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之火石油的故事连载之三

2016-12-08 06:59王志明
石油知识 2016年4期
关键词:燕昭王燃灯凝析油

■ 王志明

石油史页

星星之火石油的故事连载之三

■ 王志明

请想象一下,在古老的平原上,在那肥沃的遍布油苗和沥青湖的河流边,一个十分偶然的机会,顽皮的牧童在放牧牛羊时见到了油苗,出于好奇把它点燃了;也或许是一阵暴风骤雨夹杂着的一阵雷电打在岩石上,冒出的火花把石隙间流出的油苗点燃了。这火一经点燃就任凭风吹雨打也难以熄灭。于是,人们便知道了它的可燃性,这一星星之火逐渐走进了人们的生活。

在缺乏科学常识的远古时代,人们对于油苗所产生的自然现象充满了神秘的敬意,常赋予美丽的神话色彩。

昭王拜火

东晋王嘉《拾遗记》:“燕昭王二年,海人乘霞舟,以雕壶盛数斗膏,以献昭王。王坐通云之台,亦曰通霞台,以龙膏为灯,光耀百里,烟色丹紫,国人望之,咸言瑞光,世人遥拜之。”两千多年前,战国时期的燕昭王有一个拜神火的故事。有个齐人把发现的石油——当时称之为“龙膏”,用雕刻的十分精致的酒壶装了几斗,献给了燕昭王。燕昭王坐在非常高的筑台上,将龙膏点燃,光亮可照耀数百里之遥,还会发出紫红色的烟雾和火焰。当时的人们从远处看到,都说这是祥瑞之光,大家都朝拜它。这是我国关于石油用于燃灯的最早记载。

太宗燃油

北宋李昉《太平广记》中记载:唐贞观年间除夕夜,唐太宗李世民邀请隋炀帝的皇后萧皇后一起观看焰火。太宗问萧皇后自己和隋炀帝相比,谁更为奢侈。萧皇后说:隋炀帝每当除夕夜就会在殿前的各个院子里设置几十个火堆,用的全是沉香木和甲煎(一种香料),殿前的房子里不是燃烧膏火(石油),而是用一百二十颗大夜明珠来照明,和白天没什么两样。

隋炀帝和唐太宗的对比图

其实,沉香木、甲煎、石油本来都是易燃的东西,只是沉香木、甲煎十分贵重,而石油则十分便宜。但是在封建社会里,封建统治者会根据自己的喜好和习惯来使用不同的燃料,这从侧面反映了两种不同的处事和治国理政的态度。同时,也可以反映出当时石油不但已经进入了寻常百姓家,也走进了一些开明统治者的宫廷生活之中。?

焚膏继晷

《旧唐书》记载,唐代大文学家韩愈自幼家境贫寒、父母双亡,家庭条件极差,但他的嫂子一直坚持供他读书。因没有能力购买灯油,他每天放学后都去离村不远的一个山谷里,用竹筒打一筒膏油照明读书。在距离韩愈家乡孟县不远的泌县,当时有大量的油苗被发现,直到今天还存在。书中记录的“膏油”是唐代人们对于石油的称呼。晋人修《旧唐书》:“烧膏油以继晷,常矻矻以穷年,先生之业,可谓勤矣!”后来,人们便用焚膏继晷、夜以继日来形容一个人读书刻苦。可见,多少年来,石油曾帮助许多清寒苦读的读书人度过了那些难熬的无声之夜。

清者燃灯

元末明初曹昭著《格古要论》:“此油出石岩下水中,作气息,以草拖引,煎过,土人多用以点灯。云:浸于灰木即石棉,浸一年点一年。”这段记载告诉我们,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人们不再直接用原油来照明,而是经过简单的加工,得到类似于今天煤油的蒸馏物。这样,可以极大地降低燃烧使用时的烟尘和刺鼻的气味。这就是所说的“清者燃灯”。

除此之外,早在宋代,陕北地区的人们就开始提炼一些含蜡量较高的石油,做成固体的石蜡用来点灯。为了与动、植物油制作的蜡烛相区别,人们把这种蜡烛叫作“石烛”。例如《元一统志》中所书:“石脂,在鄜州东十五里采铜川,有一石窟,其中出此,就窟可灌成烛一枝,敌蜡烛之三。”

南宋著名诗人陆游就是在这种蜡烛的灯光下,写下多篇不朽之作,其中,在他的《老学庵笔记》中,就有描述使用石油所做蜡烛的景象:“但喜明如蜡,何嫌色如赣。烛出延安,予在南郑数见之,其坚如石,照席极明,亦有泪如蜡,而烟浓,能熏污帷幕衣服……”

传令兵的火炬

在一个风雨交加的晚上,传令兵骑着快马,手里举着火把,奔驰在四川崎岖的山路上,要去给中军大营的将军送朝廷的紧急公函。他宛如一道闪电,划过长长的黑夜,冲向将军营帐,终于不负使命,将公函准时送到。说到这里,大家可能感到奇怪:风雨交加,火把应该早就被浇灭了,怎么还能够一直亮着呢?难道用的是油?是什么油呢?难道真的是动物油吗?

查阅《四川盐法志》,有段记载:“臭水河,似沟中臭水而绿,然之光青微臭,遇水不灭,更增其焰,报人马上执之,得雨亦然(燃)。”四川这条臭水河能够点燃,遇到水也不会被浇灭。根据记载,传令官当时所用的火把是用石油浸过的。臭水河可能是由于石油、天然气漏出后随着河道流出。它的臭味很重,说明那个地方的石油含硫量相当大。

长官的照明筒

明代何宇度《益部谈资》记载:“油井在嘉定、眉州、青神、井研、洪雅、犍为诸县,居人皆用以燃灯。官长夜行,则以竹筒贮而燃之,一筒可行数里,价减常油之半,光明无异。”这是发生在明朝四川嘉州的一个小故事。竹筒里的火焰走了数里仍然不灭,不禁让人惊奇。

明朝时期,四川因为煮盐业的发展而促进天然气开发,还在开凿天然气井时发现了一批油井。根据明朝何宇度《益部资谈》的介绍,这种油井在四川嘉州等附近几个县都有发现,当地的百姓都用它来点灯。官员长时间夜行就用竹筒储存,用于行路时的照明,一筒油可走好几里地也不会烧尽。价格要比普通的灯油便宜一半,却一样明亮,是一种物美价廉的燃料。

清《富顺县志》里也曾经提到:“井里出的油,米汤油色白,绿豆油色清,桅子油色黄,墨漆油色黑,白者为上选。”石油的颜色是由烃类的分子量大小和里面掺杂的混合物而决定的。分子量小的油清且轻,很容易带有其他物质的颜色,如白色、黄色和绿色,多是凝析油。黑色黏稠油不易燃烧,是因为它含的烃类分子量大,含碳量高,要想燃烧,需要大量的氧气。所以,可以推断出,竹筒里装的应该是埋藏在浅层、被人们发现的、压力较小的凝析油。

当时在四川,人们除了利用凝析油,还利用天然气照明。西晋张华《博物志》中所记载:“临邛有火井,深六十余丈,人以筒盛火,行百余里,犹可然(燃)也。”东晋常璩《华阳国志》卷三:“临邛县,有火井,夜时光映山昭,民欲其火,先以家火投之,顷许如雷声,火焰出,通耀数十里。以竹筒盛其光藏之,可拽行终日不灭也。井有二水,取井火煮之,一斛水得五斗盐,家火煮之,得无几也。”这是我国也是世界上开采和利用天然气最早的记载。西方应用的较晚,直到1668年英国人才开始使用天然气。

在当时没有液化技术的条件下,仅仅用一个不大的竹筒装满天然气就可以照明一百多里,这显然很难理解。所以,我们推测取气的火井并不是单纯的天然气井,而是油气井,在喷出天然气的同时,还伴有一定量的凝析油。人们在盛火的时候,会有部分凝析油也被装进去,这样就可以解释长时间不灭的疑问了。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两百万年前,火的掌握和使用使我们祖先脱离了野蛮和愚昧。而火与石油等化石能源结缘,便开启了现代文明的新篇章。

猜你喜欢
燕昭王燃灯凝析油
东周列国志(14)
想让孩子飞出大山——关于“燃灯”校长张桂梅的作文素材
气田采出水中凝析油回收节能降耗对策及效果评价
同甘共苦
某油田凝析油回收系统优化改进与效果分析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海上油田首次开采出透明凝析油
凝析油处理系统能量利用方案优化研究
八月节令殊胜之燃灯佛 此法本来无所得 多生受记有燃灯
燕昭王的用人智慧
九月节令果实之石榴 燃灯疑夜火 辖珠胜早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