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佳木斯市长新遗址抢救性清理简报

2016-12-02 10:33佳木斯市文物管理站
北方文物 2016年2期
关键词:腹径房址圆唇

佳木斯市文物管理站



黑龙江佳木斯市长新遗址抢救性清理简报

佳木斯市文物管理站

长新遗址 滚兔岭文化 两汉时期 陶器

2007年5月,佳木斯市文物管理站在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中,在长新村西1公里的山丘上发现了1处遗址,并将其命名为长新遗址。调查中对两座遭到破坏、部分遗物已暴露的半地穴式房址进行抢救性清理。2008年6月,对该遗址进行了复查,并对遗址西侧偏北处的一座被破坏的房址进行了清理。两次清理出土的器物种类较多,组合丰富,特征鲜明,其文化内涵与滚兔岭遗址有较多相同之处。为深化研究三江平原两汉时期考古学文化的内涵、编年分期等增添了新资料。

2007年5月,佳木斯市文物管理站在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中,对佳木斯市郊区长发镇进行文物调查时,在长新村西1公里的山丘上发现了1处遗址,并将其命名为长新遗址。遗址所在的山丘距离村屯较近,由于附近村民长期在此采沙,在遗址南侧和西侧形成了两个较大的沙坑,部分遗迹被破坏。调查中发现遗址东侧和西侧的两座半地穴式房址遭到破坏、部分遗物已暴露。普查队决定进行抢救性清理,对遗迹暴露处布探方2个,编号07JJCT1、T2,清理出圆角方形半地穴房址两座,编号为07JJCF1、F2(为叙述简便,下文均省略编号JJC)。2008年6月,对该遗址又进行了复查,并对遗址西侧偏北处的一座被破坏的房址进行了清理,布方1个(08T1),清理出圆角方形半地穴房址1座(08F1)。两次发掘清理出土的器物较为丰富,现将其收获简报如下。

一、地理位置

长新遗址位于佳木斯市东南17.5公里处的浅山丘陵地区,遗址所在山丘东距长新村1公里,海拔高度205米。该山丘呈东西走向。四周不远处为平缓的山丘。在遗址南约1公里处有一条季节性的河流,东约2公里处是南北走向的音达木河。遗址平面大致呈椭圆形,东西长约400米,南北宽约120米。在山丘上有80余个椭圆形的地表坑。地表坑遗迹多分布在山顶、山南坡及山西坡的平缓地带,山北坡较少。一般直径6~8米,深0.3~0.6米(图一)。

二、地层堆积

长新遗址的地层堆积简单,以08T1东壁为例说明情况。

图二 08T1东壁剖面图

第1层:黑色土,厚约0.07~0.15米,即地表腐殖土层,土质较松软,内含少量夹砂陶片。

第2层:黄褐色砂土,厚约0.10~0.15米,夹有大量细沙,内含少量小石块和手制夹砂陶片。08F1开口于第二层下(图二)。

第2层以下为风化花岗岩。

三、遗 迹

房址 3座。均为半地穴式,平面呈圆角方形,边长2.2~7.7米。穴壁因开在风化的花岗岩上,十分坚硬,据观察壁面未经特殊加工处理,房址由于村民挖沙取土被严重破坏,残存四壁因地势起伏而高矮不等。居住面基本水平,随地势略有倾斜,未见明显的加工痕迹,亦未发现门道。仅在08F1房址内发现有柱洞,沿四壁分布。

07F1 位于遗址东侧,开口于第2层下,开口距地表约0.3米。残存房址北侧一小部分。半地穴式建筑,平面呈圆角方形。现存房址东西长2.2米、南北残宽0.8~1.9米。直壁。存高0.6~0.7米。居住面为灰褐色沙土面,为长期踩踏形成,厚约0.02~0.03米。表面有烟火熏烤痕迹。在居住面北侧发现有一组陶瓮碎片(图三)。

图三 07F1平剖面图 (1.陶瓮)

07F1内堆积黑灰色沙土,含有少量木炭,并出土有少量的夹砂陶片。

07F2 位于遗址西侧。房址地表及东南角被严重破坏。半地穴式建筑, 平面呈圆角方形。现存房址东西长7.7米、宽7.4米。直壁。存高0.2~0.6米。居住面为灰褐色沙土面,为长期踩踏形成,厚约0.02~0.04米。表面有烟火熏烤痕迹。在北壁、南壁和西南角的居住面上有三组陶片和陶壶、陶甑、石磨棒等,在居住面西南放置有一组石磨盘和石磨棒(图四)。

图四 07F2平剖面图 1、2.陶壶 3.陶甑 4.陶瓮 5.石磨盘 6、7.石磨棒

07F2内堆积黑灰色沙土,含有少量木炭,并出土有少量的夹砂陶片。

08F1 位于遗址西北。开口于2层下,开口距地表约0.15~0.23米。房址北侧已遭破坏。半地穴式建筑,平面呈圆角方形,边长5米。直壁。房址位于山丘北坡,随山坡走向,房址南壁较深,北壁较浅。存高0.15~0.9米。房壁为黄褐色风化花岗岩,未经特别加工。居住面为灰褐色沙土面,为长期踩踏形成,厚约0.02~0.03米。表面有烟火熏烤痕迹。居住面中部偏东有一方形硬面灶址,质地坚硬,呈鲜艳的红色,中间有一个小圆窝,周围表面光滑。灶址南北长0.35、东西宽0.3、厚0.02~0.03米,圆窝直径0.1、深0.05米。室内有柱洞14个,沿房址四壁下单排分布,绝大多数与地面保持垂直,无特殊加工痕迹。柱洞多分布在房址的北壁下,东壁和西壁下较少,间距0.3~3.4米,柱洞口径约0.08、深约0.04米。居住面上集中于灶的东部出土一组陶器,排列密集,相互挤压在一起,在近南壁、东壁和北壁分置有碗、壶、钵、罐、杯、瓮等。此外在居住面东南放置有一件石磨盘。一件已残成三段的石磨棒,分别放置在房址东壁的南端、中部和北端三个位置(图五)。

图五 08F1平、剖面图1~11、35、37.陶罐 12~16、36.单把罐 17~22、39.单把杯 23、24、40.陶壶 25~27、29.陶钵 28、30.陶碗 31.陶杯 32、38.陶瓮 33.石磨盘 34.石磨棒

08F1内堆积黑灰色沙土,含有少量木炭和小石块,并出土有少量的夹砂陶片。

四、遗 物

长新遗址共出土遗物50余件,主要出土于居住面和房内的填土中。种类以陶器为主,石器较少。

(一)陶器。

43件,均为容器。其中包括完整器和经复原的器物,另外还有少量残片。器形有罐、钵、壶、碗、杯、甑、瓮等。陶器均为夹砂陶,含砂粒,数量较多,分布均匀,与当地现有土质完全相同。器表磨光,以黄褐陶、红衣陶为主,少量灰褐陶。有部分红衣陶局部红衣剥落。多数陶器因烧制时氧化不充分或使用时过火部位不同以及受到焚烧的房屋倒塌后的烘烤等共同作用使器表颜色斑驳不一。

陶器均为手制,器形多不规整。制作方法采用泥片分段套接,下段泥片的接口在外,上段泥片的接口在内,上下连接成器。大型器物的器壁凹凸不整,在泥片套接部位常见按压、刮抹的痕迹。小型器物则直接捏制成形。附带的把手采用榫卯式嵌入法,个别破损的器物采用泥条作为铆钉来进行修补。

部分器物上饰有凸弦纹。凸弦纹饰于罐、壶类的肩、腹及近底部,数量一至三条不等。

罐 13件。夹砂陶。尖圆唇,束颈,小平底。依口部形态变化,可分二型。

A型 12件。敞口。按腹部变化可分二亚型。

Aa型 9件。鼓腹。08F1∶5,夹砂红衣陶。在肩部及近底部各饰一道凸弦纹,在两道凸弦纹之间纵向均匀地分布三道斜向凸弦纹。口径29.4、腹径30、底径10、高33.6厘米(图六,1)。08F1∶7,夹砂黄褐陶。在肩部、腹部及近底部各饰一道凸弦纹。口径25.5、腹径27.6、底径9、高31厘米(图六,2)。08F1∶4,夹砂红衣陶。在肩部及近底部各饰一道凸弦纹。口径31、腹径31.1、底径9.6、高35.5厘米(图六,3)。08F1∶2,夹砂红衣陶。腹径最大径偏上,在肩部饰两道凸弦纹。口径32.7、腹径36.1、底径10、高37.8厘米(图六,4)。08F1∶35,夹砂黄褐陶。在肩部饰一道凸弦纹。腹部残。口径30.7、底径9.1、高35.3厘米(图六,5)。08F1∶1,夹砂红衣陶。腹部残,腹径最大径偏上,在肩部饰一道凸弦纹。口径33.5、腹径34.2、底径10.4、高40.5厘米(图六,6)。08F1∶37,夹砂黄褐陶。口部残。鼓腹、小平底。在肩部饰有两道凸弦纹。腹径39、底径10、残高33.6厘米(图六,7)。08F1∶11,夹砂黄褐陶。底部残。口径13.6、腹径13.6厘米(图六,8)。08F1∶10,夹砂红衣陶。口部残。在肩部及近底部各饰有一道凸弦纹,在两道凸弦纹之间均匀地分布三道斜向凸弦纹。腹径8.4、底径4.2厘米(图六,9)。

Ab型 3件。腹部微鼓。08F1∶3,夹砂红衣陶。口径27.6、腹径27.5、底径6.9、高38 厘米。在肩部、腹部、近底部各饰一道凸弦纹(图六,10;图版四,1)。08F1∶6,夹砂黄褐陶。在肩部及近底部各饰有一道凸弦纹。口径27.2、腹径25.8、底径9.5、高39厘米(图六,11)。08F1∶8,夹砂灰褐陶。在肩部及近底部各饰一道凸弦纹。口径23.6、腹径21.5、底径9.3、高26.4厘米(图六,12)。

图六 出土陶器 1~9.Aa型罐(08F1∶5 08F1∶7 08F1∶4 08F1∶2 08F1∶35 08F1∶1 08F1∶37 08F1∶11 08F1∶10) 10~12.Ab型罐(08F1∶3 08F1∶6 08F1∶8) 13.B型罐(08F1∶9) 14.A型单把罐(08F1∶16) 15.B型单把罐(08F1∶36)16~19.C型单把罐(08F1∶15 08F1∶12 08F1∶13 08F1∶14) 20~23.瓮(08F1∶32 08F1∶38 07F1∶1 07F2:4)

B型 1件。08F1∶9,夹砂黄褐陶。侈口,腹部微鼓。肩、腹部各饰一道凸弦纹。口径18.4、腹径19、底径7、高21厘米(图六,13)。

单把罐 6件,按口部形态可分三型。

A型 微侈口,1件。08F1∶16,夹砂灰褐陶。尖圆唇,腹微鼓,平底。在腹部饰有一向上斜翘的角状把手。口径8.6、底径5.6、高9厘米(图六,14;图版三,5)。

B型 侈口,1件。 08F1∶36,夹砂黄褐陶。圆唇,侈口,腹部微鼓,平底。在肩部有一向上斜翘的角状把手,残缺。口径12.8、底径6.6、高15.6厘米(图六,15)。

C型 敞口,4件。夹砂黄褐陶。圆唇,鼓腹,平底。在肩部有一向上斜翘的角状把手。08F1∶12,口径12.4、底径7、高13.8厘米(图六,17;图版三,6)。08F1∶13,口径12.7、底径6.6、高14.6厘米(图六,18)。08F1∶14,口径10.6、底径5.7、高11厘米(图六,19)。08F1∶15,把手残缺。素面。口径大于腹径。口径10、底径5.8、高10厘米(图六,16)。

瓮 可复原4件。器形较大,均为夹砂红衣陶,敞口,圆唇,鼓腹、小平底。在肩部饰有两道凸弦纹。08F1∶32,口径46.5、腹径51.2、底径11.5、高48厘米(图六,20;图版四,2)。08F1∶38,口径49、腹径52、底径13、高55厘米(图六,21)。07F1∶1,最大腹径偏上。口径65、腹径68、底径15.3、高68厘米

图七 出土陶器 1~3.A型钵(08F1∶25 08F1∶26 08F1∶29) 4.B型钵(08F1∶27) 5.A型碗(08F1∶30) 6.B型碗(08F1∶28) 7、8.Aa型杯(08F1∶18 08F1∶21) 9~13.Ab型杯(08F1∶17 08F1∶20 08F1∶19 08F1∶22 08F1∶39) 14.B型杯(08F1∶31) 15.甑(07F2∶3)

(图六,22)。07F2∶4,腹径最大处偏上。口径57、腹径62、底径12.5、高67厘米(图六,23)。

钵 可复原4件。夹砂红衣陶。形制差别较大,器表磨光处理较好,器表光亮。素面。按口部变化可分二型。

A型 3件。口微敛,圆唇,平底。08F1∶25,口径19.8、底径7、高14.2厘米(图七,1;图版四,3)。08F1∶26,口径14.5、底径7.2、高11.5厘米(图七,2;图版四,4)。08F1∶29,略残。口径10.2、底径5.2、高7.4厘米(图七,3)。

B型 1件。08F1∶27,尖圆唇,敛口、小平底。口径18.2、底径7.8、高13.2厘米(图七,4)。

碗 2件。夹砂黄褐陶。分二型。

A型 1件。08F1∶30,夹砂黄褐陶。圆唇,敞口,平底。外壁底部近弧形。口径19.6、底径7.8、高7.4厘米(图七,5;图版四,5)。

B型 1件。08F1∶28,夹砂黄褐陶。圆唇,敞口,深腹,平底。口径12.8、底径6.2、高7.3厘米(图七,6;图版四,6)。

杯 8件。夹砂陶。可分二型。

A型 7件。平底。素面。在口沿处有一向上翘的角状把手。按口部变化可分二亚型。

Aa型 2件。口微敛,平底。素面。在口沿处有一向上翘的角状把手。08F1∶18,夹砂黄褐陶。尖圆唇。口径11.5、底径5.8、高9.5厘米(图七,7)。08F1∶21,夹砂红衣陶。圆唇。口径9、底径5.8、高7.8厘米(图七,8)。

Ab型 5件。敛口,平底。素面。在近口沿处有一向上斜翘的角状把手。其中4件为夹砂黄褐陶。08F1∶17,尖圆唇。口径10、底径6.5、高8.4厘米(图七,9)。08F1∶20,尖圆唇。口径8、底径5、高6.5厘米(图七,10)。08F1∶22,尖圆唇。口径7、底径5.6、高5.6厘米(图七,12)。08F1∶39,尖圆唇。口径7、底径4.8、高5.4厘米(图七,13)。

余下1件为夹砂红衣陶。08F1∶19,圆唇。把手残缺。口径9、底径6.9、高7.7厘米(图七,11)。

B型 1件。08F1∶31,夹砂黄褐陶。圆唇,侈口、平底。素面。口部残,底径4.5、高6.5厘米(图七,14)。

甑 1件。07F2∶3,夹砂黄褐陶。圆唇,口微敛,圜底。在口沿下部饰一道凸弦纹,在凸弦纹下整个圜底布满自外向内施的细小戳孔,无规律。口径13、高12厘米(图七,15)。

图八 出土陶器 1、2.A型壶(08F1∶24 08F1∶23) 3~5.B型壶(08F1∶40 07F2∶1 07F2∶2)

壶 5件。侈口,高领,平底。按腹部变化分为二型。

A型 2件。圆唇,鼓腹。均为夹砂黄褐陶。08F1∶24,口径12、底径7.2、高24厘米(图八,1)。08F1∶23,腹径最大径偏上。在肩部饰有两道凸弦纹。口径18.8、腹径32、底径8.6、高39.2厘米(图八,2)。

B型 3件。器形较小,球形腹。08F1∶40,夹砂黄褐陶,圆唇。口径10.2、腹径11.5、底径5.8、高13.7厘米(图八,3)。07F2∶1,夹砂红衣陶,尖圆唇。口径11.5、底径6.4、高16厘米(图八,4)。07F2∶2,夹砂红衣陶。尖圆唇。口径10.2、底径5.8、高14.2厘米(图八,5)。

(二)石器

遗址中发现的石器较少,种类有磨盘、磨棒、圆形穿孔器。均为磨制。

磨盘 2件。近长方形,由于长期使用,磨面中间部分内凹。08F1∶33,黄褐色沉积岩。长62、宽30、厚5.8厘米(图九,1)。07F2∶5,灰褐色沉积岩。残长48、宽29厘米,厚2.8~5.7厘米(图九,2)。

磨棒 3件。长条形,断面呈圆角矩形,磨面平整。08F1∶34,黄褐色沉积岩。长45.5、宽14、厚2厘米(图九,3)。07F2∶6,灰褐色沉积岩。残长33、宽14.8厘米,厚1.6~3厘米(图九,4)。07F2:7,灰褐色沉积岩。残长39、宽14.5、厚2.6厘米(图九,5)。

图九 出土石器 1、2.石磨盘(08F1∶33 07F2∶5) 3~5.石磨棒(08F1∶3407F2∶6 07F2∶7) 6.圆形穿孔石器(07C∶1)

圆形穿孔器 1件。07C∶1,黄褐色沉积岩。平面呈椭圆形,中部偏下有一椭圆形穿孔,弧刃。长径17.2、短径11.3、内孔长径3.2、短径2.2、厚2.2厘米(图九,6)。

五、结 语

长新遗址房址为半地穴式,平面近圆角方形,未发现门道迹象。陶器为夹砂陶,陶色不均,多数器物表面经过打磨,以素面为主,仅见凸弦纹,器形有罐、钵、壶、瓮、碗、甑、杯。石器较少,仅出土有磨盘、磨棒、圆形穿孔器等。

从考古调查情况看,长新遗址这一类型的遗址在三江平原地区广泛分布。学界已对三江平原的腹地——七星河流域作了较为系统的考古工作和研究。这些遗址的年代大致为两汉时期①,从遗迹和出土遗物来看,长新遗址与已发掘的滚兔岭遗址②、小八浪遗址③有很多相同之处,如遗址皆建于浅山丘陵上,山顶有土台,遗迹分布于山的向阳坡;房屋为半地穴式,房屋居住面未经过特殊加工处理,不见明显的门道迹象。陶器皆为手制夹砂陶,有一定数量的单把陶器;陶罐、瓮为鼓腹、小平底;其他器类有敞口碗、钵等。同时,长新遗址也有着不同于滚兔岭遗址的特点。首先,长新遗址出土的圜底甑不见于滚兔岭遗址;其次,长新遗址的陶器多数最大腹径偏上,口径、腹径与通高相近。

长新遗址出土的器物种类较多,组合丰富,特征鲜明,其与滚兔岭遗址、小八浪遗址地域接近,附近有较多同类型的遗址分布,其文化内涵与滚兔岭遗址有较多相同之处,应属于滚兔岭文化范畴的遗存。但其与滚兔岭遗址文化面貌上稍许的差异是源于地域上的还是时代上的差别,还需要开展进一步的考古工作与研究。长新遗址的发现和发掘清理,对于深化研究三江平原两汉时期考古学文化的内涵、编年分期等增添了新资料,具有重要的意义。

执笔:张亚平 贺春艳 高 波

注 释:

① 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七星河——三江平原古代遗址调查与勘测报告》,科学出版社2004年。

② 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黑龙江省双鸭山市滚兔岭遗址发掘报告》,《北方文物》1997年第2期。

③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文物管理站:《黑龙江桦南县小八浪遗址的发掘》,《考古》2002年第7期。

〔责任编辑、校对 孙 琳〕

A Preliminary Report on Changxin Site, Jiamusi ,Heilongjiang Jiamusi Management of Cultural Relics

In 2007,during the third national cultural relic census, a new site named Changxin Site was found in a small mountain 1km from Changxin village. 2 house foundations which had been destroyed were unearthed . In 2008,another house foundation in northwest of the site was unearthed. Different cultural relics with special feature were found here, and the culture was similar to the Guntuling Culture.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study the content and the chronological stages of the Sanjiang Plain Dated to the Han-Wei Period

张亚平,男,1978年生,佳木斯市文物管理站馆员;贺春艳,女,1974年生,佳木斯市博物馆馆员;高波,男,1962年生,佳木斯市文物管理站馆员,邮编154002。

K871.41

A

1001-0483(2016)02-0022-07

猜你喜欢
腹径房址圆唇
山西离石后石村再次发现战国墓
山东日照市马庄遗址周代墓葬发掘简报
刘 欣艺术作品欣赏
澄迈福安窑出土瓷器鉴赏
魏家窝铺红山文化聚落遗址房址分析
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城圐圙城址考古调查
甘肃嘉峪关市峪泉镇汉魏墓发掘简报
山西吕梁德岗遗址
论圆唇在声乐教学中的效果
内蒙古中部发现8000余年前的16座房屋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