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部良性脂肪病变的影像学表现

2016-12-14 10:50李玉民黎艳刘向华黄志明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6年6期
关键词:胸锁脂肪瘤乳突

李玉民,黎艳,刘向华,黄志明

(广东省河源市人民医院放射科,广东 河源 517000)

颈部良性脂肪病变的影像学表现

李玉民,黎艳,刘向华,黄志明

(广东省河源市人民医院放射科,广东 河源 517000)

目的:探讨颈部良性脂肪病变的影像学特点。方法:搜集51例经病理和临床证实的颈部良性病变(Madelung病26例,向心性肥胖6例,颈部良性脂肪瘤19例)的CT和MRI资料。结果:26例Madelung病表现为颈部浅层皮下脂肪及颈深层间隙脂肪增多,弥漫分布于颈部,增强扫描无强化,颈部肌肉和血管受压移位,肌肉变细、拉长。6例向心性肥胖表现为颈部皮下脂肪增多、增厚,呈均匀低密度,无包膜,内无纤维分隔,以颈前部和项部为著。19例颈部良性脂肪瘤表现为颈部单发的脂肪密度包块,包膜完整,增强扫描时包膜可强化,相邻颈部组织结构呈受压推挤改变。结论:颈部良性脂肪病变各有其特征性影像学表现。

颈部;良性脂肪病变;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磁共振成像

颈部良性脂肪病变,本文归纳为2类,一类是颈部脂肪弥漫性异常增多,累及颈部多个间隙,如Madelung病和向心性肥胖患者颈部脂肪异常增多、堆积;另一类是颈部脂肪局限性异常增多,通常累及颈部1或2个间隙,较局限,一般为单发,如颈部良性脂肪瘤。现收集我院2009年9月至2016年3月经病理和临床证实的颈部良性病变51例,探讨其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51例中,26例Madelung病均为男性,年龄45~64岁,其中2例行微创吸脂手术治疗后病理证实,其余经穿刺活检证实。向心性肥胖患者6例,2例为手术证实的肾上腺皮质腺瘤致库欣综合征所致,均为男性;4例女性为系统性红斑狼疮长期服用激素类药物所致。颈部良性脂肪瘤19例,男16例,女3例,均行手术治疗,病理结果为脂肪瘤。

1.2 仪器与方法26例Madelung病中,24例行CT扫描,5例同时行MRI扫描,2例仅行MRI扫描,4例行MRI增强扫描。6例向心性肥胖患者行CT平扫。19例颈部良性脂肪瘤中14例行CT扫描,2例同时行CT增强扫描;5例行MRI扫描。CT扫描采用东芝16排螺旋CT扫描仪。扫描参数:120kV,100mAs,准直1.5 mm,重建层厚0.5~1.0 mm,标准重建算法。扫描范围:从外耳道平面到主动脉弓。增强扫描:用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注入碘海醇(300 mgI/mL)80~100 mL,流率3.0 mL/s。

MRI扫描使用GE Signa HDi 1.5 T超导MRI扫描仪。扫描参数:横断面T1WI、T2WI、T2WI脂肪抑制序列,冠状面T1WI。增强扫描对比剂为Gd-DTPA,剂量按0.01 mmol/kg体质量经肘静脉推注给药,流率3.0 mL/s。扫描范围同CT。

2 结果

26例Madelung病患者,颈部外观呈弥漫均匀增粗21例,5例颈部外观除增粗外还可见局部弧形外凸改变。增多增厚的脂肪组织广泛累及颈部各脂肪间隙,呈对称性,包括颈前、项部、胸锁乳突肌深面、颈后三角、椎旁肌群周围、锁骨上窝等脂肪间隙,2例累及喉和喉周围结构。26例中,颈前区(主要是舌骨上区、舌骨下区及胸骨上区)脂肪堆积明显多于颈后区(主要是项部及胸锁乳突肌深面)2例(图1),脂肪堆积颈后区多于颈前区1例,胸锁乳突深面脂肪堆积1例,颈后及颈后脂肪堆积不明显;咽后间隙脂肪组织增厚4例(图2),气管前脂肪间隙增厚3例(图3),2例累及喉和喉周围结构,喉腔未见狭窄。虽Madelung病广泛累及颈部多个脂肪间隙,但26例中,22例未累及胸锁乳突肌浅面与皮肤间脂肪间隙(图4)。26例异常堆积的脂肪组织内未见钙化或骨化。CT显示颈部脂肪组织明显增多、增厚,呈弥漫分布,无明确包膜;增厚的脂肪组织呈均匀低密度,CT值-80~-60 HU,内见少量索条状等密度影。MRI示颈部增厚的脂肪组织T1WI、T2WI均呈高信号,T2WI脂肪抑制序列呈低信号,脂肪组织间有纤维分隔,增强扫描未见强化。

6例向心性肥胖患者CT表现为颈部皮下脂肪增多、增厚,呈均匀低密度,无包膜,内无纤维分隔,以颈部和项部为著(图5),双侧胸锁乳突肌深面脂肪层增厚,颈深筋膜下各间隙脂肪组织未见明显增多。

19例颈部良性脂肪瘤CT及MRI表现为颈部单发的脂肪密度包块,相邻颈部组织结构呈受压推挤改变。位于颈前皮下脂肪间隙4例,颈后封套筋膜下8例,项部皮下脂肪间隙3例(图6),左侧胸锁乳突肌深面4例(图7),大多呈类圆形或条状。肿块直径2~7 cm,平均4.0 cm。肿块表现为单一的脂肪密度,所有脂肪瘤包膜完整,增强扫描包膜可强化。

3 讨论

颈部良性脂肪病变CT和MRI有其特征性表现。Madelung病又称良性对称性脂肪瘤病,本组26例均为中年男性,均有嗜酒史,为高度米酒。病程长,一般为数年,临床症状轻微,多以打酣或自觉颈部增粗就诊。向心性肥胖患者也多因颈椎疾病、颈部血管疾病等行CT或MRI检查发现。脂肪瘤是一种常见的来源于间叶组织的良性肿瘤,发病率约2.1%[1],多见于40~60岁,且多发生于皮下,好发于肩、背、臀部及大腿内侧等富含脂肪组织的部位[2-3]。单发于颈部的脂肪瘤少见,约占脂肪瘤的4.25%[4]。

Madelung病CT和MRI表现具有特征性[5-7],常表现为颈、项部对称性脂肪增多、增厚,且由颈浅表脂肪间隙向颈深脂肪间隙扩散,累及皮下、肌肉间隙和颈深脂肪间隙,病变内为成熟的脂肪组织,可见纤维条索,无包膜形成,颈部肌肉和血管受压移位,肌肉变细、拉长。向心性肥胖患者颈部皮下脂肪增多、增厚,呈均匀低密度,无包膜,内无纤维分隔,以颈部和项部为著,双侧胸锁乳突肌深面脂肪层增厚,颈深筋膜下各间隙脂肪组织未见明显增多,颈部肌群及血管走行正常,无受压或变形改变。颈部良性脂肪瘤通常体积不大,CT表现为瘤内密度较均匀,边界清楚,有包膜,相邻颈部肌肉或血管出现受压推挤改变,增强扫描包膜可强化。

鉴别诊断:①Madelung病颈部脂肪堆积双侧对称,脂肪组织沿筋膜间隙向深部生长,不破坏筋膜结构,周围无包膜形成,因此不形成软组织肿块,有别于颈部脂肪瘤[8]。②颈部脂肪瘤多单发,质软,触之活动,生长缓慢,瘤体为均匀成熟的脂肪组织,CT扫描呈典型的脂肪密度,增强扫描无强化;脂肪瘤极少恶变,若恶变成脂肪肉瘤则CT表现为混杂密度[9],增强扫描出现强化,肿瘤边缘可不清晰或呈不规则状浸润生长,常累及血管、神经。③向心性肥胖脂肪受累主要为中线区,多堆积于皮下脂肪间隙,亦可累及胸锁乳突深面脂肪间隙,虽与Madelung病在影像上有重叠,但向心性肥胖患者颈部肌肉及血管受压不明显,相邻肌肉无变细、拉长,除颈部外还有面部及体部中线区的脂肪增多,结合相关的临床病史,诊断并不困难。

图1男,45岁,Madelung病,颈前脂肪堆积明显多于颈后图2男,50岁,Madelung病,咽后脂肪层增厚图3男,43岁,Madelung病,气管前间隙脂肪堆积图4男,45岁,Madelung病,颈前皮下、项部皮下及双侧胸锁乳突肌深面脂肪堆积,胸锁乳突肌浅面与皮肤间脂肪间隙不受累图5男,46岁,Cushing综合征向心性肥胖,颈部皮下及胸锁乳突深面脂肪增多图6男,47岁,后颈部脂肪瘤,脂肪瘤位于颈深筋膜浅层下图7男,39岁,左侧胸锁乳突肌深面脂肪瘤

[1]Rydholm A,Berg NO.Size,site and clinical incidence of lipoma.Factors in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lipoma and sarcoma[J].Acta Orthop Scand,1983,54:929-934.

[2]谢逸瑞.腮腺巨大脂肪瘤二例[J/CD].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2008,2(5):535-536.

[3]徐金玉,赵东林,周必定.口底粘膜下脂肪瘤一例[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0,18(1):11.

[4]风存安,袁芝霞.329例脂肪瘤发生部位的统计[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1983,1(1):22.

[5]李仰康,郑瑜,林建浜,等.Madelung综合征累及头颈部的CT诊断[J].放射学实践,2014,29(4):390-392.

[6]王振平,李国,罗是是,等.Madelung’s病的CT表现[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4,30(3):408-410.

[7]宾俊杰,郑梅,苏鸿林,等.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2015,24(5):360-363.

[8]吴任国,唐秉航,何亚奇,等.Madelung病头颈部CT表现[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6,40(8):841-842.

[9]刑双春,何桂丽,翟立杰.颈部巨大脂肪肉瘤1例[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8,22(19):907-908.

2016-04-06)

10.3969/j.issn.1672-0512.2016.06.025

李玉民,E-mail:281664518@qq.com。

猜你喜欢
胸锁脂肪瘤乳突
中耳炎乳突根治术的围术期有效护理干预模式分析
胸锁钩钢板治疗创伤性胸锁关节前脱位
改良乳突根治加鼓室成形术治疗中耳炎的手术护理配合
婴幼儿肌性斜颈的家庭疗法
后纵隔Ⅱ型髓样脂肪瘤1例
两步缓解颈肩痛
脂肪抽吸术在体表脂肪瘤治疗中的应用
肾上腺髓样脂肪瘤自发破裂出血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胸锁关节不稳和退行性胸锁关节炎的治疗进展
乳突导静脉管的HRCT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