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的十大名书房

2016-12-05 06:58王嵩
学生之友·最作文 2016年11期
关键词:书斋聊斋陋室

王嵩

中华文脉,源于家庭,起于书房。由此寻根,中国历史上十大名书房,你知道几个?

陋室

《陋室铭》是唐代大诗人刘禹锡的名作,生活中,他把自己的书房取名为“陋室”。“陋室”何陋之有?论景,有“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的宁静雅致;论情,有“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君子之交。“陋室”中,我们看到的是安贫乐道不与世事沉浮的品格与精神。

老学庵

南宋诗人陆游晚年蛰居于故乡山阴(今浙江绍兴)。取“师老而学如秉烛夜行”之语,他将自己的书斋命名为“老学庵”,以示活到老学到老的决心和信念。身居“老学庵”之中的陆游并非闭门读书,以消永昼,从“老学衡茅底,秋毫敢自欺” “大节艰危见,真心梦寐知”等诗句中,我们能感受其对国家兴亡的深深忧虑。

七录斋

明代著名学者张溥一生好学,他读书有一个习惯:边读边抄,抄后即烧,如此反复,竟至七次。其目的是为了让所读之书烂熟于心,增强记忆。这种读书方法旷古绝今,于是,中国历史上便留下了令人赞佩的书斋名——“七录斋”。

聊斋

清人蒲松龄应试落第后,喜欢请人到书斋闲谈,然后根据闲谈讲的故事加工整理成小说。所以,他称自己的书斋为“聊斋”。《聊斋志异》就是在“聊斋”里写成的。

求阙斋

在《求阙斋记》中,曾国藩道出自己把书房命名为“求阙斋”的原因是要警醒自己不必过于追求“满盈”,戒贪戒嗔,更勿乐极生悲。纵观人类历史,“贪欲”招致不少祸患,“求阙”“谦对”则能促人自省自查,取得更大进步。

饮冰室

这是近代学者梁启超的书房名。“饮冰”一词出自《庄子·人间世》:“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与?”原意是比喻自己内心之忧虑。当年,梁启超受光绪皇帝圣命,竭力维新变法。面对国家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梁启超内心的焦灼和困窘可想而知。如何解其“内热”?唯有“饮冰”方能解之。

绿林书屋

鲁迅的生活和书血肉相连。最耳熟能详的是其少年时代的“三味书屋”,但伴随其成长的则是绍兴的“补树书屋”,以及北京的“绿林书屋”。鲁迅先生因为支持学生爱国运动,而被诬为“学匪”。鲁迅先生针锋相对,遂把自己的书屋“俟堂”更名为“绿林书屋”。“绿林”意即强盗,“绿林书屋”意即“学匪、强盗寓所”。这间书屋,体现了鲁迅先生“横眉冷对千夫指”的战斗精神。

菊香书屋

菊香书屋,藏书之巨,可谓一代伟人毛泽东酷爱读书的见证。对他来说,读书贵在持之以恒,不是简单靠兴趣支配的,也不仅是为了工作需要,而是一种基本的生活态度。

有不为斋

林语堂一生受儒家“有为”思想的影响,也欣赏道家的“无为”。所以,他的生活态度是以“有为”为中心,但往往也有“不为”的事。故他将自己的书房取名为“有不为斋”。林语堂后来根据在“有不为斋”的感悟写出了《有不为斋文集》,或称《有不为斋随笔》。

缘缘堂

现代作家丰子恺早年在故乡浙江桐乡筑有“缘缘堂”,内有楹联曰:“草草杯盘供语笑,昏昏灯火话平生。”这是借用了宋代王安石之妹王小妹的诗句。据说,丰子恺当年常邀老友在斋内闲谈人生,直至掌灯不散。

猜你喜欢
书斋聊斋陋室
吴闻章
蒲翁故里传唱聊斋俚曲
梁晓声:我与《聊斋》
母 校
《书斋里的幻想者》
书斋江湖
春日赏雨
桂花
陋室有鱼
书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