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勇
古人云:“为学莫重于尊师”,在传统观念中,老师应当关爱学生,用心育人,学生应当感恩老师,尊师敬师。可是近来各地陆续发生的一些师生互相伤害的事件,强烈地冲击着人们的心灵,很多人不禁要问:现在的学校教育到底出现了什么问题,导致师生关系如此紧张?那么,怎样才能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呢?
一、思想上准确定位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传统的教育思想中,教师是权威、是中心、是指挥者,学生是观众、听众、接受者。这种传统的教育思想导致教师常以管理者和监督员的身份自居,时刻注意树立自己的权威,要求学生绝对服从。无视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居高临下的态度对待学生,不能与学生平等相待的做法,导致师生之间很难有真诚的交往与对话,师生关系就会十分紧张,师生间容易发生冲突。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根本原因还在于教师未能与时俱进,在思想上准确定位新型的师生关系。著名的课程改革专家朱慕菊在其主编的《走进新课程》一书中指出“在新课程理念的引导下,教师要与新课程同行,要适应新的课程需要,必须转变自己的角色:教师要由管理者变为组织者,由传授者变为参与者,由主导者变为引导者,由仲裁者变为促进者,由教书匠变为研究者,由实施者变为开发者。”在当前的教育教学中,教师的职责中传授知识的成分越来越少,他们应该是学生的学习顾问,一位能组织学生讨论、能给予学生激励、能领学生走向成功的智者。师生之间要是没有一种良好的、相互信赖的关系,教师就很难了解学生的需求,也就不能在学习上给他们提供恰当的帮助。要想建立和谐、健康的师生关系,首先,教师必须在思想上更新观念,转变角色,准确定位自己,才能更好地实施教学,完成教书育人的使命。
二、课堂中努力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在更新观念、转变角色的同时,也要努力在课堂中培育良好的师生关系。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主要的研究方向是语文教学。在我看来,语文应是一门精神享受课,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还要与文本对话,感受文学名家的人格魅力。同时,语文也是一门欣赏课,作家精彩的语言艺术、令人神往的文学艺境足以让人徜徉其中流连忘返。但是在实际的调查走访中,却有很多学生不喜欢语文这门课程。究其原因,我觉得问题主要还是出在教师的课堂教学上。第一,受语文教育本身的功利性的影响,一些教师在语文课堂中总是用大量的时间来训练字词句段,没有引领学生去赏读美文,感受学习语文的乐趣。第二,有些教师在语文课堂上只会照本宣科,照搬教学参考书的内容,使学生失去对语文学习的兴趣。第三,有些教师从管控课堂纪律的角度出发,课堂上始终不苟言笑,导致学生思想紧张。这样的课堂在短期内可能对于学生认真听讲,落实基础有好处,但若始终如此,付出的代价就是学生失去了学习语文的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课标要求,教师应当在课堂上努力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快乐地投入到语文课程的学习中去。特级教师孙双金在《精神的天堂》一文中说到:“让课堂成为学生的天堂,那么学生在课堂上应该是自由的、快乐的、充实的、美好的。充满活力的课堂,只能以爱为教学活动的润滑剂,学生只有在爱的氛围中才能去互动和影响,热烈的讨论、了解、探索、求新,而这份爱只能在师生之间平等的交往和对话中产生。”孙老师是这样说,更是这样做的,他的课堂总是充满生命力,听课者可以聆听到师生平等而融洽的对话,可以感受到学生思维生成时闪现的串串火花,可以感受到师生之间始终飞扬着的人文情怀……所以,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有利契机,营造充满生机活力的课堂,让课堂教学成为一种爱的活动,让良好的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中形成。
三、关爱呵护中巩固良好的师生关系
苏霍姆林斯基说:“热爱、关怀、相信是每个教师在教育素养中起决定作用的品质,也是教育艺术的基础。”是的,爱是教育的源泉。唯有爱学生,教师才能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才能在辛苦的教育工作中找到乐趣。而对学生来说,老师的关爱正是他们前进的动力。因为教师真诚的、发自内心的爱能让学生从心里产生“向师性”,师生之间良好的关系就能得到有效巩固。当然,教师对学生的关爱应该渗透到每一个学生的心里,不论是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还是成绩一般的学生,都应对他们施以“平等、热忱”的爱,不能厚此薄彼。这种关爱也不是无原则的,它要求把对学生生活上的关心、爱护与纪律上的严格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学生只有在这种充满爱的愉快心理环境中才能获得知识、增长才干。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无论是优等生还是后进生,我都用关爱的心态去面对他们,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对于学生的过失,我会以宽容的态度对待,谅解他们的无心之过。对于存在的问题也不逃避,和学生一起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寻找解决的办法,不谩骂、讽刺学生。特别要注意的是,对待那些所谓的“后进生”,更应当多些关爱和呵护,因为这些学生的逆反心、自尊心普遍较强,若处置不当,对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十分不利,同时也是师生冲突的“易爆点”,所以对这些学生,教师一定要多付出点爱心。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教师若能以爱为灯,关心呵护每位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不仅能够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而且班级管理起来也会越来越轻松。
四、沟通交流中维护良好的师生关系
正如正常运转的机器也需要润滑一样,良好、融洽的师生关系也需要用心呵护。教师不应只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也就是说,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不应只是局限于课堂之上,而是要走到学生中间去了解学生的需求。
在平时的工作中,我经常用观察、聊天的方法去了解学生。观察学生在学习、活动及日常生活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喜怒哀乐,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的朋友。
我曾遇到的一位学生,在香港读完小学三年级后,随离异的母亲回到大陆读四年级。由于他从小生活在香港,基本上都是讲粤语,只会一些简单的普通话,使原本活泼开朗的孩子变得越来越沉默寡言,对此,他的母亲非常担心。他来到我们班后,每天我都会利用课间时间和他谈心,了解他的想法,努力发现他身上的闪光点。为了打开他的心扉,我特意安排一些活泼开朗的学生在他的周围,下课后,让他们一起玩。在交流中,我发现他的英语口语很棒,于是每天的英语学习时间我都让他来带领全班同学读英语。他那标准的发音和好听的声音,很快赢得了同学们的赞赏,这也为他树立了自信。不久,这个学生就融入了班级之中,每天和同学一起快乐地学习,他还和妈妈说,我是他最好的朋友。这件事再一次让我深刻地体会到:教师要尽量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需求,用爱和鼓励赢得学生的心。相信教师只要用爱心和耐心,真诚地和学生交流,就一定能成为学生心中真正的朋友,良好的师生关系也必将得到巩固和提升。
(作者单位:福建泉州市泉州开发区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