龙头为例,你能算算它的流水速度以及一小时、一天……浪费的水吗?在计算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哪些问题呢?或者你能用数学知识解决什么问题?同学们纷纷想出了很多问题,有时间问题;有流水量问题;有设计实验方案的。学生从多角度考虑,设计了许多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对自己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做出了解释。所以说,人们只有将知识运用于解决现实生活问题,才能真正地理解它,才能使数学知识真正有用武之地。这样,学生能够用自己对数的理解去认识了解社会生活。反之,学生对社会生活的认识与了解又会强化数感的形成。
总之,培养小学生的数感,方法多样。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潜力是无穷尽的。一个成功的教师,必然是一个善于发现、敢于尝试、勇于创新的人。小学生有较强的数感,会对将来更好的学习数学有着重要的意义,会使学生在数学王国中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孟祥瑞.实践性知识视野下小学生数学学习方式探析[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2]吴莉红.论小学数学逆向思维的培养及运用[J].考试周刊,2013年37期
[3]曲丽.给课堂注入思维的不竭动力[J].教师,2013年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