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双平 吕茂林
摘 要:苏秦外交辞令是战国辞令的代表之作,具有不同于春秋行人辞令的鲜明的时代特征。对其探讨可以管窥战国辞令的特色。通过研读《史记》《战国策》等文献以及与其他时期外交辞令相比较,不难发现苏秦外交辞令具有以下特点:直陈其事、毫不委婉,气势磅礴、咄咄逼人,目的明确、态度坚决,巧用修辞、灵化语言。
关键词:苏秦 外交辞令 直白 譬喻
苏秦,是战国策士,历史上著名的纵横家之一。“苏秦者,东周雒阳人也。东事师于齐,而习之于鬼谷先生。”[1](《史记·苏秦列传》)其中的雒阳,即今天的洛阳,生于洛阳,师从鬼谷先生。学成后游说秦国却未被采纳,落魄潦倒,失意而归,遭到家人的冷落。一提到苏秦,人们最先想到的是“锥刺股”故事,“(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2](《战国策·秦策一》)诚然,锥刺股的精神值得后人学习,激励着人们勤奋刻苦地学习或工作。在当今浮躁之风盛行的时代背景下,这一精神尤其值得提倡。
除了“锥刺股”的精神外,苏秦备受后人称颂的还是其杰出的外交才能,毕竟历史上曾佩六国相印的仅此一人。其外交理念中尊重各方利益、采取适当方法以及实现共赢的目标等等,都值得后人深思并学习。这一系列的外交思想主要是通过巧妙的话语来体现,外交中所使用的语言通常称为外交辞令。下文我们将对苏秦外交辞令进行初步探讨,进而总结其外交辞令的特点。
一、直陈其事,毫不委婉
春秋时期行人的外交辞令注重含蓄,表达较为委婉,正如刘知己所说:“此则春秋之世,有识之士莫不微婉其辞,隐晦其说。”(《史通·惑经》)这一点在《左传》中体现得较为明显,如《左传·僖公二十六年》记载了“展喜犒师”的故事,就是“微婉其辞,隐晦其说”典型的例子。
齐侯未入竟,展喜从之。曰:“寡君闻君亲举玉趾,将辱于敝邑,使下臣犒执事。”齐侯曰:“鲁人恐乎?”对曰:“小人恐矣,君子则否。”齐侯曰:“室如县罄,野无青草,何恃而不恐?”对曰:“恃先王之命。昔周公、大公,股肱周室,夹辅成王,成王劳之而赐之盟。曰:‘世世子孙,无相害也。载在盟府,太师职之。桓公是以纠合诸侯而谋其不协,弥缝其阙而匡救其灾,昭旧职也。及君即位,诸侯之望曰:‘其率桓之功。我敝邑用不敢保聚。曰:‘岂其嗣世九年,而弃命废职,其若先君何!君必不然。恃此以不恐。”齐侯乃还。(《左传·僖公二十六年》)
展喜以“小人恐矣,君子则否”引起齐侯产生听下去的兴趣,进而娓娓道出“恃先王之命”[3],让齐侯意识到自己伐鲁的行为是有背祖训的,从而主动撤师。展喜的说辞曲折委婉、正话反说,却又据理力争、不失尊严。与之相反,战国策士却一改春秋行人的委婉风格,变得直白、浅显,苏秦的外交辞令也一样。如
“以大王之贤,士民之众,车骑之用,兵法之教,可以并诸侯,吞天下,称帝而治,愿大王少留意,臣请奏其效。”(《秦策一·苏秦始将连横》)
这是苏秦说秦惠王的一段文字,其意图表露无遗,即依靠有利的地形、凭借强大的武力去“并诸侯,吞天下,称帝而治”。直抒胸臆,意思表达得太过直白,这在春秋辞令中很难看到。秦惠王没有采纳,苏秦仍然坚持自己主张,又极力谏言,并举出大量事例来说明武力的重要性,“昔者神农伐补遂,黄帝伐涿鹿而禽蚩尤,尧伐驩兜,舜伐三苗,禹伐共工,汤伐有夏,文王伐崇,武王伐纣,齐桓任战而伯天下。由此观之,恶有不战者乎?”(《秦策一·苏秦始将连横》)其中,一疑问词“恶”字让其反问意味表露无遗,凸显其主张武力的意图,让人难以反驳。这与上述展喜的说辞大相径庭,变委婉为直白。
二、气势磅礴,咄咄逼人
除了直抒胸臆外,苏秦的辞令还注重气势。古人在写文章时谈到了气势,正如韩愈所说:“气之与言犹是也,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高下者皆宜。”[4](《答李翊书》)写文章是在运用书面语言,而外交辞令是在运用口头语言。前者尚且注重气势,何况更加依赖语言的外交辞令呢?苏秦的辞令正是如此,气势磅礴,如:
“大王之国,西有巴蜀、汉中之利,北有胡貉、代马之用,南有巫山、黔中之限,东有崤、函之固。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万,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便,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秦策一·苏秦始将连横》)
苏秦如数家珍般地向秦惠王分析了秦国国情,有丰富的物产、有利的地形。赞美之情溢于言表,更重要的不是赞美,而是为后文自己提出武力的主张做了完美的铺垫。为了突出自己的意图,苏秦选用了排比的句式来加强自己的气势。扑面而来的气势咄咄逼人,不同于春秋时期舒缓的语气。使用排比的目的很明显,即为了加强语势、突出表达效果,正如陈骙在《文则》中所说:“文有数句用一类字,所以壮气势、广文义也。”苏秦用“西有”、“北有”、“南有”、“东有”等整齐的句式正是为了“壮气势”与“广文义”。
这在苏秦的外交辞令中很常见,又如北说燕文侯:“燕东有朝鲜、辽东,北有林胡、楼烦,西有云中、九原,南有呼沱、易水。地方二千余里,带甲数十万,车七百乘,骑六千匹,粟支十年。南有碣石、雁门之饶,北有枣粟之利,民虽不由田作,枣粟之实,足食于民矣。”(《燕策一·苏秦将为从北说燕文侯》)使用排比,气势不凡,如数家珍般地罗列燕国的地理位置,拉近了与燕文侯的距离,为后文的游说打下了基础。
三、目的明确,态度坚决
现在的外交辞令或为了使自己摆脱困境,或为了符合礼貌的原则,总是喜欢使用大量模糊的语言。如外交辞令中的“一揽子计划”、“敏感问题”、“热点问题”等都不明确。语言的模糊性有两个原因决定,即语言本身的特点以及说话者的实际需要。语言本身就具有模糊的特点,例如“早晨”、“中午”、“晚上”等词语在具体时间点上难以确定,只能有个大致的时间段。说话者的需要一般是为了得体、礼貌,同时还给双方留有余地。苏秦的辞令却目的明确、态度坚决。不论是主张连横,还是主张合纵,苏秦主观上都是为了私人利益,为了自己的功名利禄,《史记》中表述得很清楚。苏秦出游几年,一无所获,大困而归,遭到家人的耻笑以后,苏秦惭愧之际说,“夫士业已屈首受书,而不能以取尊荣,虽多亦奚以为。”(《史记·苏秦列传》)从中不难看出苏秦读书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自己“取尊荣”。
《战国策》中也有类似的记载,一开始游说秦王大败而归,说:“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秦策一》)
可见,苏秦游说秦王的目的并非是为了秦国,更不是为了天下苍生,而是为了自己获得卿相之位。这也是当时那个时代背景下读书人的最高追求,通过读书来求得功名利禄,尤其是处在底层的普通人。直到今天,人们依然将读书当作改变命运的一种途径。苏秦四处奔走,游说各家诸侯,只为一个目的,那就是自身的利益诉求。
与此同时,苏秦态度坚决,开始游说秦王,极力劝说秦王依靠武力来吞并天下,秦王不采纳后仍然多次上书,“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苏秦一开始主张连横,不被采纳后回家苦读,继而主张合纵,态度依然坚决,最终成功说服六国。其目的既不是连横,也不是合纵,而是自身的荣华富贵。明确这一目的之后,苏秦才有动力去“锥刺股”,去四处游说。
四、巧用修辞,灵化语言
为了增强气势,苏秦运用了大量排比句。除此之外,苏秦综合运用多种修辞,灵化语言,让抽象的说理生动起来。其中,尤以譬喻见长,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比如:
“今日臣之来也暮,后郭门,藉席无所,宿寄人田中,傍有大丛。夜半,土梗与木梗斗曰:‘汝不如我,我者乃土也。使我逢疾淋雨,坏沮,乃复归土。今汝非木之根,则木之枝耳。汝逢疾风淋雨,漂入漳、河,东流至海,滥无所止。”(《赵策一·苏秦说李兑》)
这是苏秦游说李兑的一番话,用“土梗”与“木梗”作比,形象地道出了对方危机四伏的处境。信手拈来,无从考证,只是临时用来为了自己更好说理。同时,很巧妙地推销了自己,“君听臣计则生,不听臣计则死”。又如:
“秦乃者过柱山,有两木焉。一盖呼侣,一盖哭。问其故,对曰:‘吾已大矣,年已长矣,吾苦夫匠人,且以绳墨案规矩刻镂我。一盖曰:‘此非吾所苦也,是故吾事也。吾所苦夫铁钻然,自入而出夫人者。今臣使于秦,而三日不见,无有谓臣为铁钻者乎?”(《赵策一·苏秦为赵王使于秦》)
这段说辞的背景是,苏秦辛辛苦苦出使秦国回来以后,等了三天都没等到赵王的接见。此时,苏秦心中有不满、有牢骚,但也有不安甚至恐慌。故编造了一个有关“两木”的故事,并以“铁钻”自喻,表明自己仿佛就是任人摆布的工具。
总之,苏秦外交辞令不同于春秋外交辞令,表达变含蓄为直白,语气变舒缓为强烈等。这主要是由时代和个人两个原因造成的。从时代背景看,战国时期群雄并起,礼崩乐坏,礼乐制度遭到极大的冲击,人们的言行自然不顾礼乐。从个人层面看,人们为了自身的荣华富贵无所顾忌,苏秦也一样,为了自己的名利四处奔走,凭三寸不烂之舌游走于乱世。
参考文献
[1] 司马迁.史记[M].中华书局,1999:1771.
[2] 刘向.战国策[M].齐鲁书社,2006:24.
[3] 春秋左传集解[C].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360.
[4] 李道英,评注.唐宋八大家文集·韩愈文[C].人民日报出版社,1997: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