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华
摘 要:在收藏界,“越老越值钱”是一个普遍的现象,但对于紫砂壶来说同意楼上的 老壶价格倒挂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明清至民国的紫砂壶,价位常常比不过当代名家的新壶,这也放就是现在紫砂市场的一种乱象。
关键词:紫砂壶;收藏价值
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33-0035-01
自明代中期逐步走向艺术化后,就一直是文人骚客、官宦富绅堂上的雅物,它集实用、把玩、欣赏于一体,在众多工艺品中是绝无仅有的。紫帮壶具有极高的研究性收藏和欣赏性收藏价值。并且具有极深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体系。不同年代的紫砂壶由于加工工艺的差别,艺人们的文化素养、工艺水准的高低,从而形成不同的风貌,使作品留下时代的特征。现在,不少名人家的作品被人模仿,老壶仿品泛滥,难以鉴别,让许多紫砂爱好者望而却步,这是“老壶卖不过新壶的最大原因。”平时经常有人拿老壶来卖,但真品很少,不到10%。要说精品几乎没有。”因为老壶作者都过世了,不可能像新壶那样找作者确认;而且老壶流传下来的不多,很多壶都是孤品,没有同类的可供参考对比,比如艺术风格之类的,都可以作为鉴定参考的重要指标。如此种种,导致老壶真难辯。“老壶的鉴定没有什么固定的标准,就连专家都可能看走眼,更不要说普通壶友了,所以在收藏好的作品时,要多加小心,同时我们也应该具有一个好的心态。
紫砂壶是极普通的常用之物,它的功能无非是用来泡茶,而然紫砂壶从进入茶事生活起,就显示了不凡的魅力,一团泥土经过工匠之手,经过烈火高温,克服千难万难,成为器。它的选材,它的制作,它的造型,它的颜色等,从里到外都充满着艺人的思想,充满着时代的痕迹。一代代技艺的传承和改进,一代代生活的磨砺,在陶瓷器物中沉淀下的文化,是艺术。今天的生活早已远离了古代的氛围,没有了隐逸山林,听松涛的悠闲,但是紫砂壶是一个很好的寄托。一把好的紫砂壶一看“泥料”,“泥”是紫砂壶价值的根本所在,紫砂壶独特之外在于其制作原材料紫砂泥的优越性。所以评断一把紫砂壶的优劣,首在于其用泥的品质。好的紫砂泥具有“色不艳、质不腻”的显着特性。所以,选购紫砂壶应就紫砂泥的良莠加以考量。一把用纯正宜兴紫砂泥做出来的壶才具有使用、投资和收藏价值。二看“器形”。壶的器形,也就是形状样式。紫砂壶的造型千姿百态,其间蕴藏了丰富器形,汇集了历代艺人的创作智慧和心血,素有“方非一式,圆不一相”的选举。至于选择何各形状样式的壶为佳,则因各人的审美趣味和心理需求而不同。不过,因紫砂壶属于整个茶文化的组成部分,所以它所追求的意境,应属茶道所追求的“涤净烦器,淡泊明志,超世脱俗”的意境。“古拙素雅”与茶道文化的意境最是融洽,所以紫砂壶的造型考量应以能表现“古拙”之气的为优选,古朴传统造型的紫砂壶比造型奇特的壶更具有收藏意义及升值空间。三看“工艺”,“工”是紫砂壶的灵魂所在。只有每道工序精心制作,才有使壶恰如其分地体现紫砂泥的湿润和神韵。好的紫砂壶除了壶的流、把、钮、盖、肩、腹、圈足应与壶身整体比例协调,点、线、面的过渡轧制折流畅,在细节上还要“当直则直,当曲则曲,当须则须,当毛则毛”不能有丝毫含糊。四看“款式”,宜兴紫砂壶的署款,素来非常讲究。因壶艺的韵致格调和书法绘画艺术同传,所用印款,往往出自一代金石篆刻名家之手。鉴赏紫砂壶款有丙个意义:一是鉴别壶的作者是认;二是欣赏的诗词书画及印款(金石篆刻)。紫砂壶的装饰艺术结合了中国传统艺术“诗、书、画、印”一体的艺术特点。出自名人之手镌刻,会大大提升紫砂壶的艺术性和收藏价值。五看”功能“,紫砂壶功能主要表现在容量适度、高矮得当、口盖严密及出水流畅四个方面。六看“名家”,名头响亮的人自然比一般匠人所做出的壶卖价更高。不过,只有在对紫砂壶和制壶人足够熟悉的情况下,投资名家壶才是安全之举。像明清紫砂艺人的作品现在是十分难觅的,偶尔有所获得,也是难得完整无损的,这些名作除了艺术价值外,更具有历史和传统文化上的参照意义。除了明清两代艺人的作品外还有一些无名款等,可以作为参考,也具有收藏的意义。名家陶刻装饰壶也是值得收藏的。一些店号的出品,以及当时的实用壶,所用泥料烧成方法和工艺手法名款等,可以作为参考,也具有收藏意义。名家陶刻装饰壶也是是值得收藏的。一些外销的壶中也有用当时的好的泥料和名家所制造的壶。这些壶都是应外商定制,也有别样的趣味。
作为艺术与实用结合的紫砂壶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的。它包含其艺人的一种心情与心境的融会贯通。纵观紫砂壶收藏的现状,历代的名家作品具有很大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备受紫砂壶收藏爱好者青睐,这种风气在紫砂壶问世不久的明代中期就开始了。徐喈凤《重修宜兴县志》谈到供春壶时写道 “明公巨卿,高人墨士,恒不惜重价购之”。当代名家制作的紫砂壶也一样具有收藏价值,尤其是一些大师的作品,一直稳中有升高。
参考文献:
[1]徐秀棠.中国紫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2]陈茚生.宜兴陶艺[M].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