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绍红,刘金涛,袁通梅,罗海丽,吴丹,沈锋
(1贵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贵州凯里556000;2贵州医科大学)
CRRT在老年脓毒症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王绍红1,刘金涛1,袁通梅1,罗海丽1,吴丹1,沈锋2
(1贵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贵州凯里556000;2贵州医科大学)
目的 观察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在老年脓毒症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老年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另行CRRT治疗。治疗前及治疗第7天检测血清降钙素水平(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后血清CRP、PCT、IL-6、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指标较对照组更低(P均<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4%,高于对照组的76%(P<0.05)。结论 老年性脓毒症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CRRT可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脓毒症;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降钙素;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老年人
脓毒症是机体受到感染后引起的全身性炎性反应的一种综合征,若未得到及时、有效控制,其可进一步发展为脓毒症休克、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甚至导致患者死亡[1~3]。其中,炎症因子在脓毒症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关键性作用,常见的炎性因子包括降钙素水平(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越来越严重,老年脓毒症的发病率也逐步上升。在目前研究的脓毒症病例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约占65%。由于老年患者基础疾病较多,因此患者的病死率往往更高,所以对于脓毒症患者必须做到早期诊治[4,5]。2014年2月~2016年1月,我们在脓毒症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择同期入住贵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院ICU的老年脓毒症患者100例,均符合美国危重病医学会及欧洲重症监护学会制定的诊断标准,均无恶性肿瘤。患者中男56例、女44例,年龄(69.3±7.8)岁;原发疾病:肺部感染6例,腹膜炎14例,胆管炎20例,皮下脓肿18例,急性胰腺炎42例;合并高血压22例,糖尿病1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1例,冠心病23例; APACHEⅡ评分(18.11±6.78)分,序贯器官功能衰竭(SOFA)评分(7.42±2.37)分。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其临床资料具有可比性(P均>0.05)。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或家属均知情同意。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抗炎、抑菌、补液、营养支持以及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另行CRRT。CRRT利用血液净化机,选择股静脉为血管通路,采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模式;患者血流量保持在100~180 mL/min,超滤量和CRRT清除率依据患者情况而定,持续48 h或以上;间隔时间为24~48 h,2~3次/周。
1.3 血清炎性因子检测方法 分别于两组治疗前及治疗第7天后取静脉血,常规分离血清;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PCT,免疫比浊法检测CRP,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IL-6与TNF-α。
1.4 疗效评价方法 治疗后依据相关文献[3,4]评价临床疗效。显效:全身相关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感染灶愈合,各项检验指标均恢复正常;有效:临床症状消失,但感染灶尚未完全愈合,各项检验指标都基本正常;无效:症状未消失,甚至加重,各项检验指标均存在异常。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用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2.2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显效26例、有效2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4%;对照组显效12例、有效26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76%。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以及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日益加剧,老年脓毒症患者的发病率逐步上升,且病死率较高[6,7]。相关文献报道,在美国每年脓毒症患者高达75万人次,且每年以1.5%的速度上升[8]。脓毒症主要是由于机体受到感染后炎性反应呈级联式放大,机体为对抗炎症反应而形成代偿性抗炎反应综合征;一旦全身炎性反应和代偿性抗炎反应出现紊乱,可导致患者机体内环境稳态的破坏,损伤组织,最终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9~11]。
炎性因子IL-6主要由淋巴细胞、上皮细胞、巨噬细胞分泌,是一种急性期炎症的重要细胞因子,具有抗病毒以及促使中性粒细胞生成和释放弹性蛋白酶的作用。但是,IL-6在脓毒症病程中能被内毒素所诱导,会导致全身性免疫抑制,加速了机体炎性反应进程[12~14]。CRP水平主要是用于反映机体的一种急性应激反应机制,其与机体炎症程度呈正相关[15,16]。目前,对于脓毒症的治疗主要是采取控制原发病、感染以及使用激素等常规方法,但疗效并不令人满意。相关文献报道,利用CRRT不仅可以保护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提高患者免疫力,同时还能有效降低机体炎症反应水平[17]。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为9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在炎性水平上的比较,治疗前两组在PCT、CRP、IL-6及TNF-α等炎性因子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各项炎性因子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并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这也进一步说明了利用CRRT治疗老年性脓毒症患者能取得满意的效果,其主要原因是:①CRRT可加强患者的体外循环,能够有效降低机体内炎性因子水平,减少各脏器损伤并控制炎症的进一步发展;②CRRT能够有效控制机体内的血氮水平,维持水电解质以及酸碱平衡,保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③能为患者提供充分的能量补给和药物治疗。
综上所述,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CRRT对老年脓毒症患者效果确切,能有效清除老年脓毒症患者体内的炎症介质。但是,本研究样本量相对较少,对CRRT的详细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述,需进行大样本研究进一步证实。
[1] 黄华锋,李新龙,方向明.闭合性腹部外伤继发脓毒症的临床诊断及急救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30):42-43.
[2] 苏用鹏.连续性血液滤过对老年重症脓毒症并急性肾损伤患者的疗效观察[D].汕头:汕头大学,2011.
[3] 冯敏,孙荣青.血必净注射液对脓毒症抗炎作用及脏器功能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刊,2009,36(2):51-52.
[4] Mariano F, Canepari G, Pozzato M, et al.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 in intensive care units:a survey of nephrological practice in northwest Italy[J]. J Nephrol,2011,24(2):165-176.
[5] 许瑛,陈峰敏,陈芳,等.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治疗老年脓毒血症69例疗效观察[J].浙江医学,2012,34(2):116-117.
[6] 苏伟.直接血液灌流对脓毒症的临床治疗研究[D].广州:中山大学,2009.
[7] 王国立.血液灌流联合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在严重脓毒症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1,18(4):228-230.
[8] 林钦汉,张明,陈军,等.早期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对严重脓毒症患者的治疗意义[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4,21(1):46-49.
[9] 范银强,邵义明,李佳,等.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对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NGAL的表达影响及其机制探讨[J].中国急救医学,2013,33(6):494-498.
[10] 邵义明,范银强,尹路,等.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对脓毒症AKI患者尿肾损伤分子-1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初步探讨[J].中国急救医学,2014,34(6):485-489.
[11] 黎贵才.CRRT对严重脓毒症所致MODS治疗效果分析[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2,11(8):163.
[12] 梅海峰.CRRT在脓毒症患者中的治疗疗效及时机探讨[D].苏州:苏州大学,2014.
[13] 付春来,戴新贵,蔡业平,等.早期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对严重脓毒症患者的疗效及血清IL-1、IL-6、IL-10的影响[J].医学临床研究,2012,29(4):767-768.
[14] 李照辉,徐丽娟,卢晓昭,等.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对脓毒症患者血清IL-1β、IL-6、CRP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0,50(37):65-66.
[15] 董磊.肾替代模式对脓毒症休克合并急性肾损伤的疗效影响[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3,23(19):56-60.
[16] 叶少波,黄跃清,冯宝华,等.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不同治疗剂量对脓毒症的疗效研究[J].临床医学工程,2016,23(1):39-40.
[17] 陈伟,陈右江,丁祥飞,等.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在腹腔脓毒症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J].中国急救医学,2013,33(5):404-407.
贵州省科技计划课题项目(黔科合LH字2014-7158)。
刘金涛(E-mail: 82964847@qq.com)
10.3969/j.issn.1002-266X.2016.42.035
R631.4
B
1002-266X(2016)42-0097-02
2016-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