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燕蕊
摘 要: 地方应用型高校的办学目标是为了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凭借具有地方特色的优势专业,为本地区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并不断培养复合型、应用型的高级专门人才,以服务于本地区的现代化建设。本文主要对地方应用型大学二外德语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说明教学改革在地方应用型高校二外德语教学的必要性,并探求通过何种形式的二外德语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能力,从而提高地方应用型高校的二外德语教学质量,同时增强地方应用型高校毕业生适应社会的技能。
关键词: 德语教学 地方应用型高校 教学质量
一、引言
地方应用型高校指的是以应用型为办学定位,而不是以科研为办学定位的本科院校,现阶段一般包括所有的本科第二批次、本科第三批次的录取院校。地方应用型的本科教育对于满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及的应用型人才需要,以及推进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2014年3月中国教育部的改革方向已经明确:全国普通本科高等院校总共有约有1200所,将有600多所应逐步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变,转型的大学本科院校大约占高等院校总数的百分之五十。
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办学定位非常明确,办学目标就是为了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凭借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优势专业,为本地区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并不断培养复合型、应用型的高级专门人才,以服务于本地区的现代化建设。这样不仅有利于地方高等学校的健康长远发展,还有利于促进地方经济的和谐快速发展。2015年我校成功获批为安徽省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立项建设单位。德语作为一门第二外语,在我校开设的时间虽然不长,但要紧紧围绕地方应用型高校建设的指导,将二外德语教学与应用型教学相结合。
二、二外德语教学在地方应用型高校教学中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多,教学课时少。
2000年,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德语组根据教育部的指示精神,对1991年出版的《大学德语教学大纲》进行修订。新修订的《大学德语教学大纲》对德语教学和教材编写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德语(二外)教学大纲》规定:要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同时具备初步的听、说、写、译的能力,并能用德语交流比较简单的消息。而且大纲提出教材要注意题材和体裁的多样性,还要注意跨文化交际的培养。大纲规定,二外德语一般周学时为四学时,共三到四个学期上完,总共学时为180学时~240学时。
我校二外德语目前是在本科三年级开设一年,本科四年级上学期开设六周,每周四个学时,总课时量大约是164个学时,远远低于教学大纲要求的180学时~240学时。如何在164个学时内让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而且以地方应用型高校教学为指导,二外德语教师必须在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上下大力气,这同时对学生的挑战是巨大的。
2.教材陈旧、缺乏实用性。
目前大部分应用型高校使用的二外德语教材即使涉及了“听说读写译”这些方面,但教材编写基本沿袭以语法为脉络,中间穿插课文的形式。在内容的编排上也以课文为主,其他的阅读或者是听力练习都非常简单或者是基本不侧重。而课后练习也是编排特别简单,缺乏与之配套的先关的练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都不高。很多出版社在编写教材时,没有结合地方应用型高等学校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水平,题材和内容编写不合理,没有与时俱进,抑或是教材编写难度偏大和学生的接受能力不符。教材的更新速度和实用性远远落后于地方应用型高校相关学科的发展,从而导致学生兴趣下降,限制教师授课积极性的发挥。地方应用型高校二外德语教学培养的是应用型的专门人才,二外德语教材只有与培养方式相契合才能发挥地方应用型高校的优势,而大部分的教材都达不到这一要求。
3.师资力量薄弱。
目前,地方应用型高校的二外德语教师的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在外国语学院一般属于“弱势群体”和“局外人”。二外德语教师在很多地方应用型高校里都超负荷工作,一般一所地方性应用型高校只有一个二外德语教师,教师要承担大三、大四两个年级的教学任务。从而导致二外德语教师进修机会少、学习时间紧、经费短缺等问题,使二外德语教师很难有时间和精力钻研最新的教学理念的教学方法。这样造成的后果是严重地和地方应用型大学的培养计划脱节。而有的教师虽然语言功底比较扎实,也精通外语教学理论,却缺乏必需的专业知识。
4.二外德语教学模式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脱轨。
地方应用型大学的学生毕业后直接去生产一线工作,如何将在大学里学到的德语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工作中对学生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由于应用型高校的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大部分二外德语教师都是大学毕业后就直接工作了,在日常教学中,这些教师大多把对词汇、语法的讲解放在首位,而没有重视学生德语应用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学的都是“哑巴德语”、“聋子德语”。二外德语教学方法缺乏创新而且教学模式老套,把学生看做是学习的客体而不是主体,把老师看做是课堂活动的主体而不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大部分德语教师都是按照解释单词、讲解语法、单词练习和课文解释这些步骤来讲课的。由于学生参加的练习过少,只重视德语语法知识或者是课本中的基础知识,而不是二外德语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使学生适应不了社会的需求,从而导致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很难实现。因此要提高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就要把二外德语教学模式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相结合。因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是实用型人才和创新性人才。
二外德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照本宣科,不能仅仅把教学重点放在对语法和词汇的讲解上,而要重视学生实际应用的能力,重视学生“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同时不能固守特定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要在教学模式上进行创新,实现特定的地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三、如何提高地方应用型大学德语二外的教学质量
1.转变教学理念。
在地方应用型高校的二外德语课堂中,要提倡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的能力,改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状态。在二外德语教学中,要不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要以学生为本,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因为在大部分的二外德语教学中,由于课程设置的原因,一般课程都不多,二外德语教师就利用大部分的上课时间讲解语法。演练练习或者是讲解课文,整堂课都是教师一个人在讲,学生很少参与,从而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严重下降甚至跟不上进度的局面,学生对老师的话不知所云,云里雾里,老师一直做无用功,从而导致事倍功半。因此在地方应用型大学的二外德语教学中,老师要转换思路,形成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服从于学的局面。学生不是被老师操纵的,而是本身具有强烈的主人翁的心态出现在课堂中的。这样学生才能积极地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形成良好的学习气氛,课上课下形成良性的循环。
2.创新教学方法。
大部分二外德语教材都是按照解释单词-练习语法和词汇-讲解课文这种单调模式来设置的。这种公式似的教学内容不仅让学生觉得内容繁多,而且教学方法落伍、死板。如果只按照书本上进行教学而不考虑学生的需求是很失败的。创新的教学方法要因人施教,要根据学生不同的需求采用不同的方法。二外德语对大多数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主要是掌握一些最基础的语法知识,阅读和课本内容难度相当的文章,能和德国国家的人员进行简单的日常对话就足够。对于要参加硕士研究生考试的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仅仅知道以上的知识是不够的,还要加大课外练习,进行系统性的语言培训和语言练习,只有这样才会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而对于理工科的选修二外德语这门课程的学生来说,他们有的是想参加德福考试出国留学,这就需要对他们进行小班教学,强化听力、阅读、写作、口语和语法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学生的愿望。
3.加强师资力量的建设。
地方应用型高校的教学水平主要是由教师的素质决定的。由于大部分地方应用型高校都是2000年之后刚刚升上本科的院校,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教师的教学经验相对不足,会出现二外德语知识的学习与学生专业联系不紧的现象,因此就难以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二外德语虽然是一门基础性的课程,但是二外德语教师不仅要有专业的基础知识,更要具备良好的科研能力,最主要的是熟悉掌握专业的理论和实践,可以多参加“产学研”项目,深入企业基层,可以到相关专业的企业挂职实践,了解自己学科的前沿和动态,取得市场上的第一手资料和信息,将技能和德语知识融合在一起。与此同时,学校可以多加强教师的专业知识的培训,定期邀请相关企业的专家或工程师学校实际讲解,对师资力量进行培训,加强校企合作,提高教师的竞争力和整体素质。
4.完善教学内容
由于地方应用型大学的二外德语教材编写不合理,内容过时适应不了学科建设的要求。有条件的应用型高校在选择教材时要考虑教材应与时代合拍,具有前瞻性和实效性,同时要注意双语教材的使用。比如面对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可以使用旅游德语的教材,面向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可以使用计算机德语,面向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可以使用经贸德语的教材,对于机械制造专业的学生,可以加大机械制造方面术语和机械制造方面的教学力度。同时在教材的选择和编纂上要注意深入浅出,先掌握好基础知识再过渡到专业知识甚至是更高深的知识。这样才能提高学生使用德语的能力,二外德语教学才不会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脱轨。
四、结语
地方应用型高校的二外德语教学一定要迎合现代经济发展的要求,对实践教学更重视,加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二外德语教学要逐渐从传统的注重课堂教学转移到注重实践上,这样才能在不断完善二外德语教学的基础上,既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德语的能力,又促进地方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培养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李秋梅.德语(二外)教学的探讨与实践[J].外语论坛,2012(31).
[2]韦薇.关于地方应用型高校英语教学的思考[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5.
[5]胡峰.计算机辅助教学在德语教学中的应用[J].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15.
[4]邵永真.深入探讨教学原则,促进大学外语教学改革[J].外语界,2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