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婷婷
中国学术界对美日同盟的研究综述
刘婷婷
【摘 要】美日同盟是美国亚太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战后开展外交的基轴。深入研究美日同盟无疑对深刻认识美日关系以及战后美国、日本外交政策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有助于了解中国所面临的安全环境。本文将学术界对美日同盟的研究分为两个阶段,分别梳理了不同阶段对美日同盟研究的主要方面和内容,从中找寻美日同盟关系转变的迹象,以期为中国当下更好的应对美日同盟提供思路。
【关键词】美日同盟 日美安保体制 研究综述
美日同盟是指美日两国以日美安保体制为核心形成的涉及军事、政治、经济等诸方面的合作关系。美日同盟产生于1950年初,目的在于应对来自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威胁,是冷战时期美苏对抗的产物。当前的美日同盟是美日安保体制的延续和发展。目前尽管有很多学者在论述中涉及到了该方面的综述,但是许多研究现状仅简单介绍国内国外的研究内容,并没有对其进行系统的分析整理,出现了重广度轻深度的研究现状。通过阅读文献资料可见中国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有一个较明显的分界点,即日美两国于1996年4月中旬发表了《日美安全保障联合宣言》与1997年出台了《日美新防卫合作指针》,对安保体制进行了重新解释和再定位这一事件。以这一事件为节点,可以将中国学术界对美日同盟的研究大致分为两个阶段,即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20世纪90末、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
该时期研究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关于美日矛盾产生的原因,学者们分析认为,矛盾主要产生在政治、经济、军事三个方面。政治上,美日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竞争加剧;经济上,两国间的贸易摩擦不断升级;军事上,双方存在驻日美军的费用分担纠纷。此外,民族主义情绪的上升也增加了美日关系中的对立成份。
(2)关于这一时期美日战略的调整,学术界的意见较为一致。对于日本方面,普遍认为日本国内对于冷战结束后的美日同盟意见不统一。对于美国方面,学术界认为美国对日政策从原来的注重军事向注重政治、经济等领域拓展,尤其是经济领域。例如,李阁楠指出冷战后美国对其世界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其中对日政策内容为:①确认“日美全球伙伴关系”;②让日本在国际事务中参与决策和分享一部分权力;③鼓励日本承担更多的国际义务,特别是经济援助。[1]
(3)关于90年代美日同盟关系的总体评价,学术界普遍认为在九十年代,美日两国在保持已有近半个世纪的结盟关系的同时,将展开新的竞争,其重点是争夺经济和科技方面的优势,但是总体说来,两国的关系不会发生大的波折,合作与竞争、依赖与摩擦并存。
(4)关于美日同盟关系的发展前景,学术界在美日同盟会继续保持观念的基础上存在三种观点。乐观主义的观点认为美日两国将继续加强美日同盟体制,强化两国“全球伙伴关系”。主要代表人物李忠认为,在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不管经济上的明争暗斗多么激烈,都不可能导致美日同盟关系的破裂,而且存在加强的趋势。[2]怀疑主义的观点认为美日同盟将会走向松散。悲观主义的观点指出同盟关系会发生根本转变。例如,詹世亮在认为美、日同盟关系现在虽会保持,但内容和性质都要发生变化,不可能维持旧状。同时,在美日未来关系中存在着许多不确定的因素。日本和美国都在积极考虑如何对付21世纪的角逐和大国关系的重新组合。[3]
这一时期冷战刚刚结束,受到冷战思维的影响以及资料的缺乏等因素制约,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处于刚刚起步阶段。从研究内容上看,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只是对美日同盟本身相关的现象进行描述、分析和总结,很少从理论高度分析美日同盟,并且关于美日同盟对中国及周边地区的安全等问题也较少涉及。从文章发表的数量来看,相关著述也较少。不过,对这一时期的研究,也为以后对日美同盟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做了重要奠基作用,同时也引起了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关注。
第二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这一时期国内学术界对美日同盟的研究进入了深入阶段。冷战结束后,经过六年多的磨合,美日两国于1996年4月中旬发表了《日美安全保障联合宣言》,1997年又出台了《日美新防卫合作指针》,对安保体制作了重新解释和再定位。同时,该时期因为911事件的爆发,世界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美日同盟也有了新的内容。这一阶段,学者们在对美日同盟自身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之外,围绕美日安保体制重新定位的背景、特点和影响等问题也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一)同盟本身的深入研究
1、美日同盟背景的研究
国内学者大致从两个视角对美日同盟背景进行研究:第一,从美国对日外交政策变化的视角对其进行研究。这方面代表作是崔丕的《美国对日单独媾和政策形成史论》,利用美国政府的解密档案,探寻了杜鲁门政府从对日全面媾和政策向单独媾和政策蜕变的历史轨迹及其动因。第二、从经济遏制苏联和亚洲社会主义视角对其进行研究。如邓蜂的《美国对日本经济复兴政策的演变》考察了中国大陆市场、东南亚市场、美国国内市场和多边国际市场在美国对日经济复兴政策中的地位问题,认为美国对日经济复兴政策是美国推行全球冷战战略的必然结果。
2、美日结盟原因的研究
对于美日结盟的原因学术界的意见相对统一,即认为同盟关系的建立对美日双方共同的需要。孙晨旭在其博士学位论文《冷战时期驻日美军与美日同盟研究(1945——1972)》中提到,对日本而言。美日同盟是其国家安全保障力量的主要依托结构。对美国而言,亚洲冷战兴起后,日本特殊的地缘战略位置使其成为美国在西太平洋的冷战遏制环形区域上的关键地带。因此,美日间结成了同盟。
3、同盟内部关系的研究
学术界在该领域研究成果较多,研究视角也较多。例如对美日同盟历史分期问题的研究,较为深入的学者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刘世龙。刘世龙的《日美关系的两个周期》和论著《美日关系》从长时段、两周期论的规律性角度考察了1791--2001年美日关系,认为美日关系的周期是“平等(竞争)一不平等(合作)—平等(竞争)的公式”。此外对美日同盟的演变也有诸多研究,如冯昭奎的《日美关系:从战后到冷战后》从日本对美外交政策的演变考察了日美同盟关系的变迁;刘爱华的《从目美安全保障体制看日美关系的演变》从日美战略关系的演变论述美日关系的演变等。
4、日美安保体制的研究
学术界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可分为以下几个研究视角:第一、日本军事大国化的视角。如:周颂伦论述了战后日本加入美国世界战略体系,以安保体制为挡箭牌不断扩大自己军事力量的过程;冯昭奎从日本的大国战略分析了冷战后日本加强与美国的军事同盟关系的实质;第二、日美同盟走向和影响的视角。如:谢朝晖、张春燕等论述美日同盟及安全关系的变迁及其对亚洲安全的影响。此外,一些专著也在部分章节中论及到日美安保体制,如冯昭奎等著的《战后日本外交》通过考察日美从不平等向平等关系的演变来论述日美安保体制的变迁,揭示了战后日本外交是以日美关系为外交基轴的外交轨迹;王少普和吴寄南的《战后日本防卫研究》考察了冷战和冷战后的日美安保关系形成、发展及变迁。
5、美日同盟内部机制的研究
学者们主要关注的是二战后形成的“美主日从”的同盟模式是否会发生变化。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学术界存在着很大的分歧。如刘世龙先生认为这个转变出现的可能性很大;而廖胜杰则认为,美日同盟关系作为冷战的产物,它不但没有随着冷战的结束而成为历史,反而在冷战结束后的二十多年里不断得到调整、发展和强化,并呈现出由“非对称性”向“对称型”转变的特点。
(二)美日安保体制重新定位的研究
1995年2月27日,美国国防部正式公布了《美国东亚太平洋地区的安全保障战略报告》,宣称终止从亚洲撤军,将日美安保体制纳入美国的亚太地区安全战略之中。为了回应和补充美国的东亚战略,同年11月28日,日本安全保障会议和内阁会议通过了新的《防卫计划大纲》,强调日本将坚持长期防卫战略,重新确认日美安保体制的重要性,并对日美安保体制的作用定位扩展到地区安全与国际合作上,这可以被视为美日自冷战结束以来的第一轮安全战略互动,也是日美安全保障体制“重新定位”迈出的第一步。
1、重新定位背景的研究
学术界对背景的研究主要从美日双方内部和国际社会变化两个方面为切入点,从双方自身来说,重新定位的前提是美日双方有共同的利益需要。例如,杨志阁指出:对于日本来说,与美国统一步伐,这是日本对世界和平做出贡献的最有效的方针;而对于美国来说,加强与日本的同盟关系,对维持其在远东的战略存在和在全球的霸权扩张都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从国际格局的变化来说,学术界认为冷战后东亚安全中所存在的一些不稳定因素也促使美日两国政府进一步认识到美日同盟的重要性。
2、新安保体制特点的研究
学术界普遍认为主要特点包括:新日美防卫合作指针使得日美同盟从以保卫日本为主的“内向型”,转变为“以介入周边冲突为主”的“外向型”同盟;日美同盟逐渐演变成日本协助美国称霸全球的工具,日本也不再是最初意义上的被保护国,而是美国称霸的一个得力助手;在内容上,日美军事合作逐步全面化,由原来的日本向美军“提供方便”扩展到参与军事行动;在法制化的同时,同盟安全合作进一步机制化。
3、重新定位影响的研究
学术界在该问题的研究上存在分歧,持双重性观点的学者认为日美同盟一方面有效地抵制了俄罗斯在东亚地区的这扩张主义倾向,防止地区国家间因资源竞争等的冲突;另一方面日美同盟的东亚安全部署之加强也构成了对其他东亚国家安全利益的威胁。持客观评价的学者如周琦认为新指针出笼直接、主要的后果可以概括为三点:第一、日美安全合作的性质发生了变化;第二、美日共同防卫范围发生变化;第三、以新指针相关法案在国会通过为契机,日本的安全战略和对外政策发生了重大转折。同时,持消极影响观点的学者认为美日同盟再定义打破了中、美、日三国关系间的既有平衡,因而影响着中美和中日双边关系的顺利发展。鼓励了台独思潮和势力的增大甚至外部势力的直接或间接的介入,使中国的和平统一进程面临更加曲折和复杂的形势等。
这一时期,学者对美日同盟的研究明显更加深入和具体。无论是从论文的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有很大的进步。数量上,发表的论文和专著的数量从1996年出现迅速增长,并始终保持了每年400篇的总量。同时,随着美日同盟关注度的提高,这一研究领域成为学术界越来越多研究生学术论文的选题。质量上,从理论角度来研究美日同盟的文献有所增多,如张明在论文中用现实主义的军事联盟理论,自由制度主义和建构主义的军事联盟理论有力解释了美日联盟发展;黄刚利用建构主义视角对冷战后的日美同盟关系进行了分析,指出日美结盟在冷战后的加强,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它们分享着观念并存在相互的积极认同。与此同时,论文和专著所涉及的内容更加广泛,对当前的政策制定更具有借鉴意义。在看到研究深入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到研究仍有其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完善的地方。进入新世纪以后,美日同盟出现了新的变化,关于这些变化的小论文或者新闻评论也很多,但这些文章却十分繁杂,而且大多只是针对个别变化内容进行描述,分析的也不够全面。对美日同盟的变化进行总体上的把握和分析是很有必要的,尤其有必要将理论与现实结合起来,提高研究的深度,这样才能更清楚地了解美日同盟的发展脉络及其未来走向。
参考文献:
[1]李阁楠.擅变中的日美安保体制[J].世界经济与政治.1993(6)58.
[2]李忠.美日关系的现状及其未来发展的趋向[J].外国问题研究.1991(2)19.
[3]詹世亮.冷战后的美日关系[J].国际问题研究.1995(1):6~7.
作者简介:刘婷婷(1991-),女,汉族,吉林松原人,研究生在读,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