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教育环境下唐氏儿童同伴交往观察与分析

2016-12-05 04:55周平杨江凤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16年8期
关键词:同伴交往融合教育

周平 杨江凤

摘 要:通过长期对上海某所融合园唐氏儿童的半日生活观察,笔者了解唐氏儿童在游戏活动当中同伴交往的状况,并对此进行分析,进而从教育者角度提出相关建议,改善唐氏儿童在同伴交往中的弱势地位。

关键词:融合教育 唐氏儿童 同伴交往

中图分类号:G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8-0101-02

与同伴交往是孩子发展的基本需要,直接影响孩子的情绪、情感和个性的发展。在交往的情景中,儿童锻炼和形成了自尊、自信、自强和自爱的品质,促进了儿童语言和社会能力的发展,是儿童进行有效学习的重要方式,是满足社交需要、获得社会支持和安全感的重要源泉。对特殊儿童来说,同伴关系具有同样重要的价值。目前,上海一些幼儿园采取融合教育的形式,招收特殊儿童,让特殊儿童与正常儿童一起学习和生活。其中,唐氏儿童由于其生理和智力上的缺陷,在融合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已有研究发现,正常儿童对特殊儿童存在排斥和歧视。但是,唐氏儿童与普通儿童在融合教育环境中是怎样相处的?在有无老师在场的情况下,相处的方式和态度是否一样?为了帮助他们维持交往和解决冲突,教师如何给与适时、适度的指导?带着这样的问题,笔者在上海市的一所融合幼儿园对一个唐氏儿童进行了观察。

1 观察对象

云云(化名),女,5岁,患有唐氏综合症,无心脏病。两年前进入融合幼儿园。爸爸是某企业的高管,妈妈是某大学的老师。妈妈非常重视云云各方面的培养,云云的智商、语言能力和动作发展都较高于同类孩子,低于正常孩子。云云平时由爷爷、奶奶抚养。

2 观察记录与分析

观察实况一:在室外活动中,云云和一个大班的姐姐兰兰一起玩耍,兰兰是幼儿园安排来带云云玩的。云云和兰兰坐在椅子上玩打拍子。兰兰不时地摸摸云云的头发、脸和肩。这时,老师递过来一块毛巾,云云能自己擦脸。当兰兰要来帮助她擦脸的时候,云云紧紧抓住毛巾,不让大姐姐帮忙,并且拿毛巾擦兰兰的头发。云云擦脸的动作反复持续了两分钟,在这期间,云云目光游离,对兰兰的注视、笑、说话和逗引没有反应。当兰兰拿走手帕的时候,云云有些不安,目光紧随手帕的方向。兰兰把毛巾盖在云云的头上,云云立即紧紧抓住毛巾,生怕毛巾再次被抢走。这时,兰兰用手晃动云云的肩,并且把脸凑近云云。云云立即伸手推开兰兰,推开的动作重复了两次,并且表情很愤怒。当园长告诉兰兰带云云去玩的时候,兰兰准备抱起云云,遭到了云云的强烈拒绝。最后兰兰不再抱她,牵着云云的手去玩了。

分析:从上述可以看出,云云的动作多为重复性动作,比如擦脸,这可能是从别人那里模仿过来的。云云紧紧抓住毛巾,拒绝别人的帮助和抱,这或许是她的防御方式,用来保护自己和自己的东西;或许是她有了一定的自主意识。另外,云云对兰兰的交往发起(注视、笑、逗引)没有反应,说明她还没有回应同伴的意识。对于兰兰摇晃她的肩的动作,她的反应比较强烈,说明她厌恶这种方式,也是她自我保护的方式。

观察实况二:在找朋友游戏中,同学们投入到游戏中,在老师的歌声中找自己的朋友。当有人找到云云的时候,云云并没有反应过来。这时老师把云云从地上抱起,告诉她跑,云云才学着其他小朋友的开始跑。这其中她并没有找朋友,而是自己一个人“自娱自乐”,然后在自己原来的位置上坐下来。当云云第二次被别的小朋友拍到背的时候,她也没有反应过来,这时,老师再一次过来把她从地上拉起,让她跑。这次她也没有找朋友,而是跟着她前面小朋友坐下来,但这次的位置不是她原来的位置,因为她原来的位置别人占据了。

分析:从上述我们可以看出,云云并没有很好地了解游戏的规则,不懂得需要找到朋友(拍一下别的小朋友的后背)才能在空位上坐下来;反应也比较迟钝,需要老师的提示,所以她没有真正地融入到游戏中去。但她知道回到原来的位置,说明她的记忆有一定的发展。她在游戏中模仿别人的成分也很多,如跟着前面的小朋友跑并且坐下。虽然模仿是个体社会化、以及获得知识和技能不可缺少的环节,对同伴交往有一定积极作用,但盲目的模仿,不知变通容易造成行为偏差。

观察实况三:在自由游戏中,每个小朋友都选择自己喜欢的区角。云云似乎对娃娃情有独钟,一个人拿着娃娃玩。有个小朋友在旁边观看,云云用身体紧紧把娃娃盖住,似乎怕被别人抢走。等小朋友走后,云云才把身体从娃娃身上移开,然后试图把娃娃放进一个簸箕似的东西里。这时,在她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刚刚那个小男孩轻而易举的拿走了她的娃娃。云云没有追过去抢回来,也没有哭,只是在原地不动,呆呆地望着被拿走的娃娃。这时,小男孩把娃娃送回来,云云也没有表现得很兴奋,只是把娃娃紧紧抱在怀里,然后呆呆地看着其他小朋友玩。或许是被小朋友们热烈的气氛所感染,她抱着娃娃朝着人群围着的桌子走去,然后拉着桌子上的东西走回自己原来的地方。这时又有一个小朋友(宁宁)走过来,坐到云云放娃娃的椅子上,想和云云一起游戏。这时,宁宁拿出一把勺子,教云云舀东西。云云似乎不听宁宁的“指导”,一把抢过勺子自己舀。这时宁宁不给云云舀,似乎怕她把东西舀坏了。云云转而拿勺子挖娃娃的脸。这时,又有两个小朋友过来要抢云云的娃娃,云云紧紧护住娃娃。当云云再次拿勺子挖娃娃脸的时候,宁宁用摇手的方式告诉云云这样是不对的。接着,好几个小朋友一把拉住云云去画画的桌子上。当云云要拿颜料旁边的瓶子时候,旁边的小朋友立刻制止了,不讓她拿。别的小朋友面前都有颜料,就云云的面前没有,她只是观看别人玩颜料。最后,桌子旁就剩下云云和其他两个小朋友。这两个小朋友交流得很开心,云云只是观看者,没有加入到其中。

分析:从上述可以看出,云云在自由游戏中多为独自玩耍,主动发起的次数较少,对于别人的游戏的发起,她也以被动的方式来回应。不管是在自由游戏还是在角色游戏中,云云都处于被指导者的劣势地位,缺乏影响同伴的行为。因为正常儿童常常将行为作用于云云,并且扮演指导者的角色。他们以高高在上的身份告诉云云:为什么不能这样玩,为什么要那样玩。在同伴间产生冲突时,云云也处于不利地位,由于生理上的缺陷对同伴的攻击性行为多采取回避的自我防御机制,而此时,老师由于无暇顾及,也没有注意到这种情况。云云在象征游戏中也不具备象征能力,在她的游戏中,没有出现“以人代人”、“以物代物”、“想象”。在整个游戏中,她都没有真正进入同伴互动角色,只是在一旁观看。

3 建议

通过观察,研究者发现唐氏儿童并没有受到明显的同伴排斥,但在同伴交往中表现出较严重的交往困难。在有无老师在场的情况下,唐氏儿童受到的待遇也是有差别的。有老师在场的情况下,唐氏儿童能受到广泛的关注和照顾。在无老师在场的情况下,他们的交往中还夹杂着欺负与被欺负。这需要教育者从以下方面加以注意:

3.1 教师应适时介入

唐氏儿童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发起交往和接受信息的有效性都比较低;维持交往的形式单一、持续的时间也比较短;产生冲突时,处理问题的方法有效度也比较差。这时教师要时刻保持敏感性,在他们遭遇困难时给予及时帮助,给他们创造一个安全、温馨的受教育环境。如当同伴发起交往的时候,教师可以在一旁示范怎么回应,特殊儿童是可以在模仿中习得一定能力的;教师还可以刻意创造一些交往情境,让其在实际生活中充分利用所学到的技能;教师还可以在不显眼的地方对他们的交往状况进行观察,以了解唐氏儿童与同伴交往的实况,并且给予及时反馈。

3.2 帮助正常儿童换位思考

在交往中,正常儿童常常指导特殊儿童怎么玩,缺乏平等对待的主观意愿。在他们看来,唐氏儿童智力有问题,在游戏中或者其他方面“指导”是理所当然的。确实,唐氏儿童需要指导,但是指导要注意方法,正常儿童不能凭借自己的优势来强加指导,如唐氏儿童的方法错了,就把人家的玩具强行抢过来教他怎么做。这样做会让唐氏儿童心理产生不安全因素,以为自己的东西要被抢走了。这样的事情发生多次之后,他们的反应或许会更强烈。这时,教师需要营造良好的融合环境,帮助正常儿童换位思考,体会并理解唐氏儿童的特殊状况和特殊需要,从而学会关怀、帮助和平等的对待同伴。另外,教师还可以教正常儿童一些如何与唐氏儿童交流的具体策略。

参考文献:

[1] 方俊明.融合教育与教师教育[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6.

[2] 彭兴蓬.教育关怀:融合教育教师的核心品质[J].教师教育研究,2015.

[3] 范晓娇.唐氏综合征智障儿童的心理理论发展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作者简介:周平(1985-),女,湖南汨罗人,长沙师范学院学前教育系专任教师,硕士。

猜你喜欢
同伴交往融合教育
初中生同伴交往归因研究的重要性及现状分析
礼貌教育促小班幼儿交往能力发展实践
角色游戏在幼儿同伴交往能力培养中的应用
“融合教育”理念下的聋生“随班就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