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特征 形神兼备

2016-12-05 06:32郑虹林
学生之友·最作文 2016年11期

郑虹林

外貌描写即是对人物的体貌特征(包括人物的容貌、衣着、神情、体型、姿态等)进行描写,以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表达作者的爱憎,加深读者对人物的印象。它一般包括神态描写与肖像描写两部分。值得注意的是,人物的精神世界也应该在外貌描写中得到体现,也就是说,要写出人物的神韵。

外貌描写的要求是——抓住特征,绘形传神,刻画性格,显示灵魂。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关键词凸显一个人的性格,尽量不要写得过于老套,不要模式化地去写人物。具体做法如下:

一、抓住特征,不必面面俱到

描写人物外貌时,不要面面俱到,只要抓住人物最有特点的部位加以描写即可。比如《孔乙己》中对孔乙己的描写: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人物的肖像、衣着、神态有很多可写的地方,但鲁迅先生只对孔乙己的身材、脸色、胡子、长衫等进行了工笔画一样的描写,寥寥几笔便勾勒出一个好逸恶劳、遭人欺辱、年事已高又好喝懒做的形象,真是让人既“哀其不幸”,又“怒其不争”啊!这就是外貌描写的高妙之处。

再如,刘绍棠先生的《蒲柳人家》中对何满子的描写:

何满子六岁,剃个光葫芦头,天灵盖上留着个木梳背儿;一交立夏就光屁股,晒得两道眉毛只剩下淡淡的痕影,鼻梁子裂了皮,全身上下就像刚从烟囱里爬出来,连眼珠都比立夏之前乌黑。

这段文字只对何满子最有特征的部位进行了描写——发型、眉毛、鼻子、眼珠等,不足百字便将一个调皮可爱的小男孩儿形象跃然纸上。

二、运用修辞,凸显人物神韵

在描写人物外貌时,有时简单的词语无法传达人物的神采,往往要借助想象,运用比喻、对比、夸张等修辞手法凸显人物神韵。例如鲁迅《故乡》中对闰土的描写:

这来的便是闰土。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 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 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这段外貌描写即运用了对比、比喻的修辞手法,展现了一个饱经沧桑、辛勤劳苦、生活贫困的中年闰土形象。

再如《故乡》中对杨二嫂的外貌描写:

我吃了一吓,赶忙抬起头,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这段外貌描写用略显夸张的手法,运用比喻的修辞,形象生动而又特点鲜明地凸显了一个相貌丑陋、尖酸刻薄、强悍泼辣的妇女形象,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注意顺序,思路层次清晰

在运用外貌描写时,不能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写作要有一定的顺序,或是由整体到局部,或是由上到下,或是由里到外等。例如《音乐巨人贝多芬》中对贝多芬的外貌描写:

他的脸上呈现出悲剧,一张含蓄了许多愁苦和力量的脸;火一样蓬勃的头发,盖在他的头上,好像有生以来从未梳过;深邃的眼睛略带灰色,有一种凝重不可逼视的光;长而笨重的鼻子下一张紧闭的嘴,衬着略带方形的下颏,整个描绘出坚忍无比的生的意志。

这段文字对贝多芬的脸、头发、眼睛、鼻子、下颏等进行了细致有序的描写,从上到下,由局部到整体,有条不紊,活而有序。

同学们,只要你在外貌描写时注意运用以上方法,我相信独具神采的人物一定会在你的笔下栩栩如生,让人过目难忘。

(作者单位:湖北省谷城县石花镇中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