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设“检疫害虫检验检疫技术”课程的探索与实践

2016-12-07 01:43:15南宫自艳王勤英董建臻
关键词:植物检疫害虫检疫

宋 萍,南宫自艳,凌 敏,王勤英,董建臻

(河北农业大学 植物保护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0)



开设“检疫害虫检验检疫技术”课程的探索与实践

宋 萍,南宫自艳,凌 敏,王勤英,董建臻

(河北农业大学 植物保护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0)

“检疫害虫检验检疫技术”课程是河北农业大学植保学院2013年的新开课程,目前类似课程只在中国农业大学和华中农业大学等少数几个国内一流院校中设有。该课程是一门以实验课形式开展的实践性课程,学院设置了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在该课程教学活动中,重复发挥了“请进来、走出去”的教学模式,不仅针对学生,也针对教师。并且采用“学生主体”的教学方法,具体模式是开放性实验教学。在课程考核方面,一方面考核学生实验技能操作,另一方面也不忽略考查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经过3年实践,该课程教学效果良好。

植物检疫;检疫性害虫;检验检疫技术;教学

DOI号:10.13320/j.cnki.jauhe.2016.0095

植物检疫(Plant Quarantine)是国家或地方政府规定的,以立法手段防止植物及其产品在流通过程中传播有害生物的措施[1]。在国际贸易迅速发展的今天,检疫性有害生物在国际间的传播日益频繁,各个国家都通过不断加强检疫工作以最大限度阻止有害生物的入侵,保护当地农林业生产健康、安全发展[2]。掌握方便、快捷和准确的有害生物检测方法对做好检验检疫工作是必不可少的,这不仅对植物检验检疫技术提出了更高水准的要求,而且对这方面的人才培养也迫在眉睫。在此形势下,河北农业大学增设了动植物检疫专业,且对动植物检疫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调整,特别增开了“检疫害虫检验检疫技术”课程。该课程重点是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目前最先进的植物检疫方法和技术,提高学生植物检疫方面的技能,为我国培养能满足当前形势需求的植物检疫人才。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笔者对本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一、课程背景简介

在各个对内检疫和对外检疫单位,每天都有大量种类繁多的应检货物,一方面要求检疫人员最大限度地检出应检物中的可疑物,另一方面还要对检出的复杂多样的可疑物进行快速准确的种类鉴定,为检疫出证或检疫处理提供依据,所以快速准确的植物检疫检验方法是整个植物检疫程序的核心步骤[3]。害虫的检验检疫技术在传统的外部形态学鉴定技术的基础上,将分子生物学鉴定技术也运用其中。分子生物学鉴定技术具有准确可靠、灵敏度高、操作快速简单、方便易行、操作规程标准、检验结果重复性好等优点,对植物检疫工作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该方法将成为植物检疫的主导方法。

目前,我国只在中国农业大学和华中农业大学等少数几个国内一流院校中设有“植物检疫方法与技术”的课程[4],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最新的植物检疫方法技术和检疫处理技术,为口岸检疫提供人才储备。由于分子生物学操作的试剂盒花费昂贵,大多数农业院校都是在“植物检疫学”实验课中设有一两个相关的检疫技术实验,但这样的教学安排时间短,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河北农业大学植保学院在学校和学院各级领导的支持下,突破了教学经费的限制,在2013年专门开设了“检疫害虫检验检疫技术”课程,该课程是植物保护专业和动植物检疫专业本科生在第七学期开设的专业必修课。经过前几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昆虫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的实验技能,初步具备了运用专业知识鉴定昆虫的能力,在此基础之上,该课程又增加了昆虫学绘图技术、昆虫分子生物学鉴定和转基因植物检测,让学生在稳固前期所学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植物检验检疫中的应用,培养学生植物检疫科学研究的工作能力,为在海关、国际机场、交通口岸及县级以上植物检疫部门从事植物检疫工作提供人才。

二、课程教学内容组织与安排

“检疫害虫检验检疫技术”课程是一门以实验课形式开展的实践性课程。该课程以实验操作为主,首先介绍相关原理,然后让学生分组操作来掌握实验方法,其具体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见表1。首先利用一定的方法和技术在庞大的应检物中快速准确地检测是否存在检疫性害虫,在完成第一步的基础上,如果发现存在检疫性有害生物,要完成有害生物的标本保存、外部形态特征鉴定、昆虫绘图,为后续的教学科研工作和其他口岸检疫工作提供参考资料。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逐渐成熟及在昆虫分类中的应用,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来鉴定检疫性害虫某些特殊的虫态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随着转基因植物及转基因产品越来越多地进入人们的生活,转基因植物和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都陆续出台了转基因植物安全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和当前农业发展形式相结合,该课程教学内容也安排了8学时转基因植物基因和蛋白的检测。综合来看,本课程不仅包括了传统的常规检验方法,也采用了最新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既有传承又有发展,并和当前国际国内农业发展事件紧密结合,整个教学内容逐步深入、环环相扣,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表1 “检疫害虫检验检疫技术”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三、“请进来、走出去”教学模式的应用

在本课程教学活动中,重复发挥了“请进来、走出去”的教学模式,加强与植物检疫部门的联系与合作。定期邀请植物检疫一线工作的海关植物检疫专家和农业部门植物检疫人员作报告,如邀请河北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张国宝副局长作“动植物检验检疫法规及贸易性技术壁垒”报告;邀请天津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杨胜勇研究员作“植物检疫程序及口岸检疫注意事项”报告。这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也使学生们意识到植物检疫的重要意义,使理论学习真正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带动学生“走出去”,联系当地的植物检疫机构,带领学生参观其实验室,请工作人员在现场对检疫技术操作进行讲解,了解实际检疫实施过程中常见检疫技术的使用,学生在开拓眼界的同时还有机会进行实际动手操作,提高实践能力。

为了更好地提升任课教师在植物检疫方面的相关知识的积累,本课程相关任课教师分别在2012年和2014年参加了“第二届国际生物入侵大会”和“第四届全国生物入侵大会暨青年创新论坛”,了解了全球生物入侵研究的现状、我国新传入有害生物分布危害特点以及新形势下植物检疫的机遇与挑战等问题,在互联网上查阅最新资料的同时,积极倾听同行的研究信息,努力拉近自己与全世界生物入侵领域专家和学者们的距离,并把会议上所学到的信息融入到教学活动中,为丰富和完善教学内容并使教学内容和国际化发展前沿相衔接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教学方法探索

在开展“检疫害虫检验检疫技术”这门课程时,采用“学生主体”的教学方法,这和国外的教学模式相吻合。笔者在美国田纳西大学访学期间旁听了“昆虫生理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把这门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进度安排、课堂讲授内容和课堂讨论内容提前发给学生,学生采用课前预习、课上讨论、课后复习、查阅和所学内容相关的最新研究前沿等方法积极主动学习,真正体现出“学生是课堂的主角”的教学模式。国外的教学活动更加让笔者坚信目前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正确的、可行的。“检疫害虫检验检疫技术”是以实验课的形式开展的教学活动,实验课教学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有着其他教学方式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以往的验证性的实验课教学环节中,任课教师准备好所有的实验材料,学生只是参照实验指导的内容观看标本,完成既定的目标,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教学模式下,学习缺少主动性,不能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不能很好地锻炼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经过系里相关任课教师不断地探索和讨论,初步形成了开放性实验教学模式。老师提供实验思路和必备仪器、试剂,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分组完成实验内容,充分突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宗旨,有力地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课堂气氛更为活跃,学生还主动上网查找相关资料,了解最新的科研进展,提高了学习兴趣,增强了考取研究生的积极性,教学效果和技能考核明显高于以前传统教学的班级。

实验结束后,要求学生从应检物抽样、现场和实验室检测、检疫性害虫鉴定和标本保持制作以及转基因植物和转基因产品检测等整个实验过程综合起来完成一份详细的实验报告,并且在最后一次课时分组汇报实验结果(制作PPT文件)。经过这种系统的实验训练后,学生对实验过程有了整体的认识,实验操作、数据分析、论文撰写等科研基本技能都得到了加强。这一教学模式为学生以后从事相关工作和研究生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也与当今的教学科研一体化的新兴教学模式和理念相吻合[14]。

五、成绩考核与评定

考核是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师总结自身教学活动的重要模式。以往的考核标准只是简单地根据学生的出勤率或者按照实验报告撰写情况进行评定,这样不能客观反应学生的真实水平。因此,如何建立客观、公正、合理的实践教学考核标准是完成实践性教学任务的关键,也是完成培养目标的保障。“检疫害虫检验检疫技术”是实验课,以动手操作为主,但鉴于该课程需要学生熟记的条目较多,理论考察也不可忽视。笔者以此课程特点为突破口,改变原来的考核模式,一方面考核学生实验技能操作,把这门课程的所有实验随机分成3组,学生随机抽取一组,叙述实验目的、实验操作和实验注意事项等;另一方面也不忽略考查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在统计学生成绩时采用“平时成绩占16%、实验操作占20%、期末试卷占64%”的成绩比例,这样的成绩比例与该课程的本质相一致。

教学效果的考核不仅仅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考核,同样是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考核。“检疫害虫检验检疫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大大提高了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要求教师掌握的知识面更广泛,要充分了解最新的检疫对象和检疫技术,同时对教师实验技能要求更高,大大促进了教师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业务知识,从而提高了师资队伍的整体业务水平,使其更好地胜任新时期的教学工作。

六、总结与展望

“检疫害虫检验检疫技术”课程经过3年的教学摸索,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成绩考核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与探索,初步形成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创造性实验教学。通过平时与学生聊天或者观察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状况和实验报告完成情况,发现学生已经适应这种教学模式并认同这门课程的教学安排,能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参与到这门课程的教学活动中,愿意去学、主动去学,在轻松有趣的气氛中很好地完成教学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专业兴趣和鼓舞了学生的专业信心。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应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完善教学环节,把最新出现的植物检疫案例引入到教学活动中,让学生既掌握基本操作又紧跟植物检疫发展前沿,使这门课程真正发挥其功能,培养优质学生,为科研单位和检疫部门输送人才。

[1]许志刚.植物检疫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王利兵.检验检疫学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3]杨长举,张宏宇.植物害虫检疫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4]洪霓.植物检疫方法与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5]王中武,赵秀娟,卢颖.植物检疫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6]赵菊鹏,梁帆,胡学难,等.检疫性害虫苹果异胫小卷蛾的形态特征及危害[J].应用昆虫学报,2011(6):1889-1895.

[7]杨永茂,叶向勇,李玉亮,等.瘤背豆象属6种检疫性害虫概述[J].植物检疫,2004(3):153-155.

[8]王芙蓉,吴薇,荣德福.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检疫性昆虫鉴定中的应用前景[J].安徽农业科学,2008(8):3149-3151,3162.

[9]陈岩,朱水芳,陈克.谷斑皮蠹分子检测方法[J].植物检疫,2010(1):22-23.

[10]余道坚.检疫性实蝇分子生物学快速鉴定技术的研究[D].上海: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05.

[11]谢为龙,陈其文,喻国泉,等.转基因植物快速检测方法的研究[J].生物技术通报,2002(4):39-42,46.

[12]陈松,吴敬音,程德荣,等.转Bt基因棉Bt毒蛋白的ELISA检测方法的研究(英文) [J].棉花学报,1999(5):259-267.

[13]聂新辉,尤春源,陈惠瑜,等.金标Bt-Cry1Aa/Ac试纸条定性检测转Bt基因棉花的方法研究[J].中国棉花,2013(1):15-17.

[14]赵卓,郝锡联,易国栋,等.教学·科研一体化在高校昆虫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J].安徽农业科学,2012(7):4448-4449.

(编辑:王 佳)

2016-06-21

河北农业大学第六批校级重点建设课程:“检疫害虫检验检疫技术”(编号:K13-12)。

宋 萍(1977-),女,山东潍坊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害虫生物防治与分子生物学。

王勤英(1962-),女,河北藁城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为害虫生物防治与分子生物学。

G642

A

1008-6927(2016)04-0033-04

猜你喜欢
植物检疫害虫检疫
大宁县:开展农业“植物检疫宣传月”活动
今日农业(2021年19期)2021-11-27 00:45:49
蜗牛一觉能睡多久?
好孩子画报(2021年9期)2021-09-26 12:26:31
阳泉市 开展农业植物检疫知识培训
今日农业(2020年17期)2020-12-15 12:34:28
冬季果树常见蛀干害虫的防治
今日农业(2020年23期)2020-12-15 03:48:26
新增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马铃薯金线虫
今日农业(2020年22期)2020-12-14 16:45:58
枣树害虫的无公害防治
现代园艺(2017年21期)2018-01-03 06:42:15
在检疫中常见的几种人猪共患传染病
兽医导刊(2016年12期)2016-05-17 03:51:21
羊快疫的检疫诊断和防制
兽医导刊(2016年12期)2016-05-17 03:51:17
加强产地检疫实现以检促防
兽医导刊(2016年6期)2016-05-17 03:50:58
农业害虫的冬季防治
现代农业(2016年5期)2016-02-28 18:4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