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 慧,于晓艳,王丽宁
(青岛农业大学 海都学院,山东 莱阳 265200)
提升大学第一课堂黏性研究
罗 慧,于晓艳,王丽宁
(青岛农业大学 海都学院,山东 莱阳 265200)
大学第一课堂经常出现的问题是课堂无黏性,即不能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通过长期对第一课堂教学的观察,可把教学全过程分解为教师和学生对信息的编码、译码、解码和反馈的过程。而第一课堂无黏性的原因,主要在于此过程中的4个节点。第1个节点是教师没有很好地将信息进行第2次译-编码的加工,导致课程讲起来“不吸引人”;第2个节点是教师照搬教科书,没吃透教材就上课堂;第3个节点发生在教师解码和学生第1次译码的过程中,主要是教师的授课艺术有待提高;第4个节点是学生第2次译码时产生的问题,即学生学习没有内动力,不能使“学生和信息”内化为“学生的信息”。因此,提高第一课堂黏性,教师不仅要判断出学生对教学内容是否感兴趣,还要自我诊断到底是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具体做法是真实面对自己的授课状况和观察学生的“反馈环节”。
第一课堂;课堂黏性;大学教学
DOI号:10.13320/j.cnki.jauhe.2016.0094
课堂教学是高校教学的重要组织形式之一,是传播和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1]。多年来,尽管高校教育工作者从未停止过对大学第一课堂教学的探究和改革,但不能有效吸引住大学生的注意力以使其专注于课堂仍是第一课堂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第一课堂的教学研究入手,通过学生的反馈和自身课堂教授经验,深入地研究了整个课堂教学过程,试图探寻大学第一课堂无黏性、课堂教学效果低下的最深层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在对一线教学老师进行调查访谈时发现,很多老师对大学生的上课状态有以下3方面的描述:1.学生的表现告诉老师,他对这门课不感兴趣,很厌倦;2.讲课时都明白,但是在实际考查或考试时就不会;3.有些同学根本不把课堂秩序放在眼里。出现这些状况时,教师们除了无奈,通常都是抱怨学生学习风气不好。实际上,教学过程本质上是由“教”和“学”两方面互相反馈的过程形成的,教学效果的好与坏不是单方面决定的。
美国斯坦福大学研究生Elizabeth Newton在1990年的博士毕业论文中对大学课堂教学出现的问题给出了新的解读。她研究的是一个简单的游戏,受试者分别扮演“击节者”和“听猜者”两类角色。击节者拿到一份列有25首著名曲目的清单。每位击节者选定1首,然后在桌上把曲子的节奏敲给听猜者听。听猜者的任务是根据敲击的节奏猜出正确的歌名。在听猜者猜歌之前,Newton先让击节者估计猜中的概率,击节者预测成功概率是50%,但实验过程中,击节者一共击打了120首歌曲,听猜者只猜对了3首,成功率仅为2.5%[2]!听猜者不能感受到旋律,只能听见一串不连贯的敲击声。虽然听猜者已经很用心,但就是猜不出击节者要表达的内容。同样击节者也很无奈,由于旋律已在他心中,因此自认为“敬业”的敲击节奏的动作定能让猜听者心领神会。而当听猜者把“如此简单”的曲目猜错时,击节者会觉得不可思议:这人怎么这么笨。
其实,这个问题主要原因在于:双方掌握的“信息或知识”不一致,导致沟通的“语言”不能被对方理解。“击节者”和“听猜者”的沟通就犹如教师和学生的沟通。教师已事先掌握了某种知识,就很难想象缺乏这种知识的情形。学生听不懂教师的表达,自然对课程不感兴趣,不爱听。借用《让创意更有黏性:创意直抵人心的六条路径》的作者希思教授的语言,就是这个课堂没有“黏住”学生。
通过长期对第一课堂教学的观察发现,教师在给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会经历以下信息或知识的内化过程(如图1所示)。
图1 知识或信息的内化过程
(一) 信息的译码、编码和解码过程
编码、译码和解码是计算机术语。编码是指信息从一种形式或格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的过程。很多文献认为译码和解码是一样的,即是编码的逆过程。本文为区分教学过程的外在驱动和内在驱动过程,细化了解码和译码的含义。解码特指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传授信息的外在过程,即将教师再次编码的信息在课堂上用各种方式解读给学生。而教师或学生对信息的自我消化(内在驱动)部分被称之为译码过程。
教师在上课前要进行两次信息译码和编码的过程,第1次译-编码是对教科书或其他资料上的信息的整体理解把握。这个过程只是对信息的感性认识,信息还是信息,还没有融入教师的思想,这是第1次备课。第2次译-编码是将别人的信息转化成教师自己的信息和知识。在这次转化过程中,教师需要调动以往的知识储备以及查阅新的辅助信息,让“知识活化”,让学生能自如地掌握它们,这是第2次备课(在此不是说经过两次备课就可以进课堂上课,如果“知识活化”程度不够,仍需进行第3次、第4次译-编码过程)。
接下来,教师要到课堂上将“教师的信息”进行“解码”,也就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实际上,教师“解码”的过程和学生第1次译码的过程是同步进行的,就是学生把老师的信息整合到自己的笔记上,像海绵一样尽可能吸收信息的过程。当然这个过程和教师第1次译码是一样的感受,信息和记录它的主人没有融合在一起,只能称之为“学生和信息”。学生的第2次译码多是在老师的指点下自学完成。能真正完成好第2次译码工作的学生才会是真正掌握信息的人。
(二)学生的反馈过程
一个完整的教学环节不能少了“反馈”过程。学生对知识的反馈一般体现在3个环节:
1.学生课堂上对教师解码过程产生的疑惑进行反馈。这个过程多表现为一些简单的反馈,比如:没有理解教师的板书,教师课堂语言听不懂,教师的阐述没明白等,即图1中反馈1。
2.学生在进行第1次译码时对产生的不理解进行反馈,多表现为:知识点的不理解,知识间的逻辑关系不清楚,知识的运用没掌握等内容(图1中反馈2)。
3.在知识内化过程中的反馈。这个过程发生在学生把“学生和信息”译码成“学生的信息”时会出现的反馈(图1中反馈3)。这时学生会系统地看待新掌握的知识,而且会用自己的知识体系来验证新信息的合理性和实用性,因此学生的反馈多集中在以下几方面:知识点在知识体系中的作用,知识点的现实意义和作用,或由此知识点扩展到其他方面知识的问题等等。
最终,教师和学生对信息的译码、编码和解码过程以及学生反馈的过程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教和学的循环过程。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获得“学生的信息”的情况。如果学生能把“自己”和“信息”融合在一起,即表示学生主动开始思考,对课程感兴趣,课堂教学黏性较高。反之,如果学生并没有将“信息”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说明这部分的信息传递在某个方面存在问题。通过研究发现,造成学生“学不会”的原因有这么几个节点(如图2所示)。
图2 课堂无黏性的节点
(一)第1个节点
第1个节点是教师没有很好地将信息进行第2次译-编码的加工,导致课程讲起来“不吸引人”,这是教师很容易犯的错误。很多教师在备课时也查阅大量资料,上课也有案例分析、讨论等授课方式,但就是提不起学生的兴致。原因就在于教师没有把所需的信息进行加工,使知识活化,而只是将大量信息“堆砌”,然后推给学生。这样的课对于学生来说就是一场“听鼓点猜歌名”的游戏,更可怜的是,学生要猜更多的曲目。这种看似丰满的课堂,效果反倒会打折扣,最终的结果就是“课堂很丰满,效果很骨感”。
(二)第2个节点
第2个节点是危害是最大的,即教师照搬教科书,自己还没搞清楚就上了课堂。这样的课堂气氛很诡异,教师和学生打着太极猜歌名。教师在吃不透教材,不了解学生的情况下,就更不可能有精力去研究教学方法,课堂黏不住学生是不言而喻的结果。
(三)第3个节点
第3个节点发生在教师解码和学生第1次译码的过程中。有的教师备课过程中虽然很好地完成了两次译-编码过程,但在课堂上仍不能黏住学生的“心”,这主要是由于教师的授课艺术有待提高。表现在以下方面。
1.教师的情感不到位。如果教师不热爱教学和学生,就不会产生情感互动,没有互动的语言也就不可能引起听者的兴趣。纵然教师调动了很多教学手段实现多样的教学方式,但感情的不到位,表情、语言的无温度,不会使学生产生认同感,进而使他们对课程失去了兴趣。
2.教师不讲求语言艺术。教学语言的表达是否具有科学性和艺术性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和质量。教学语言包括3个部分:口头语言、体态语言和书面语言[3]。(1) 口头语言要言简意赅、逻辑严密、具有感染力地将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这是课堂讲授的重要基本功之一。上课时,教师说话有口音、带口头语、声音过小或沉闷都会减弱课堂黏性。(2) 体态语言是教学活动中的无声语言。在教学中,教师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要符合教师的身份、教学内容的需要。姿态越自然,动作越亲切,反映的思想感情就越真实,课堂效果也就越好。(3) 书面语言。教师在给学生讲解知识时应用浅显的口头语言帮助学生的理解,但最终希望学生能用专业化正规的书面语言掌握知识,以帮助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所以,课堂上的书面语言主要表现在教师要抓住教材中的关键性的知识点,用书面语言进行组织、归纳后用板书表现出来,达到教学目的。因此,潦草、无逻辑性、不正规的板书会增加学生对信息的译码压力,影响学生听课情绪,降低课堂黏性。
3.教师的个人形象。教师在走进课堂前应注意自己的着装、化妆、头发、体味等。有些教师由于太专注教学和科研,而忽视了这些细枝末节的问题,但往往就因此导致学生敬而远之。每一个职业都有着适合的职业形象要求,好的形象会增加个人授课魅力值,增加课堂黏性。
(四)第4个节点
第4个节点是学生第2次译码时产生的问题。学生学习没有内动力,进而不能使“学生和信息”内化为“学生的信息”,这种现象多出现在某一课程的后半段学习过程中。在新课程开始时,学生由于新鲜感能奋发图强、自我督促,让外在的信息努力转化成自己的信息,但随着课程的深入,学生出现疲乏期,学习兴趣减弱,自我学习主动性下降,课堂黏性下降。
由上述分析可见,如果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解决了1、2、3节点的问题,就能帮助一大部分学生找到学习的内动力而愿意开启自主学习模式。而剩下的仍对学习不感兴趣的学生,教师就应该了解学生想法和诉求,有针对性地辅导,尽可能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出路。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判断出学生对教学内容是否感兴趣,还要自我诊断到底是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用什么样的方法进行调整提高课堂黏性。
(一)自己“看”
教师要真实地面对自己的授课状况,“看”自己上课时学生的到课率、学生听课状况、学生的课堂秩序。教师可根据课程性质给自己做一个课堂教学自评表,通过观察学生每节课上课的反应来评估自己本节课是否“黏住”了学生的心。如果学生的课堂反应积极,表现出思考、愉悦的状态,就在自评表中做个“√”标记;如果学生出现厌烦,走神的状态,标注“×”号,并对照知识信息内化过程图(图1)做深刻的教学反省,找出解决方法,对本节课程进行重新译-编码过程。
(二)观察学生的“反馈环节”
学生记的笔记、做的作业、向教师提的问题都能直接反映出教师解码效果如何,课堂黏性的高低。
如果学生在第1环节反馈较多,说明教师课上解码过程出现了问题,学生会在课堂上立即反馈。教师需要考虑是否是授课语言使用不当,比如口头语言没有解释清楚理论,板书字迹不清,书写的逻辑关系不明确;或者是授课方法贫乏或欠妥,让学生无法集中注意力或更好地理解课堂案例和理论的关系。
如果学生在第2环节反馈较多,说明学生没有理解本节课基础理论内容。一个可能是教师第2次译-编码过程出现问题,理论概念没理解到位,以致让学生在译码时出现了障碍;或者是教师在编码的过程中教学方法设计得不合理,导致学生没有将注意力放在重、难点上;另一个可能是教师第1次译-编码过程出现问题,即教师没有吃透教材,生搬硬套、照本宣科地上讲台,不知自己所云,别人更不知其所云。
如果学生在第3环节反馈较多,对于教师来说应该是件开心的事。因为这说明,课堂已黏住了学生的“心”,学生开始主动思考更深层次的问题。当然,这进一步要求教师要更加注重第2次译-编码的过程来扩大自己的信息量,以应对学生提出的问题。
如果学生不反馈,有这么几种可能性:(1)学生理解了,测试也能通过,说明课堂是具有黏性的。(2)学生理解了,但测试成绩不理想,说明学生第2次译码过程完成不好,要分析具体原因。(3)学生不理解,也不问,说明这堂课对学生没黏性,教师需要对这样的学生进行个性化教学。
[1]贾俊香,洪坚平,孙丽英.浅析提升高校课堂教学质量的途径[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10):1-3.
[2]奇普·希思,丹·希思. 让创意更有黏性:创意直抵人心的六条路径[M].姜奕晖,译. 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
[3]Elizabeth Newton. Overconfidence in the Communication of Intent: Heard and Unheard Melodies[D]. Palo Alto: Stanford University,1990.
[4]杨琴.谈教师的教学语言艺术[J].甘肃教育,2014(21):70.
(编辑:王 佳)
2016-05-14
罗 慧(1979-),女,山东烟台人,硕士,青岛农业大学海都学院经管系主任助理,讲师;研究方向:经济管理。
G640
A
1008-6927(2016)04-002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