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风 林丽玲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实践观对高校翻译人才培养的启示
林风1林丽玲2
(1.福州外语外贸学院,福建长乐,350202;2.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福州,350007)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把实践的观点应用于认识论和社会生活,论述了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实践所起的决定作用,阐明了一种崭新的实践观——科学实践唯物主义。《提纲》中的实践观对当前中国翻译人才培养依然具有启示作用。高校在培养翻译人才的过程中应该践行和贯彻实践的原则,从多个方面着手,改善人才培养策略,如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加强校企合作、提高教师自身实践能力等。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翻译人才培养;校企合作
1845年春,马克思于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撰写了著名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虽然只有简短的11点,被称为“千字文”,但它在马克思本人的思想发展史上乃至在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它标志着马克思开始与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旧唯物主义者一刀两断。《提纲》里蕴含着深厚的理论学说和价值体系,恩格斯认为其“非常宝贵”,是“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在这篇不过1500字的文稿中出现了13次“实践”这个概念,足以看出马克思对实践的重视。应该说,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立足点。这个概念的提出,使马克思超越了以前所有哲学家,包括费尔巴哈。实践的理论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成为更为科学的哲学理论。[1]虽然已经过去一个多世纪,《提纲》中所蕴含的深厚哲理对于现代的教育事业,尤其是翻译人才培养事业,仍然具有宝贵的指导意义。
首先,实践是物质与意识辩证统一的基础。在《提纲》的第一条,马克思即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由此可以看出,马克思认为旧唯物主义的缺陷在于没有辩证地看待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物质对意识的决定性虽然得到了正确的肯定,但意识的能动性却被否定了。它的错误之处在于,客观世界不是被看作人的实践活动的对象,而是与人的活动无关的纯粹的客体。人与客观世界的关系被片面地理解为一种消极的、被动的、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忽视了作为活动主体的能动性,没有看到人的实践活动对客观世界的反作用。而实际上,人的实践活动虽然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但是它同时也反过来能动作用于客观对象。这里的能动作用主要表现为改造客观世界,以符合人的目的与需求。[2]
其次,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检验真理的标准。马克思在《提纲》中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先于马克思主义的旧哲学认识论脱离实践活动抽象地谈论认识问题,都把主观认识与客观对象割裂开来和对立起来。而马克思明确提出,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实践不仅是认识的基础,也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就是说,唯有实践才能够检验我们的思维是否正确反映了客观世界。这一认识指出了实践对于真理和人的认识的意义,解决了真理标准问题,为科学地研究人的认识和历史指明了道路,这在哲学史上可以说是一个里程碑。[2]
再则,环境的改变和人的自我改变统一于实践。旧的唯物主义学说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因而改变了的人是另一种环境和改变了的教育的产物。马克思在《手稿》中批驳说,这种学说忽略了这样一种事实,即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人教育的。因此,这种学说必然会把社会分成两个部分,并把其中一部分凌驾于社会之上。这种唯物主义环境决定论者在历史观上陷入唯心主义,他们认为环境决定了一个人,而人只能是消极被动地受制于环境。他们忽视了这样一个事实:物质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促进之外,人的实践可以改变环境。同样,教育诚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一个人,但是作为教育者的人可以反过来影响教育、改变教育,因为归根结底,教育是人的活动,其受动者是人,但施动者同样是人。所以,马克思用科学实践的观点回答了人与环境以及人与教育之间关系的问题,对正确认识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关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翻译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从东汉的佛经汉译,至明末清初的西学汉译,再到“五四运动”期间西方思想和文学的译介,作为语际交流的主要手段,翻译始终都是连接中华文化和世界文明的桥梁。到了20世纪80年代,市场经济飞速发展,国际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与日俱增,翻译学科和翻译产业的发展也开始步入另一个高潮。为适应市场需求,中国高校每年培养出众多的翻译专业学生。由中国翻译协会发布的《中国语言服务业发展报告2012》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底,我国已有119万语言服务业专职从业人员,其中翻译人员约为64万人,占比53.8%。从如此庞大的数字来说,按照常理,中国的翻译界该是人才济济,但现实情况却恰恰相反,翻译人才,尤其是高级翻译人才的缺口巨大。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人才培养与使用脱节,语言服务业的人才质量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比如说,有些翻译专业的学生读了四年的本科甚至加上两年的研究生课程,却从来只是课堂练习,从未到翻译公司实习过,不了解翻译项目运作过程,不知道如何派单、如何使用翻译软件、不知道TRADOS为何物、不懂得使用翻译辅助工具、没有处理疑难点和易错点的能力和直觉、不知道校审的程序,也从来没有真正参与过社会上的口笔译实践。不少学校没有设立翻译实践基地,有的即便设立了,也不过作装饰之用。这种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无异于“井底之蛙”,很难快速地胜任翻译员的角色。而这归根结底,是因为高校没能坚持贯彻马克思主义实践的原则,在人才培养模式的制定上出了问题,导致了畸形的人才供需矛盾。
目前高校翻译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教学观念的滞后性、教学模式的不合理性以及合格师资的短缺都是高校翻译教学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在翻译教学的过程当中,我们不能忽视一个最为现实的问题:我们的教学内容在多大程度上契合了实际翻译工作所需?如前文所言,长期以来,内地高校培养的翻译人才与企业所需人才存在严重脱节现象,结构性失业的问题困扰着我们,迫使我们重新审视现有的翻译教学,寻找突破瓶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方法。而《提纲》中所体现的实践的观点,恰恰可以对症下药。对于实践观的运用和贯彻,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首先,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马克思在《手稿》中写道:“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意即实践是人类认识的基础,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把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统一起来了,也就是把人们的认识和客观世界的规律性统一起来了。[3]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强化理论认识,并对理论进行验证。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课本所学毕竟与社会实践是两回事,有许多知识是很微妙的,是学校里、课本上接触不到的,非亲身实践不可。因此,学校及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多多参与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分为教学计划内社会实践活动和教学计划外社会实践活动两类。教学计划内社会实践活动包括翻译实训、翻译见习以及各类翻译竞赛等。教学计划外社会实践活动包括社会考察、文化服务、勤工俭学、社团活动及一些公益劳动等,如作为志愿者为国际赛事或者其他活动提供翻译服务、兼职口笔译工作、参加翻译社团活动等等。学生在校期间,可以根据专业性质、特点和需求,深入企业、医疗机构、政府相关部门等,在实际工作环境中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在实践中完善知识结构,培养专业技能,使人才培养尽量向社会需求靠拢。[4]学校也可建立相应的学分奖励机制来鼓励学生的实践活动。只有这样,才能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充分、快速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求。
其次,加强与企业的合作。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应该体现在人才培养的每一个阶段、每一个环节,包括课堂教学环节。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借鉴西方国家在相关方面的经验。第一,高校可以聘请实业界人士参与教学工作。处于生产实践第一线的工作人员或专家通常拥有相当丰富的专业知识,这些知识常常是教科书上学不到的。如果能够充分利用这些一线人员的专业知识,将其引进到课堂中去,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了解社会、行业的前沿信息,另一方面也能够形象生动地帮助他们理解课本的理论知识。比如,邀请翻译公司中经验丰富且具有一定教学能力的一线译员作为翻译专业课程的兼职教师,这样,译员能够向学生介绍翻译行业的最新动态、翻译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等等,这些知识可能是很多全职翻译教师所不能提供的,也是非常宝贵的知识,能够帮助学生在毕业后快速进入翻译角色、胜任翻译工作。目前部分开设翻译专业的高校已经开始采取这样的培养方式,但是深度和广度似乎还不够。第二,学校还可在其他方面加强与企业界的合作。学校可以聘请业界知名人士为翻译专业的发展顾问,探讨市场对翻译人才的需求和要求;让顾问们适当参与到学校翻译人才培训计划的制订中来;紧密与企业在就业方面的合作,多建立校企合作项目,增加毕业生的实习和就业机会,如:翻译专业可以寻求与翻译公司建立校企合作关系,一方面,帮助解决毕业生的实习和就业问题;另一方面,企业也能够按照自身要求培养出合格译员;顾问可以解答学生的咨询并帮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寻找工作职位;他们也可以给学生开设讲座,以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水平等。[5]
再则,高校要培养应用型人才,就应切实提高教师自身的业务素质。马克思在《手稿》中批判了旧唯物主义环境决定论者的观点,认为他们除了忽视物质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可以相互促进外,也不懂得人的实践可以改变环境,而错误地把社会环境归结为政治法律制度,把人看作是消极被动的,只能受制于环境,从而在历史观上陷入唯心主义。[6]教育确实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人们的个性,影响一个人的命运。但是如前所述,教育是人的教育,人不但是教育的受动者,而且还是教育的施动者。这里的施动者就是指教师们。所以我们也可以说,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类,但是人类却在绝对意义上决定着教育。这样,教师就被赋予了改变自己以及改变认识和实践的对象——教育的重大责任。所谓教师,传道授业解惑也。国家发展的根本在于教育,教育发展的根本在于教师,要想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就要提高教师自身的应用能力。出于整个教育制度和教师选拔形式等方面的原因,高校教师本身缺乏应用能力、纸上谈兵是目前高校的普遍现象。有相当一部分翻译教师是“从校门到校门”,毕业后直接任教,自身的翻译实践经验十分有限,这样就容易造成“大不懂教小不懂”、“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的尴尬现象。教师自身尚且缺乏应用能力,如何能培养出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学生?因此,针对这个问题,首先,教师应该积极上进,主动进行社会实践,从中汲取宝贵经验并且应用到教学和科研中去,比如利用假期实践积极参与到翻译实践当中去;其次,学校应当建立相应的机制,鼓励教师往“双师型”教师方向发展,支持教师走到学校外面去体验和实践自己的专业,努力为教师创造理论联系实际的环境和氛围,如创造条件支持教师到翻译企业进行顶岗实习等等。这样一来,教师们既可以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又能够站在行业的最前沿,了解市场动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培养出合格的翻译人才。
马克思在《提纲》里以实践为基石,构建起一个彻底的实践唯物论世界观体系。从《提纲》的基本思想我们可以看出,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也是最基本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把实践的观点引入了认识论,更重要的是发现了实践在社会历史中的基础地位,科学实践观的确立就是为整个唯物主义历史观奠定牢固的基石。高校翻译专业在培养专门人才时,应该坚持贯彻科学实践观,紧密结合中国国情和翻译市场行情,鼓励学生参与各类社会实践以拉近学生与职场的距离,加大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并在政策和制度上为教师提高自身业务素质提供便利,培养合格的翻译人才,为中国经济建设贡献力量。
[1]栾声越.《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实践观[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12):7-8.
[2]苏桂宏.论《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实践观及其对大学生从杜威思想中看教育目的对教育的影响[J].大观周刊,2011,(30):69-70.
[3]文大稷,秦在东.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基石:再读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J].社会主义研究,2010,(3):7-10.
[4]谢安邦.高等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5]何来.西方国家培养应用型管理人才的有益经验[J].中国职工教育,1996,(11):18.
[6]郑建.《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蕴育的新世界观[J].前线,2014,(6):67-69.
[责任编辑:姚青群]
G640
A
1008-7346(2016)01-0043-04
2016-01-20
本文系福建省教育厅课题“翻译专业高年级翻译创业创新教学模式研究”(编号:D201502002)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1.林风,女,福建福州人,福州外语外贸学院讲师,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研究生;2.林丽玲,女,福建福鼎人,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