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津苹++许世骅++李姿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趋于大众化发展,高校连年扩招使大学生数量达到较大的规模,就业形势相当严峻。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因素很多,除了客观因素外,大学生个人的就业择业观也是导致就业难的重要原因。本文解析了高校大学生就业择业观的现状,并对高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进行研究,提出了指导的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择业观 ;指导;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1-0174-01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趋于大众化发展,高校连年扩招使大学生数量达到较大的规模,2016年高校毕业生有765万人,创历史新高,就业形势相当严峻,就业问题已成为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因素很多,除了客观因素外,大学生个人的就业择业观也是导致就业难的重要原因。正确的就业择业观能促使大学生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尽快转换角色,激励他们在任何职业领域爱岗敬业、勤奋何苦、踏实工作。如何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做好大学生就业择业教育指导工作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高校大学生就业择业观现状解析
大学生的就业择业观是一个长期培养、逐渐形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受到家庭因素、社会因素等方面的影响。目前,高校大学生就业择业观有以下几种现状:
1.大学生就业择业期望值高于自身能力。
职业是多种多样的,大学生的就业择业期望也不尽相同。每一个人都希望获得一份能更多、更好地满足自己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求的职业。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经过调查访谈了解大部分大学生的就业择业期望值过高,对政府机构、事业单位、国企等比较青睐,理想与现实严重脱节。大学生较少考虑自己的工作能力和素质是否适应这种工作,不能正确的认识自己,过分追求薪酬待遇高、生活环境舒适等,导致就业择业价值取向扭曲,许多毕业生宁可在家待业也不找适合的工作,不利于人生的成长与发展。
2.重视自我价值的实现。
随着社会发展,大学生就业择业从一切听从国家安排的极端走向了过于自我、过于功利的另一个极端。一些大学生只是单纯的重视自我价值的实现,不考虑国家和社会的利益要求,对有关国家全局以及对个人成长有长远意义的事情想的较少,把个人眼前的兴趣、爱好放在了首位,不能主动适应社会需要,暴露出大学生缺乏社会责任感,导致大学生签约后又违约、任意跳槽等现象,并且重视自我会给就业择业带来障碍,使就业面变窄,难以实现就业目标。
3.就业择业准备不足。
我国高校不断扩招,招生规模的扩大势必导致生源质量下降,并且高校的教学资源不一定能跟上高校扩招的需求,限制了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素质的提高。除此之外,大学生就业择业应当是一种有准备的行为,在知识技能、团队合作精神、学习能力、沟通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心理素质、诚信及敬业精神等方面有良好的准备,大学生对自己工作能力培养、个性与职业的调和、职业设计与职业规划的选择和胜任职业而做的准备。目前很多大学生都缺乏这种准备或者准备不足,不清楚自身能力与企业要求存在的差距,存在着就业焦虑、自卑等问题,影响了他们的就业择业理想和行为,在就业择业时缺乏足够的就业能力。
二、高校加强大学生就业择业观的指导研究途径
1.构建大学生就业择业教育平台。
高校要为大学生就业择业观的教育提供充足的信息,构建大学生就业择业教育平台,加强大学在校生与毕业生的联系与沟通,从大一就要抓紧进行就业择业观引导教育,让大学生提早了解各方面的职业就业信息对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有着无比重要的作用。通过就业择业教育平台对毕业生毕业后的就业信息进行追踪及数据分析,为在校生进行就业择业指导时更加的深入和便捷,引导大学生尽早树立职业理想,作出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
2.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指导相结合。
社会发展浪潮中,我国的就业方式、职业种类越来越多样化,要引导大学生树立务实的、正确的就业择业观,高校就要要利用自身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的优势,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指导紧密结合,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教育、职业理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就业择业教育等。引导大学生掌握正确的道德行为和评价标准,树立远大的职业理想和社会责任感,转变就业择业观念,客观认识自己的能力和兴趣,坚持把学习和就业择业协调发展,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积极参加实践活动,为找到更理想的工作打下基础。
3.开展积极有效的就业辅导。
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不仅关系大学生自己的成长,也关系到高校在社会竞争中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高校要针对大学生不良的就业择业心态,注重就业择业辅导的时效性,及时了解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和各类职位对学生专业知识、能力的要求,用科学的现代化的教育理念积极开展有效的就业辅导,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加强大学生的创业意识,使其更好地融入社会,成就自己,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贾国栋. 当前就业形势下大学生择业观现状及教育对策[D].西南财经大学,2010.
[2]富振华. 大学生就业择业观的消极现象、归因及改进策略[J].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2:197-201.
[3]李伟. 基于择业教育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研究[J]. 教育与职业,2014,06:112-114.
[4]杨馨植,郭文静,杨宏飞. 大学生的择业完美主义与就业压力、择业焦虑的关系[J]. 人类工效学,2014,02:1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