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江苏提学使署旧址

2016-12-10 06:41张维明
江苏地方志 2016年5期
关键词:沈德潜沧浪亭学政

◎ 张维明

清末江苏提学使署旧址

◎ 张维明

经改建的清末江苏提学使署大门 张维明 摄

一、主干道清障,显露三进古建筑

2016年初,随着苏州古城区南北主干道“人民路综合治理工程”的全面展开,沧浪亭牌坊北侧沿街搭建的店面房屋被陆续拆除,长期遮掩在后面的一大片古建筑显露了出来。其中三座厅堂均为硬山顶,前后排列,井然有序。大门南向,两侧有敞开的八字墙,檐下有壮硕的牌科(斗拱),与书院巷清代江苏巡抚衙门的门厅十分相似,更显得气势不凡。一望而知,此处绝非寻常百姓家。

对于这一片老房子,附近的一些居民已经不清楚它的来历。但是在民间却一直流传着沈家祠堂的故事,这里是清乾隆年间的江南名士、诗人沈德潜的祠堂。还有一种说法——老房子原是沈德潜的住宅。旁边园林里的管理人员也证实,这片老宅已经与可园归并在一起,被列为可园总体修复的二期工程,整修后也会对外开放。

二、沈德潜祠堂究竟在哪里

这片老房子果真是沈德潜祠堂吗?

沈德潜(1673-1769),字确士,号归愚,长洲(江苏苏州)人。乾隆四年(1739)进士,时年已经67岁。从此平步青云,备享乾隆恩宠,时相诗赋唱和,官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77岁辞官归里,仍加封尚书衔,再加太子太傅,食一品俸。晚年主持苏州紫阳书院,以诗文引导后进。去世后,诏赠太子太师,入乡贤祠予祭葬,谥文悫。卒后十年,因江苏东台县发生已故举人徐述夔诗案,所著《一柱楼诗》被认为悖逆朝廷,引起一场文字狱。因为诗集前面有一篇介绍徐氏的传记,作者署名“沈德潜”,于是早已入土的沈德潜却因此而受株连,被削封、罢祠、仆碑。沈氏一门所有的荣华恩宠,顷刻之间灰飞烟灭,化作了发人深省的历史教训。

据清乾隆《吴县志·宅第》记载,沈德潜府邸有两处,一为城东阔家头巷教忠堂,一为葑门外竹墩庄九赉阁。其实在可园的西北边还有一处沈宅,后来被立为祠堂。但它与新发现的这片老房子,不在同一处地方。

可园壁间保存的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诸可宝所撰《学古堂记》碑文讲述了书院的建设的经过,其中就提到沈德潜祠址:学古堂的修建,始于光绪十四年(1888),而落成于次年的三月,由江苏布政使黄彭年倡议筹划。先后在可园内构建了书楼、博约堂、学古堂、一隅堂、浩歌亭和居室小院。“是冬,合楼右之沈文悫祠址,继为斋舍三成,成五楹。……最后为讲堂五楹于斋舍之南,而规模始完美”。

至于这座沈德潜祠堂的由来,则在民国《吴县志·名宦三·吴履刚传》中有所记述。吴履刚字子柔,同治九年(1870)优贡,光绪年间署苏州府学敎授,后为学古堂监院。学古堂的“堂西斋舍,为沈文悫德潜故宅,为辟室设位”。

这些记载说明,书楼和学古堂西北侧建为斋舍的地方,原先是沈德潜的一处住宅,后来成为纪念他的祠堂。到修建学古堂时,沈德潜祠堂早已废毁,仅剩基址,于是归并可园,在上面建成了斋舍。其位置大致就在今天可园西北隅办公楼一带。学古堂监院吴履刚则在新落成的斋舍之中辟出一室,供奉沈德潜的牌位,以纪念这位百余年前的吴中诗坛盟主和学界前辈。

由此可见,坊间所传沧浪亭牌坊北侧的老房子为沈德潜的住宅祠堂,只是一场误会,属于民间茶余饭后的传说故事而已。

三、原来是江苏提学使署

那么,这一片气派的老房子原先究竟是什么地方?

根据地方志的记载,这里是一处清末主管教育的省级衙门——江苏提学使署。民国《吴县志·公署二》中这样写道:

提学使署,在长洲县南沧浪亭,由近山林行台改建。清光绪三十一年,裁学政差(故事:学政为京秩外放,不开底缺),各直省改置提学使,秩正三品,专司学务。江苏省分江宁、江苏为二江,苏提学使驻苏州,其署即今所也。

这段文字中有两处记述值得推敲。

其一,“提学使署,在长洲县南沧浪亭”,“亭”字后面有脱文。对照苏州方志中的相关记载就能发现问题。

提学使署由近山林行台改建。据清同治《苏州府志·公署二》:“近山林,在府城沧浪亭北。” 民国《吴县志·公署三》所记相同。二志讲得十分明确,近山林位于沧浪亭的北面。

近山林行台的东面有座花园,原名乐园,后改可园,也称近山林。清嘉庆、光绪年间,先后在园的东部和西部创建正谊书院与学古堂。民国《吴县志·书院》:“正谊书院,在府学东、沧浪亭北。”“学古堂,在沧浪亭北、正谊书院右。”

由此可证,民国《吴县志·公署二》所记“提学使署,在长洲县南沧浪亭”“沧浪亭”后少一“北”字,本意是讲江苏提学使署在长洲县治的南面、沧浪亭的北面,由原来的近山林行台改建。

然而,正是民国《吴县志》的这则记载误导了不少后世的读者,使人以为清末的提学使署设在沧浪亭内,后来随着街坊、道路和园林的变迁,这座衙门已经废毁。而真正的提学使署,却阴差阳错被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之中。这或许就是1963年仅将提学使署旁边的花园——可园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的原因之一。

其二,“清光绪三十一年,裁学政差”,年份有误。

据《清史稿·德宗本纪二》记载:丙午(光绪三十二年,即1906年),夏四月戊戌朔,“己亥,裁各省学政,改置提学使。”

显然,志书中的“一”,系“二”字之误。

当时清廷迫于各方压力,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初宣布实行“新政”,兴办新学、改革教育成为“新政”的重要内容。

光绪三十一年八月初四日(1905年9月2日),朝廷宣布“立停科举,以广学校”,“自丙午(光绪三十二年)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于是从隋朝开创的在中国实行了1300年之久的科举制度,至此寿终正寝。

次年四月初二日(1906年4月25日),继立停科举、创设学部后,朝廷又裁撤各省提督学政,改设提学使司。

原先的提督学政,简称学政,又称学台,主官是朝廷委派到各省主持院试并督察各地学官的督学使者,规定由翰林院或进士出身的京官担任,一般各省一人,三年一任。任职期间,可受到钦差的礼遇,并且保留学政任职之前的原衔品级,具体学政事务也不受地方督抚的节制。自明代万历四十二年(1614)以后,南直隶(下江)和清代江苏学政衙门曾长期设在江阴,直至裁撤为止。

新设置的提学使司,主官为提学使,一般各省一人,为正三品;作为总督(从一品)、巡抚(从二品)的属官,位列布政使(从二品)之次,按察使(从三品)之前,具体学务也同时接受学部领导。提学使负责全省教育行政事务,考核所属职员,管理全省各级学堂,聘用外国教员等事宜,还要与布政使一起筹划全省教育经费。署设总务、专门、普通、实业、图书、会计六科,便于与学部上下衔接,实行对口专业指导。还设省视学六人,奉命巡视各府、厅、州、县学务。又别设学务公所,有议长一人、议绅四人,作为咨询和协助机构。

由于江苏省情特殊,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一省分设江宁、江苏两布政使司,前者治江宁,后者治苏州。江苏布政使司领苏州、松江、常州、镇江四府和太仓直隶州。于是朝廷依布政使司辖区,也分置两个提学使:一称江宁提学使,驻江宁(今南京);一称江苏提学使,驻苏州。两使分管全省学务。江苏提学使的办事机构为提学使司,又称提学使署,地点就在苏州城内沧浪亭北的原近山林行台。

四、近山林行台和钦差行辕

民国《吴县志·公署三》载:“近山林,在府城沧浪亭北,清雍正七年巡抚尹继善即废祠馆奉使至郡者,题其额曰‘所憩’,继善自书。咸丰十年毁。同治十三年重建。”近山林行台其实就是一处专门接待来苏使节的公馆,与接官厅属同一类机构,相当于后世的省政府接待处兼贵宾馆。一些来苏任职的名宦高官曾寓居这里。

清道光四年(1824)冬,梁章钜由江南淮海河务兵备道调署江苏按察使,“舍于城南之近山林”。他见到仅一水之隔的沧浪亭,“乔木数十本,森列亏蔽,时方北风,委叶尽脱,岿然一亭,孤峙云表,私欲略加修葺,以还旧观”,日后终于主持重修沧浪亭,成就了江南园林史上的一段佳话。这段经历就记载在他撰写的《沧浪亭志序例》之中。

来苏的使者之中,当数钦差大臣的名声权势最为显赫。晚清的近山林行台还曾作为钦差的驻所。在光绪六年(1880)的《苏州城图》和稍晚的《苏城全图》中,在沧浪亭北面就标注“钦差行辕”。1928年蒋吟秋所撰《沧浪亭新志》选辑旧文,其中有这样的记载:“近山林,在沧浪亭对面,即今行辕”。这里的所谓“行辕”,就是指钦差行辕。将近山林钦差行辕改为江苏提学使署,从一个侧面体现了苏省对教育的重视。

江苏提学使署成立之后,其西面是苏州府文庙和师范学堂(今苏州高级中学的前身),其北面为公共体操场(原苏州医学院内操场)和江苏学务公所,其东面有高等学堂、府中学堂等诸校和结草庵,其南面为沧浪亭和南禅寺。而位居这一文化教育名胜区的中心,便是江苏省最高教育领导机构——提学使署。

五、江苏提学使

据民国《吴县志·职官表七》记载,江苏提学使署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设立起,到辛亥革命后废止,前后仅六年时间,却有三人四次任提学使、两人署理提学使:

周树模 光绪三十二年任

陆锺琦 光绪三十三年四月兼署

毛庆蕃 光绪三十三年任

樊恭煦 光绪三十四年任

夏敬观 宣统元年十月署(《映庵自记年历》作“十一月”)

樊恭煦 宣统二年二月回任

江苏提学使都为当时的有名人物,有的本身就是教育家。

周树模(1860—1925),湖北天门人,字少模,号沈观。光绪十五年(1889)进士。曾在两湖、经心、江汉,蒙泉等书院讲学。后随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官至黑龙江巡抚,兼任中俄勘界大臣。民国成立后任平政院院长。

陆锺琦(1848—1911),字申甫,顺天宛平(北京)人。光绪十五年(1889年)进士。曾任江苏布政使、护理江苏巡抚,后擢山西巡抚。到任未逾月,武昌起义爆发,山西新军进攻抚署,因拒降而中弹亡。

毛庆蕃(1849—1927),字实君,江西新建人。光绪十五年(1889)进士。曾任上海江南机器制造局、南京金陵机器局总办。后擢甘肃布政使,摄陕甘总督,以“玩误新政”罪罢职,束装南下,寓居苏州。辛亥革命后,不再复出,以清贫而逝。

夏敬观(1875—1953),字剑丞,号映庵,江西新建人,光绪二十年(1894)举人。曾任三江师范学堂提调,参与新政。后任中国公学、复旦公学监督。1919年任浙江省教育厅长。后长期隐居上海,以诗书画自娱,著述宏富。

樊恭煦(1843—1914),字介轩,浙江仁和(今杭州市)人。同治十年(1871)进士。曾任陕西、广东学政。江南有名的官立中等工业学堂(苏工专的前身),就是在他任职江苏提学使期间创立的。

江苏提学使署的设立,对全省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筹划和推动作用。单就苏城而言,除了兴办许多中小学堂和女子学堂之外,还着意建成了不少颇具规模的各类专业学校。例如苏省官立法政学堂、苏州府官立农业学堂(辛亥革命后改为省立第二农业学校)、苏省铁路学堂等。其中于宣统三年(1911)正月创建的官立中等工业学堂,有讲堂宿舍102间,建造实习工场25间,购实习器械30余架,就当时而言,堪称规模宏大、设施一流。学堂还附设染织讲习科,设立工业教员讲习所,以培养专业人才和师资。这座工业学堂的创办,为苏州近代工业科技教育提供了良好的范例。

六、从官衙、校舍到园林景区

清末江苏提学使署存三进厅堂 张维明 摄

辛亥革命期间,江苏巡抚程德全宣布独立,在苏州书院巷抚衙成立江苏都督府,执掌地方军政。而随着清王朝的覆灭,江苏提学使署也就黯然退出历史舞台。

民国初期,这里一度成为工业学堂的南校区。1951年又与旁边的可园一起划并江苏省立苏南工业专科学校,1957年成为苏州医学院校舍。直至2013年,通过地块置换,这里才正式划归园林局管理。

江苏提学使署旧址现存门厅、大厅和后厅三进,宽约20米,进深约67米。门厅面阔四间——中间三间施斗拱,东侧为次间。据分析,原来门厅本为五间,其西侧次间已被拆除(现正在修复)。第二进大厅和第三进后厅,均面阔五间,中间三间施斗拱。后厅有翻轩。

江苏提学使署的大门与江苏巡抚衙门和苏州织造署的形制有所不同。巡抚衙门的大门面阔五间,均施斗拱。织造署大门面阔三间,也均施斗拱。而提学使署大门面阔五间,中间三间施斗拱,介于两者之间,这应该与衙门的行政级别有关——低于巡抚衙门,高于织造衙门。这为清代江苏衙门建筑形制的研究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

江苏提学使署的主体建筑保存基本完好,其屋架、斗拱尚是晚清遗构。更加难能可贵的是,东边的花园——可园,有挹清堂、浩歌亭、博约堂、濯缨处、一隅堂和小西湖诸胜,花木掩映,芳姿绰约,依然保持着江南书院园林的风貌。这样较为完整的清末省级提学使署旧址,在全国已属绝无仅有,值得我们认真地修复保护。

目前,苏州市园林局等有关部门已组织力量,进行修缮。

猜你喜欢
沈德潜沧浪亭学政
沧浪亭
清代山西学政考 *
生活方式干预在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患者中的应用
沈德潜:人生七十才开始
寻幽沧浪亭
戚学政:用心用情做好医疗对口支援
翁同书《使黔杂记》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
最高枪手的下场
勿忘推恩施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