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洁芳 薛小令
摘 要:顶岗实习能够让学生在完全真实的行业情境中将学校所学到的理论和实践知识融会贯通,更有效的实现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其次,提前让学生全方位地接触所学专业及相关行业的现状;能让学生形成更直观、更形象的认识,这对于即将走上专业设计师道路的学生而言;让他们认识市场并对将来的择业、就业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的。第三,切实有效地推进校企合作、顶岗实习教育模式,能确保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并进一步完善我国职业教育和培训的体系。但是大多数高等职业院校在实施顶岗实习的实践过程中,普遍存在着符合顶岗实习要求的岗位数量不足,与企事业实习单位的缺少沟通与协调,对实习生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导致顶岗实习达不到预期目标和效果。正是这种局限和影响,大大削弱了“顶岗实习”在人才培养中尤其是在学生到设计师的转变过程中所起到的巨大作用;也使得让学生“企业、学校无缝对接”成为空谈。
关键词:平面设计;“顶岗实习”;校企合作
平面设计是近十年来逐步发展起来的新兴复合性职业,涉及面非常广泛、发展极为迅速。它的作用几乎涵盖了所有的商业范畴,不管是环境艺术还是数字媒体亦或是形象包装等等,都与平面设计专业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由于传媒技术的更新和数字艺术进步,从而大大地推动了美术商业化的进程和发展,而技术的进步尤其是电脑科技的发展为平面设计提供了更加丰富的表现方式;为设计师带来了广泛的机会,拥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其中的原因并不难理解,因为无论经济怎样,都离不开新产品的开发与研制。而且“产品——包装(平面设计)——宣传”三位一体的格局永远不会被打破,也就是说只要有产品就一定有商业美术设计的参与。
笔者认为,高职高专院校的平面设计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课程设置、教学大纲的制定上,应该做细致的市场调研和专业的研讨;应该从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生源组成及特点、专业行业现状等方面统筹考量,根据职业岗位群对知识、能力、态度的要求,在行业分析和职业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而课程的教学大纲应以课程目标为依据,根据理论知识必需够用,专业知识先进实用的原则,在教学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专业课程的讲解,理解其中的重点和难点。这就需要各专业教师要从实际需要出发,突出对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强化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在专业学习中的积极作用,从而适应人才市场的诸多需求。
由此可见,平面专业尤其注重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笔者所说的动手能力并不是简单的构成练习或是平面作业;这里所说的动手能力的培养是指在真实的商业环境下(工作室或公司企业),以真实的企划案例或商业订单为对象,进行的包括行业规则、专业范畴、设计能力、个人素养等方面一系列、全方位的学习与交流的过程。
“我国的经济发展正面临着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和调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大变化。在一定意义上说,职业教育已是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我国现阶段的职业教育处在这种具有高强度挑战性的生存环境之下,虽然面临着很多不确定的困难因素;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同样面临着更多的发展契机和选择。在这种情况下“校企合作”对于高职高专院校的意义就不言而喻了。“校企合作”成功与否关系到高等职业教育能否办出特色,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高等职业教育成败兴衰的决定性因素。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为了学生能够尽快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也为了让学校、企业、学生有一个互相熟悉和了解的过程,从而让三方能够更好地进行选择;近几年来,许多高职院校在毕业生阶段增添了“顶岗实习”的内容。
“顶岗实习”是高等职业院校有效推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形式,是培养高技能应用型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是学生在完成文化理论基础课、学科专业课以及学校专业实践课以后进行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提高学生实践技能的重要手段,是强化学生职业工作能力的有效措施,也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推行高等职业院校与就业岗位实现“ 零距离”运行模式的有效途径。从这一方面看,顶岗实习具有其他的教育实习模式无法比拟的优越性。首先,顶岗实习能够让学生在完全真实的行业情境中将学校所学到的理论和实践知识融会贯通,更有效地实现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其次,提前让学生全方位地接触所学专业及相关行业的现状;能让学生形成更直观、更形象的认识,这对于即将走上专业设计师道路的学生而言;让他们认识市场并对将来的择业、就业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的。第三,切实有效地推进校企合作、顶岗实习教育模式,能确保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并进一步完善我国职业教育和培训的体系。
但是大多数高等职业院校在实施顶岗实习的实践过程中,普遍存在着符合顶岗实习要求的岗位数量不足,与企事业实习单位的缺少沟通与协调,对实习生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导致顶岗实习达不到预期目标和效果。正是这种局限和影响,大大削弱了“顶岗实习”在人才培养中尤其是在学生到设计师的转变过程中所起到的巨大作用;也使得让学生“企业、学校无缝对接”成为空谈。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那我们就必须对毕业生在企业或公司“顶岗实习”阶段中的生活情况、工作态度、思想活动等方面,做一个较为详细的了解。通过近二年的时间,以跟踪访谈的形式针对数名平面设计专业的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在生活中、工作中所遇到的种种实际问题入手;掌握真实的第一手材料并做好分类整理工作,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将作为重要的支撑材料;同时也是本课题研究的一大特色。
在顶岗实习阶段,学生在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
第一,基础专业知识掌握不扎实。在公司里,所用到的专业技能和设计理念是这个行业领域中最实用的,也是被市场所认可的。而学生在学校中所学到的专业知识则不同;它更倾向于所学专业的共性的专业知识,即最基本的操作规律和设计方法。是基础的知识;在学校的学习中,可能因为学校或学生个人的原因不能将这些基本的专业理论和技能知识很好的理解、消化,这样导致的后果就是一旦学生走出学校踏入社会进入公司以后;就会发现自己学无所用。这也是很多毕业生在工作以后经常说的“在学校里学的在公司里根本没用”。可事实真是如此么?学校里面所传授的专业知识虽然没有公司、行业领域里那么前沿和时尚。但是“万变不离其宗”,不管哪个专业知识体系中的上层建筑多么的华丽、种类丰富,可专业体系中的基础理论构架却是相同的。这个专业基础理论构架是一个专业经过长时间的摸索和发展的过程中慢慢沉淀下来的、最精华的部分。这也是我们学校所要传授的,所以不是学生学得知识没用而是学生不知道怎样去用。打一个比方:艺术设计领域虽然包含了诸如平面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数字媒体等多个专业,但不论是哪个专业到最后他们所呈现出来的作品,从根本上分析无非就是六个字“点、线、面、黑、白、灰”。
但越是这样看似简单的基础专业知识就越容易被学生们忽略。在他们看来,用软件制作出来的各种精美的专业效果图更能吸引他们的注意。这是典型的舍本逐末、喧宾夺主
第二,思维转变跟不上节奏。通过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他们对我说得最多也是最困扰他们的问题是——思维方式的转变。这是意识形态的问题,进入公司以后几乎所有的毕业生都面临这样的困境:从熟悉的学校到陌生的职场。这种生存环境的改变必然会影响即将毕业的学生早已形成的属于学校的意识形态。一旦意识形态发生变化,必将引(下转第页)(上接第页)起思维和行为方式的转变;如果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不能及时适应这种变化并作出相应的调整,会极易产生自由散漫、自信心缺失等诸多消极情绪;在很大程度上阻碍学生在新的职场环境中的健康发展。可现实的情况是受到学校环境和学生自身条件的限制,这种学校向职场意识形态的转变很难在没有外力干预得前提下由学生自主完成。而且我们都知道,意识形态转变不是瞬发性的、不能一蹴而就,要经历一个比较长的适应过程;只能让学生慢慢地消化、吸收,从而完成思维方式的转变。
第三,通过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还发现一个困扰毕业生不大不小的问题:那就是从学生到职员的身份、角色的改变:公司里各种规章制度,与老板、与同事、与客户等等复杂的人际关系一时间扑面而来,根本没有多少缓冲的时间。尤其是刚进公司的头一年,这种困扰的感觉尤为强烈,结果表明所有受访的几位毕业生都曾经历过这样一段“煎熬的时光”。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于公司或是一个团队而言,严格的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是成功的重要保障。也成为初进职场的毕业生由学生向职员角色转变过程中们所面临的第一个挑战:每天朝九晚五、风雨无阻;时不时地还要加班加点一天下来几乎没有多少私人时间。相较于公司而言,在学校里要轻松、自由得多。
通过对上述种种问题的整理、总结和研究,也引出了我们对现阶段“顶岗实习”所存在的问题与局限的思考。我们还可以将“顶岗实习”这个概念上升到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战略的层面,来更深层次地看待这个问题。
第一,需要政府出台相关政策与法规以及各种硬性细则的支持。就目前来看,我国政府对于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虽然较以往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但相较于一些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体系而言;不管是政策法规还是财政监管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甚至有些地方政府把“校企合作”仅仅停留在口头上,“政府呼声高、促进措施滞后”是影响推进校企合作的关键。
第二,相关企业对于“校企合作”的认识不到位。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拥有自主经营权,而企业的最终目的在于获得经济效益,这样企业和学校在经营理念上就存在一定的差异。正是这种意识形态的差异使得现阶段的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成了摆设,学校是“落花有意”而企业则“流水无情”。
另外,现阶段高职院校本身对于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态度以及教学管理措施的不完善,也成为制约发展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高教司,中国高教学会产学研合作教育分会.点击核心——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课程开发导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12.
[2] 刘兰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办学特色研究[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187-191.
[3] 教育部高教司,中国高教学会产学研合作教育分会.必由之路——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结合操作指南[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32.
[4] 孙云志,何玉红.工作本位学习与学校本位学习的整合[J].成人教育,2009.
[5] 张晓燕.关于高职艺术设计教育发展的对策与思考[J].辽宁高职学报,2007.
[6] 潘鲁生.艺术与设计并重[J].艺术与设计,2001.
[7] 孟立丛.高职艺术设计教育发展的策略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7.
[8] 苏子东.高职艺术设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