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华 江小英
普特儿童同班共读的实践研究
王燕华江小英
在普通小学融合班级开展同班共读,通过精选经典绘本、规划阅读课程、优化阅读环境、开展多元化互动式的师生共读、亲子阅读、“心书分享”、新媒体阅读、排演绘本剧等,能促进包括特殊儿童在内的所有学生共同发展。
融合教育;同班共读;师生共读;亲子阅读
同班共读,指在融合班级开展师生共读和亲子阅读,以促进包括特殊儿童在内的所有学生共同发展。师生共读,就是以绘本为媒介,以阅读为纽带,让教师和学生通过阅读交流而达成的一种分享性教育活动。亲子阅读,是指在家庭中大人与孩子一起阅读。
北京师范大学特殊教育系邓猛教授认为,同班就读体现融合教育的理念,承认残疾儿童与普通儿童存在个别差异,有其独特的个人特征与学习需要。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孩子在同样的环境下,拥有同等的权利和同等的地位、享受同等的教育。同班就读是我国对国际融合教育理论的中国式回应,是西方理论与中国国情之间的嫁接、冲撞与融汇,是基于文化嫁接之上的再生成。
(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1.班级特殊儿童情况分析
我班是二年级班级,有两名特殊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简称多动症)儿童小雨(化名,文中学生均为化名)和高功能自闭症儿童小文。
小雨注意力不易集中,不能专心听讲,无法完成课堂作业;经常离开座位、干扰同学,上课喜欢抢答问题,经提示能够短时间控制住自己;反应比较快,想法具有独特性;大动作和精细动作笨拙,写字画画协调性比较差;情绪有时不稳定,易发脾气,易发生哭闹行为;未建立物权意识,常常随意拿他人物品,自己的物品也随便乱扔;非常愿意与人交往,情感上对教师、家长和同学比较亲近,但较为缺乏社交技能,经常和同学发生冲突。父母都是大专学历,个体经营者,教养方式比较溺爱,非常配合学校教育。
小文情绪比较稳定,不会无缘无故哭闹;注意力不集中,但能偶尔关注周围事物;记忆力超常,识字量较大,没有主动学习的意识,能做简单的生字、字词等作业,阅读理解和思维类的作业完成困难;字写得较大、较乱,不能写在规定格子中;经常自言自语,在教师引导下能读简单的课文、字词等,声音很小,吐字不清楚,不会控制音量;在同伴的提示下,能用简短的句式表达;交往比较被动。父母学历都是大学本科,从事IT工程师和会计师工作,家庭经济条件较好。周一到周五由家教陪读,家长比较配合学校教育,家中儿童图书达到100本,平时母亲会给小文讲绘本故事。
此外,班级中还有发展迟缓、学习障碍、感统失调、心理问题、交往障碍等有各种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如一名女生脊柱发育不良,无法完成仰卧起坐等动作,父母都是肢体残疾者,极为缺乏自信,与人交往中极少抬头与人进行目光对视。
2.班级整体情况分析
我班共37名学生,大都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包容与合作。2015年4月班级学生阅读情况调查显示,65%的学生家里没有书桌、书柜和书架,近一半学生家庭只有10—20本儿童图书,仅3名学生家庭儿童图书达100本。由于家庭教育资源的缺乏,学生阅读基础极为薄弱。虽然多数学生对阅读有兴趣,但缺乏基本的阅读方法和技巧,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拿到图书只是随手翻翻,看看图画,难以深入细致阅读,更谈不上去思考和发现。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小学六年阅读总量应在145万字以上,低年级两年的时间内,广泛阅读并达到5万字的课外阅读量。为让全班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我们开始尝试开展“同班共读”。
(三)绘本满足学生身心发展需要
绘本的最大特点是图文结合,多姿多彩。它没有一句教条,却能满足孩子的成长需要;没有一丝说理,却能启发孩子深入思考;没有一点儿喧闹,却能激起孩子的会心大笑。它形象直观,又不乏鲜明的逻辑、理性的思维。低年级孩子识字量少,注意力集中时间不长,自控能力和忍耐力都较差,但是他们形象性思维占主导地位,联想丰富,喜欢表达,这正好与绘本的特点吻合,夸张的构思、精妙的图画、童趣的语言在孩子们眼里富有吸引力。借此途径开启孩子的想象,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提高孩子的表达能力,最为合宜。
要想顺利实施同班共读,必须先营造一个自信包容的班级氛围。一年级开学后,我班师生选择两只活泼可爱、有团队精神的企鹅作为班级形象,并确定“企鹅班”为我们个性化班名,让孩子们知道我们班是一个由37名活泼可爱的孩子组成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和谐大家庭。我们还根据企鹅的团队精神和学生特点,确定了班训、班级精神、班歌、班旗、班徽、班服和学生名片。从2015年3月(二年级上学期)至今,我们的同班共读持续了三个学期,实践过程可分为以下七个阶段。
(一)精选经典绘本,规划阅读课程
笔者利用假期和课余时间阅读了大量世界经典绘本,精选优秀绘本,制定适合本年龄段学生的书单,并结合本班学生特点制定出二年级下学期主题阅读方案。
(二)优化阅读环境,建立“爱心书架”
经过初步调查,学生父母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孩子们缺乏阅读兴趣,看电视、外出玩耍、上网或玩游戏的时间超过阅读的时间。面对学生的现状,通过与家长多次沟通,得知家长都非常希望孩子热爱阅读,并愿意为孩子购买图书,但往往买不到适合孩子的图书,很难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因此,在对家长进行亲子阅读需要调查的基础上,我们于去年的世界读书日为家长开展了一次“共话亲子阅读的秘密”的讲座,此次讲座增强了家长亲子阅读的意识,使家长更加全面地认识阅读对于儿童终身发展的重要作用、掌握亲子阅读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学会如何依据权威机构研制的小学生分级阅读书目为孩子选书。
学生在校时间比较长,班级的阅读环境非常重要。为此,通过向学校图书馆借阅、学生自愿携带和家长主动捐助等多种方式,为班级添置近500本图书,设立了班级图书角,同时又号召学生“为书架起个好听的名字”。我们的“爱心书架”就此诞生,每个学生都认领十几本书,作为这些图书的管理员,负责借阅和管理自己认领的图书。正因为管理的是自己负责的图书,所以他们也就格外尽心尽责,这不仅把学生手头的书充分利用起来,实现资源共享,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责任心和公共服务意识。今年暑假,我们还将班级的“爱心书架”变成“移动书架”,同学们将认领的10多本图书带回家,既解决家庭藏书少,假期无书阅读的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书换书”的方式培养学生责任意识和沟通能力。
(三)多元化互动式的师生共读活动
绘本主题丰富而多元,绘本共读的方式也具有多样性,要根据每本书的品质与特点,儿童年龄,阅读活动性质、规模、场所的不同而灵活变换。在师生共读活动中,我们综合运用朗读法、讲读法、讨论法、表演法和创编法开展绘本教学。在创编的基础上,孩子们学会自制绘本。多元化互动式的师生共读培养学生观察力、想象力、语言与肢体的表达能力、思维能力,促使每个学生都充分参与、兴趣盎然,充分享受阅读的乐趣。不仅如此,师生共读让儿童的绘本阅读更为充分、更有效果,让儿童更好地认同绘本所传达的思想理念,理解绘本所蕴涵的美好情感,领悟绘本所渗透的人生哲理等。
(四)指导引领家长,开展“亲子阅读”
为了让家长学习如何在家庭中有效开展亲子阅读,去年5月开始,我们开设周末亲子共读活动。家长自愿报名,但必须和孩子共同参与,关掉手机,全程全身心陪伴孩子阅读。经过近两个月的师生共读,孩子们已经喜欢上比其他课程更加有趣、有益的绘本课,极力要求家长报名参加,因此每周的亲子共读活动不得不分两次开展,以满足所有报名孩子的需要。爱上绘本,爱上阅读的孩子们开始带动家长参与到阅读活动中来。家长回到课堂重做一次学生,和孩子并排而坐,度过一段轻松、愉快、温馨的共读时光。孩子有家长的陪伴,阅读过程中更为开心和认真。家长和孩子们一起听故事、朗读、表演、讨论、回答问题、制作绘本,不仅增加了亲子之间的了解,更增进了亲子关系,使亲子沟通有了更多的话题。至今为止,周末亲子阅读课已达50节,分为家长讲、学生与家长共讲、学生讲三个阶段。授课家长不但有学生的父母,还有学生的哥哥姐姐,他们用自己的理解诠释着绘本,每节课都为孩子们带来独一无二的视听盛宴。
(五)学生走上讲台,进行“心书分享”
为了弥补有些学生没有参加亲子共读的不足,每周五下午开设一节一小时的“心书分享”课。在课上,学生们可以分享自己喜爱的精彩片段,还可以为图书代言,推荐自己喜爱的图书。
(六)借助新媒体,走进《昆虫记》
今年4月21日,在“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我班与北京市青少年经典志愿导读团队合作,借助新媒体开展经典导读活动。为了更好地阅读,我们建立“企鹅阅读”微信群,通过“经典导读”手机客户端选择《昆虫记》作为阅读图书,根据导师阅读计划进行阅读、讨论、互动点评等一系列线上阅读活动。
(七)全员参与,共同排练绘本剧
在课堂师生共读和周末亲子共读进行的同时,我们还在端午节前排演了绘本剧《粽子里的故事》。我们根据绘本创作出五幕绘本剧剧本,设计了角色、台词、动作,加入了与端午节有关的儿歌、习俗、故事、音乐等多种元素。所有学生参与绘本剧中小动物动作的模仿练习,全班同学参与角色的挑选。每个学生都认真投入动作练习中,为自己争取表演的机会。选好演员以后,再分工合作,确保每个学生都有明确的任务——朗诵端午节儿歌、主持串场、剧务、后台音响操作、道具管理等。活动让每个孩子都得到锻炼的机会,培养了他们的自主意识和能力,让孩子们在参与中学会交往,在参与中学会坚持,在参与中享受快乐。
(一)同班共读,让特殊儿童健康成长
经过三个学期的同班共读,让两个特殊儿童爱上阅读,学会了管理自己的情绪,学会了如何面对困难,学会了如何克服恐惧,学会了如何关爱别人,学会了如何与人相处等。
(二)同班共读,让普通学生健康成长
现在,我们班的阅读氛围很浓厚,阅读已成为孩子们每天学习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无论在家,还是在学校,到处都可以看到学生们阅读的身影,阅读已成为了学生们的一种习惯。通过共读,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促进了学生品格的发展,促进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了学生的美感和审美能力,同时,更增进了教师、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感情。
(作者单位:王燕华,中国农业科学院附属小学,100081;江小英,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100875)
可爱的花瓶戴金佩(江苏省常州市光华学校)指导老师:蒋玉娇
G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