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创作中的唤醒与创新

2016-12-13 22:55吴洁琼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6年11期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观察兴趣

吴洁琼

摘   要:人人是创造之人。发展儿童的创造力,首先要把儿童的头脑从迷信、成见、曲解和幻想中解放出来。教师要善于捕捉儿童的创造性思维,遵循学生内心的自由表达,从观察入手,从观察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从而去解决问题。在这一系列的递进过程中扩大儿童的知识眼界,并发挥其内在的创造力。

关键词: 观察;兴趣;创造性思维

中图分类号:G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32-0159-01

俗话说,人有两个宝,双手和大脑;双手来做工,大脑来创造。儿童的创造力是稚嫩的,记得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一文中,陶行知先生就提出了“六大解放”的思想,解放儿童的头脑、双手、眼睛、嘴、空间和时间。发展儿童的创造力,首先要把儿童的头脑从迷信、成见、曲解和幻想中解放出来。在教学中,需要教师经常性地鼓励,哪怕是不真实的表扬,对于他们是不可缺少的学习动力。“人人是创造之人”,我国古代天文学家张衡的小时候去数星星,曹冲小时候就能想出称象的办法,这些杰出的人才从小就表现出了非凡的创造力。教师要成为儿童探索欲望之火的点燃者,探索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在教学中要给儿童多提供丰富的刺激和自由发展的机会。

一、深入学生内心,点燃学生创作欲望。

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成功的感觉往往来源于成人的评价。在教学中,教师的一言一行对于他们都是必不可少的鼓励。一个眼神、一个微笑、或者一句话、一次次上台交流的机会——都能让孩子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如前几天上的一年级《画汽车》这一课,有位学生画了一辆汽车后,在汽车的周围画了很多乱糟糟的东西,画面凌乱琐碎,唯一不错的感觉的就是线条的运用很流畅很大胆。于是我问他:“这些画的都是什么?”,他很自豪地告诉我说,这是一种能发光的可以净化空气的汽车,周围的线条是小鸟唱出的欢快的歌声。听他这么一说,我也被他愉悦投入的神情彻底感染。我不得不重新审视一下他的画面,尽自己最大所能顺着孩子的想象思路发散开去,慢慢地,我的脑海出现了这么一个场景,一辆外形与众不同的,甚至带点“喜感”的小汽车使劲儿奔驰在大马路上,“突突”的马达声和着周围小鸟的美妙歌声,红绿白相间,线条沸腾肆意蔓延。虽然是怪异与突兀的组合,但流露出来的自由欢快之情浸染了整个画面。“恩,你画得真好,小鸟那么高兴,一定很喜欢这辆汽车”。我鼓励他。孩子很享受地继续投入到他的想象世界中。

画画是孩子自由天性的表达,每一笔每一根线条都体现着他丰富的内心世界,他可以在图画里编出一个有趣的故事,可以画出自己喜欢的童话情节。有时候,教师可以顺着孩子的思维,和他一起想象,一起构思那美妙的画面,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想象的世界无所不能,无所不可。偶尔的来一点异想天开会更有乐趣。沿着这样的理念,再次看他的画面就很自然了。只要教师愿意俯下身姿适时引导,并带着充满鼓励的眼神细细聆听感受,走近孩子的心灵深处,就一定能捕捉到他们闪光的创造性思维。

二、用眼观世界,探索绘画表现技法。

四年级有一课内容是植物写生,对于大部分孩子来说,绿色植物是他们生活中非常熟悉的东西了。由于受客观因素所局限,我把作业要求写生改成了临摹,利用教室现成的绿植盆景进行写生,在美术教育中,首先就是对学生进行观察能力的培养。当然,临摹优秀作品也是一种提高观察能力的方法。一开始临摹,很多孩子往往会被别人优秀的作品所吓倒,觉得那么棒的画面自己画不来,观察事物时,也会注意力不集中,还有部分孩子在临摹过程中缺乏持久性,更不善于比较与分析,处处使人感到不耐烦,出现浮躁的情绪,结果是严重影响了画面效果,作业质量大打折扣。

于是,我决定,再花一节课的时间来完成这课作业,这次的情况明显改观了很多。越来越多的孩子在作业过程慢慢摸索出了合适的方法,由最初表面浅显地看事物向着深入细致的观察发展,在这样一个时间缓行推移中完成了作业,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这一次的画面比第一次更耐看。

提高孩子的观察能力和观察方法需要在平时的生活中一点一滴地积累,在课堂中,需要我们多加引导,对孩子观察不细的地方加以必要的提示,相信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学习训练的不断深入,孩子们的作品所表现物体的深度会不断加强,作画技法也会更娴熟。大雕塑家罗丹说:“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看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美。”我们的学生虽然不是什么大师,可临摹出来的作品却也是一人一世界,各具特色,保持着自己的个性。

从观察入手,让孩子们学习一下别人优秀的绘画技法。记得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一文中,陶行知先生就提出了“六大解放”的思想,解放儿童的头脑、双手、眼睛、嘴、空间和时间。发展儿童的创造力,首先要把儿童的头脑从迷信、成见、曲解和幻想中解放出来。“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思想观早已与现实生活实际脱轨。我们应让儿童观察和分析自然,从观察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从而去解决问题。在这一系列的递进过程中扩大儿童的知识眼界,并发挥其内在的创造力。

三、以景触情,激发学生创作灵感。

当然,在现行的美术课堂上,尤其是美术作业中所呈现出的绘画效果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有部分学生绘画内容千篇一律,无论你布置任何主题,他都会画上一个太阳几片云朵,这种思维定式的固有化,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的绘画作品没有任何新意及可取之处。想象力的缺失使得学生在实际动手操作时显得束手束脚。这就需要教师营造有利于激发学生创新精神的学习氛围,要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呈现活泼多样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进行美术教学时,不应一味拘泥于教材规定的题材作为教学内容,在题材、形式的选择表现上要留给学生自由空间。

兴趣永远是最好的老师,这话应验了我最近的教学尝试。我校这学期的校园兴趣活动课,上课时间从原来的四十分钟增加到一个小时。刚开始孩子们还挺兴奋的, 可几次长时间的埋头绘画涂色,有的孩子显现出了不耐烦的情绪,其实这个可以理解,孩子们天性活泼,喜欢自由自在,排斥枯燥单调的状态,如果是重复机械式的动作,难免让他们产生压抑的感觉,没有乐趣可言。这种状态下所表现出的作品效果往往不会理想。所以这时候,很有必要给他们来点新鲜的花样,活跃一下学习气氛,刺激他们将要僵化的脑神经,灵感通常来自一瞬间。

于是,有了下面的激发兴趣的活动。

我宣布:我们接下来要去校园采集树叶和树枝时,孩子们齐刷刷地从画作中抬起头来,原本“麻木”略显疲惫的脸瞬间多云转晴,眼睛发亮地注视面前的老师,眉飞色舞起来。在我说明采集的具体要求时,部分孩子已经按耐不住跃跃欲试的样子,心思早已飘忽到操场上去了。看来他们很有兴趣,当然更觉得神秘,因为我并没有告诉他们具体要做什么东西。这下,兴奋点被点燃了、好奇心呈现在脸上,这样的发动开启了成功的一半。于是排好队,静悄悄地向着校园操场出发。

采集完树叶、树枝回到教室,看着这些没人要的枯枝残叶,议论着这到底可以派什么用场?有的学生说可以用树叶贴画,有的说可以画出叶子的不同纹路,有的说可以……。

一位大师说的好:要在平凡中的事物中发现它的不平凡。那么这个人的创造力可见不一般。接着,我给大家介绍了这些树叶的作用:它可以用来在叶子上涂上颜料进行拓印、通过裁剪树叶可以组合成各种想要的图形、可以用来装饰生活中的实物等等;树枝同样可以自由组合成形,做个小笔筒或者装饰小围栏。叽叽喳喳讨论一会,孩子们终于想好自己要做什么了,他们各自找好合作伙伴行动起来。

三班的何同学,别看他胖乎乎的给人憨厚之感,做起手工来却一点都不马虎,细心又用心,平时的绘画总是有始有终,这回更是精益求精了。我看他用树枝做了一个四方形的装饰小围栏。

六班的翁同学,同样也是一丝不苟,她选择的是拓印,在树叶上涂上各种颜色并把颜色印到彩色纸上,期间由于调色时水分的多少没有把握好,有几次印糊了。我在边上指导,加上她不断尝试,控制好水分和色彩的调和,最后终于大功告成,兴奋地跑来把作品交给我。然后又回座位继续拓印,此时的我就像个救火队员在教室中不停地穿梭,哪里出现问题,我就到那里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德国的教育家雅思贝尔斯说过这样的话:“教育本质上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如果教育未能触及人的灵魂,未能引起人的灵魂深处的变革,那就不能称其为教育”。这是一种多么完美的教育呈现方式啊!

在漫长的教育之路上。我会一如既往地不断尝试不断努力践行!让学生的创作灵感,与生命化教育之花一起盛开。

猜你喜欢
创造性思维观察兴趣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数学教学中引发创造性思维的技能探究
基于高中语文诗词欣赏教学下的创造性思维培养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提升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研究与探索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