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兆宏
[摘 要]导学案是新课改形势下出现的高效课堂模式之一,使用学案导学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和合作探究精神,还能有效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多媒体一经投入到课堂,就表现出其他教学手段不可比拟的优势,在激发兴趣、拓展知识、开阔视野等方面非常强势。将二者结合起来进行课堂教学,是时代的要求。
[关键词]导学案 多媒体 整合
[中图分类号]G6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30019
随着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已经广泛应用到包括农村在内的各级各类学校。它具有利用计算机对文字、图像、图形、动画、音频、视频等多种信息进行综合处理的强大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起到了无可比拟更不可取代的作用,受到广大师生的喜爱。导学案是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素质教育要求为目标编写的,用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优化发展的学习方案。导学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案,也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案。将导学案与多媒体结合起来,既有利于高效课堂建设,又可以利用网络技术,丰富课程内容,加强语文课堂人文教育。
一、导学案与多媒体结合使用的教学现状
实践当中,由于认识上的不足以及操作过程的偏差,导学案与多媒体结合过程存在诸多问题。
1.二者不能兼顾,厚此薄彼
一线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常常因为要完成预设的教学任务而不能兼顾导学案和多媒体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有的教师特别注重教材的挖掘与拓展,多媒体呈现时内容很丰富,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但是这些内容是无法在导学案中呈现的。于是课件在课堂中占去大量戏份,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大大减少了,导学案被边缘化了。有的教师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花大量时间指导小组共同探讨,以导学案设计思路来展开学习活动,能够有条理地完成教学任务,但是忽略了多媒体对课程资源的深度开发。
2.二者并重,学习过程走了过场
因为导学案与多媒体的优势非常明显,而且各自侧重点不同。多媒体重在直观形象的展示,极利于学生兴趣的培养;导学案重在指导思路与方法,有利于习惯的养成。于是好多教师抓住它们的这些优点,既设计了精美的课件,也编制了很全面的导学案,意欲在课堂中使用以获得双赢,实际效果却事倍功半。究其原因,这样的课堂过程并不实惠,因为一节课的时间有限,而设计内容过多,课件播放与导学案的解决都只能走过场,非但不能提高课堂效率,对学生来讲,只感受到了课件的华丽表象和导学案的形式化,弊端远远大于益处。
3.放弃其一,单一模式不符合课改理念
《新课标》关于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提出“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要求“确立适应时代需要的课程目标,开发与之相适应的课程资源,形成相对稳定而又灵活的实施机制”。导学案和多媒体是课改理念指导下出现在课堂上的实现课程目标的途径、方法和实施机制,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起着其他途径和机制无法替代的促进作用。在实践中,有的教师只使用导学案,虽然加强了学生的学习活动,但是又陷入新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更不能有效拓展文本。有的教师只把导学案当作课后练习,整堂课使用多媒体教学,不能给学生更多自学和思考时间,也不能呈现明显的学习思路,课前预习也没有明确目标……诸多不利因素都是与课标要求相背离的。
二、导学案与多媒体整合的具体思路
多媒体与导学案在课堂教学中并不是相互冲突的:多媒体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使学生进入一种喜闻乐见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从而使学生产生极大的学习兴趣,让抽象的知识和内容更加形象化,便于学生理解,易于接受与消化。它将知识问题化,能力过程化,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潜移化,将学生的学习重心前移,充分体现课前、课中,课后的发展和联系。因此,二者完全可以协调使用以便为高效课堂服务。
1.用多媒体创设情境,为导学案注入活力
使用模式化学案主导课堂,使课堂成为一个封闭的系统,这让学习又成为一种新的被动行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又受到了抑制和影响。此时运用多媒体技术独特的形、声、景创设活泼生动的情境,将抽象思维转移为形象思维,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效果肯定不错。
2.用多媒体丰富课堂,为导学案减负
笔者发现在使用导学案过程中最突出问题是内容太多,学生自主学习任务很繁重,既要思考、讨论,还要完成导学案填写整理。使用多媒体可以将语言文字的形象性、生动性、情感性更充分展示出来,减轻了学生思考的负担。多媒体能够呈现更丰富的内容或链接更多知识来帮助学生理解,完全可以为导学案瘦身,达到减轻学生大量概括综合的负担。
3.用多媒体资源,丰富导学案资源
导学案很大局限性在于容量有限,一旦制作完成再无法拓展 。多媒体完全可以弥补这一缺点,而且可以随着课堂变化随时在网络搜索相关知识,呈现在学生面前,快捷方便。
总之,协调好导学案与多媒体在课堂中的关系,对高效课堂建设具有巨大推动作用。
(责任编辑 韦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