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南京剪纸现状分析

2016-12-12 09:08王珊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6年11期
关键词:现状分析

王珊

摘   要:“南京剪纸”在中国剪纸艺术乃至中国传统手工艺术领域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本文经过大量的调研和走访,围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南京剪纸的项目存续状况进行形式分析,总结主要工作与成效、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列出其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保护、传承。

关键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南京剪纸;现状分析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33-0154-01

2008年6月,“南京剪纸”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属传统美术类项目,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编号为Ⅶ—16,文化部认定的保护单位是南京市工艺美术总公司,所属区域为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2009年10月,作为中国剪纸重要组成部分的“南京剪纸”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加强“南京剪纸”的传承、保护和发展,对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地域文化存续、历史文脉的留存以及推动民俗习惯的延伸具有重要意义。

一、回顾与形势分析

(一)项目存续状况

南京剪纸是中国剪纸的著名产地之一,早在三百多年前评事街、笪桥一带就流行剪纸这一民间艺术。旧时南京人婚嫁喜庆,多聘请艺人来家用大红纸剪各式喜花,缀于箱、柜、被、枕等嫁妆之上,其图案题材则根据需要和特定的剪纸外形,填满花叶等吉祥纹样。艺术特点为“花中有花、题中有题、粗中有细、拙中见灵”。其中以斗香花和喜花著称于世,斗香花的题材有戏文、历史故事、民间传说、吉祥纹样、花卉等。配色一般用金色和大红、桃红、绿、蓝、桔黄、淡黄、黑等七色蜡光纸组成,有十分强烈的效果。而喜花之类,大都在特定的花纹外廓内,围绕主题,根据内容需要,填满散花散叶,和谐地构成完整的图案,显得美满充实、喜气洋洋、寓意丰富。南京剪纸因其突出的个性特征,具有极高的文化艺术价值。

目前,正在从事“南京剪纸”传承工作的传承人共计7位。其中,国家级传承人1人、省级传承人2人、市级传承人2人和区级2人。南京剪纸代表性传承人主要在南京市工艺美术总公司从事剪纸的创作和演示,所在的区域为南京市玄武区。其他一般性传承人则分布在民俗馆、夫子庙街区、湖南路商业街等地区。现阶段由于“南京剪纸”传承人脉络还比较单一,在保留传承项目核心内容的基础上,南京剪纸项目种类还需进一步拓展。

(二)主要工作与成效

“南京剪纸”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来,南京市政府、玄武区政府不断加大对该项目保护和传承工作的力度,经过多年努力,取得了阶段性成果。首先深入调查了“南京剪纸”现状,陆续征集剪纸传承人作品及资料。重点对65岁以上老剪纸艺人的资料进行抢救性记录和保存工作,采用影像录制、口述史、口述技艺记录整理等方式。其次,保持常年对剪纸艺术进行推广宣传和研讨交流活动。每年举办剪纸技艺培训班(公益性),以传承南京剪纸技艺。同时定期举办剪纸技艺优秀作品大奖赛。于此期间,每年还举办剪纸技艺学术研讨活动,以提高剪纸艺术的理论和技艺研究水平。还经常举办剪纸作品展,参加国内外各种形式的会展、学术交流及宣传推广活动。每年暑期利用青少年夏令营免费进行义务教学,以培养学生们对剪纸艺术的兴趣与爱好。近几年来,南京剪纸更是频繁走出国门,娴熟的绝活使在场参观者赞不绝口,也让海外友人充分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由此,“南京剪纸”的保护工作得到持续性开展。

(三)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南京剪纸”自2008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各级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和保护单位为民间艺术家们提供了丰富的展示平台和创作空间。经常利用各种媒介方式,把剪纸艺术带出国门,向世界人民展示其多姿的风采,许多国际友人在参观剪纸艺术展演后,都争相购买和收藏剪纸艺术家们的佳作。在此期间,还时常与一些高等学府和专业机构进行交流和互动,安排剪纸技艺大师在南京市剪纸培训基地、大专院校及中小学等开展技艺传习和演示活动达数十次,在各校园引起很大反响,剪纸艺术的发展可谓蒸蒸日上。

二、结语

然而,机遇总是伴随着挑战,“南京剪纸”的保护工作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存在问题也不容忽视。一是后继乏人状况令人担忧。传统剪纸产品在当代文化背景下并不被重视,真正愿意认真学习钻研剪纸技艺的人可谓寥寥无几。同时,老一辈剪纸艺人多已步入老年,后继传承人学艺不精的情况也实际存在。二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保护机制的制定步伐不能及时跟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需要,管理工作不够健全,保护工作缺乏制度要求,保护标准和目标管理不够完善。三是宣传力度不够。多形式、多角度的宣传报道在全市还没有全方位展开,广大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还不是很清楚,了解也不够深入,认识还很模糊。

参考文献:

[1]李依霖.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3.

[2]陈少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动漫化传承与传播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4.

[3]王敏.县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路径研究[D].西安:陕西科技大学,2015.

猜你喜欢
现状分析
探讨企业工商管理现状及发展方向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分析与指导
浙江天台县森林防火现状及预防对策
对昭通苹果产业发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