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东干族留学生汉字书写偏误分析

2016-12-08 08:33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教育版) 2016年3期
关键词:别字笔顺偏误

侯 宇

(西北师范大学 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甘肃 兰州730070)



中亚东干族留学生汉字书写偏误分析

侯 宇

(西北师范大学 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甘肃 兰州730070)

中亚东干族留学生大多具有陕甘方言背景,汉语听说能力发展比较迅速,但是读写能力发展相对滞后,究其原因是汉字制约了其汉语能力的全面发展。分析了东干生汉字书写偏误类型及原因,指出相应的教学方法以提高东干生汉字书写能力。

中亚;东干生;汉字;偏误

一、研究目的

东干族留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由于历史原因他们多会说陕甘方言,在听说上和中国人交流没有太大的问题,可是由于其多语言背景(东干话、俄语、哈萨克语、吉尔吉斯语等),和以字母文字为书写工具的原因,以横竖撇点折等笔画构成的三维立体的方块汉字给他们的视觉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和挑战。正如胡振华(2012)曾指出“从中亚东干族学生学习汉语普通话的情况来看,他们在口语上与汉语零起点的中亚其他民族学生相比,学习得相当快,但他们最大的困难是和当地其他民族学生完全一样,都是要从扫除汉字文盲开始来学习。他们并不比其他民族的学生学习汉字学习得快。”[1]东干族留学生听说的快速发展和读写的相对滞后使得汉语水平发展处于极度不平衡的状态,因此找出有效的汉字教学方法就成了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研究现状

我们在中国知网上以“东干留学生汉字偏误分析”为主题共查找到11篇相关文章,多数是以“中亚留学生汉字书写偏误”为内容,如范祖奎(2010)《初级阶段中亚留学生汉字书写偏误分析》,陈光友(2011)《新疆中亚留学生汉字偏误调查分析》,李建军(2014)《中亚留学生汉字学习偏误分析与汉字教学》,其中只有2篇是针对中亚东干族留学生汉字教学的文章,分别是王学凯(2014)硕士论文《东干族留学生初级阶段的汉字习得与教学》和李华(2015)《中亚东干留学生笔画、笔顺调查的思考》。因此,本文将研究中级阶段东干生的汉字偏误特点及规律,从而指导教学。

三、研究内容

(一)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是西北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2013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四年制本科教育的东干族留学生,他们已经在该校学习了一年汉语,使用的教材是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的《发展汉语》,每周20个课时,掌握的词汇量在2500个左右。现已进入中级汉语阶段。

(二)研究语料

本文以东干生大二一年(中级阶段)汉语学习过程中,作文、听写、考试等书面材料中常见的155个错别字为研究语料。

(三)研究方法

运用对比分析法,将错别字类型及所占比例进行对比分析,定量统计和定性分析相结合,找出东干生汉字书写偏误的特点和规律,通过问卷调查,找出学生及教师在汉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制定出相应的教学对策。

(四)汉字偏误的认定、分类和原因分析

错别字是错字和别字的总称。据《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定义:“错字:写得不正确的字或刻错、排错的字。别字:写错或读错的字,比如把‘包子’写成‘饱子’,是写别字;把‘破绽’的‘绽’(zhàn)读成‘定’,是读别字。“错字”是本无此字,由于各种原因人为地“造出”另一个字;而“别字”是本有其字,只是用错了地方。

1.错字偏误

我们从笔画、部件、整字三方面进行分类研究,偏误类型分为增添、删减、更换、错位四类。

整字偏误往往表现为将一个合体字误写成两个字,如:顶-丁页,骄-马乔。这类偏误为数不多,往往是由于整字意识不强引起的。

通过对155个错别字偏误进行分析统计,我们发现中级阶段的东干生在汉字书写方面错字偏误率远远高于别字偏误率,其中错字偏误共103个,占到全部偏误的66.45%;别字偏误共52个,占到33.55%。如表1:

表1 错别字偏误统计

可见,由于东干生本身掌握的汉字数量极为有限,出现别字偏误的几率相对新加坡华族学生就小得多。侯宇(2016)指出新加坡华族中学生汉字书写偏误主要集中在别字上。[4]相反,东干生的汉字书写偏误主要集中在错字上。

在错字偏误中,由于增删部件、更换部件或部件错位导致的偏误最多,共66个,占到错字偏误的64.08%;笔画原因造成的偏误有35个,占33.98%;而整字意识不强导致的偏误仅有2个,占1.94%。如表2:

表2 错字偏误统计

可见,到了中级阶段,东干生对部件有了较强的意识,经常会从部件入手记忆汉字,但同时也因为对部件的不理解或对间架结构的忽视而出现书写偏误,这也就成了我们教学中必须重视的一点。冯丽萍(2002)就指出中级阶段的留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部件意识,可以将部件作为其记忆和识别汉字的单元,多部件字由于字形特征复杂,需加工的信息单元较多,因此识别也相对困难。”[5]

2.别字偏误:

我们把别字偏误分为形近致误、音近致误、形音近致误三种类型。

从部件入手分析,形近致误可分为增添或删减部件,如:船↔舟、容↔谷、课↔果、你↔尔、堵↔者。到了中级阶段,留学生汉字部件意识增强,对于形体接近的汉字往往会出现增删部件的书写偏误。当然,有时还会受前后语境的影响出现书写偏误,如把“上课”写成了“让果”。对于有其中一个部件相同的合体字,留学生往往出现更换另一部件的偏误,如:旅↔放、延↔廷、持↔挂、借↔错、材↔村。因部件错位导致的偏误多是错字偏误,而别字偏误不多,如:部↔陪。原新梅(2003)把部件错位称之为部件“镜像错位”,并指出“错位后大多不成字,只有少数构成另一字。由于汉字左右结构比例大,因此左右方位错位最多。”[6]

由于几个汉字发音相似而导致相互替换的书写偏误,如:辈↔杯、各↔个、小↔笑、围↔为、约↔月。通常情况下是笔画较少的字代替笔画较多的字,可能是从简的心理所致,但有时也不尽然,如果某个字是高频字,也有可能代替另一笔画少的音近字。

由于几个汉字形体、发音都很相近导致相互替换的书写偏误,主要有增删部件、更换部件等类型,如:比↔毕、记↔纪、历↔厉、气↔汽、漫↔慢、幕↔墓↔暮。这类偏误通常也表现为用笔画较少的汉字代替笔画较多的汉字,除非某个字是高频字,则也有可能替换掉笔画较少的汉字。冯丽萍(2002)指出“字形熟悉度是影响汉字识别的重要因素。字形的出现频率越高,熟悉度越高,学生对汉字的识别越容易。”[5]

综上,在52个别字偏误中,形近致误的别字最多,共22个,占到别字偏误的42.31%;形音近致误次之,共20个,占38.46%;音近致误的最少,共10个,占19.23%。如表3:

表3 别字偏误统计

由此看出,汉字形体因素对东干生汉字书写影响最大,而语音的影响则较小。石定果(1997)曾指出“现代汉字形-义的结合度超过了形-音的结合度。”[7]这也给我们的教学带来启示。

3.笔顺偏误

中国汉字历来以间架合理、结构匀称、字形美观而著称。因此,对外汉语教学中也要重视汉字的动态书写过程。刘丹青、任翔(2010)指出“如果汉字书写没有按照规定的笔顺,那便不是‘写字’,而是‘画字’了。”[8]东干生汉字书写偏误中,不仅有静态的,还有动态的,即笔顺问题。李华(2015)分析了初级东干生对十个汉字的笔顺规则运用的情况,没有一个汉字能被全体学生写对的,其中“茶”答对率占90%,而“场”答对率为零。[9]我们从《发展汉语中级综合Ⅱ》选取了10个涉及独体、左右、上下、左中右、半包围、全包围等结构的汉字,让学生按笔顺写出这些汉字。发放问卷24份,收回24份,有效问卷24份。答题情况如表4。

表4 汉字笔顺调查表

可见,到了中级阶段,笔顺问题有所好转,10个汉字的平均答对率是60%,除了“架”、“避”答对率在50%以下,其余8个汉字答对率均在50%以上。同时,通过对24名东干生汉字教学调查,75%的学生认为笔顺在汉字书写时是重要的,只有25%的学生认为笔顺不重要。说明到了中级阶段,学生开始逐步意识到笔顺的重要性,并能在书写时有意识地注意笔顺。教师应继续加强笔顺教学,比如板书示范、观察学生等等,使笔顺问题得到更好地解决。

(五)汉字教学对策

通过对24名东干生和5名任课教师的汉字教学调查,我们认为汉字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教师方面

首先,汉字教学并非仅仅读写课教师的任务,其他课型的教师也应适时讲解汉字的形音义,将语言教学和汉字教学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的听说读写技能得到全面发展。调查显示,60%的教师会经常在课堂上强调汉字的重要性,40%的教师会偶尔提到。80%的教师认为读写课承担了汉字教学任务的80%,只有20%的教师认为读写课承担了汉字教学任务的50%。可见,限于课型,绝大多数教师都不会在课堂上过多地讲解汉字。汉字教学成了读写课教师或学生课下的事情,汉字难教难学也就不足为奇了。因此,所有教师应通力合作,加强汉字教学。

其次,教师应掌握一定的汉字教学方法和技能,比如,经常将形近字、音近字等易混淆字放在一起讲解。从形体、声音、意义等几方面着手,让学生能辨别清楚这些易混淆字。调查显示,80%的教师会经常把形近字、音近字等易混淆汉字放在一起讲解,20%的教师会偶尔放在一起讲解。虽然绝大多数教师都掌握了汉字教学的一些方法和技巧,但是仍然要加强教师们在汉字教学方面的交流,以提高汉字教学的整体水平。

第三,板书时要格外注意自己的书写笔顺,因为教师的示范作用会影响到学生接下来的书写。同时,课堂上应适时在学生身边走动,特别是学生书写时,要观察学生的书写习惯,关注笔顺问题。调查发现,60%的教师板书时会经常注意自己的笔顺,40%的教师会偶尔注意。80%的教师能经常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笔顺,20%的教师偶尔及时纠错。因此,在笔顺问题方面,教师既要加强自身的示范作用,也要及时指出学生的笔顺问题。

第四,布置作业和听写有效结合起来。调查显示,37.5%的学生认为“反复抄写”对学习汉字有帮助,45.8%的人认为“教师听写”对学习汉字帮助较大,只有16.7%的学生认为“回忆默写”或“看拼音写”对汉字学习有帮助。可见,教师应把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定期检测结合起来。既适当地给学生布置抄写生词的作业,又要定期听写,以收到良好的汉字教学效果。

第五,对待学生的错别字,要严格地检查,而不只是用红笔标出,要鼓励及时纠正错别字的学生,在平时成绩中给予加分。调查发现,60%的教师对于学生的错别字会要求改错并检查,20%教师只是口头告知,20%的教师只是标出错误。显然,仍有近一半的教师对错别字不够重视。同时,通过对24名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他们在判断哪个是正确汉字时(不规范汉字均来自学生的书面材料),只有45.8%的学生答对,而有一半以上的学生对增添笔画、更换笔画、结构错位等书写偏误没有察觉。因此,对待错别字,不管是笔画、部件还是结构问题,教师都应“凡错必究、丝毫不差”,而不是“差不多”就行了。只有教师严格了,学生才会重视,才能减少偏误的可能。

最后,要求学生准备一个错别字本,而不是放任自流。调查显示,所有教师都认为准备一个错字本对学习汉字有作用,但只有40%的教师会建议学生准备错字本,而60%的教师从未做过任何要求。同时调查也显示,87.5%的学生认为准备一个错别字本对学习汉字有帮助,只有12%的学生认为没有用或不知道。可见,教师最好在入学之初就引导学生准备一个错字本,养成随时整理错别字的好习惯,同时也方便检查和监督。

2.学生方面

通过对东干生的汉字教学调查,发放问卷24份,收回24份,有效问卷24份。结果显示50%的学生认为汉字的难度是“一般”,8.3%的学生认为汉字难度为“简单”,41.7%的学生认为汉字难度为“难”或者“很难”。说明到了中级阶段,大部分的东干生对汉字没有了最初的恐惧和迷茫,已慢慢熟悉了汉字的形音义。关于错别字对学习汉语的影响程度,37.5%的学生认为影响不太大,而62.5%的学生则认为错别字对学习汉语有影响甚至很大,说明大部分学生开始意识到汉字书写的重要性。通过对东干生的调查,我们认为学生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注重汉字的学习方法。比如,可以经常把形近字、音近字等易混淆汉字放在一起辨析、记忆。调查显示,只有41.7%的学生会偶尔或经常把形近字、音近字等易混淆字放在一起学习,说明大部分学生在汉字学习的过程中还不得法。

其次,加大错别字的改写次数。调查发现,25%的学生如果有了错别字会查字典多写几遍,50%的人只写一遍,25%的人只是随便看看或者根本不管。可见,多数学生对错别字的检查和修改力度有待提高。

最后,加大汉字听写大赛的次数和规模。调查显示,83.3%的学生认为这个比赛有帮助甚至作用很大,只有16.7%的学生认为没有作用。调查也显示,60%的教师认为这个比赛对促进汉字学习有很大帮助,40%的教师认为有一些帮助。既然师生都认为举办汉字听写大赛很有利于汉字学习,我们可以增加比赛的次数和规模,让更多的东干生参与其中,切身体会到汉字书写的乐趣,激发他们学习汉字的兴趣。

四、结语

随着“一带一路”的新开发,来华的中亚东干族留学生日益增多,他们当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四年制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为的是学好扎实的汉语。因此,我们必须全面提高他们的汉语水平,特别是汉字的认读和书写水平,将汉字教学和汉语教学、汉文化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出高水平的汉语专业人才,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1]胡振华.中亚东干语文学研究概述[J].语言与翻译,2012(4):14-18.

[2]肖奚强.外国学生汉字偏误分析[J].世界汉语教学,2002(2):79-85+4.

[3]张瑞朋.语料库汉字偏误分类和标注体系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4,12(1):48-53.

[4]侯宇.新加坡中学生汉字书写偏误分析及对策——以新加坡务能中学为例[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6,16(1):30-35.

[5]冯丽萍.非汉字背景留学生汉字形音识别的影响因素[J].汉字文化,2002(3):47-49.

[6]原新梅.非汉字文化圈留学生汉字偏误“镜像错位”析[J].河南社会科学,2003(6):134-136.

[7]石定果.汉字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7(1):38.

[8]刘丹青,任翔.对外汉语中汉字笔顺教学软件的设计与实现[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11):50-53.

[9]李华.中亚东干留学生笔画、笔顺习得调查的思考[J].甘肃高师学报,2015,20(1):42-44+95.

(责任编辑 鲁越青)

Chinese Character Writing Errors Analysis for the Dungan Students in Central Asia

Hou Yu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Culture Exchange,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 Lanzhou, Gansu 730070)

Because of their Shaanxi or Gansu dialectal background, most Dungan students’ Chinese listening and speaking skills develop more quickly with a lag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bilities to read and write. The reason is that the Chinese character restricts their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rror types of Chinese character writing and their causes, and points out the corresponding teaching method in order to improve their ability of Chinese character writing.

Central Asia; Dungan student; Chinese character; error

2016-09-13

侯宇(1981-),女,河南安阳人,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汉语国际教育研究。

10.16169/j.issn.1008-293x.j.2016.12.009

H12

A

1008-293X(2016)12-0042-05

猜你喜欢
别字笔顺偏误
笔顺游戏:用手指描画
这些笔顺,你都写对了吗?
课本内外
最易写错笔顺的字
《兰亭集序》中的“错别字”
《兰亭集序》里别字多
“一……就……”句式偏误研究
新HSK六级缩写常见偏误及对策
关于《突厥语大词典》汉字译写偏误研究
初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