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肝泻热汤治疗急性胰腺炎肝胆湿热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

2016-12-02 09:25郑曼琳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年18期
关键词:热汤湿热型肝胆

郑曼琳

(四川省眉山市中医医院,四川 眉山 610010)



清肝泻热汤治疗急性胰腺炎肝胆湿热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

郑曼琳

(四川省眉山市中医医院,四川 眉山 610010)

目的 探讨清肝泻热汤治疗肝胆湿热型急性胰腺炎(AP)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84例肝胆湿热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治疗组(42例),除去脱落病例2组最终完成研究病例分别为38例和40例。对照组给予注射用生长抑素0.25 mg慢速冲击注射(3~5 min);奥美拉唑钠40 mg静脉滴注,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清肝泻热汤治疗,1剂/d,常规煎煮2次内服;2组疗程均为10 d。比较2组腹胀、腹痛缓解时间及肠鸣音恢复、肛门排便、体温恢复时间以及治疗后局部并发症发生率;统计2组临床疗效;检测2组治疗前后血清和尿淀粉酶水平。结果 治疗组腹痛、腹胀缓解时间及肠鸣音、肛门排便、体温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和尿中淀粉酶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局部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清肝泻热汤辅助治疗肝胆湿热型急性胰腺炎疗效确切,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清肝泻热汤;急性胰腺炎;肝胆湿热证;安全性

急性胰腺炎(AP)为内科常见病,如不及时治疗,约25%的患者发展为重症急性胰腺炎,胰腺在出血、坏死的同时,常发生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的病死率高达40%[1-2]。调查显示,伴随人们饮食结构、生活习惯及节奏的加快,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3]。目前,西医临床治疗急性胰腺炎以禁食、胃肠减压、抗炎和抑制消化酶分泌等对症干预为主,尚缺乏特效药物和治疗方法[4]。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急性胰腺炎在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疗效和治愈率、减少并发症及促进功能改善等方面均收效显著[5]。本研究针对肝胆湿热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具体病机特点,在常规西药基础上辅以清肝泻热汤治疗,收效明显,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3年1月—2015年5月收治的肝胆湿热型急性胰腺炎患者84例,均符合《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13年,上海)》[6]相关标准:上腹部压痛、反跳痛、腹胀、肌紧张表现明显,肠鸣音减弱或完全消失,可存在腹部包块,偶有脐周皮下淤斑征和腰肋部皮下淤斑征;存在一个或多个脏器功能障碍,也可伴有严重代谢功能紊乱;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评分)≥8分;Balthazar CT分级系统≥Ⅱ级。肝胆湿热证诊断标准依据《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西医疾病部分》[7]相关标准:上腹部胀痛拒按,胁痛,或呃逆,发热,倦怠,大便不畅或干结,小便短赤,目黄身黄,舌质红,苔薄黄或黄腻,脉弦数。年龄30~65岁;发病至入院72 h内;近期未采取中药治疗;所有患者或患者家属知情,且签署协议书。排除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合并胃肠穿孔,或肠梗阻等其他类型急腹症者;合并心、肺、肝、肾等其他严重脏器功能障碍者;伴有肿瘤晚期者;精神病者;不配合用药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治疗组42例,其中对照组疗程期间失访1例、退出1例及恶化2例,实际完成研究38例;治疗组疗程期间不配合用药2例,最终完成研究病例40例。治疗组中男30例,女10例;年龄31~64(48.97±6.88)岁;病程4.5~41(22.43±3.46)h;APACHEⅡ评分(17.92±2.95)分。对照组中男27例,女11例;年龄32~65(49.03±6.57)岁;病程5~43(22.55±3.62)h;APACHEⅡ评分(18.02±1.96)分。2组性别、年龄、病程及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齐同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2组均根据《重症急性胰腺炎中西医结合诊治指南(2014年,天津)》[4]相关标准给予禁食、禁水,补液,持续胃肠减压,维持有效血容量,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紊乱,抗感染等对症治疗。给予注射用生长抑素(上海华源药业沙赛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5998)0.25 mg慢速冲击注射(3~5 min);奥美拉唑钠(江苏奥赛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9053)40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中静脉滴注,2次/d。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清肝泻热汤治疗,方药组成:大黄10 g、黄连9 g、黄芩10 g、茵陈25 g、龙胆草10 g、山栀子12 g、枳实15 g、柴胡9 g、延胡索9 g、滑石9 g、木香9 g、甘草9 g,腹胀者加大腹皮15 g;黄疸重者加金钱草25 g、黄柏12 g;呕吐者加旋覆花10 g、竹茹9 g。1剂/d,常规煎煮2次内服。2组疗程均为10 d。

1.3 观察指标 ①记录2组腹胀、腹痛缓解时间及肠鸣音恢复、肛门排便及体温恢复时间;②2组治疗前后血清和尿淀粉酶水平,采取7170S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试剂盒购于德赛诊断系统公司;③2组局部并发症发生情况,应用B超或CT扫描检测胰腺假性囊肿和胰腺脓肿发生情况。

1.4 疗效判定标准[8]临床治愈:3 d内症状、体征缓解,7 d内消失,血、尿淀粉酶水平恢复正常;显效:7 d内症状、体征显著好转,血、尿淀粉酶水平恢复正常;有效:7 d内症状、体征减轻,血、尿淀粉酶水平有下降趋势;无效:7 d内症状、体征未减轻或恶化,血、尿淀粉酶水平未降低。总有效率=(临床治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2 结 果

2.1 2组临床症状、体征恢复时间比较 治疗组腹痛、腹胀缓解时间及肠鸣音、肛门排便、体温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1。

表1 2组症状、体征恢复时间比较±s,d)

注:①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2组血清和尿淀粉酶水平比较 2组治疗后血清和尿淀粉酶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血清和尿淀粉酶水平比较±s,IU/L)

注:①与治疗前比较,P<0.05;②与对照组比较,P<0.01。

2.3 2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2组临床疗效比较

注:①与对照组比较,P<0.05。

2.4 2组局部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对照组胰腺脓肿5例,胰腺假性囊肿10例,局部并发症发生率39%;治疗组胰腺脓肿2例,胰腺假性囊肿5例,局部并发症发生率1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急性胰腺炎是一种急性化学性炎症疾病,为胰酶激活导致胰腺组织自身消化而引起。西药常规治疗能够增强肠蠕动,改善胰腺微循环,抗炎及减少内源性细菌移位等,从而阻断胰腺炎的发展[9]。尽管部分患者可获得较好康复,但仍有近20%的患者出现病情恶化,最终发展为重症急性胰腺炎[10]。近年,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已在国内广泛应用,在禁食、营养支持、抗炎、抑制胰腺分泌等基础上行中药干预,在减少并发症、提高疗效等方面均有较好效果[11]。

中医学将急性胰腺炎归属为“胃脘痛”“胁痛”“结胸”等病范畴,病位虽在胰腺,但涉及肝、胆、脾、胃等脏腑;主要证型包括肝胆湿热型、气滞血瘀型、肝郁气滞型等,其中以肝胆湿热型为主[12]。其发病常由长期肝气郁滞,疏泄不利,湿热蕴积,胆汁瘀滞失畅,加上恣食辛辣肥甘、或蛔虫上扰而诱发,致积滞于中焦,酿湿为热,邪热与食滞等病理因素互结,腑气不通;本病起病急、易传变,故阻断其发展是临床治疗的关键步骤,在审证求因基础上,结合卫气营血及脏腑辨证分期论治,临床治疗常以通腑泄热、清肝利胆为治则[13]。清肝泻热汤为本院辅助治疗急性胰腺炎的协定方,由《医方集解》古方龙胆泻肝汤加减化裁而定,功用清肝利胆、清利湿热。方中龙胆草大苦大寒,既能泻肝胆实火,又能利肝经湿热,泻火除湿,两擅其功,切中病机;黄芩、黄连、山栀子苦寒泻火、燥湿清热,加强君药泻火除湿之力;茵陈清热利湿;大黄泻热逐瘀,通利大便,导瘀热由大便而下;滑石清热利尿,与大黄合用使二便通利,前后分消,湿热得行;枳实行气除胀、调畅气机;木香、延胡索行气止痛、调中导滞;柴胡疏畅肝胆之气,并能引诸药归于肝胆之经;甘草调和诸药,护胃安中。诸药配伍,从多个角度清泻肝火、湿热,使邪实俱去,则诸症悉。本研究结果显示,清肝泻热汤辅助治疗肝胆湿热型急性胰腺炎可促进腹痛、腹胀缓解及肠鸣音、肛门排便、体温恢复正常,降低患者血清和尿淀粉酶水平,提高治疗总有效率。

继发于急性胰腺炎的局部并发症较为常见,与胰液外溢密切相关,包括急性假性囊肿、胰腺脓肿等。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局部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清肝泻热汤辅助治疗可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利于患者康复。

综上所述,清肝泻热汤治疗肝胆湿热型急性胰腺炎可促进临床症状改善,降低血清和尿淀粉酶水平,提高临床疗效,且能够明显减少局部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 Agapov MA,Khoreva MV,Gorski VA.The 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correction in acute destructive pancreatitis[J]. Eksp Klin Gastroenterol,2011(7):18-23

[2] 吴丽,蔡宝昌. 急性胰腺炎腺泡细胞损伤机制的研究进展[J].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2,20(15):1307-1311

[3] 刘伦扬,李卿明,魏天宁. 中药辨证论治联合西药常规治疗急性胰腺炎[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18(14):260-262

[4]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普通外科专业委员会. 重症急性胰腺炎中西医结合诊治指南(2014年,天津)[J].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4,20(4):460-464

[5] 杨生虎. 急性胰腺炎中医药临床治疗进展[J]. 四川中医,2010,28(5):37-39

[6]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胰腺疾病学组.中华胰腺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消化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13年,上海)[J].中华消化杂志,2013,33(4):217-222

[7] 中华中医药学. 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西医疾病部分[S].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117-121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1辑)[S].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3:142-144

[9] 王兴鹏,吴丽颖. 重症胰腺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J]. 胃肠病学,2010,7(4):224-225

[10] 程龙生,王俊先,刘隽,等. 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近4年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特点[J].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5,23(14):2300-2304

[11] 金正贤,刘学敏. 中医药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胰腺炎临床观察[J]. 中国中医急症2010,19(6):936;969

[12] 庄海舟,王志飞,谢雁鸣,等. 基于医院信息系统数据库的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特征分析[J]. 中医杂志,2014,55(19):1688-1691

[13] 杨国红,朱沛文,王晓,等. 中医辨证四联疗法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J].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5,22(5):499-503

10.3969/j.issn.1008-8849.2016.18.025

R657.51

B

1008-8849(2016)18-2007-03

2015-12-30

猜你喜欢
热汤湿热型肝胆
三仁汤合泻黄散加减治疗小儿脾胃湿热型厌食的临床效果探讨
吴盂超:肝胆医学创始人的创新灵感
“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
脾胃湿热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分布规律及中医治疗
法“奶奶团”常年为流浪汉煲汤
为小事烦恼
多处肝切除术在复杂肝胆管结石中的应用分析
敬民深处见肝胆
中药内服外洗治疗湿热型脂溢性脱发50例
不同温度退黄灌肠液治疗肝胆湿热型黄疸90例