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应试能力与教师专业成长的价值整合

2016-12-17 07:25李芳
当代教育科学 2016年22期
关键词:应试考试师生

●李芳

学生应试能力与教师专业成长的价值整合

●李芳

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背景下,考试仍是教育实践中评价学生的主要方式,同时,“以学生评教师”的现象也普遍存在。但在教师专业成长中无论从价值设定到实施方案设计都在回避学生应试能力的培养。这种知行分离使教师专业成长无所适从。事实上,学生应试能力培养与教师专业成长具有内在一致性:应试能力是学生综合素质的必要组成部分,帮助学生提升应试能力是衡量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指标,应试过程是师生成长共同体的载体。因此,应将帮助学生提升应试能力作为教师专业成长的组成内容,从认识论层面认可教师帮助学生提高应试能力的合理性;从方法论层面探索教师帮助学生培养应试能力的内容与正确方法。

应试能力;素质教育;教师专业成长;价值整合

教师专业成长是教师终身学习的过程,包括教师的学科知识、教学能力、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情感、社会责任感等方面[1]。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背景下,学生的考试成绩仍是评价学生是否会学、教师是否会教的最为直接且重要的指标。但在教师专业成长中从价值设定到实施方案都在回避学生应试能力的培养。学生应试能力培养与教师自身专业水平提升究竟构成何种关系;教师是否应该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又应如何培养?这中间存在着认识论的混乱与方法论的乏力。本文将从价值分析的视角试图找到答案。

一、价值困惑:学生应试能力培养与教师专业成长的分离与冲突

(一)关于学生应试能力培养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

早在20世纪90年代,魏书生提出了“怎样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这一问题,引发了教师帮助学生提升应试能力的合理性之争。以魏书生为代表的“支持阵营”认为,教师帮助学生提升应试能力是正当的、可行的。以杨先武为代表的“反对阵营”,直指帮助学生提升应试能力“走入了应试教育的怪圈”。梳理两个阵营的观点交锋,具体争议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①。

第一,应试能力是否属于学生应训练的能力?杨先武指出,语文教学大纲所规定的48项能力训练中并没有一项属于应试能力。宁佐权争论道,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各项能力的训练效果怎样,在目前还只能通过考试来检测,如果一方面要赋予考试评判的权威性,另一方面又要否定应试能力的培养,就只会使广大教师陷入无所适从的尴尬境地。

第二,教师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是否陷入题海战术的误区?杨先武将魏书生的培养学生应试能力的方法称之为“以考代学”“押题猜题”,认为“是以另一种形式把学生禁锢在题海之中”。而魏书生认为,各种各样的试题千变万化,主要还是这些重要的知识点,主要的把握住了,对外来试题便能够解答,这叫做以不变应万变。宁佐权也声援道:教给学生掌握试题规律的做法,找到了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科学途径,同应试教育那种高消耗、低效率的题海战术,不能相提并论。

第三,教师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是否遏制了学生的创新能力、造就了高分低能?杨先武认为学生在考分上得到的回报“是以牺牲学生应具备的读、写、听、说能力为代价的,而且扼杀了学生的创造精神,必然造成高分低能”。宁佐权提出,魏书生使语文教学用较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得较多的学习成果,他的学生成绩好的能做到“思路清晰,重点突出”,学习最不好的同学也能从容不迫,这样的学生,怎能是“低能儿”呢?

除20世纪90年代的这场争论之外,教师帮助学生提升应试能力的合理性之争,始终没有停止。早些年间,曾仲珊向叶圣陶先生提出编辑高考复习资料,叶圣陶先生回复:“只要教者每学期循序而认真地教,学者每学期循序而认真地学,高考的事尽可以彼此都不放在心上,临到考期,应届学生跑去考就是了。”[2]可见,叶圣陶先生更倾向于应试能力不用刻意培养的观点。而直至今天,仍有不少教师都在探索帮助学生提升应试能力的方法,而且形成了较有成效的做法。如:刘振银针对政治学科提升学生应试能力摸索出“立足教材,适当延伸;恰当选材,贴近生活;讲练结合,巩固提高”等方法[3];贾中瑛提出“进行应用性整体训练,让学生在不断的听、说、读、写实践活动中,提高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强化自身语文素养”以提升学生应试能力。[4]

综观教师帮助学生提升应试能力的合理性之争,争论焦点聚焦于教师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是否等同于应试教育。素质教育、应试能力培养与应试能力之间构成何种关系,这是教师帮助学生提升应试能力的合理性之争所折射出的价值困惑。

(二)教师帮助学生提高应试能力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之争

应试教育多被打上工具理性的标签。应试教育从价值导向上,坚持一切为了分数,以分数为指挥棒,考什么、教什么;在教学方法上,违反客观教学规律,多采取题海战、大量重复、机械记忆等方法,片面强调知识灌输;在教育结果上,造成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工具理性的另一个方面是,教师将帮助学生提升考试成绩作为自身专业发展内容与目标,这是功利化的表现。在教育实践中以学生考试成绩来考核教师专业水平,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研习应试能力的培养方法,学生追求高分、教师帮助学生考高分,只追求应试的结果,师生达成共同目标。这种师生同盟构成了工具理性。教师把主要精力和时间放在对付各种考试上,因为评价学校的好坏、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都是以升学率为标准,这样不仅加重了他们的身心负担,也迫使他们无暇学习,不利于提高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5]。此外,教师围着分数转是教师为达成私利的利己主义表现,不仅是工具理性的,而且是有背教育公共性的做法。可见,将教师帮助学生提高应试能力视为工具理性,主要是将应试能力与应试教育等同,突出了应试唯分数论的功利性。

教师帮助学生提高应试能力是否符合价值理性?事实上,不少学者也肯定了考试及应试能力本身的价值,如在选拔考试中积极运用综合能力,彰显应试能力的外显性以及可量化的优势,也可以更多地展现学生的综合素养[6];素质教育与应试能力之培养并非二率背反,而是包容与被包容,乃至促进与被促进的关系,应试能力的获得能拉动基本素质的养成和巩固。[7]可见,在理论层面,考试也不是一无是处,其价值理性方面不应被忽视。在教育实践中,应试能力的价值表现得更为突出,是实实在在存在的,惠及每一个学生和教师。在目前考试招生制度的大框架下,考试仍是学生能力测试与评价的重要方法,学生也必须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才能够获得更多的学习机会、更优质的发展资源。而学生在准备考试的过程中,不仅是对自身知识结构的整理与建构,而且也是学习态度、学习品质、学习方法的探索与形成过程。

如果简单地将应试、应试能力等同于应试教育,那么应试、为提升应试能力而准备是典型的工具理性。但如此一来,将引发对应试价值认识上的偏差与混乱,使师生不知所措。

二、价值澄清:学生应试能力培养与教师专业成长具有内在一致性

追根溯源,重新认识学生应试能力培养与教师专业成长的关系,使二者从冲突走向沟通,这是师生成长共同体实现双赢的核心。

(一)应试能力是学生综合素质的必要组成部分

2014年 《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指出“完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学业水平考试主要检验学生学习程度,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依据”。可见,考试的选拔功能要通过命题科学性的提升而得以加强,并不是走向消亡。学生在接受教育后综合素质是否形成、是否按照教育者预设的目标改变、在多大程度上得以提高,这些问题如何甄别?合理的考试是必备环节。考试是考评的一种形式、手段,是经人类几千年的时间证明了的有效手段,任何教育活动都需要考试。[8]通过考试的方式对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学生学习效果是否良好展开评价,这仍然是对素质教育实施过程监控与评价的主要方法。

既然考试作为评价方式的主体,是伴随着学生培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那么,应试能力仍是学生必备的技能。如果不具备应试能力,学生就会在学业成就考核中处于不利地位,难以适应升学考试及更为广泛的社会竞争。从高考开始,升入更高一级的教育阶段,考试都是重要的选拔方式;从升学到就业、专业成长,随着社会分工精细化、专门化的发展,各行各业的入职考试、各种资质认定、向更高层级专业发展阶段进阶的专业考试无处不在。如:公务员入职考试、教师招聘考试、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全国编辑出版专业职称资格考试等各类职业资格证考试。不夸张地讲,应试伴随着学生成长的全过程,社会系统的应试其内容广度、专业深度、复杂程度都不亚于学校系统的升学考试,需要应试者具有更强的应试能力。

应试能力背后隐藏着什么?应试能力是认知能力、理解能力、逻辑能力、分析判断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心理承受能力等的总和。如果应试能力的培养方式不科学,那么学生的应试效果也就不可能尽如人意。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考试内容越来越科学,命题质量越来越高。单纯考查知识点记诵的题目已经少之又少,越来越多的考题呈现出综合性、应用性、复合性特点,即运用多个知识点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强调知识的应用,并掺杂着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判断,即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水平性考试和选拔性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不仅代表学生学习和掌握教材知识的能力,而且代表着学生过硬的基本素质,如竞争意识、吃苦精神、自律反思、心理素质、情绪管理等各方面,也代表着学生具有端正的学习态度、较强的学习能力、正确的学习方法、持久的毅力、强健的身体及较好的临场发挥能力。

(二)帮助学生提升应试能力是衡量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指标

教育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不同,具有特殊性。第一,教育活动的根本属性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其对象是人。第二,教育活动的产出是改变了的人。这意味着人的培养是否成功是检验教育活动是否有效的重要指标。第三,以考试为代表的评价体系是对教育活动效果评估的重要途径,具有中介性及双向性的特点。以应试为中介,反映教育活动中师生得以改变的情况。应试的直接对象和主体是学生,通过考试检验学生是否得以改变;应试的间接对象是教师,通过对学生改变的反馈推导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学生学习成绩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教师专业水平的转化与输出。

衡量教师专业水平的高低具有两种标准。标准一是将教师的观念与行为抽象为评价指标,如学生观、教育观、课程观;知识结构、学科知识储备;教育教学活动组织、教材把握程度、讲解清晰度;终身发展意愿、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标准二是教师评价的中介性与转化性,即通过教师工作对象的转变反应教师工作的成效。学生是否学会了、是否认同、能否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是教师专业水平的具体转化。从某种意义上讲,只有教师的学习,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教师的学习提高就不能有效转化为对学生的影响,输入与输出就会失衡。

从根本上讲,如何有效的改变人,是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及重要目标,教师改变人的能力是其专业成长的重要内容。教师通过课堂教学、课外实践活动,采取班级讲授法、小学合作学习等教学方法,作用于学生,使学生的知识结构、认知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得以提升。人是否改变、改变的方向、改变的程度成为衡量教育活动有效性的指标,那么如何反应人的改变?学生接受考核是最直接的途径。应试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是学生真实地反映出其改变成果的必要组成部分。因此,呈现出这样的的逻辑反应链:教师组织教育教学活动→学生学习提升→应试(考核评估)→教师改变学生的能力→教师专业技能(详见图1)。其实质是教师的专业成长以提升教师的知识结构、认知能力、教学技能、人文素养、管理水平等主要内容,以培养改变了的人为目标,并通过学生应试过程得以反馈,学生应试能力提高成为教师改变人能力强的代表,标志着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提高。

图1 学生应试能力培养与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关系的示意图

(三)应试过程是师生成长共同体的载体

师生在实践中以知识交往为核心,形成师生成长共同体,应试能力提升是师生共同体的共同需求,标志着双赢。师生在其认知结构、知识水平、能力情感等各方面存在差别,但均是学习中的独立个体,具有共同愿景的勾连,应建立起互动式的共同发展模式。师生成长共同体是指具有共同愿景的师生在共同体中通过有效互动而促进师生共同成长的教育活动组织,涵盖学校德育创新、校本课程创新、课堂教学改革创新等多个方面[9]。在这个过程中,合理的应试是检验师生需求是否得以满足的方式。

第一,对应试价值导向的认识与选择是决定师生成长共同体方向的重要指南。应试与应试能力均是中性概念,决定二者性质的是教育者与受教者(即师生)对应试及应试能力的价值判断与选择。如果将应试作为紧箍咒和指挥棒,以片面追求升学率为目标,过分强调应试的筛选功能,通过题海战术、大量重复、押题猜题等方式加以强化训练,那么应试能力培养将成为师生成长共同体的灾难,其发展方向与教育宗旨背道而驰。相反,如果将应试作为教学与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及评价反馈方式,教师精化知识的选择、课堂教学情境设置、课程作业设计辅导、课后学生延伸扩展指导等环节,学生注重摸索学习方法与解题思路、在知识掌握的基础上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等,那么应试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不仅与以人为本的教育目的保持了高度一致,而且成为优化教学组织形式、提升教学效率、增强学习有效性的重要催化剂。在这一过程中,师生同是应试者。教师与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对话,不断形成正确的价值引领,创新发展方式,最终走向师生共赢。

第二,应试诊断性功能是师生成长共同体教学相长、提升质量的重要途径。考试除了选拔性功能,其诊断性功能对于日常学习意义重大。教师是评价者,学生是应试者,其双赢体现在对教育评价功能的发挥和促进上。通过考试成绩的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得以呈现,师生可以运用考试结果来“激励导向、诊断鉴定、监督调控”。学生可以对自身知识掌握、问题解决等各方面情况进行自我评估,根据失分情况对自身的薄弱环节归纳分类,并从深层次分析造成错误的原因与学习机制的不足,有针对性地查漏补缺、改进学习。学生的考试成绩对于教师而言也是一面镜子,教师可以从中发现学生的不足,发现教师教学中存在的盲点与误区,将这些漏洞与教学目标相对照,评估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找到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改进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与实践活动安排。在考试中,师生完成双向的互动与交流,达成共同的目标:提升学生学习质量,提升教师教学有效性。

第三,新课程改革和考试制度综合改革背景下,师生成长共同体在应试过程中的相互交往会加速考试制度科学化、完善化进程。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考考试评价制度改革趋势就是从对学生单纯的教育测量走向全面的教育评价[10]。在考试制度日臻完善的发展形势下,应试的科学性不断增强,其应试结果信度、效度更高,对师生成长共同体成果的检验更加准确。而师生成长共同体在应试过程中的相互交往,不仅使师生应试的价值观、心理机制更加成熟,而且使师生提升自身发展的路径更加科学有效。建立在考试制度改革鲜明的价值引领、命题者与应试者能力水平不断提升的基础上,命题的科学性、考试流程的成熟性、测量评价技术的准确性、考试制度的完善性将得以全面提升。

三、价值引领:将帮助学生提升应试能力作为教师专业成长的组成内容

我国素质教育改革和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使得师生谈“应试”色变。教育者在脑海里基本形成了一个刻板印象:应试能力是应试教育特有的,与当前教育发展改革形势不相符合。于是,在价值选择上,回避学生应试能力提高以显示教育者的先进性。而在真实的教学行为上,多数教育者深知应试能力对学生、对教师自身的重要意义,始终没有放弃学生应试能力的培养。这就形成了知行之间的分离。回避教师帮助学生培养应试能力的问题,在当前的教育评价体系中是不可取的,很大程度上使师生陷入了观念和方法的纠结,导致教师专业成长难以把握方向。因此,有必要从根本上明确教师应该且能够帮助学生培养应试能力的理念,并逐渐探索行之有效的科学的操作方法。

(一)认识论层面:认可教师帮助学生提高应试能力的合理性

为应试能力培养正名,让教师帮助学生提高应试能力“转正”。从观念上,教育管理者、教师继续教育组织者应更新观念,厘清学生应试能力培养与教师专业成长的关系,树立起清晰的价值判断:教师帮助学生提升应试能力是正当的、合理的,是可以纳入到教师专业成长合法内容的。这是使教师帮助学生提升应试能力从“地下”走到“地上”,使之从无序化走上规范化、科学化发展正轨的逻辑起点。

帮助学生科学、合理地应试符合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是顺应教育规律的,既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必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师的必备素质。帮助学生科学、合理地应试其中的价值理性是不容忽视的,广大教育管理者在教师教育的整个环节中不能刻意回避,将之视为不能触碰的红线。相反,帮助学生科学、合理地应试应成为教师职前教育与职后培训中的必要组成内容及今后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建立在这样的观念下,我们在价值上认可了教师帮助学生提升应试能力的合理性,就使得当前的教师专业成长有了可改进的空间。变“不可能”为“可能”,教师培养与培训工作就有了别样的局面:可以光明正大地围绕教师如何帮助学生提升应试能力这一专题设计针对性强、实效性好的课程与活动,架起沟通理论实践的桥梁,起到回应现实困惑、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校本教研、教师专业成长共同体也可以将如何帮助学生提升应试能力作为研讨的话题与科研题目,通过行动研究,加强反思与探究。

这样,就从根本上建立起知行合一的教师专业成长模式,精准高效地帮助教师获得系统、科学的指导,把教师从现实困惑中解放出来,使教师帮助学生提升应试能力的探索从自发走向自觉。同时,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正面回应了学生与家长对应试能力的需求,形成了正规的疏导渠道,有效遏制了应试教育的负面作用。目前,由于公立学校系统对学生应试能力培养的回避,很多学生、家长选择了形形色色的校外辅导班与假日培训学校,而这些培训机构相比学校教育而言,功利性、盈利色彩是显而易见的,与其将学生交给培训机构、用错误的方法提升学生成绩,真正走入应试教育的误区,不如让我们经过培训的教师运用科学的方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考试观、合理地提升应试能力,以保证素质教育的发展方向。

(二)方法论层面:探索教师帮助学生培养应试能力的内容与正确方法

理念如何落地生根?这依赖于教师培养与教师培训环节的周密精细设计,探索出一套教师帮助学生培养应试能力的专题培训组合拳。这套组合拳的核心就是培训内容的设计,即教师帮助学生培养应试能力究竟需要哪些技能。如:知识点的分类管理;解题思路分析;解题速度训练;错题分析及纠正;长时记忆方法;等等。这相当于交给教师一个百宝箱,使教师具备帮助学生提升应试能力的具体操作能力。

应试能力培养这套组合拳中最大的难点在于度的把握。应试能力培养如果超过了合理的范围和适量的程度,就会走向应试教育,而且使得应试教育披上合法的外衣,带来无法估量的危害。如何把握好“度”?一方面,要设计必要的教育内容,运用合适的教育方法,在观念上给教师划定一个边界。第一,在教师培养与培训工作实施应试能力培养方法训练的过程中,应观念先行,引导教师树立起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考试观,使教师真正理解帮助学生提升应试能力的理念与价值导向,形成对应试教育的辨识能力与抵抗能力。如:让教师明白,应将应试能力作为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部分加以培养,以培养全面协调发展的人为教育目标,而不是唯分数论。同时在应试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教师要坚持从全体学生实际出发,关注共性与个性。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进度及难度的掌握等均应兼顾全体学生的学习基础、接受能力,并不是只为少数尖子生应对选拔性考试而服务。冷落甚至排斥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这种做法,是要坚决杜绝的。教师形成了正确的观念才能使应试能力的培养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第二,引导教师将培养学生应试能力与学科教学、教学有效性改进相结合。通过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改变学生的综合能力,实现应试能力提高。避免延长学习时间、增大学习强度、提高学习难度等极端的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恶性行为。

另一方面,通过建立监督、惩罚及问责机制,在行为上为教师划定一个范围。无以规矩,无以成方圆,让教师帮助学生培养应试能力的行为在阳光下运行,是使其朝着符合公共利益的方向发展、克服功利化取向的有效途径。教师是否滥用公权,借帮助学生提升应试能力之名,行有偿补课、办课后学习班、罚学生反复抄写之实,侵犯学生合法权利?除了对教师加强教育、提升自觉性之外,还需要有效的监督以及问责、惩罚机制相制约。教育部门应组织教研员、教师、家长等相关代表,成立专门的监督机构,学校内部应加强自我监督。通过定期、不定期的调研,随机听课,走访家长,匿名举报等形式,及时发现教师应试教育的偏激行为。并积极主动多方查证,根据行为性质及影响范围采取不同形式的处罚。一经发现教师有追求私利、追捧应试教育的不良行为,追究教师本人及学校领导人责任,对相关责任者处以相应的处罚。

注释:

①关于这场争论,具体观点参见以下文章。魏书生.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J].语文教学通讯,1996,(2):56-57.杨先武.走出培养应试能力的误区——与魏书生同志商榷[J].语文教学之友,1997,(3).宁佐权.魏书生同志培养应试能力的改革并没有走进应试教育的怪圈——与杨先武同志商榷[J].邵阳师专学报,1997,(6):72-74.

[1]文进荣.教育改革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的创新策略[J].时代教育,2014,(15):105-106.

[2]《语文学习》编辑部.叶圣陶语文教育书简——答曾仲珊(1979年5月27日)[J].语文学习,1991,(1):2.

[3]刘振银.基于应试能力培养的政治复习策略研究[J].成才之路, 2016,(5):44.

[4]贾中瑛.立足素质教育提高语文应试能力[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4,(12):11-12.

[5]钱民辉.教育处在危机中变革势在必行——兼论“应试教育”的危害及潜在的负面影响[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4):40-44.

[6]孙薇,郁钰.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并非水火不容[J].中国教育学刊,2016,(5):23-25.

[7]邱耀健.素质教育与应试能力之培养并非二率背反——兼谈后进生的转化[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5):150.

[8]鲁洁.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19.

[9]王策三.保证基础教育健康发展——关于有"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提法的讨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5):59-84.

[10]黄牧航.从教育测量走向教育评价——论新课程改革后高考考试评价制度改革的趋向[J].中国考试,2009,(5):3-10.

(责任编辑:刘君玲)

李 芳/教育部民族教育发展中心助理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2016级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政策与教育法学

猜你喜欢
应试考试师生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2021年高考《选修3—4》考点预测及应试策略
体育课“大翻身”须警惕陷入“应试”误区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分析磁场应试中的四个易错点
应试写作的文化视角探讨
麻辣师生
你考试焦虑吗?
准备考试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