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袁 岗 丁 江 王 亮
在火海中彰显港口消防铁军本色——处置“7·16”液化气球罐泄漏爆燃事故灭火一周年记
■ 袁岗丁江王亮
他们的平均年龄只有24岁,却个个身怀绝技;他们24 h处于执勤状态,节假日也依然坚守在工作岗位。他们就是日照港油品码头有限公司消防站消防尖刀战士,用生命诠释着对消防事业的忠诚。
“7·16”日照石大科技球罐爆炸事故已过去一年之久,但是作为参与救援这次事故的亲历者,事故应急抢险救援的一幕至今还历历在目,那么惊心动魄。
2015年7月16日7时38分,日照石大科技石化有限公司1 000 m3液烃球罐起火,火势冲天,势不可挡。
7时47分,上班途中的消防站站长丁江接到市消防支队岚山消防大队王勇大队长电话,命令消防站出动备战车辆、人员前往石大科技球罐区救援。接到任务后,丁江迅速汇报公司领导并下达出动命令,由消防站副站长滕怀胜带领3辆消防车、18名战斗员紧急赶赴火场,成为首批增援力量中第一个到达火场的企业消防队伍。
他们到达后,迅速赶往现场指挥部报到领取作战任务。干粉车原地待命,出动两辆水罐消防车与石大科技消防队占领火罐北侧上风向阵地,利用车载炮对火罐实施强制冷却。随时可能发生爆炸的球罐距离他们仅仅50 m。面对火魔,他们没有半点退缩,没有丝毫松懈,坚守着自己的阵地。大水罐消防车“80”水炮利用两栓一车为其供水,强大的水流冷却着大火熊熊燃烧的球罐,指挥员时刻关注球罐状态,及时调整冷却位置以控制冷却空白点。9时15分,着火罐突然发生爆炸,毫无预兆。前沿阵地,指战员15人被爆炸冲击波掀翻,“死神”仿佛瞬间降临。现场总指挥周图书下达迅速撤退命令,他们放弃作战车辆迅速边撤离边清点人数,在撤退过程中又历经了邻近球罐发生的二次爆炸、三次爆炸。
9时16分,在消防站待命的消防员接市安监局增援命令,再次出动2车14人前往石大科技增援,协助外援消防部队供水灭火,随时可能受到生命威胁的他们迎着突如其来的灾难而去,累了就轮流接替冷却火罐,饿了就随意啃几口发放的馒头,渴了就猛喝两口矿泉水;可是困了,却不能睡,甚至不能打盹,队员们瞪大的眼珠里布满血丝,却也充满希望,等待着胜利的一刻。然而,火势汹汹的爆炸球罐丝毫没有妥协的迹象,甚至又在准备着再一次的“进攻”。在这紧要关头,他们咬紧牙关,抱紧水枪,与“火魔”作斗争。
17日11时,消防站接日照港消防支队通知:爆炸危险解除。两天一夜的战斗结束了。可是,“7·16”的魔咒真的解除了吗?谁都不敢肯定的回答。接着,他们又进行了两天两夜不间断的监护工作,他们要亲眼看到火势彻底被消除,才能向岚山区人民交代。
在液化气储罐前整整奋战了四天三夜,历经3次爆炸,他们一直奔波在最前线,临危不惧,科学正确处置,以过硬的本领与火魔鏖战。最终,消防站无一人伤亡,彰显了港口消防铁军形象。球罐爆炸事故成功处置后,消防站得到日照市、日照港集团公司等各级领导的高度赞扬。但他们并没有庆祝劫后重生,而是更加刻苦地投入到日常训练中。
从“7·16”日照石大科技球罐爆炸事故中,他们吸取大量教训,开始了不断完善应急体系、提升救援能力的又一个进程。目前,消防站正在加强消防“软硬件”建设。在装备器材方面,配备吸油泵、港区内增设消防水鹤、消防车库门安装联动等;在管理方面,完善了消防员等级考核评定、组建特勤班,专门负责岚中港区各类恶性事故处置;在应急预案建设方面,由过去的“一类型一案”,细化编制成“一罐一案”;培训方面,打造“轮换式”消防培训学习方式,让消防员熟悉生产现场工艺以及大型设备构造,开展了“把一线班组打造成应急救援第一攻坚力量”的课题攻关,以打造一支“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的消防铁军,努力为港口跨越式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